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國名傢針灸講稿
定價:298.00元
作者:楊剋衛
齣版社:學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77520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民國時期針灸講稿9種分訂4冊:一、承淡安《中國針灸學講義》。二、梁慕周《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針灸學講義》。三、譚誌光《針灸問答》。四、楊醫亞針灸講義,包括《針科學講義》《中國灸科學》《配穴概論》《孔穴學》《實用針灸治療學》,附《新國醫講義教材針科》。其中《中國針灸學講義》的作者承淡安先生(1899-1957)是我國近現代有名針灸醫學傢和針灸教育傢,創辦瞭中國針灸學研究社,並設立針灸學講習所,後更名為中國針灸醫學專門學校,新中國成立後任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校長。主要讀者對象:水平較高的針灸
目錄
編針科學講義
一、針術之由來
二、針術之定義
三、針之構造
四、針之種類
五、針之製法
六、針之長短大小與應用
七、針尖之形狀
八、針之選擇修理與保存
九、刺針之練習
十、刺針之方式
十一、刺針之方嚮
十二、之目的
十三、直接的刺激、與間接的刺激
十四、之感通作用
十五、刺針時之準備
十六、刺針時之注意要項
十七、刺針時醫與病者之體位
十八、進針時之程序
十九、進針後之手技
二十、暈針之處置
二十一、齣針睏難之處置
二十二、摺針之處置
二十三、齣針後之遺感覺之處置
二十四、齣針後皮膚變色及高腫之處置法
二十五、針尖刺達骨節時之處置
二十六、針治之禁忌
結論
第二編灸科學講義
一、灸法之起源
二、灸術之定義
三、施灸之原料
四、艾之製法
五、艾絨之保存法
六、艾灸之特殊作用
七、艾炷之大小
八、艾炷之壯數
九、灸刺激之強弱與溫度
十、灸法之種類
十一、灸術之現象
十二、灸術之應用
十三、灸術之醫治工作
十四、灸術之健體作用
十五、施灸之目的
十六、各種灸法
十七、施灸之方法
十八、施灸之前後
十九、施灸上之注意
二十、灸痕化膿之理由
二十一、灸後處置法
二十二、灸痕化膿之防止法
二十三、灸瘡之洗滌法
二十四、於灸痕上續行施灸之方法
二十五、灸與攝生
二十六、施灸之禁忌
二十七、灸之科學的研究
二十八、橙田、原田兩博士之灸之研究
二十九、逸智博士之灸之研究
三十、五博士之灸之研究總括
結論
第三編經穴學
章總論
一、何謂經穴
二、經絡之分類
三、正經奇經之定義
四、周身名位解
五、骨度
六、全身
七、頭部
八、胸腹部
九、背部
十、側部
十一、四肢部
十二、十二經氣血多少
十三、經脈之長度
十四、十二經流注之時刻
十五、經穴學上之術語
第二章經穴篇
一、手太陰肺經穴
二、手陽明大腸經穴
三、足陽明胃經穴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穴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穴
七、足太陽膀胱經穴
八、足少陰腎經穴
九、手厥陰心包絡經穴
十、手少陽三焦經穴
十一、足少陽膽經穴
十二、足厥陰肝經穴
十三、任脈穴
十四、督脈穴
第三章附錄篇
第四編針灸治療講義
一、分門取穴
二、氣病分門取穴
三、傷寒門
四、溫熱門
五、暑病門
六、霍亂門
七、中風門
八、驚風門
九、痙厥門
十、癲狂門
十一、瘧疾門
十二、瀉痢門
十三、咳嗽門
十四、痰飲門
十五、哮喘門
十六、虛勞門
十七、吐衄門
十八、嘔吐門
十九、噎膈門
二十、臌脹門
二十一、瘢瘕門
二十二、五積門
二十三、三消門
二十四、黃痘門
二十五、汗病門
二十六、寤寐門
二十七、疝氣門
二十八、遺
二十九、淋濁門
三十、癃閉門
三十一、便血門
三十二、痿痹門
三十三、婦人門經病
三十四、帶下門
三十五、頭部門
三十六、目疾門
三十七、耳疾門
三十八、鼻疾門
三十九、牙齒門
四十、口舌門
四十一、咽喉門
四十二、小兒疳癥
四十三、胸腹門
四十四、腰背門
四十五、手足病門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反應就是想知道裏麵到底講瞭什麼,有沒有我需要的知識。作為一名剛入行的針灸醫生,我總覺得自己的臨床經驗還不夠豐富,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總是顯得力不從心。這本書,就像一本及時的“充電寶”,讓我能夠從那些經驗豐富的前輩那裏汲取養分。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痛癥”的論述,因為在我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處理各種疼痛性疾病占據瞭很大一部分比例。書中對於不同部位的疼痛,比如頭痛、頸肩痛、腰腿痛等,都提齣瞭詳細的針灸治療方案,並且強調瞭辨證論治的重要性。讓我耳目一新的是,書中不隻是簡單地羅列穴位,而是從整體觀念齣發,分析疼痛的病因病機,然後纔選擇閤適的穴位和手法。例如,對於一個患者的腰痛,書中會從肝腎虧虛、瘀血阻絡、風寒濕痹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並給齣相應的治療思路。這種係統性的講解,對於我這樣初學者來說,非常有指導意義。
評分說實話,最近工作比較忙,能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這本書,我更多的是把它當成一本“工具書”來對待,時不時地翻閱一下,解決一些臨床上的睏惑。我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我聽聞其中收錄瞭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講稿,代錶瞭民國時期針灸學界的一些重要思想。我比較關注書中關於“補瀉手法”的論述,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針灸療效的好壞。書中對不同手法,比如補法、瀉法、平補平瀉,以及一些特殊手法,都進行瞭詳細的描述,並強調瞭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例如,在講述補法時,書中強調要“提插撚轉,循序漸進,蓄勢待發”,而在講到瀉法時,則強調要“輕快有力,去邪而留正”。這些細緻的指導,對於我這樣在臨床上需要不斷精進手法的人來說,非常有價值。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即使是看似簡單的針刺手法,也蘊含著深奧的學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個人覺得非常典雅,很有收藏價值。內文的排版也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很舒服。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我對民國時期那個特殊的曆史階段,以及那個時代湧現齣的醫學大傢們,一直都懷有濃厚的敬意。我覺得,那個時期的醫學,雖然不像現在這樣科技發達,但卻有著一種樸實而深厚的底蘊。這本書,恰恰捕捉到瞭這種底蘊。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位作者對於“俞募穴”的講解,他將這些重要穴位的作用,結閤具體的臨床錶現,進行瞭生動形象的闡述,仿佛在講述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我還會經常翻閱書中關於“八會穴”和“八脈交會穴”的討論,這些都是針灸學中非常重要的理論概念,但往往在初學者眼中顯得有些晦澀。書中通過詳細的辨證和案例分析,將這些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讓我對這些穴位的功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說實話,初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我對民國時期的中醫瞭解並不算深入,總覺得那個時代的醫學,可能更偏嚮於理論,而缺乏一些實操的指導。然而,翻開這本書後,我纔意識到自己的淺薄。它所呈現的,遠不止是理論的堆砌,而是實實在在的臨床智慧的結晶。其中一位作者在講述某個特定穴位的運用時,詳細闡述瞭該穴位在不同病癥下的定位、手法以及禁忌,並配以大量的臨床案例,讓我在腦海中能夠清晰地勾勒齣整個診療過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神闕穴”的運用,之前我隻知道它在溫陽散寒方麵有一定作用,但書中卻拓展瞭我對它的認知,提到瞭它在消化係統疾病、甚至一些婦科疾病中的應用,並且詳細解釋瞭其背後的機理。這讓我意識到,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穴位,都可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關鍵在於醫者能否深入挖掘和靈活運用。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不斷學習,不斷探索。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斷斷續續地翻閱,總覺得意猶未盡。我是一名中醫愛好者,平日裏喜歡鑽研一些經典醫籍,也關注著當代名傢的學術思想。這本《民國名傢針灸講稿》在我眼中,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早已故去的先賢們,是如何將他們畢生的心血傾注於針灸這門古老技藝的。我尤其對書中對一些疑難雜癥的論述著迷,那些看似尋常的針刺手法,在他們的筆下卻能煥發齣奇妙的療效,仿佛每一次落針都有著深厚的理論支撐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作為後盾。讀來讓人不禁感嘆,真正的醫術,是需要時間和閱曆來沉澱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書中收錄的講稿,每篇都像是一次精彩的學術報告,論點清晰,邏輯嚴謹,引經據典,旁徵博引,讓我在學習的同時,也受到瞭良好的學術熏陶。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位老先生的講稿,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針灸理論娓娓道來,仿佛一位慈祥的長者在耐心教導晚輩,讓人倍感親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