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编法经济学:原理·图解·案例
书号:9787519720445
定价:80.00
作者/编者: 冯玉军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编辑推荐
法经济学在西方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20世纪迄今社会科学界公认的一大学术景观。它根源于社会生活的内在关系与逻辑,从法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交叉中获得理论滋养,又区别于这两大显学本身,呈现出“法学—经济学—法学”和“经济学—法学—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概括而言,法经济学是一门从法律和经济学互动视角研究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交叉学科,以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运用现代经济学(特别是传统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分析、检验法律制度与社会规范的结构、内容、绩效、形成、运作及未来发展。
《新编法经济学:原理·图解·案例》由**的中青年法经济学者通力合作完成,包括学科基础和部门分析两部分,共十三章。编写宗旨是立足学术前沿,打通中西知识资源,借助于“强强联合”的优势,既原汁原味深入阐释法经济学前沿理论,又紧密结合我国法治实践,将其应用到各个部门法领域,以更大限度地实现法经济学“中国化”。
本书各章撰写面对高校学生及社会人士,设计了内容提示、关键术语、问题与思考、阅读文献等模块,便于读者在深入探究法经济学本体内涵、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针对立法、司法、执法、守法中的实际问题,寻求交叉理论答案,从而有利于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挂职)。担任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孔子新汉学计划”中方指导教授、《朝阳法律评论》主编等。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政府立法*,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特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多所高校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16部,译著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在法学理论、法经济学、立法学、比较法学和宗教法治研究领域有广泛学术影响。
*章法经济学入门
*节概述
一、交叉学科
二、重要意义
di二节学科定位
一、众说纷纭
二、概念界定
di三节学科发展
一、创立形成
二、扩张发展
三、多元分化
di四节发展历史
一、法史探源
二、经济回溯
三、马克思主义
四、理论流派
di二章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节基本假设
一、理论假设
二、作为初始假设的理性选择理论
三、辅助条件假设
di二节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一、经济学基本概念
二、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其学科意义
三、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的历史考察
四、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理论
di三节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一、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
二、规范的霍布斯定理(Normative Hobbes Theorem)
三、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I)
四、科斯di二定理(Coase Theorem II)
五、波斯纳定理(Posner Theorem)
六、帕累托效率标准(Pareto Efficiency)
七、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Kaldor Efficiency)
八、汉德公式(Hand Formula)
di四节法律的博弈方法
一、交易成本与法律博弈分析
二、法律博弈方法的优势
三、纳什均衡与自我强制性
四、法律、立法与博弈
五、法律博弈论使实效主义法学成为可能
di三章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节法律成本效益理论
一、为什么要进行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法律成本理论
三、法律效益理论
四、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及其评估机制
五、降低法律成本以实现法律效益的途径
六、法律效益实现的评价
di二节法律市场理论
一、法律公共品及其特征
二、法律市场及其结构
三、法律市场的结构属性
di三节法律供求理论
一、法律供求的内涵与外延
二、法律供给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三、法律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di四节法律均衡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法律均衡的意义
三、法律均衡的评价标准与法律非均衡
di五节制度变迁与法制改革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法制改革的概念与意义
三、法制改革的类型
四、法制改革经济分析的启示
di四章宪法和行政法的经济分析
*节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起源和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三、核心概念
四、核心方法论
di二节宪法的经济分析
一、规范主义经济宪法学概述
二、实证主义经济宪法学概述
di三节行政法的经济分析
一、行政规制理论
二、行政规制的影响分析
三、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经济分析
di五章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节概述
一、经济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财产权的经济维度
di二节为什么要有财产权?
一、人格论和自然权利论
二、经济学的解释
di三节财产权的出现
一、私有财产权的出现、消灭与重生
二、自然保护区的出现
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出现
四、无线电频谱财产权的出现
di四节财产权的分割
一、财产权的分割
二、财产权分割的收益及实现方式
三、财产权分割的成本及应对方案
di五节物权法定的经济学原理
一、传统法学理论及其问题
二、财产权的公示成本与识别成本
三、财产权分割的经济分析框架
四、分析框架的示范性运用
di六节财产权的取得与流转
一、无主物的发现:乌木应归谁所有?
二、财产权的变动方式
三、财产权的善意取得
di七节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一、小区公共绿地的供给
二、图书馆的经营管理
di六章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节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与合同法的概念
二、合同法的功能与作用
di二节合同法的经济理论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不*合同理论
三、对价理论
di三节合同法基本原则的经济分析
一、契约自由原则的经济分析
二、鼓励交易原则的经济分析
三、合同正义原则的经济分析
di四节合同效力的经济分析
一、合同效力的传统理论
二、“自身因素”的经济分析——以行为能力为例
三、“他人因素”的经济分析——以表意自由为例
四、“秩序因素”的经济分析——以形式强制为例
di五节合同违约的经济分析
di六节格式条款的经济分析
一、格式条款的概念和特征
二、格式条款的效力
三、格式条款的经济基础
四、规制格式条款的经济理由
di七章侵权法的经济分析
*节侵权法的经济功能和目标
一、高昂交易成本下的强制性外部成本内部化
二、使侵权行为的社会成本*化
di二节归责原则与激励机制
一、适用于单边预防的归责原则:无责任(免责)与严格责任
二、适用于双边预防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
di三节有效预防水平的确定标准与汉德公式
一、汉德公式的概念和渊源
二、汉德公式的经济学表述
三、汉德公式的适用
di四节赔偿金计算
一、补偿性赔偿金
二、惩罚性赔偿金
di五节侵权法经济分析方法的若干反思
一、过分强调“效率”而贬低“公平”
二、适用上有很大局限性
di八章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节概述
一、知识的特殊性
二、知识的正外部效应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原则——利益平衡
四、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
五、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经济分析
di二节专利制度的经济分析
一、不能够获得专利法保护的科学技术创新
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三、专利权的界定
四、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判断模型
五、合理使用
di三节著作权制度的经济分析
一、作品
二、著作权的内容和归属
三、合理使用
四、法定许可
五、默示许可
di四节商标制度的经济分析
一、商标的经济意义
二、商标保护的条件
三、混淆
四、淡化
di九章规制的经济分析
*节规制:市场失灵的矫正者
di二节规制经济分析的意义
di三节规制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di四节规制经济分析的方法
di五节规制经济分析的功能
di十章竞争法的经济分析
*节竞争法与竞争政策概述
di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的经济分析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济分析
二、“山寨”现象的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政策分析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政策
这本书《新编法经济学》刚到手,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它的整体设计和内容简介来看,我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感。我一直觉得,法律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两个领域,但要将它们融会贯通,需要一个专门的学科来桥接,而法经济学正好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这本书的标题里,“原理·图解·案例”这几个词,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喜欢那种既有理论深度,又能辅以可视化解释的书籍,“图解”这一点直接点明了它的易读性,希望能通过图示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而“案例”的设置,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引导我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理论。法律出版社的出品,本身就自带一种严谨和权威的标签。作者冯玉军老师,能把法经济学理论与现代经济学结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应该会比较前沿和有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分析法律现象的经济学视角,理解法律规则背后的经济逻辑,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法律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
评分这本《新编法经济学》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翻了几页,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我之前对法经济学一直停留在比较模糊的概念,知道它研究法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是怎么结合的,有什么样的理论框架,还是不太清楚。这本书的书名就挺吸引人的,它强调了“原理·图解·案例”,这听起来就非常实用,不像有些理论书读起来云里雾里的。我尤其期待它的“图解”部分,我这个人比较视觉化,如果能用图表把复杂的经济模型或者法律规则解释清楚,那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而且“案例”也很重要,光讲理论容易脱离实际,有了案例,就能看到理论是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这样理解起来也更深刻,也更容易记住。这本书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点我也挺看重的,毕竟是专业出版社,在学术严谨性和内容质量上应该有一定保障。作者是冯玉军,我之前没怎么了解过这位学者,但从书的标题和出版社来看,应该是有一定研究功底的。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深入学习,但从初步的翻阅和它所承诺的内容来看,我预感它会成为我学习法经济学的一个很好的起点,甚至可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选择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兼具实践导向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本书似乎就是这样一本。
评分我最近刚拿到这本《新编法经济学》,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整体感觉这本书的编排还是比较用心和现代的。我尤其喜欢它那种“图解”的方式,很多时候,文字的描述会显得比较枯燥和抽象,而通过精巧的图示,一些复杂的经济模型或者法律制度的运行机制就能一目了然。这对于我这种不太擅长纯理论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案例部分我也稍微浏览了一下,感觉都挺贴合实际的,有些案例我甚至在新闻中看到过,如果能通过法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这些案例,理解起来肯定会更有深度。我一直觉得,法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去理解这种联系。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经济学或者法学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将两者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用如此直观的方式呈现的。冯玉军老师的这本书,听说是结合了现代经济学的原理,这让我对它更加期待。毕竟,经济学在不断发展,用新的经济学理论去解读法律,可能会有非常新颖的见解。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实用”和“易懂”的感觉,我非常希望能通过它,真正掌握法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
评分我拿到这本《新编法经济学》后,第一时间就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了,虽然内容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就从这本书的整体呈现来看,就觉得它是一本有诚意的作品。法律出版社的出版物,向来以严谨著称,这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初步印象。我一直对经济学如何影响法律,以及法律如何规制经济行为这一领域充满了好奇,但很多时候,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缺乏深度。这本书的标题中“原理·图解·案例”这几个关键词,恰好抓住了我学习的需求点。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其核心原理,而“图解”无疑是提升理解效率的最佳方式。并且,“案例”的引入,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律和经济的互动。作者冯玉军老师,在法经济学领域应该有深入的研究,这一点从出版社的选择和书籍的定位上也能窥见一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理解法律和经济之间复杂关系的新视角,让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法经济学的精髓。
评分我最近刚收到这本《新编法经济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我关注法经济学领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找一本能够清晰讲解其核心原理,并且结合实际案例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原理·图解·案例”——正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个人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概念总是有些头疼,如果能配上直观的图解,一定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而且,我对书中的案例部分尤其期待,因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只有看到理论在实际法律和经济场景中的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这本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这让我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心。作者冯玉军老师,作为法经济学领域的专家,相信他能够为我们带来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法经济学的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工具去分析现实中的法律和经济问题。总体而言,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很高,相信它会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