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32式太极剑
作者:鄢行辉著
ISBN :9787533552398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印刷时间:2017-05-01
字数:100000字
页数:121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28.00元
编辑
◆由养生武术界专家编写,由其学生——全国大学生太极拳剑示范。
◆动作要点、功用讲解透彻
◆书后配锻炼计划
◆随文分布7个二维码,用微信扫描即可播放,无广告,对照原文学习极为方便
◆装订工艺特殊,方便带出对照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32 式太极剑的基本知识、基本剑法、内功修炼、套路 演练、攻防技法等。为了便于学习,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动作,本书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图片与视频相结合;在每个动作的讲解中,还介绍了初学者易犯的及其纠正方法,以及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含义等。
作者简介
王嵘,硕士学位,现任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武道联盟养生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太极拳协会常务理事,福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传统委员会副秘书长。
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二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主编、参编多部国家规划教材,编著三本太极养生书籍。
鄢行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武道联盟总部副秘书长,武道联盟养生协会主席,武道联盟养生研究院院长,IWDA 黑带七段,世界武林百杰,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体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科研部部长,福建省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福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传统委员会秘书长,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常务理事。
目录
*章 太极剑入门
一、什么是太极剑
二、太极剑和中国剑术的历史
三、剑的知识
四、太极剑的基本握法和剑指
五、太极剑基本挥剑动作
六、太极剑基本步型
七、太极剑基本步法
八、基本身型、身法和眼法
九、太极剑的风格特点
十、学练太极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十一、32 式太极剑的功效
第二章 太极剑内功修炼
可播视频剑气桩
重剑排打健体功
第三章 32 式太极剑套路
可播视频预备势
可播视频起势( 三环套月 )
可播视频*组
可播视频第二组
可播视频第三组
可播视频第四组
第四章 32 式太极剑技击法
*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章 练习32 式太极剑要点解答
一、32 式太极剑套路动作的攻防意识
二、32 式太极剑套路问答
第六章 32 式太极剑八日通
*次课
第二次课
第三次课
第四次课
第五次课
第六次课
第七次课
第八次课
32 式全套路掠影
这本书的装帧和整体设计也透露出一种急就章的粗糙感,这间接反映了内容的敷衍程度。封面虽然印着“体育运动 太极武术气功 书籍”的标签,但内部排版混乱,字体间距时常出现跳跃,页边距也处理得极不规范,读起来非常费神。这种低质量的制作,让人对内容的严谨性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我试图从中挖掘一些关于太极武术的哲学思考,探讨其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如何帮助人保持心境平和,毕竟太极被誉为“哲学的运动”。但书中没有一句深入的哲思,没有引用任何经典论述,甚至连如何将太极剑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中,也没有给出任何启发性的建议。它仅仅停留在对“套路动作”的机械记录上,完全没有展现出太极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有的厚度和深度。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在内容深度、图解质量和出版工艺上都全面不及格的读物,对于任何想认真学习太极剑的人来说,它都是一个需要避开的陷阱。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最大的期待之一,就是看到一些高清、多角度的剑招演示图解,毕竟太极剑的精髓在于动态的平衡和视觉的模仿。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期待是多余的。这本书的“配图”——如果能称之为配图的话——极其稀少且质量堪忧,常常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剪影或者线条简单的示意图,它们提供的参考价值,甚至不如我在网络上随意搜索到的几张高质量照片。更令人气恼的是,文字描述和这些可怜的图示之间,常常存在严重的脱节。例如,描述中提到“剑尖划弧,如怀中抱月”,但在图示上根本看不出这种圆润的弧线是如何形成的,手的肘部、腕部在发力时微妙的内旋外转也完全被忽略了。对于一个需要依赖视觉反馈来矫正自身姿势的学习者而言,这样的图文配合简直是“反向教学”。与其说是教授太极剑,不如说是提供了一份文字版的招式名称目录,让人徒增挫败感,因为你无法仅凭此书便准确掌握那份要求极高的“形神合一”。
评分对于我这种有一定武术基础,但对太极剑法接触尚浅的人来说,阅读体验堪称灾难。我原本期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剑法传承脉络的梳理,或者不同流派剑法之间的细微差异比较,哪怕是历史上的名家对这32式的独到见解也好。这本书非但没有提供任何横向或纵向的比较视角,反而给人一种“此32式即为唯一标准”的僵硬感。它的叙事逻辑是线性的,从头到尾,就是机械地走完这32个招式,然后结束。里面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剑谱的源流考证,没有对“武术气功”进行任何科学或哲学的探讨,甚至连“体育运动”的范畴内,也未见对如何科学训练剑法的节奏感和协调性给出具体的训练方案。仿佛它只是从某份古老但未经现代梳理的套路抄本上直接誊写的文字,缺乏现代教育学和运动科学的介入,使得内容显得既陈旧又缺乏实用指导的针对性。这种单一、封闭的视角,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大打折扣,难以满足现代学习者对多维度信息的需求。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武术书籍,其价值不仅在于“教人如何做”,更在于“让人理解为何要这么做”。然而,这本关于“32式太极剑”的著作,却完全偏离了这种深度。它的语言风格极其干燥、刻板,充满了那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物特有的、略显生硬的官方腔调。我尝试去寻找一些关于气功与剑术结合的阐述,毕竟太极武术讲究内外兼修,气沉丹田是基础。但书中对于气感的描述,如同对一个抽象数学公式的引用,只是提到了“要练气”,却没有给出任何可操作的引气、行气方法,更没有说明在某一特定剑招中,气应该如何导向手腕、如何蓄劲于腰胯。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叙述方式,对于一个追求身心合一的太极习练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它像一个没有灵魂的骨架,所有的招式名字都摆在那里,但支撑这一切的精气神却完全缺失了。我甚至怀疑作者本人是否真正掌握了太极武术中强调的“听劲”与“发劲”的精微之处,因为真正的内家高手,其文字往往会自然流露出内敛而深沉的韵味,而此书,有的只是表面的框架和空洞的口号。
评分这本号称“太极剑法精要”的书籍,我真是抱着极大的期待买回来的,毕竟太极剑的优雅和内在的武术哲理一直深深吸引着我。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期望值便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迅速下降。内容的处理实在是太过表面化了,基本停留在对剑法的简单招式罗列上,仿佛是某种初级教程的文字版复印件。对于“32式”的每一个动作,作者只是用寥寥数语描述了起势、进行和收势的外部形态,对于关键的劲力运行轨迹、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乃至实战中的应用思路,几乎是避而不谈。特别是那些初学者最需要理解的“意在剑先”、“虚实转换”的内在心法,在这里完全找不到踪影。整本书读下来,感觉更像是在看一本没有图解的、语焉不详的说明书,而不是一本能引领我进入太极武术深层境界的宝典。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摩那些冰冷的文字,试图从中解读出哪怕一丝丝作者修炼多年的心得体会,但最终得到的,只有满满的困惑和对时间流逝的扼腕叹息。如果只是想知道“左手怎么摆,右手怎么拿”,或许勉强能算作工具书,但若想探究太极之“道”,此书则显得力不从心,完全无法满足一个严肃习武者对深度和广度的渴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