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定价 | 150.00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版次 | 1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5月 |
| 开本 | 16 |
| 作者 | (新加坡)何蓓等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190 |
| 字数 | 239000 |
| ISBN编码 | 9787030572592 |
内容简介
依赖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数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增加。对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是他们的生命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血液透析通路建立与并发症处理是这些患者主要的住院原因。而正确的临床决策,良好的设计及手术实施,可以使这些患者受益大化,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治疗费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手术与腔内介入实践指南》是从事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并发症治疗及随访管理的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的实践指南。无论是针对常见状况的基本处理原则,还是针对特殊棘手状态时的处理思考方式,《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手术与腔内介入实践指南》都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进行解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血液透析通路建立总论 1
第二章 在复杂情况下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评估及方案设计 6
第三章 血管通路的建立 18
第四章 带皮下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置入技术与挑战 32
第五章 血管通路成熟的评估及远期表现 46
第六章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术:应用与注意事项 56
第七章 辅助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策略 69
第八章 失功血液透析通路的腔内治疗 78
第九章 腔内技术处理透析通路血栓形成 97
第十章 针对透析通路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策略 109
第十一章 中心静脉阻塞的治疗策略 121
第十二章 窃血综合征的预防、诊断和处理 132
第十三章 血液透析通路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处理 154
第十四章 绝处逢生:“困境”血管通路解决方案 166
第十五章 多学科协作优化血液透析通路的管理 183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它对于患者管理的指导作用。虽然书名强调的是“手术与腔内介入”,但任何临床操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好奇的是,这本书在血管通路的选择、维护和并发症预防方面,有没有提供详细的患者教育要点?例如,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自我护理,如何识别早期并发症的迹象,以及在出现问题时如何及时就医。我理解这是一本专业书籍,但如果能包含一些从患者角度出发的考量,那将大大提升其人文关怀的价值。而且,在“中文翻译版”这个信息点上,我也会关注翻译的质量,是否忠实于原著,术语是否准确,语言是否流畅自然,能够让国内的读者顺利阅读和理解。毕竟,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递效率。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够提供一些在技术层面的“干货”内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手术和腔内介入,都是非常精细和技术要求高的操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手术入路、器械选择、操作步骤,以及针对不同类型血管病变的腔内介入治疗策略。比如,对于动静脉内瘘的狭窄和闭塞,有哪些不同的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技术?对于中心静脉狭窄,又有怎样的处理方案?我更看重的是,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秘诀”或者“技巧”,是一些在教科书中难以找到,但在临床实践中却至关重要的经验总结。如果它能包含一些术前评估的要点,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以及术后随访的注意事项,那将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更多的是从它在教学和知识传播层面的潜在价值来考量的。作为一本“实践指南”,它承载着将前沿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可操作技能的使命。我想象中,它应该会包含大量图表、流程图,甚至是视频教程的链接(虽然实体书可能无法直接包含,但有二维码引导也是不错的)。如果这本书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医学概念,并且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那么它对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将非同小可。我特别想了解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实践易用性的?它是否能够引导初学者逐步掌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手术和腔内介入的关键技术,同时又能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提供更新的思路和方法?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能够不断翻阅,并且在不同职业阶段都能找到价值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很精美,封面设计很有质感,纸张也偏向哑光,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我平时对医学类书籍的购买都比较谨慎,因为内容太专业的话,即便是翻译过来的,理解起来也很有难度。所以,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并且有“实践指南”这样的字样,我还是挺期待的。我关注的主要是它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是不是能真正帮助到一线医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毕竟,医学知识更新换代太快了,一本好的指南,就应该能够提供最新、最可靠的信息,并且是易于理解和应用的。我比较在意的是,这本书的案例分析是否足够丰富?有没有针对一些常见并发症的详细处理流程?再有就是,它的章节划分是否清晰,内容逻辑是否顺畅,这样在查找特定信息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虽然我不是直接从事血液透析专业的医生,但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还是有了解的,所以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这个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医疗科技发展的读者,我对这本书的“腔内介入”部分尤其感兴趣。腔内介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许多疾病的治疗模式,而血管通路作为血液透析的生命线,其介入治疗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全面地介绍当前最新的腔内介入器械和技术,例如新型球囊、支架、导丝等,以及它们在不同临床场景下的应用。此外,我还会关注书中对新技术的评价,包括其有效性、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以及是否能提供一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建议。如果这本书能够结合新加坡在相关领域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那么对于国内同仁来说,无疑是学习和借鉴的宝贵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