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4
心理學書籍暢銷書 跟不安的自己談談 何為安全感以及如何獲得安全感永遠不要找彆人要安全感暖心之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品參數
書名 | 跟不安的自己談談 | ISBN編號 | 9787516815434 |
條形碼 | 9787516815434 | 是否套裝 | 否 |
定價 | 32.00元 | 齣版日期 | 2017年12月 |
齣版社名稱 | 颱海齣版社 | 作者 | 林笑鬆 |
開本 | 32 | 作者地區 | 中國 |
譯者 | 無 | 編者 | 無 |
編輯推薦:
☆你為什麼總是缺少安全感?
·為什麼害怕對彆人展現真正的自己?
·為什麼那麼敏感,總是覺得自己受到他人指責?
·為什麼總是對彆人充滿懷疑?
·為什麼總是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無比焦慮?
☆如何獲得安全感?缺乏安全感都在看的書!
·缺乏安全感帶來焦慮、自卑、過度敏感、煩躁、壓抑不安等情緒,它講影響你的工作與社交!
·不要嚮彆人要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你自己!
☆專業心理學視角,全方位分析、測試、提升你的安全感!
內容簡介
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也是我們內在的精神需求。本書從現代社會人們安全感缺失這一實際問題齣發,從心理學角度講述瞭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産生的原因、沒有安全感的錶現以及應該怎樣獲得安全感等問題。書中既有各種生活化的案例,也有人們在感情、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麵為何會缺少安全感的詳盡分析。讀者將通過對本書的閱讀,逐漸學會調整心態,建立積極的力量,最終掌控自己,獲得安全感。
作者簡介
林笑鬆,80後,中文專業,資深撰稿人。作者關注心理學並對相關內容有所研究,其寫作手法多樣,多從身邊和生活中入手,以生活中常見的事實揭示心理學原理,擅長將復雜的原理簡單化,以方便讀者閱讀。視角敏銳,文風犀利,觀點獨到。作品有《銷售中的心理學》《領導中的心理學》《管理中的心理學》等。
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什麼是安全感
1. 你有沒有安全感? / 003
2. 安全感的定義和解讀 / 015
3. 安全感的“精神分析理論” / 021
4. 安全感的“人本主義理論” / 026
5. 安全感與神經癥 / 031
第二章 沒有安全感時,你會做什麼
1. 總是害怕與彆人關係親近 / 039
2. 安全感與焦慮癥 / 044
3. 不自控地嚮彆人投射自己的負麵情緒 / 050
4. 為什麼有人喜歡用情感綁架彆人? / 055
5. 不知道為什麼會具有攻擊性? / 060
第三章 讓現代人不安的安全感
1. 你到底在擔心什麼? / 067
2. 哪些人容易失去安全感? / 072
3. 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觀來自父親 / 077
4. 為什麼女人更缺乏安全感? / 083
5.男人也會缺乏安全感 / 089
6. 現代人為什麼會缺少安全感? / 095
第四章 女人要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1. 不焦慮,讓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美 / 103
2. 給你去探索世界的勇氣 / 109
3. 讓你一天天更喜歡自己 / 114
4. 安全感是一種強大的守護力量 / 119
5. 安全感不能建立在彆人身上 / 123
第五章 “先有安全,後有感覺”的愛情
1. 愛得越深越沒有安全感 / 129
2. 男人的安全感是崇拜,女人的安全感是愛 / 134
3. 沒有安全感,你就是愛情中的乞丐 / 139
4. 對於雙方來說,愛是一種安全的依賴 / 144
5. 在愛中怎樣纔能獲得安全感? / 149
第六章 人際交往中你為何沒有安全感
1. 自卑導緻的安全感缺失 / 157
2. 童年的陰影影響瞭你的人際關係 / 163
3.給自己和彆人一點自由的空間 / 169
4. 人際間的信任齣現瞭問題 / 173
5. 性格不獨立造成安全感缺失 / 178
第七章 掌控生活,建立我們想要的安全感
1. 安全感是個人發展的基礎 / 185
2. 安全感可以淨化一個人的內心 / 190
3. 更好地融入社會需要安全感 / 195
4. 學會運用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 200
5. 將自己抽離齣來會更好 / 204
媒體評論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2. 安全感的定義和解讀
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很多人嘴裏喊著需要安全感,但到底什麼是安全感,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要想瞭解安全感,對安全感進行正確的解讀,我們先來看一則案例。
小李和小王是大學同學,兩個人在大學期間談起瞭戀愛,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讓兩個人認為彼此就是相伴一生的伴侶。於是兩個人畢業以後決定馬上結婚,雖然遭到瞭傢裏人的反對,但是兩個人還是堅定地走到瞭一起。
結婚以後兩個人開始獨自承擔生活壓力,這時候兩個人纔發現生活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先是兩個人沒有房子,因為選擇在大城市工作,所以兩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房子。他們隻能選擇租房子住,而且這兩個剛剛畢業的社會新人還隻能選擇租一個條件較差的房子住。
這讓兩個人的心理産生瞭落差,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一門心思想找到一個好工作,多賺一點錢。但是現實又給他們沉重的打擊,因為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不管是在經驗上還是在其他能力上都相對缺乏,所以很多優秀的企業都不願意接受他們。
為瞭生存,兩個人隻好先隨便找份工作乾著,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個人的心理落差越來越大,原來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現在不但沒有過上,還每天不得不為瞭生活而早齣晚歸,為瞭柴米油鹽而奮鬥,於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變得淡瞭,時而還會發生爭吵。
爭吵爆發為激烈的時期是小王懷孕的時候。小王不想要孩子,認為孩子是負纍。但是小李希望要孩子,自己養不瞭可以給父母帶,他認為慢慢一切都會好的,而小王認為隔代帶孩子不靠譜,更無法接受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於是,一直積鬱在兩個人內心中的所有不滿,直接被這個問題引爆瞭:每天開始不停地爭吵,小王開始埋怨小李不能給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能給自己安全感;而小李則埋怨小王自私、要求太多。於是兩個人的感情齣現瞭巨大的裂縫,終選擇瞭離婚。
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因為現實社會和心中的理想産生瞭巨大的落差,這種落差投射到他們的心裏使得這種落差不斷放大,終導緻兩個人都缺乏安全感,直至關係破裂。
安全感是現代社會人們口中被提及多的詞語之一。那麼到底什麼是安全感,我們應該怎樣全麵地理解安全感?
安全感在百度百科中的定義是:對可能齣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或無力感,主要錶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現在我們來解讀一下安全感。
先要說明的是,安全感並不是一個我們能真真切切觸摸到的東西,而是一種感覺、心理。比如在婚戀中,就是一種一方給另一方的心理感覺,一方在另一方麵前錶現齣的優秀,符閤TA的心理,那麼TA就會有放心、舒心、依靠、相信的感覺,並且會從自己的言談舉止等方麵錶現齣來。
其次是安全感到底能不能産生是多方麵決定的,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對方相信你。這一點很難做到,但是隻有彆人相信你,你纔有可能帶給彆人安全感,否則安全感就無從談起,因此信任是安全感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心理學來說,一個人要相信彆人這是一個心理過程,而這個心理過程産生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從認識到瞭解,從瞭解到認同,從認同到信任,同時還要考慮其他外界因素影響的過程。
後是物質上的滿足。物質不等於安全感,有時候太多的物質享受反而會讓人感覺焦慮,但是物質層麵的安全感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一個人在物質上都無法保證的時候是沒有安全感的。隻有滿足瞭物質上的需求,纔會關注精神上的感受,所以物質是安全感的基礎。
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安全感的錶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精神,一方麵是物質。
從精神層麵來講,人們都想得到精神上的安全感,但是這非常難,而當一個人在精神方麵得不到安全感,那麼這個人就會更加關注物質,這是一種補償心理,現在社會上的一些“物質女孩”就是這樣的。
而從物質層麵來說,當人們無法追求精神安全感的時候,物質安全感就是基本的保障,而物質安全感仍然無法滿足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徹底失去安全感。有一部分人終會找到新的替代品來滿足自己在安全感上的缺失,很多時候這些替代品可能是不健康的,帶來的安全感也是不穩定的,比如酗酒、吸毒等。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得到雙重安全感,其中的一種路徑就是結婚,婚姻是確定兩個人關係的非常穩定的因素,因為它有親友的祝福、法律的保障,所以很多人纔會用結婚這種方式來提升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結婚瞭就有安全感的原因。
我們不否認結婚確實能給一個人在心理上帶來慰藉,很多時候婚姻也確實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安全感。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婚姻並不一定等同於安全感,因為婚姻隻是一種形式,而不是一種絕對的保證。
綜閤而言,安全感是現代社會人普遍追求的一種心理感覺,當前社會能帶來安全感和影響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想要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卻並不容易。
3. 安全感的“精神分析理論”
對於安全感,很多心理學傢也進行瞭深刻的研究,這些心理學傢們對於安全感的理解主要體現在精神層麵。瞭解這些心理學傢的安全感“精神分析理論”,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安全感和終獲得安全感會有很大的幫助。
1.弗洛伊德理論
首先我們來看“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會産生各種焦慮,而這些焦慮會對自己的未來産生影響。
小孩子是逐漸成熟的,而在成熟的過程中,他在世界認知方麵還不完全,所以就會齣現諸如:個體弱小、自卑情結和男孩的閹割焦慮,而一個人在承受這些焦慮和刺激的時候本身會有一個界限。如果這些焦慮能夠被控製在這個界限之內,並得到很好的解決和釋放,那麼這個人在焦慮上就會減輕,隨著時間的增長,安全感也會變強。
但是如果這個人所接受的刺激超過瞭界限,人就會産生一種創傷感,隨著創傷的增加整個人的焦慮就會增加,終就會産生諸如“信號焦慮”“分離焦慮”“閹割焦慮”以及“超我的焦慮”等。
也就是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衝突、焦慮和個人的防禦機製等是成長過程中都會齣現的心理狀態。而這些心理狀態之所以會形成,就是因為一個人在年幼到成年的階段,在欲望的控製、滿足等方麵沒有安全感造成的。
2.弗洛姆理論
弗洛姆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傢,他所關注的是整個傢庭環境對於兒童人格的影響。
弗洛姆認為人在幼年時期,兒童完全沒有生存能力,事事都要依賴父母,而父母會根據自身的認識給孩子施加各種禁忌和界限,這一時期的孩子雖然在自由上有時候會受到限製,但是安全感並不缺失。
隨著逐年地長大,孩子也漸漸變得獨立起來,擁有瞭自己思想,所以他們同父母的聯係變得越來越少,而父母對他的限製變得越來越弱。也正是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安全感逐漸降低,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沒有自保能力,又脫離瞭父母的保護。
在這時候他們要學會自己獨立麵對社會,現代社會給人的自由越來越大,但是這種被放大的自由導緻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日益減少,人在社會中就會變得孤獨,會感受不到安全,這樣人的不安全心理就會産生。
3.霍妮的理論
霍妮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傢,也是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錶,她的思想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很深,但是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她曾在《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一書中提齣瞭“基本焦慮”這一概念。
所謂的“基本焦慮”,就是認為孩子在幼小時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感和滿足感。而作為一個孩子,這兩種需求的滿足必須完全依賴於父母,但是父母不可能洞察孩子的心意,他們對於孩子基本需求的照顧都是基於自身的理解,終導緻的就是孩子“基本焦慮”的産生。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可能會齣現這些情況,比如對孩子缺乏基本的尊重,缺乏真誠的指導,對孩子錶現齣輕視或者給孩子過多的負擔等。這些行為就會讓孩子對父母産生基本的敵意。
但因為孩子完全依賴父母成長,所以他們隻能壓抑住自己的這些敵意,這種被壓抑的心理需要得到釋放,終孩子選擇的釋放地點就是社會。所以孩子就會認為世界都是充滿危險的,這就導緻瞭不安全感的産生。
4.埃裏剋森理論
埃裏剋森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傢,他曾經研究齣瞭一套被稱為“心理社會期”理論。這套理論把人生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人會有不同的認知和發展任務,終的結果是對世界産生信任。
而初的安全感是人在處於嬰兒期的時候,如果這個人受到瞭父母的良好照顧,尤其是母親一貫的良好照顧,那麼嬰兒就會在內心中生齣一種舒適感和滿足感,這就是初的安全感,這樣嬰兒就會對社會産生初的信任。
相反地,如果在嬰兒期沒有得到一貫的、良好的照顧,那麼嬰兒就會在內心感受到不安,這樣他們就感受不到初的安全感,也就不會産生對社會的信任。
以上四種理論就是眾多關於安全感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得到認同多的幾種。安全感作為一種心理,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和研究,從這些理論中我們不難發現,安全感從我們小時候就是存在的,並且小時候的安全感的形成對於一個人成年之後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這種影響並不是不可以改變的,隨著人的認知的增加,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進行改變,進而能夠獲得更大的安全感。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很好的吧
評分挺好的一本書
心理學書籍暢銷書 跟不安的自己談談 何為安全感以及如何獲得安全感永遠不要找彆人要安全感暖心之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