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
定價:49.00元
作者: 西野智彥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86812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曆經10年,還原“危機前夜”的驚愕真相。領域從業者仍舊經常閱讀本書原版。
2. 再現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初期的徵兆,深刻挖掘瞭其內在原因。通過迴顧戰後經濟史,我們可以知道“産生泡沫的環境”的各種情況。
3. 查證當時當刻日本及各方當局的考量。能夠瞭解泡沫破滅後的90年代的大藏省、日本銀行、首腦,這三者的動嚮。
4. 前車之鑒——當前中國如何吸取領過的經驗教訓。
5. 日本媒體人西野智彥跟蹤瞭泡沫後的90年代金融混亂時的、日銀、政治傢的動嚮,曆經10年,采訪瞭日本央行、財政機構、日本等關鍵親曆人物,並將很多一級保密文件示人。
內容提要
泡沫經濟齣現破裂當初,任誰也沒想到日本經濟會陷入低迷境地那麼久!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日本的迷失·前夜:1992~1995》著眼於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的政策判斷,詳細解讀瞭延續至今的各種政策製定和發展走嚮以及對現在社會的影響,詳細地查證瞭當年大藏省、日本央行以及首腦的政策應對,並圍繞住專再建計劃,揭示瞭“備忘錄”裏究竟記錄著哪些思量,探討瞭為什麼處理住專問題動用瞭公共資金、是什麼造成瞭東京兩大信用閤作社的崩潰、為什麼存款保險被凍結等問題。
《日本的迷失·前夜:1992~1995》匯集瞭很多接受采訪的關鍵人物的采訪記錄與示人的一級保密文件。通過這些珍貴的文獻和資料,再現瞭金融危機初期的徵兆,深刻挖掘瞭其內在原因。“很多當事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選擇造成瞭“延誤”,而是自滿地認為做瞭*好的選擇,在當時的時點解決瞭問題。”
目錄
推薦序
引子
章 孤獨的危機感——公共資金為什麼被擱置1
延期償付政策被束之高閣3
解不開的謎團13
遙不可及的公共資金26
第二章 備忘錄的背後——為什麼沒能及時進行根本性處理41
金融危機之門43
住專圈套52
日本央行的氣魄69
第三章 銀行局的威信——為什麼從兩傢信用閤作社開始破産83
被隱藏的B方案85
嚮新局長下達的密令102
湧嚮兩傢信用閤作社問題處理的激流117
第四章 收不到的危險信號——為什麼金融當局猶豫瞭129
令人擔憂的警告131
吉田行長的哀鳴143
“抹殺”法定利率158
第五章 危機之門打開——為什麼下決心投入公共資金173
存款限額保護凍結的真相175
驚險的復仇之戰186
失敗的結局200
尾聲221
作者介紹
西野智彥
1958年生於長崎縣。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任職時事通信社,長期報道通産省、日本銀行、日本經濟團、外務省、首相官邸、大藏省等新聞,1995年從公司辭職。1996年進入TBS電視颱, 1999年7月任“JNN報道專集”導演。
文摘
序言
“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僅僅是這個書名,就勾起瞭我滿滿的求知欲。1990年代初,那正是日本經曆瞭一段經濟高速增長期後,泡沫開始破裂的艱難時期。而“前夜”這個詞,更是給我一種強烈的預感,仿佛一切的動蕩和變革,都在那個時刻蓄勢待發。“迷失”二字,則深刻地描繪瞭一種集體性的睏境。我猜想,書中可能不僅僅是關於經濟數據的枯燥分析,而更會聚焦於在那段特殊的時期裏,日本社會的真實麵貌。是曾經引以為傲的“日本製造”光環開始褪色,還是人們在麵對經濟衰退時的焦慮和不安?是企業經營者們的艱難抉擇,還是普通民眾生活的點滴變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那個時代的日本人內心深處,去感受他們所經曆的失落、睏惑,以及在迷茫中尋找齣路的努力。它或許會是一幅關於日本社會轉型期眾生相的生動畫捲,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故事,摺射齣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和時代的烙印。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充滿瞭故事感,“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僅僅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1992年到1995年,這是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一個承前啓後、充滿動蕩的時期。我想象著,在那段“前夜”,日本社會究竟經曆瞭怎樣的掙紮與彷徨?是高歌猛進後的失落,還是暗流湧動前的不安?“迷失”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憂鬱和迷茫,仿佛曾經輝煌的國度,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失去瞭方嚮。我想,作者一定是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去捕捉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是關於經濟的陰影籠罩,還是社會價值觀的重塑?是人們在物質極大豐富後,開始追尋精神的空虛,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這本書的名字,像一扇緊閉的門,門後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充滿瞭未知,也充滿瞭吸引力,讓人迫不及待想要推開它,一探究竟。它讓我聯想到那些在曆史轉摺點上,個體所經曆的真實情感和生存狀態,那種在宏大敘事背景下,細微而真實的個體命運的起伏。
評分讀到“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畫麵。1990年代初,那時的日本,似乎還是世界經濟舞颱上的耀眼明星,但泡沫的破裂悄無聲息地改變瞭一切。我想象著,書中會描繪齣怎樣的“前夜”景象。是街頭巷尾人們臉上逐漸浮現的憂慮,是曾經繁華的商業區開始顯露齣疲態,還是那些叱吒風雲的企業傢們,在深夜裏為公司的命運輾轉反側?“迷失”二字,在我看來,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睏境,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失落。曾經引以為傲的“日本模式”,在現實麵前似乎開始動搖,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感。這本書會觸及那些被光鮮外錶掩蓋的真實睏境嗎?它會深入剖析導緻這種“迷失”的深層原因嗎?是體製的問題,還是國民心態的轉變?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那個時代鮮活的人物群像,他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掙紮、適應,甚至反抗的。或許,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個體故事,纔能最真實地摺射齣整個國傢的命運走嚮。
評分“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這個書名就像一個謎語,又像一個預言,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解開它。1992年到1995年,這三年,無疑是日本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一個從巔峰走嚮調整的時期。“前夜”二字,給我一種在黎明到來之前的黑暗感,暗示著即將發生的重要變化。而“迷失”,則觸及瞭最根本的社會問題,那是一種方嚮感的缺失,一種集體性的睏惑。我好奇,書中將如何描繪這種“迷失”?是關於那些曾經輝煌的日本企業,如何麵對市場變化和泡沫破裂的挑戰?還是關於普通日本人在生活壓力下的種種應對,他們的希望與絕望?也許,這本書會深入探討日本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或是國民心態的轉變,那些在經濟繁榮時期被掩蓋的深層矛盾。它或許不是一本簡單的曆史記錄,而是一次對日本社會在那個特殊時期,精神內核的深入探索,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齣那個時代獨特的社會氛圍和人們的情感軌跡。
評分“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這個書名就像一句低語,卻充滿瞭力量,直擊我內心深處對那個時代的想象。1992年到1995年,這短短幾年,對於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個關鍵的轉摺點,一個告彆輝煌、迎接未知挑戰的時期。“前夜”二字,暗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巨變,一種在平靜錶麵下湧動的暗流。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這種“迷失”?是因為經濟泡沫的破裂,導緻瞭社會資源的枯竭和人們信心的動搖?還是在高度發達的社會裏,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這本書的名字,沒有直接點明具體事件,反而留下瞭廣闊的想象空間。它可能講述的是日本經濟的“失落十年”的開端,人們如何麵對突然從天堂跌落的現實;也可能深入探討的是,在物質極大滿足之後,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空虛和彷徨;甚至可能是一次關於日本社會轉型和文化重塑的深刻反思。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細膩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展現齣那個時代日本人所經曆的真實情感和生活狀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