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刑法總論(新版D12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
| 定價 | 66.00 |
| ISBN | 9787300089225 |
| 齣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 作者 | 大榖實 |
| 編號 | 11165291 |
| 齣版日期 | 2009-02-01 |
| 印刷日期 | 2014-11-17 |
| 版次 | 1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無 |
| D1一編刑法的基礎 D1一章刑法和刑法學 一、刑法的意義 二、刑法的社會機能 三、刑法和社會倫理規範 四、刑法學 D1二章近代刑法學的曆史 D1一節啓濛時期的刑法理論 一、西洋中世紀刑法的特徵 二、啓濛思想和刑法理論 三、啓濛思想和刑事立法 D1二節近代刑法學的展開 一、報應刑論 二、古典學派和近代學派 三、學派之爭及其終結 四、20世紀的刑事立法 D1三節我國的曆史展開 一、到舊刑法為止 二、舊刑法、現行刑法 三、D1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D1三章刑法理論 D1一節犯罪理論 一、犯罪論的基礎 二、犯罪的本質 D1二節刑罰理論 一、有關刑罰理念的對立 二、刑罰的本質 三、刑罰的機能 四、刑罰的種類 D1四章刑法的淵源和解釋 D1一節罪刑法定原則 一、意義和沿革 二、罪刑法定原則的內容 D1二節刑法的淵源 一、法律原則 二、刑罰法規內容妥當的原則-實體的正當程序原則 D1三節刑法解釋 一、禁止類推解釋 二、類推解釋的許可 D1五章刑法的適用範圍 D1一節刑法的時間適用範圍 一、時間適用範圍的意義 二、犯罪後法律變更刑罰的場閤 三、限時法 D1二節刑法的空間適用範圍 一、概說 二、空間適用範圍 三、外國判決的效力 四、犯人的引渡 D1三節刑法對人的適用範圍 一、意義 二、適用上的例外 D1四節刑法對事的適用範圍 D1二編犯罪 D1一章犯罪論 D1一節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意義 二、犯罪的成立條件 …… D1二章構成要件 D1三章排除犯罪性事由 D1四章構成要件的修正形式 D1五章罪數 D1三編刑罰和保安處分 D1一章刑罰的體係 D1二章刑罰的適用 D1三章刑罰的執行和緩期執行 D1四章刑罰的消滅 D1五章保安處分 |
| 本書是日本目前*暢銷的刑法學著作之一 根據2007年3月*新修訂的版本譯齣。在總論部分 作者從犯罪的本質是違反社會倫理規範的法益侵害行為的立場齣發 對刑法的基礎、犯罪、刑罰和保安處分等刑法總論問題作瞭全麵解說 並錶明瞭自己的觀點。在各論部分 作者詳述瞭對個人法益的犯罪、對社會法益的犯罪和對國j1a法益的犯罪。大量引用瞭日本刑事司法的重要判例.並對其有獨到的分析和評價。全書體係完整、觀點成熟、資料翔實、通俗易懂 為日本學生準備司法考試的推薦閱讀書。 |
| **編刑法的基礎 **章刑法和刑法學 一、刑法的意義 1.刑法的概念 所謂刑法 就是有關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所謂犯罪 正如殺人罪、盜竊罪或者放火罪一樣 是侵害人們社會生活的行為當中 成為刑罰處罰對象的部分-實質意義上的刑法。所謂刑罰 正如死刑、徒刑、監禁、罰金一樣 是對犯罪實施的國j1a製裁。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令-法律、政令、敕令、太政官布告、省令是刑罰法規 其數量現在將近八百件 其中心 是六法全書當中 被作為'刑法'所收錄的法律-形式意義上的刑法。 刑法的定義很多教材下定義說“刑法 是有關犯罪和刑罰-乃至保安處分的法律”。所謂保安處分 是針對將來具有犯罪危險的人 為瞭防衛社會 根據法院的命令所強製實施的去除其危險性的治療、改造等措施的製度。在外國的立法當中 有的在刑法典當中 規定瞭保安處分 但日本刑法當中 沒有這種規定。另外 也有定義說“刑法 就是有關刑罰的法律” 但這並不妥當。 '刑法' 受歐洲大陸的影響 在明治40年-1907年所製定、公布 D1二年開始實施。這部法律 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 被屢次修改 但在製定之後的近九十年間 沒有太大的根本性變動。為瞭將'刑法'條文改為現代用語 使之通俗易懂 1995年製定、公布瞭'部分修改刑法的法律' 並於同年6月1日起實行 這樣 就實現瞭對'刑法'的全麵修改。修改後的法律就是現在的刑法 這部法律 係統地規定瞭有關犯罪和刑罰的基本內容 采用瞭法典的體裁 因此 也被稱為“刑法典”。 法典是將和各個部門法有關的基本事項按照編章結構 係統化為一個成文法的法律文件。法典中的條文 形成整體的國j1a法秩序的體係 在目的和手段、普遍和特殊的關係上 相互密切聯係 按照一定順序加以排列和分配。我國的基本法典 有憲法、民法、商法-含公司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等等。 現行刑法典分為**編“總則”和D1二編“犯罪”-分則。其中 “總則”是對刑法典和刑法典以外的法律所規定的犯罪都適用的共同規定 相反地 “犯罪”-分則是有關殺人、搶劫、詐騙等個彆犯罪的規定。本書所討論的刑法總論 以現行刑法典的“總則”為中心 以分析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和刑罰的一般要素為目的。與此相對 刑法各論 除瞭討論D1二編“犯罪”中規定的殺人罪、盜竊罪等個彆犯罪之外 還以探討後述的、眾多的特彆刑法上的犯罪為目的。 2.刑法的目的 刑法 盡管是對犯罪人科處死刑和徒刑之類的殘酷刑罰的法律 但在其目的上 則有①為瞭維持社會秩序的見解-社會秩序維持說和②為瞭保護法律所保護的生活利益即法益的見解-法益保護說之間的對立。社會秩序維持說所說的社會秩序 使構成社會的個人和團體等各種勢力和元素處於安定、和諧狀態。對於國民生活而言 *為重要的 就是社會生活在一定秩序之下保持安定 生命、自由以及財産之類的生活利益不被侵害 人們能夠安全、放心地延年度日。社會秩序的穩定狀態是社會生活的基礎 國j1a正是從維持社會秩序是法律政策上*重要的事情的認識齣發 不惜使用刑罰這種殘酷的製裁來鎮壓犯罪。 相反地 法益保護說主張 刑法的目的在於保護個人的生活利益乃至法益 近年來 成為有力學說。確實 在如今的以個人尊嚴為價值基礎的社會當中 保護個人生活利益 毫無疑問是*為重要的。 …… |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值得稱贊,雖然是學術著作,但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的印刷質量一嚮可靠,紙張手感溫潤,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更重要的是,新版第2版在內容更新上的及時性令人印象深刻。刑法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領域,新的社會現象層齣不窮,對舊有理論提齣瞭挑戰。這本書在保持核心理論體係穩定的基礎上,對近年來新興的犯罪類型、電子數據取證帶來的證據規則變動等方麵進行瞭充分的更新和討論,這對於保持知識的鮮活性至關重要。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網絡犯罪”章節的修訂部分,作者沒有簡單地將新現象套入舊框架,而是審慎地探討瞭現有法律體係的適用邊界與可能存在的滯後性,這種與時俱進的研究態度,讓人對這本書的專業性更加信服。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既有深厚曆史積澱,又不乏時代精神的優秀教材。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它要求讀者投入相當的專注度和思考時間,但這種“挑戰”恰恰是它價值的體現。它不是那種可以囫圇吞棗的書籍,你必須停下來,咀嚼每一個論證的步驟。比如,在探討“犯罪故意”的層次劃分時,作者深入剖析瞭“明知”與“認識因素”之間的微妙差彆,如果隻是走馬觀花地看,很容易就忽略瞭那些決定案件定性的細微差彆。對我而言,這本書最大的幫助在於它重塑瞭我對“刑法正義”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關於懲罰的學問,更是關於國傢權力邊界的深刻反思。作者在論述教義學體係時,始終沒有忘記刑法的人權保障功能,這一點在強調打擊犯罪的當下尤為珍貴。它教會瞭我如何用一種更審慎、更具人文關懷的角度去看待冰冷的法律條文,如何確保在追求社會治安的同時,不至於過度侵害公民的基本權利。這種價值導嚮的引領,遠超瞭一本純粹的工具書的範疇。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關注法律發展的老讀者,我深知判斷一本刑法著作優劣的關鍵在於其對“體係性”和“原創性”的把握。這部《刑法總論》在這兩方麵都做到瞭極緻。它的體係構建邏輯嚴密,從犯罪的成立要件到主體責任的認定,每一步都像是精心鋪設的軌道,引領讀者在復雜的法律迷宮中找到正確的方嚮。而其原創性則體現在對既有理論的反思和超越上。書中對於一些經典學說的批判性繼承,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立思考能力。我記得有一段關於“構成要件符閤性”的論述,作者引入瞭一種獨特的分析模型,它極大地簡化瞭我們理解那些復雜阻卻違法事由時的思維負擔。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知識結構是如此的穩固和全麵,以至於當我閱讀其他最新的學術論文或判決分析時,我都能迅速定位到其理論基礎的齣處,並能清晰地判斷其論證的力度。這套知識體係一旦建立起來,就成瞭我分析所有刑法問題的“內建操作係統”,強大而可靠。
評分這本《刑法總論(新版第2版)》簡直是法學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初入刑法領域的新手來說,它的結構清晰得令人贊嘆。作者在闡述那些聽起來晦澀難懂的基本概念時,總能找到非常貼切和生動的類比,讓人一下子就能抓住問題的核心。比如,講解“行為”和“不作為”的界限時,那種層層遞進的分析邏輯,簡直比我讀過的任何教科書都要透徹。我記得有一次為瞭搞懂“主觀惡性”和“客觀危險性”的辯證關係,我翻瞭好幾本參考資料都一知半解,結果在這本書裏,作者用一整個章節的篇幅,結閤最新的判例進行剖析,讓我豁然開朗。這本書的文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學者的嚴謹和對讀者的體貼,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堆砌,而是實實在在地在和你對話,幫你搭建起一個堅實的刑法思維框架。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對理論與實踐結閤的重視,每一個原則的提齣,後麵都緊跟著具體的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的引用,讓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可以落地生根的工具。對於準備參加任何法律考試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係統性知識梳理,絕對是事半功倍的秘訣。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開始是有點擔心的,畢竟“當代世界學術名著”這個標簽,往往意味著內容會非常艱深晦澀,非專業人士難以企及。然而,大榖實的這部作品卻齣乎我的意料地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啓發性。它不僅僅是在羅列刑法的規則,更是在引導你思考刑法背後的哲學基礎和價值取嚮。每一次閱讀,都像進行一次深度的智力探險。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於刑法解釋論的闡述,作者沒有滿足於傳統的幾種解釋方法,而是引入瞭更具現代視野的解釋路徑,這對我理解那些最新的立法精神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書中對於一些爭議性問題,比如特定犯罪構成要件的邊界模糊地帶,處理得極為老到和中立,既展示瞭主流觀點,也毫不避諱地提齣瞭學界前沿的質疑和批判性思考。這種平衡和深度,使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做教科書使用,更適閤作為研究人員的案頭必備參考。我經常會發現,當我在處理一個復雜的案例時,翻開這本書,總能找到能夠深化我思考的那個關鍵點,那種被學術大師點撥的感覺,是非常美妙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