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
定价:49.00元
作者: 西野智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86812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历经10年,还原“危机前夜”的惊愕真相。领域从业者仍旧经常阅读本书原版。
2. 再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初期的征兆,深刻挖掘了其内在原因。通过回顾战后经济史,我们可以知道“产生泡沫的环境”的各种情况。
3. 查证当时当刻日本及各方当局的考量。能够了解泡沫破灭后的90年代的大藏省、日本银行、首脑,这三者的动向。
4. 前车之鉴——当前中国如何吸取领过的经验教训。
5. 日本媒体人西野智彦跟踪了泡沫后的90年代金融混乱时的、日银、政治家的动向,历经10年,采访了日本央行、财政机构、日本等关键亲历人物,并将很多一级保密文件示人。
内容提要
泡沫经济出现破裂当初,任谁也没想到日本经济会陷入低迷境地那么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日本的迷失·前夜:1992~1995》着眼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政策判断,详细解读了延续至今的各种政策制定和发展走向以及对现在社会的影响,详细地查证了当年大藏省、日本央行以及首脑的政策应对,并围绕住专再建计划,揭示了“备忘录”里究竟记录着哪些思量,探讨了为什么处理住专问题动用了公共资金、是什么造成了东京两大信用合作社的崩溃、为什么存款保险被冻结等问题。
《日本的迷失·前夜:1992~1995》汇集了很多接受采访的关键人物的采访记录与示人的一级保密文件。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献和资料,再现了金融危机初期的征兆,深刻挖掘了其内在原因。“很多当事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选择造成了“延误”,而是自满地认为做了*好的选择,在当时的时点解决了问题。”
目录
推荐序
引子
章 孤独的危机感——公共资金为什么被搁置1
延期偿付政策被束之高阁3
解不开的谜团13
遥不可及的公共资金26
第二章 备忘录的背后——为什么没能及时进行根本性处理41
金融危机之门43
住专圈套52
日本央行的气魄69
第三章 银行局的威信——为什么从两家信用合作社开始破产83
被隐藏的B方案85
向新局长下达的密令102
涌向两家信用合作社问题处理的激流117
第四章 收不到的危险信号——为什么金融当局犹豫了129
令人担忧的警告131
吉田行长的哀鸣143
“抹杀”法定利率158
第五章 危机之门打开——为什么下决心投入公共资金173
存款限额保护冻结的真相175
惊险的复仇之战186
失败的结局200
尾声221
作者介绍
西野智彦
1958年生于长崎县。庆应义塾大学毕业后,任职时事通信社,长期报道通产省、日本银行、日本经济团、外务省、首相官邸、大藏省等新闻,1995年从公司辞职。1996年进入TBS电视台, 1999年7月任“JNN报道专集”导演。
文摘
序言
“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这个书名就像一句低语,却充满了力量,直击我内心深处对那个时代的想象。1992年到1995年,这短短几年,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个告别辉煌、迎接未知挑战的时期。“前夜”二字,暗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巨变,一种在平静表面下涌动的暗流。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这种“迷失”?是因为经济泡沫的破裂,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枯竭和人们信心的动摇?还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本书的名字,没有直接点明具体事件,反而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可能讲述的是日本经济的“失落十年”的开端,人们如何面对突然从天堂跌落的现实;也可能深入探讨的是,在物质极大满足之后,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彷徨;甚至可能是一次关于日本社会转型和文化重塑的深刻反思。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展现出那个时代日本人所经历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
评分读到“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1990年代初,那时的日本,似乎还是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耀眼明星,但泡沫的破裂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一切。我想象着,书中会描绘出怎样的“前夜”景象。是街头巷尾人们脸上逐渐浮现的忧虑,是曾经繁华的商业区开始显露出疲态,还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们,在深夜里为公司的命运辗转反侧?“迷失”二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曾经引以为傲的“日本模式”,在现实面前似乎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感。这本书会触及那些被光鲜外表掩盖的真实困境吗?它会深入剖析导致这种“迷失”的深层原因吗?是体制的问题,还是国民心态的转变?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鲜活的人物群像,他们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适应,甚至反抗的。或许,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故事,才能最真实地折射出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评分“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仅仅是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满满的求知欲。1990年代初,那正是日本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期后,泡沫开始破裂的艰难时期。而“前夜”这个词,更是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仿佛一切的动荡和变革,都在那个时刻蓄势待发。“迷失”二字,则深刻地描绘了一种集体性的困境。我猜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数据的枯燥分析,而更会聚焦于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日本社会的真实面貌。是曾经引以为傲的“日本制造”光环开始褪色,还是人们在面对经济衰退时的焦虑和不安?是企业经营者们的艰难抉择,还是普通民众生活的点滴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内心深处,去感受他们所经历的失落、困惑,以及在迷茫中寻找出路的努力。它或许会是一幅关于日本社会转型期众生相的生动画卷,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和时代的烙印。
评分“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这个书名就像一个谜语,又像一个预言,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它。1992年到1995年,这三年,无疑是日本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一个从巅峰走向调整的时期。“前夜”二字,给我一种在黎明到来之前的黑暗感,暗示着即将发生的重要变化。而“迷失”,则触及了最根本的社会问题,那是一种方向感的缺失,一种集体性的困惑。我好奇,书中将如何描绘这种“迷失”?是关于那些曾经辉煌的日本企业,如何面对市场变化和泡沫破裂的挑战?还是关于普通日本人在生活压力下的种种应对,他们的希望与绝望?也许,这本书会深入探讨日本社会结构性的问题,或是国民心态的转变,那些在经济繁荣时期被掩盖的深层矛盾。它或许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记录,而是一次对日本社会在那个特殊时期,精神内核的深入探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情感轨迹。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故事感,“日本的迷失 前夜:1992~1995”。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1992年到1995年,这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一个承前启后、充满动荡的时期。我想象着,在那段“前夜”,日本社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彷徨?是高歌猛进后的失落,还是暗流涌动前的不安?“迷失”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迷茫,仿佛曾经辉煌的国度,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失去了方向。我想,作者一定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捕捉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是关于经济的阴影笼罩,还是社会价值观的重塑?是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开始追寻精神的空虚,还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这本书的名字,像一扇紧闭的门,门后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吸引力,让人迫不及待想要推开它,一探究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转折点上,个体所经历的真实情感和生存状态,那种在宏大叙事背景下,细微而真实的个体命运的起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