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与治疗 |
| 作者 | 金劲松 |
| 定价 | 145.00元 |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986567 |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共七章,简要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历史及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临床问题、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并设有专篇介绍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和辨证治疗.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注重临床实用,反映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成果,可供临床医师及相关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金劲松,医学博士,湖北省中医院肾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普巡讲专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分会、肾病分会、武汉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武汉市中医肾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常务理事。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及中医养生保健、药膳调理。 |
| 目录 | |
| 第1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历史及流行病学 (1)节 历史与命名 (1)第二节 流行病学 (8)第三节 不同地区、种族发病情况 (22)第2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29)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 (29)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 (36)第三节 体液免疫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47)第四节 细胞免疫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55)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63)第六节 补体系统 (72)第七节 组织器官损伤机制 (80)第八节 病理学改变 (88)第九节 中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101)第3章 临床表现 (109)节 全身表现 (109)第二节 皮肤表现 (111)第三节 关节、肌肉表现 (122)第四节 表现 (133)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表现 (137)第六节 消化系统表现 (144)第七节 呼吸系统表现 (151)第八节 血液系统表现 (156)第九节 神经系统表现 (164)第十节 其他表现 (171)第十一节 特殊人群中的表现 (178)第4章 辅助检查 (188)节 一般检查 (188)第二节 免疫学检查 (193)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 (201)第5章 诊断及鉴别诊断 (214)节 诊断及分类标准 (214)第二节 诊断要点 (221)第三节 疾病活动性判断及预后评价 (225)第四节 和其他多系统损害疾病的鉴别 (236)第6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临床问题 (245)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 (245)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远期并发症 (253)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手术 (262)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 (270)第五节 药物的使用及影响 (280)第六节 预防接种 (285)第七节 护理及健康教育 (289)第7章 治疗 (296)节 治疗原则 (296)第二节 一般治疗 (302)第三节 药物治疗 (309)第四节 特殊治疗 (318)第五节 中医药治疗 (324)第六节 特殊脏器损害的治疗 (332)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系统性”这个词。我理解的“系统性”意味着它会从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视角来解读红斑狼疮,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症状和处理。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从免疫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导致红斑狼疮发生的根本原因?比如,它是否会解释自身抗体产生的机制,以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如何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在诊断方面,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清晰、完整的诊断流程,包括如何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及有哪些早期预警的信号。至于治疗,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并且能够指导医生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否会提及一些创新的治疗策略,或者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法,例如生活方式的调整、心理支持等?这本书的“正版”名称,让我对它所提供的信息充满了信任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深蓝色的背景衬托着银色的书名,字体清晰有力,一看就知道是经过认真打磨的作品。我本身对医学领域就颇感兴趣,平时也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但这次真正被吸引的是它的“系统性”这三个字。我理解的“系统性”不仅仅是针对疾病本身,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来剖析红斑狼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症状和治疗的表面。比如,它是否会探讨这种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差异?是否会涉及其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抽丝剥茧,将复杂的疾病变得条理清晰,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窥见其本质。书中的插图或者图表是否能帮助理解?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有时候文字描述再详细,不如一张直观的图示来得深刻。而且,对于“诊断与治疗”这部分,我希望它能有深度,不仅仅是罗列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更要解释这些方法背后的原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它是否会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关注。
评分作为一名对医学知识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的书名《正版书籍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与治疗》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理解“系统性”意味着它不仅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而是会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多方面的联系。我尤其想知道,书中对于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会有怎样的阐述?是否会涉及到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诊断方面,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全面而严谨的诊断流程,包括如何区分狼疮和其他类似疾病,以及在早期发现疾病的关键指标。我好奇它是否会介绍一些高科技的诊断手段,或者如何通过影像学、病理学等多种手段来辅助诊断。至于治疗,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药物,而是能够深入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原理、疗效和潜在的副作用。是否会提及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现代治疗方法的应用?我更关心的是,书中对于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如何进行长期随访和病情监测,是否有详细的指导。这本书的“正版”属性,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名字,首先吸引我的就是“系统性”这三个字。我一直觉得,疾病的治疗不应该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从根本上、从整体上进行考量。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展现出对红斑狼疮这种复杂疾病的全面理解。它是否能够深入剖析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例如免疫系统的紊乱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关键的分子标志物?在诊断方面,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否会提及一些更精细的诊断方法,或者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我特别想了解,对于不同类型的红斑狼疮,或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诊断策略是否会有所不同。而在治疗方面,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列出药物清单,而是能详细解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它们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长期使用的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因为我深知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非药物的治疗辅助手段,比如生活方式的调整、心理支持等?这些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红斑狼疮,因为身边有朋友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我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这本书的书名《正版书籍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与治疗》让我觉得非常可靠,尤其“正版书籍”四个字,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非常好奇书中对于“系统性”的理解到底有多深入?它是否能够覆盖到疾病的各个方面,比如它的病理生理学、免疫学机制、遗传因素、环境诱因,以及对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影响?对于“诊断”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够介绍一些目前最前沿的诊断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多方面的检查来做出准确的判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可能性。而“治疗”的部分,我期待它能够详细阐述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疾病管理和预后评估的建议,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有更明确的认识。另外,书中是否有相关的病例分析或者临床实践指导?这对于我来说将非常有帮助,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