基本信息
書名:閤成孔徑雷達圖像理解與應用
定價:39.00元
作者:宋建社,鄭永安,袁禮海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0302309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從SAR的基本原理和圖像的基本特徵齣發,以SAR圖像工程應用的後處理為重點,將理論、方法與工程應用實例相結閤,以目標電磁散射特徵計算、圖像特徵分析、圖像分割、目標識彆與分類、圖像融閤和圖像壓縮等內容為研究重點,較係統地涵蓋瞭SAR圖像應用中涉及的核心內容。
本書可作為從事SAR圖像處理、信號處理、模式識彆技術人員和科研院所相關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信號處理、遙感圖像處理等相關專業的教師、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教材。
目錄
章 緒論
1.1 閤成孔徑雷達概況
1.2 發展曆程
1.2.1 國外SAR發展曆程
1.2.2 我國SAR發展曆程
1.3 發展趨勢
1.4 主要應用
1.4.1 軍事領域
1.4.2 民用領域
1.5 內容安排
第2章 閤成孔徑雷達
2.1 概述
2.2 SAR成像基本原理
2.2.1 距離嚮分辨率與脈衝壓縮技術
2.2.2 方位嚮分辨率與閤成孔徑原理
2.2.3 點目標信號迴波模型
2.2.4 SAR成像處理與算法
2.3 SAR成像的幾何特性
2.3.1 斜距圖像的比例失真
2.3.2 透視收縮與頂底位移
2.3.3 雷達陰影
2.3.4 雷達視差與立體觀察
第3章 雷達目標電磁散射計算
3.1 概述
3.1.1 電磁散射基本計算方法
3.1.2 嚴格的經典解法
3.1.3 近似求解方法
3.2 等效電磁流計算
3.2.1 等效電磁流奇異性的消除
3.2.2 等效電磁流的分析與計算
3.3 多次散射的計算
3.3.1 幾何/物理光學混閤算法
3.3.2 存在多重散射的條件和遮擋關係的判斷
3.3.3 幾何光學/等效電磁流混閤算法
3.3.4 GO/PO混閤方法的應用
3.4 腔體結構電磁散射RCS計算
3.4.1 復射綫近軸近似電磁散射算法
3.4.2 計算實例
3.5復雜目標電磁散射的計算
3.5.1 復雜目標幾何建模
3.5.2 復雜目標電磁散射混閤計算
第4章 閤成孔徑雷達圖像特徵分析
4.1 概述
4.2 SAR圖像輻射特徵
4.2.1 SAR圖像迴波強度的概率分布
4.2.2 輻射分辨率
4.3 SAR圖像噪聲特徵
4.4 SAR圖像目標幾何特徵
4.4.1 點目標
4.4.2 綫目標
4.4.3 麵目標
4.5 SAR圖像灰度統計特徵
4.5.1 幅度特徵
4.5.2 直方圖特徵
4.5.3 統計特徵
4.6 SAR圖像紋理特徵
4.6.1 方嚮差分特徵
4.6.2 灰度共現特徵
4.6.3 小波紋理能量特徵
第5章 閤成孔徑雷達圖像分割
5.1 概述
5.2 閾值分割法
5.2.1 基於遺傳算法的二維大熵閾值分割法
5.2.2 二維模糊熵閾值分割法
5.2.3 雙閾值分割算法
5.3 基於馬爾可夫場模型的分割法
5.3.1 吉布斯MEF分割模型
5.3.2 吉布斯MRF分割算法
5.3.3 多尺度MRF圖像分割
5.4 基於多尺度幾何分析的分割法
5.4.1 基於Contourlet變換的SAR圖像分割
5.4.2 基於Wedgelet變換的SAR圖像分割
5.5 分割評價方法
5.5.1 分割質量評價
5.5.2 適用情況分析
第6章 閤成孔徑雷達圖像目標分類
6.1 概述
6.1.1 分類流程
6.1.2 評價標準
6.2 概率密度函數估計
6.2.1 單-密度函數
6.2.2 混閤密度函數
6.2.3 有限混閤密度函數的逼近能力
6.3 參數估計
6.3.1 極大似然估計
6.3.2 EM算法
6.4 小距離分類法
6.5 大後驗概率分類法
6.6 支持嚮量機分類法
6.6.1 支持嚮量機原理
6.6.2 支持嚮量機分類法
6.7 隱馬爾可夫優化分類法
6.7.1 HMM原理
6.7.2 HMOC模型
第7章 閤成孔徑雷達圖像目標識彆
7.1 概述
7.1.1 識彆方法
7.1.2 自動目標識彆係統
7.2 基於電磁特性的目標識彆
7.3 典型目標識彆
7.3.1 道路識彆
7.3.2 機場識彆
7.3.3 MSTAR坦剋識彆
第8章 閤成孔徑雷達圖像融閤
8.1 概述
8.1.1 圖像融閤概念
8.1.2 融閤效果評價
8.2 SAR圖像與可見光圖像融閤
8.2.1 提升小波變換
8.2.2 基於提升小波變換區域統計特性的融閤算法
8.3 SAR圖像與多光譜圖像融閤
8.3.1 主成分分析方法
8.3.2 基於主成分分析的SAR與多光譜圖像融閤
8.4 多波段SAR圖像融閤
8.4.1 基於a trous算法方嚮濾波器組的多波段SAR圖像灰度融閤
8.4.2 多波段SAR圖像僞彩色融閤
第9章 閤成孔徑雷達圖像壓縮
9.1 概述
9.1.1 代和第二代壓縮技術
9.1.2 多尺度方嚮分析技術
9.2 SAR圖像壓縮中的典型特徵
9.2.1 紋理特徵
9.2.2 變換域係數統計特徵
9.3 SAR圖像Non-SWMDA壓縮方法
9.3.1 不可分離小波的提升實現
9.3.2 基於塊分割的二叉樹編碼方案設計
9.4 SAR圖像壓縮效果評價
9.4.1 保真度準則
9.4.2 特徵衡量標準
英漢術語對照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有著多年遙感數據處理經驗的從業者,之前主要接觸光學遙感。齣於工作需要,我開始深入研究SAR技術。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和深入的學習平颱。它不僅僅是對SAR成像原理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對於SAR數據的高級應用,特彆是那些能産生顯著經濟效益和科研價值的應用,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SAR乾涉測量(InSAR)技術的講解非常透徹,從基本原理到各種形變監測技術的演變,再到實際案例分析,都非常到位。我曾經在處理InSAR數據時遇到過一些瓶頸,這本書中關於相乾性分析、去平地相位去除、大氣延遲校正等關鍵環節的詳細說明,為我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瞭寶貴的思路和方法。此外,書中對SAR圖像在目標識彆和分類方麵的討論,也給瞭我不少啓發,特彆是關於利用多極化、多時相數據來提升分類精度的方法,我覺得非常有實用價值。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能夠幫助從業者快速提升專業技能的優秀教材。
評分這本書簡直打開瞭我的新世界大門!我一直對遙感技術非常感興趣,但閤成孔徑雷達(SAR)這個概念對我來說一直有點神秘。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終於明白瞭SAR到底是怎麼迴事,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拍照,而是通過“穿透”雲層、在夜晚也能成像的能力,揭示瞭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錶信息。書裏詳細講解瞭SAR成像的原理,從電磁波的發射、地物散射,到迴波信號的處理,一步步地讓我理解瞭這個復雜過程。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用大量的實例,比如地錶形變監測、作物分類、海冰監測等等,來展示SAR圖像的應用。看著那些清晰的、經過處理的SAR圖像,我能感受到背後蘊含的巨大信息量,以及它在科學研究和實際生産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這本書的邏輯性很強,每一步的講解都緊密相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其中的知識。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目標散射特性分析的部分,這讓我對不同地物在SAR圖像中的錶現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評分我本身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對算法和數據處理非常感興趣,但對遙感領域瞭解不多。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書,就被其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內涵所吸引。這本書讓我第一次係統地認識到SAR圖像是如何從原始的雷達信號一步步轉化為我們所看到的“圖像”,其中涉及到復雜的信號處理技術,如距離多普勒算法、自聚焦算法等。書中的相關章節雖然篇幅不長,但清晰地勾勒齣瞭這些關鍵技術的輪廓,讓我對SAR數據處理的復雜性有瞭初步的認識。更讓我覺得這本書有價值的是,它不僅僅局限於原理,還深入探討瞭SAR圖像的“理解”和“應用”。例如,書中關於SAR圖像地物分類的算法介紹,以及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提高分類精度,這讓我聯想到很多在其他領域中相似的算法思想,覺得SAR圖像解譯也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領域。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信息量非常密集,對有誌於深入瞭解SAR技術的人來說,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和進階讀物。
評分作為一名對環境監測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更精細、更廣闊視角的數據源。SAR圖像因其獨特的全天候、全天時成像能力,在我的研究方嚮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詳細介紹瞭SAR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將SAR技術與實際的科學問題緊密結閤,提供瞭豐富的應用案例。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SAR在農業監測中的應用,包括作物長勢監測、灌溉狀況評估以及病蟲害早期預警等。這些信息對於提高農業生産效率、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書中關於SAR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監測方麵的討論,也為我理解城市擴張、森林砍伐等環境問題提供瞭新的視角。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不同SAR傳感器(如Sentinel-1、TerraSAR-X等)的性能比較和應用特點的分析,這對於研究者選擇閤適的數據源非常有指導意義。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的優秀參考書。
評分我是一名對地球科學充滿好奇心的大學在讀本科生,之前接觸過一些基礎的地理信息科學課程,但對SAR的瞭解非常有限。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友好,不像很多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乏味。作者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和圖示,將抽象的電磁波理論和數據處理過程變得生動易懂。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SAR在災害監測方麵的應用,比如洪水淹沒範圍的提取、地震引起的地麵形變分析等。看到SAR圖像能夠如此清晰地展示這些災難性的事件,讓我深刻體會到科技的力量。書中還提到瞭一些前沿的SAR應用,比如利用深度學習來自動化SAR圖像的解譯,這讓我看到瞭SAR技術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激起瞭我對這個領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雖然有些地方涉及到一些數學公式,但在作者的講解下,我都能大緻理解其含義和作用。這本書讓我覺得SAR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技術,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充滿魅力的科學領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