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不遇》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波特朝圣中国古代诗人的一本旅行文集。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带着从大洋彼岸珍藏的好的威士忌和酒杯,比尔开始了全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寻人不遇》再现了中国古代高贵的诗魂。
一个美国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带着自己从大洋彼岸珍藏的好的威士忌和酒杯,背上行囊,独自一人朝圣那些甚至连国人自己都早已遗忘的古代诗人的坟墓。
[美] 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 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 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第一天 陈子昂、无名氏(诗经)、李白、杜甫
第二天 李清照、辛弃疾
第三天 曹植
第四天 阮籍、成公绥、白居易、欧阳修、苏轼
第五天 孟郊、韩愈、杜甫、白居易
第六天 老子、李商隐、王维、阮籍、刘禹锡
第七天 王维、杜甫、柳宗元、韩愈、杜牧
第八天 韦应物
第九天 李白、杜甫
第十天 薛涛
第十一天 杜甫、陈子昂
第十二天 贾岛、韩愈、无可禅师
第十三天 杜甫、李白
第十四天 屈原、骚坛诗社
第十五天 白居易、苏轼、欧阳修
第十六天 孟浩然、王维、李白
第十七天 李白
第十八天 苏轼
第十九天 杜甫、屈原
第二十天 谢灵运、黄庭坚
第二十一天 韦应物、白居易、陶渊明
第二十二天 王安石、辛弃疾
第二十三天 谢脁、李白
第二十四天 王安石、范成大
第二十五天 皎然禅师、石屋禅师
第二十六天 孟郊、朱淑真
第二十七天 苏轼、白居易、林逋
第二十八天 陆游
第二十九天 李白、谢灵运
第三十天 丰干禅师、寒山禅师、拾得禅师
比尔·波特已成为翻译中国作品较多的翻译家之一,同时他也成为一位备受推崇的旅行作家。
——《纽约时报》
比尔·波特的旅行文学让他在中国名声大震,他的叙述口吻并非隐晦谨慎的,而是清晰明确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闪光的独白。
——《纽约书评》
诗人一定能将自己的心发出来,比尔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如同一种对诗心的信仰。他在中国从西走到东,从北跑到南,在诗人们的坟前敬酒,这份敬意不仅给诗人们,也给这份诗心。他就像一个诗心的守护者。
——北京青年报
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了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变成了乡村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那些诗并不会专属于富商或者高官,诗歌可以*越财富和权力,它直入人心,甚至能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比尔·波特
《禅的行囊》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我们与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它将古老的东方哲学,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高深的术语,也没有晦涩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寓言,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本质。我惊叹于作者的智慧,他能够将看似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如此具象、如此贴近生活的场景。每读一个故事,都像是在剥开一层迷雾,让我对事物的认知更加清晰。书中关于“放下”、“无我”、“当下”的探讨,让我反思自己过往的执念与烦恼。我开始明白,很多时候,束缚我们的并非外界的困难,而是内心的枷锁。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获得一种开阔的视野,一种超脱的智慧。它像是一盏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困惑,也指引着我走向一种更加平和、更加自在的生活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重担,步伐也变得更加轻盈。
评分《空谷幽兰》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澄澈。它并非以宏大的叙事或激烈的冲突取胜,而是以一种涓涓细流般的文字,悄悄地渗透进读者的内心。作者描绘的,是那些被现代喧嚣所遗忘的美好,是隐藏在自然深处,不为人知的精致与纯粹。就像书名一样,那些幽兰,不张扬,不媚俗,却自有其淡雅的芬芳,令人心神俱醉。我仿佛能听到风拂过竹林的沙沙声,看到露珠在花瓣上闪烁的光芒,闻到泥土雨后的清新气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捕捉,对意境的深刻营造,让我在阅读中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洗涤。它教会我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诗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向前,却忘记了回首,忘记了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空谷幽兰》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最温柔的声音告诉我,真正的富足,往往藏在那些最朴素、最自然的事物之中。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慢”的价值,以及“静”的力量。
评分读《寻人不遇》,就如同走进了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的追溯。作者以朝圣者的虔诚之心,踏上了寻访中国古代诗人的足迹,这不仅仅是一场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精神上的对话。从长安的古道到江南的烟雨,从北国的风霜到南国的温煦,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诗人的灵魂。我仿佛能听到李白的豪情壮志在黄鹤楼回荡,感受到杜甫的忧国忧民在茅屋中低语,甚至能嗅到屈原香草的芬芳。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或景物,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感悟巧妙地融入其中,让那些遥远的诗魂仿佛触手可及。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沧桑感,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光彩,那些熟悉的诗句,也因为作者的解读而有了新的生命。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書,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和感动。它让我想起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被淡忘的名字,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这片土地、这段历史的关系。
评分《比尔波特》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特定人物或事件的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深邃。作者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那些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的是如何汹涌的暗流?那些艰难的抉择,又如何在命运的洪流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被卷入其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着喜悦、痛苦、迷茫与顿悟。那种对生活本身的追问,对自我存在的探索,让我不禁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生命轨迹。书中的某些场景,某些对话,甚至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它迫使我去思考,在面对选择时,我们真正的底线是什么?在欲望与道德之间,我们又该如何取舍?这是一种沉重的阅读体验,但正是这种沉重,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和意义。它不提供廉价的慰藉,而是邀请读者一起去面对生活的真相,去理解那些我们不愿触碰的阴影。
评分《黄河之旅》这本书,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史诗般体验。作者以一种近乎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奔腾不息的黄河,以及这条母亲河孕育的灿烂文明。从雪域高原的涓涓细流,到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再到最终汇入大海的浩荡气魄,黄河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与传奇。我仿佛能听到黄河古老的回响,感受到它承载的千年沧桑,看到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还是对历史变迁的追溯,都让我身临其境。它不仅仅是对黄河的地理巡礼,更是一次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深刻解读。我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顽强与不屈,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创造。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根脉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伟大文明充满了敬意。它像一首恢弘的史诗,在我的心中奏响,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