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范文正公文集(套装全四册) |
| 作者: | (宋)范仲淹 |
| 定价: | 88.0 |
| 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ISBN: | 9787501362400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锁线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是现存zui早的范集传本。卷端题“范文正公文集”,书口有“集卷一”,有苏轼作序。每卷都先列出卷内详细篇目,而后再接连正文部分。卷一为赋, 卷二、三古诗, 四至六律诗, 七义、论、议、易义, 八赞、颂、述、序、记, 九、十书, 十一书、祭文, 十二碑, 十三碑、墓志, 十四墓志, 十五墓志、墓表, 十六墓表、书碑阴、表, 十七、十八表, 十九状, 二十状、札子, 后无序跋。 |
| 目录 | |
册 序??? ………………………… 3 卷一? ………………………… 9 卷二? ………………………… 31 卷三? ………………………… 67????? 卷四 ?………………………… 101 卷五? ………………………… 139 卷六? ………………………… 171 ? 第二册 卷七? ………………………… 1 卷八? ………………………… 49 卷九? ………………………… 99 卷十? ………………………… 172 ? 第三册 卷十一? ………………………… 3 卷十二? ………………………… 49 卷十三? ………………………… 98 卷十四? ………………………… 148 ? 第四册 卷十五? ………………………… 2 卷十六? ………………………… 54 卷十七? ………………………… 95 卷十八? ………………………… 124 卷十九? ………………………… 152 卷二十? ………………………… 182 |
| 编辑 | |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便于读者了解和着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钉,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
对于一个常年与古籍打交道的读者来说,一套书的“手感”和“气场”非常重要。这套《宋本范文正公文集》给我的感觉是沉稳、大气,且充满生命力。它不是那种被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随时打开,与之对话的伙伴。我喜欢它在保持古朴风貌的同时,在细节上又照顾到了现代读者的需求,例如适当的留白和清晰的影印质量,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范公的诗歌部分也十分精彩,少了些晚唐的绮靡,多了些盛唐的慷慨和中唐的沉郁,他的诗,是心声的直接流露,是情与理的完美结合。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从科举的低谷到权力的巅峰,再到被贬谪的失意,这些经历都化作了文字的力量,让人在感叹其学识之渊博的同时,更敬佩他那份历经风雨而不改初衷的坚韧。这四册书,我计划慢慢地,逐字逐句地啃下来,把它当作我的精神食粮,相信能带给我更深层次的滋养和启发。
评分我拿到手后,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套书的“宋本”特色,那种原汁原味的版式和字体,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对于研究宋代文风的人来说,这套书的史料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我着重对比了几篇流传较广的散文,比如《岳阳楼记》的某些异文处理,影印本的细节保留得非常到位,这对于考据癖来说简直是福音。范公的文章风格,初看可能觉得是传统士大夫的典雅,但细品之下,却能发现其间蕴含的磅礴力量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他不像某些空谈理论的学者,而是将儒家思想完全融入到实践之中,他的文字是带着“热度”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读他的政论,能感受到他力挽狂澜的急切心情;读他的诗赋,又能在字里行间捕捉到他难得的闲适与旷达。这四册书分量十足,内容涵盖了政论、史论、诗、文、尺牍等各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立体、丰满的范仲淹形象。这套书不仅是文学欣赏的佳品,更是研究宋代思想史和政治史绕不开的一把钥匙。能拥有这样一套精心整理出版的典籍,实属不易,我打算把它放在最容易取阅的位置,时常翻阅,汲取营养。
评分这套《宋本范文正公文集》的版面设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了。我特别喜欢他们对原宋本的摹印处理,那些原本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的细节,在这里都得到了清晰的展现,这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样本。范文正公的文学成就,往往被他的政治声望所掩盖,但这套文集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他的机会。他的文章,尤其是在批评时弊时,那种毫不留情的犀利和鞭辟入里的深刻,即使放到今天来看,许多社会问题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渗透在他每一篇奏疏、每一封书信中的生命底色。阅读他的作品,我时常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被唤醒,让我们反思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究竟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这套书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文献本身,它提供了一种精神坐标。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毕竟是这种厚重的古籍整理本,会不会在校对和装帧上有所疏忽。但实际上手后,那种担忧完全烟消云散了。纸张的颜色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有古籍的韵味,又不至于太暗黄伤眼,阅读体验极佳。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沉浸在范公的尺牍之中。古代的通信,不像现在这般便捷,每一封信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晶。范公与友人谈论学问、劝诫子侄的信件,那种谆谆教诲,那种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动容。他教导的不是高深的义理,而是为人处世最根本的道理——如何做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这比看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著作要实在得多。这套书让我深刻理解了“言传身教”的重量。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太容易迷失方向,而范文正公的文字就像一座灯塔,时刻提醒着我,什么是真正值得坚守的价值。这四册书,与其说是文集,不如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关于“如何做人”的精妙教材。
评分这次淘到的这套《宋本范文正公文集》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打开书的那一刻,那股淡淡的、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纸张和油墨的混合香气,立刻把我拉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我特别喜欢这种古籍的影印本,那种排版、那种字体的古朴美感,是现代印刷品怎么也模仿不出来的。范文正公的学问自然不用多说,他是北宋儒学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文章里,既有庙堂之高的深思熟虑,也有江湖之远的忧国忧民。我常常在想,一位真正的大儒是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保持那份清明的操守的。仔细研读这些篇章,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在密州、在苏州任上,面对百姓疾苦时的那种沉重与担当。那些奏疏和策论,逻辑严密,辞藻典雅而不失力度,读起来让人心悦诚服。尤其是那些家书和与友人间的往来信件,更能窥见他真实的人格魅力,那份坦荡与真诚,在今日看来,尤为珍贵。整套书的装帧也十分考究,纸张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庄重感。这绝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案头珍宝。每次翻阅,总能发现新的感悟,仿佛与一位伟大的灵魂进行着跨越千年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