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逆向分析实战+逆向工程实战+逆向工程核心原理 共4本

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逆向分析实战+逆向工程实战+逆向工程核心原理 共4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培庆,冀云,[韩] 李承远 等 著
图书标签:
  • iOS逆向
  • 应用安全
  • 逆向工程
  • 实战
  • 漏洞分析
  • 移动安全
  • 逆向分析
  • 代码分析
  • 安全研究
  • 底层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荣丰通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
ISBN:9787121340994
商品编码:28673765503

具体描述

SL89 9787121340994 9787115350183 9787115388933 9787115465795

iOS应用逆向与安全



 《iOS应用逆向与安全》从正向开发、工具的使用、逆向实战及安全保护等方面,对iOS应用的逆向与安全进行了讲解。本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逆向环境的准备、常用逆向分析工具、类的结构、App签名、Mach-O文件格式、hook原理等,并通过在越狱平台和非越狱平台上的逆向分析实例,带领读者学习逆向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应用安全及保护方面,本书内容涉及网络传输、安全检测、代码混淆等。

    《iOS应用逆向与安全》适合高校计算机相关的学生、iOS开发工程师、逆向工程师、越狱开发工程师、iOS安全工程师及应用安全审计人员阅读参考。


1  概述

1.1  逆向工程简介  1

1.1.1  iOS逆向学习基础  1

1.1.2  iOS逆向的流程  1

1.1.3  iOS逆向使用的工具  2

1.1.4  iOS逆向的应用场景  2

1.2  应用面临的安全  2

1.2.1  静态修改文件  3

1.2.2  动态篡改逻辑  3

1.2.3  协议分析  3

1.3  应用保护手段  3

1.3.1  数据加密  3

1.3.2  程序混淆  4

1.3.3  安全监测  4

1.4  本书工具  4

1.4.1  效率工具  4

1.4.2  实用工具  5

1.4.3  逆向工具  5

 

2  越狱设备

2.1  什么是越狱  6

2.2  Cydia  6

2.3  SSH  7

2.3.1  安装OpenSSH  8

2.3.2  配置dropbear  10

2.3.3  修改默认密码  11

2.3.4  公钥登录  11

2.3.5  通过USB登录  13

2.4  iOS结构  14

2.4.1  文件目录  15

2.4.2  文件权限  17

2.5  Cydia Substrate  18

2.5.1  MobileHooker  19

2.5.2  MobileLoader  19

2.5.3  Safe mode  20

2.6  越狱工具  21

2.6.1  adv-cmds  21

2.6.2  appsync  21

2.6.3  iFile  21

2.6.4  scp  22

 

3  逆向工具详解

3.1  应用解密  23

3.1.1  dumpdecrypted  23

3.1.2  Clutch  28

3.1.3  小结  30

3.2  class-dump  30

3.2.1  class-dump的使用  30

3.2.2  class-dump的原理  33

3.2.3  OCSwift混编  40

3.3  Reveal  41

3.3.1  开发集成Reveal  41

3.3.2  越狱注入Reveal  42

3.4  Cycript  43

3.4.1  开发集成Cycript  44

3.4.2  使用Cycript越狱  45

3.4.3  使用Cycript分析应用  46

3.4.4  Cycript的用法  49

3.5  抓包  52

3.5.1  Charles抓包  53

3.5.2  修改网络请求  55

3.5.3  HTTPS抓包  59

3.5.4  Wireshark抓包  60

 

4  开发储备

4.1  App的结构及构建  66

4.1.1  获取应用包  66

4.1.2  应用包的格式  71

4.1.3  应用的构建过程  72

4.2  界面结构和事件传递  76

4.2.1  界面的组成  76

4.2.2  界面事件的响应  79

4.3  类与方法  83

4.3.1  类与方法的底层实现  84

4.3.2  运行时类的结构  89

4.3.3  消息机制  91

4.3.4  runtime的应用  94

4.4  App签名  98

4.4.1  配置Xcode签名  98

4.4.2  App签名的原理  100

4.4.3  重签名  107

 

5  分析与调试

5.1  静态分析  109

5.1.1  Hopper  109

5.1.2  IDA  118

5.1.3  静态库分析  125

5.2  动态调试  128

5.2.1  LLDB调试  128

5.2.2  LLDB解密  141

5.2.3  Xcode调试第三方应用  144

5.2.4  LLDB的调试技巧  151

5.3  Theos  167

5.3.1  Theos的安装  168

5.3.2  Theos的基本应用  168

5.3.3  Theos的应用  172

5.4  MonkeyDev  177

5.4.1  安装MonkeyDev  178

5.4.2  Logos Tweak  179

5.4.3  CaptainHook Tweak  181

5.4.4  Command-line Tool  185

 

6  逆向进阶

6.1  程序加载  186

6.1.1  dyld简介  186

6.1.2  dyld加载流程  187

6.2  Mach-O文件格式  206

6.2.1  Mach-O文件的基本格式  206

6.2.2  Mach-O头部  208

6.2.3  Load Command  210

6.2.4  虚拟地址和文件偏移  214

6.2.5  懒加载和非懒加载  217

6.2.6  Code Signature  223

6.3  ARM汇编  228

6.3.1  ARM架构和指令集  228

6.3.2  AArch64寄存器  229

6.3.3  指令集编码  231

6.3.4  AArch64指令  233

6.3.5  栈和方法  236

6.3.6  Objective-C汇编  245

6.4  hook  247

6.4.1  Method Swizzle  247

6.4.2  fishhook  248

6.4.3  Cydia Substrate  253

6.4.4  Swift hook  256

6.5  动态库  259

6.5.1  编译和注入  260

6.5.2  导出和隐藏符号  260

6.5.3  C++ OC动态库  263

6.5.4  其他常见问题  267

 

7  实战演练

7.1  越狱设备分析  270

7.1.1  分析准备  270

7.1.2  开始分析  272

7.1.3  编写Tweak  284

7.1.4  安装与小结  287

7.2  非越狱设备分析  288

7.2.1  创建MonkeyDev项目  288

7.2.2  非越狱逆向实战  291

7.2.3  编写hook代码  303

7.2.4  制作非越狱Pod  304

7.2.5  小结  308

7.3  Frida实战应用  309

7.3.1  Frida的安装  309

7.3.2  Frida的初级使用  311

7.3.3  Frida的使用  319

7.3.4  小结  326

 

8  安全保护

8.1  数据加密  327

8.1.1  本地存储加密  328

8.1.2  网络传输加密  328

8.1.3  字符串加密  333

8.2  静态混淆  341

8.2.1  宏定义  342

8.2.2  二进制修改  347

8.3  动态保护  349

8.3.1  反调试  349

8.3.2  反反调试  352

8.3.3  反注入  359

8.3.4  hook检测  360

8.3.5  完整性校验  361

8.4  代码混淆  363

8.4.1  什么是LLVM  363

8.4.2  下载和编译LLVM  364

8.4.3  开发和调试Pass  366

8.4.4  OLLVM源代码分析  373

8.4.5  替换Xcode编译器  379

8.4.6  静态库混淆  389

8.5  本章总结  390

逆向分析实战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数据的存储及表示形式、汇编语言入门、熟悉调试工具OllyDbg、PE工具详解、PE文件格式实例(包括加壳与脱壳工具的使用)、十六进制编辑器与反编译工具、IDA与逆向、逆向工具原理实现等。本书可以作为程序员、安全技术的研究人员、安全技术爱好者阅读。

第 1章 数据的存储及表示形式 1 
1.1 进制及进制的转换 1 
1.1.1 现实生活中的进制与计算机的二进制 1 
1.1.2 进制的定义 2 
1.1.3 进制的转换 2 
1.2 数据宽度、字节序和ASCII码 4 
1.2.1 数据的宽度 4 
1.2.2 数值的表示范围 4 
1.2.3 字节序 5 
1.2.4 ASCII码 6 
1.3 在OD中查看数据 6 
1.4 编程判断主机字符序 11 
1.4.1 字节序相关函数 11 
1.4.2 编程判断主机字节序 11 
1.5 总结 13 
第 2章 汇编语言入门 14 
2.1 x86汇编语言介绍 14 
2.1.1 寄存器 15 
2.1.2 在OD中认识寄存器 19 
2.2 常用汇编指令集 20 
2.2.1 指令介绍 20 
2.2.2 常用指令介绍 21 
2.3 寻址方式 36 
2.4 总结 37 
第3章 熟悉调试工具OllyDbg 39 
3.1 认识OD调试环境 39 
3.1.1 启动调试 39 
3.1.2 熟悉OD窗口 42 
3.2 OD中的断点及跟踪功能 46 
3.2.1 OD中设置断点的方法 47 
3.2.2 OD中跟踪代码的介绍 52 
3.3 OD中的查找功能和编辑功能 53 
3.3.1 OD的搜索功能 53 
3.3.2 OD修改的编辑功能 55 
3.4 OD中的插件功能 56 
3.4.1 OD常用插件介绍 56 
3.4.2 OD插件脚本编写 58 
3.4.3 OD插件的开发 59 
3.5 总结 63 
第4章 PE工具详解 64 
4.1 常用PE工具介绍 64 
4.1.1 PE工具 64 
4.1.2 Stud_PE介绍 65 
4.1.3 PEiD介绍 66 
4.1.4 LordPE介绍 66 
4.2 PE文件格式详解 67 
4.2.1 PE文件结构全貌介绍 68 
4.2.2 详解PE文件结构 70 
4.2.3 PE结构的三种地址 84 
4.3 数据目录相关结构详解 90 
4.3.1 导入表 91 
4.3.2 导出表 104 
4.3.3 重定位表 110 
4.4 总结 118 
第5章 PE文件格式实例 119 
5.1 手写PE文件 119 
5.1.1 手写PE文件的准备工作 119 
5.1.2 用十六进制字节完成PE文件 120 
5.2 手工对PE文件进行 132 
5.2.1 修改压缩节区 132 
5.2.2 节表合并 135 

5.2.3 结构重叠 140 
5.2.4 小结 148 
5.3 PE结构相关工具 148 
5.3.1 增加节区 148 
5.3.2 资源编辑 149 
5.4 加壳与脱壳工具的使用 154 
5.4.1 什么是壳 154 
5.4.2 简单壳的原理 155 
5.4.3 加壳工具与脱壳工具的使用 166 
5.5 PE32+简介 180 
5.5.1 文件头 180 
5.5.2 可选头 181 
5.6 总结 182 
第6章 十六进制编辑器与反编译工具 183 
6.1 C32Asm 183 
6.1.1 文件的打开方式 183 
6.1.2 反汇编模式 185 
6.1.3 十六进制模式 189 
6.2 WinHex 193 
6.2.1 内存搜索功能 194 
6.2.2 使用模板解析数据 196 
6.2.3 完成一个简单的模板 198 
6.3 其他十六进制编辑器 200 
6.3.1 UltraEdit简介 200 
6.3.2 010Editor简介 201 
6.4 反编译工具介绍 202 
6.4.1 DeDe反编译工具 202 
6.4.2 VB反编译工具 206 

6.4.3 .NET反编译工具 208 
6.4.4 Java反编译工具 211 
6.5 总结 211 
第7章 IDA与逆向 213 
7.1 IDA工具介绍 213 
7.1.1 IDA的启动与关闭 213 
7.1.2 IDA常用界面介绍 216 
7.1.3 IDA的脚本功能 228 
7.2 C语言代码逆向基础 231 
7.2.1 函数的识别 232 
7.2.2 if…else…结构分析 242 
7.2.3 switch结构分析 244 
7.2.4 循环结构分析 247 
7.3 总结 252 
第8章 逆向工具原理实现 253 
8.1 PE工具的开发 253 
8.1.1 GetProcAddress函数的使用 253 
8.1.2 GetProcAddress函数的实现 254 
8.2 调试工具的开发 238 
8.2.1 常见的三种断点 259 
8.2.2 调试API函数及相关结构体介绍 262 
8.2.3 打造一个密码显示器 273 
8.3 总结 277 
参考文献 278

逆向工程实战

本书是一本涵盖x86、x64 和ARM 操作的逆向工程类图书,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包括Windows内核模式代码的恶意软件和驱动程序、虚拟机保护技术等内容。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示例,提供了化的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所有程序员和想要开始学习逆向工程的读者阅读。



11 寄存器组与数据类型1 
12 指令集3 
121 语法3 
122 数据移动4 
13 练习9 
131 算术运算9 
132 栈操作与函数调用11 
14 练习14 
15 机制21 
151 地址转换21 
152 中断与异常23 
16 综合练习23 
17 练习29 
18 x64 30 
181 寄存器组与数据类型30 
182 数据移动31 
183 规范地址31 
184 函数调用31 
19 练习32 
第2 章 ARM 33 
21 基本特性34 
22 数据类型与寄存器35 
23 级控制与设置37 
24 指令集介绍38 
25 数据加载与存储39 
251 LDR 与STR39 
252 LDR 的其他用途42 
253 LDM 与STM43 
254 PUSH 与POP46 
26 函数与函数调用48 
27 算术运算50 
28 分支跳转与条件执行51 
281 Thumb 状态54 
282 switch-case55 
29 杂项56 
291 JIT 与SMC 56 
292 同步原语57 
293 服务与机制57 
294 指令59 
210 综合练习59 
211 下一步65 
212 练习65 .........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十分详尽地介绍了代码逆向分析的核心原理。作者在Ahnlab 研究所工作多年,书中不仅包括其以此经验为基础亲自编写的大量代码,还包含了逆向工程研究人员了解的各种技术和技巧。理解并切实掌握逆向工程这门技术,就能在众多IT相关领域进行拓展运用,这本《逆向工程核心原理》就是通向逆向工程大门的捷径。
  想成为逆向工程研究员的读者或正在从事逆向开发工作的开发人员会通过《逆向工程核心原理》获得很大帮助。同时,想成为安全领域专家的人也可从《逆向工程核心原理》轻松起步。
部分 代码逆向技术基础
第1章 关于逆向工程 2
1.1 逆向工程 2
1.2 代码逆向工程 2
1.2.1 逆向分析法 2
1.2.2 源代码、十六进制代码、汇编代码 4
1.2.3 “打补丁”与“破解” 5
1.3 代码逆向准备 5
1.3.1 目标 5
1.3.2 激情 6
1.3.3 谷歌 6
1.4 学习逆向分析技术的禁忌 6
1.4.1 贪心 6
1.4.2 急躁 7
1.5 逆向分析技术的乐趣 7

第2章 逆向分析Hello World!程序 8
2.1 Hello World!程序 8
2.2 调试HelloWorld.exe程序 9
2.2.1 调试目标 9
2.2.2 开始调试 9
2.2.3 入口点 10
2.2.4 跟踪40270C函数 10
2.2.5 跟踪40104F跳转语句 12
2.2.6 查找main()函数 12
2.3 进一步熟悉调试器 14
2.3.1 调试器指令 14
2.3.2 “大本营” 15
2.3.3 设置“大本营”的四种方法 15
2.4 快速查找指定代码的四种方法 17
2.4.1 代码执行法 18
2.4.2 字符串检索法 19
2.4.3 API检索法(1):在调用代码中设置断点 20
2.4.4 API检索法(2):在API代码中设置断点 21
2.5 使用“打补丁”方式修改“Hello World!”字符串 23
2.5.1 “打补丁” 23
2.5.2 修改字符串的两种方法 24
2.6 小结 28

第3章 小端序标记法 31
3.1 字节序 31
3.1.1 大端序与小端序 32
3.1.2 在OllyDbg中查看小端序 32

第4章 IA-32寄存器基本讲解 34
4.1 什么是CPU寄存器 34
4.2 IA-32寄存器 34
4.3 小结 40

第5章 栈 41
5.1 栈 41
5.1.1 栈的特征 41
5.1.2 栈操作示例 41

第6章 分析abex’ crackme#1 44
6.1 abex’ crackme #1 44
6.1.1 开始调试 45
6.1.2 分析代码 45
6.2 破解 47
6.3 将参数压入栈 47
6.4 小结 48.............


深入解析软件生命周期:从代码到机器指令的探索之旅 在这个数字时代,软件的普及和迭代速度前所未有。无论是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还是支撑我们生活运转的复杂系统,其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心血。然而,当我们聚焦于软件本身,尤其是其“工作原理”时,往往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挑战。很多人习惯于“拿来即用”,却鲜少探究软件的内在构造,更遑论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本书籍系列,旨在打破这种信息壁垒,带领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揭示软件运行的本质,掌握分析和理解软件行为的关键技术。 第一部分:洞察软件的“黑匣子”——逆向工程的基础与实战 软件逆向工程,顾名思义,是从已有的软件产品出发,反向推导出其原始设计、实现思路乃至源代码的过程。这并非简单的“破解”,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需要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敏锐的逻辑思维,以及对二进制世界的深刻理解。 理解代码的演变:从高级语言到机器码 要理解逆向工程,首先必须明白软件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被执行的。我们编写的C++、Java、Python等高级语言代码,经过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处理,最终会转化为机器能够直接理解的二进制指令。这个转换过程并非一一对应,而是充满了优化、抽象和封装。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个过程,介绍编译原理、汇编语言的基础,以及不同架构(如x86、ARM)下的指令集特点。读者将了解到,每一次程序运行,都是CPU在按照一条条精密的机器指令执行着一系列逻辑运算和内存操作。 揭秘软件的结构:文件格式与内存布局 可执行文件(如Windows下的PE格式、Linux下的ELF格式)并非一堆无序的二进制数据,而是有清晰的结构。它们包含了代码段、数据段、符号表、重定位信息等关键部分。理解这些文件格式,是进行逆向分析的基石。本书将深入剖析主流的可执行文件格式,讲解它们各个节区的含义及其在程序加载和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程序在内存中的布局(栈、堆、全局变量区、代码区)也是理解程序运行时行为的关键。我们将探讨不同内存区域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程序的执行流程和数据访问。 掌握逆向的利器:调试器与反汇编器 逆向工程离不开强大的工具。调试器(如GDB、WinDbg、IDA Pro的调试功能)允许我们在程序运行时,暂停执行,查看寄存器状态、内存内容,设置断点,单步执行,从而观察程序的微观行为。反汇编器(如IDA Pro、Ghidra)则可以将机器码转换为人类可读的汇编代码,这是逆向分析中最核心的步骤之一。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设置断点、观察变量、跟踪函数调用、理解汇编指令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实战演练:从简单程序到复杂应用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实战案例,涵盖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从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到动态链接库(DLL/SO)的分析,再到网络通信的抓包与解析,最终触及更复杂的软件,如图形界面程序、游戏反作弊机制等。每个案例都将遵循清晰的分析思路:首先进行静态分析,理解程序的整体结构和关键函数的入口;然后通过动态调试,观察程序的运行流程,捕获关键数据,验证分析结果。通过这些实战,读者将学会如何独立地对未知程序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部分:守护数字世界的坚盾——软件安全与漏洞分析 软件的强大功能背后,往往隐藏着潜在的安全风险。漏洞的存在,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甚至被恶意利用。软件安全逆向,是将逆向工程技术应用于发现、理解和防御软件漏洞。 理解常见的软件漏洞 缓冲区溢出、格式化字符串漏洞、整数溢出、UAF(Use-After-Free)、XXE(XML External Entity)等,这些都是软件安全领域中耳熟能详的漏洞类型。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漏洞的原理,讲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被攻击者利用。通过对漏洞成因的深入理解,读者将能够识别出代码中潜在的危险区域。 漏洞的挖掘与分析 发现软件漏洞并非易事,它需要经验、技巧和耐心。本书将介绍多种漏洞挖掘的方法,包括模糊测试(Fuzzing)、符号执行(Symbolic Execution)、污点分析(Taint Analysis)等自动化技术,以及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调试的手工挖掘技术。对于已知的漏洞,如何通过逆向分析来理解其具体触发条件、影响范围以及利用方式,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 安全防护与加固 了解了漏洞的原理,自然也需要知道如何进行防护。本书将介绍软件开发者常用的安全编程实践,如输入校验、边界检查、内存安全管理等。同时,对于已有的软件,如何通过二进制补丁、代码混淆、反调试、反篡.链等技术来提升其安全性,也是逆向工程在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 案例分析:从真实漏洞中学习 通过分析历史上著名的软件漏洞,如Heartbleed、Shellshock等,读者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漏洞的危害性和挖掘的复杂性。这些案例将展示如何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追溯漏洞的源头,理解攻击者的思路,并最终提出有效的修复方案。 第三部分:追溯软件的“DNA”——底层原理与高级技巧 在掌握了基础的逆向分析能力后,进一步深入理解软件运行的底层原理,以及掌握一些高级的逆向技巧,将使读者的分析能力更上一层楼。 操作系统与硬件的交互 软件并非独立运行,而是与操作系统和硬件紧密交互。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等操作系统核心概念,以及CPU的工作模式、中断机制、缓存机制等硬件原理,对于深入理解软件行为至关重要。本书将着重讲解这些底层知识,帮助读者建立起“软硬结合”的分析视角。 内核与驱动程序的逆向 操作系统内核和驱动程序是软件栈的最底层,它们直接与硬件打交道,权限极高。对内核和驱动程序的逆向分析,是理解系统级安全、分析恶意软件(如Rootkit)的关键。本书将介绍内核逆向的特点、挑战,以及相关的分析工具和技术。 脚本引擎与虚拟机 许多现代软件,特别是游戏、脚本语言解释器、Web应用等,内部集成了脚本引擎或虚拟机(如Lua、JavaScript引擎、Java虚拟机、.NET CLR)。对这些组件的逆向分析,需要掌握其字节码、指令集、内存模型等特有知识。本书将介绍常见脚本引擎和虚拟机的逆向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分析依赖这些技术的软件。 反逆向技术与应对策略 软件开发者为了保护自己的代码,常常会采用各种反逆向技术,如代码混淆、代码加密、反调试、反虚拟机检测、代码虚拟化等。这些技术极大地增加了逆向分析的难度。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反逆向技术的原理,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绕过技巧。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对抗,更是思维上的博弈。 高级逆向工具与方法 除了通用的调试器和反汇编器,还有许多专门针对特定场景的高级逆向工具,如静态分析框架、动态污点分析工具、自动化漏洞发现工具等。本书将介绍这些工具的特点、适用场景,以及如何将其集成到自己的分析流程中。同时,也将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分析方法,如程序切片、程序依赖图的构建等,帮助读者构建更全面的软件理解模型。 总结 本系列书籍,将是一场全面而深入的软件探索之旅。从代码的本质,到二进制的奥秘,从软件的结构,到运行的机制,从安全的隐患,到底层的原理,我们将一步步揭开软件的面纱。无论您是想深入理解自己开发的程序,还是希望掌握分析未知软件的技能,亦或是致力于守护数字世界的安全,本系列都将为您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旅程,也是一次对技术无限可能的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这次一口气入手了这四本关于 iOS 应用逆向与安全的书籍,简直是满足了我对这个领域深入探索的强烈愿望。我一直对那些隐藏在 App 表象之下的复杂机制感到好奇,特别是 iOS 这样一个在安全性和封闭性方面都有很高要求的平台,其逆向工程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这本书,我期望它能给我提供一套快速上手、直击核心的逆向分析方法论,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分析 iOS 应用的关键技巧,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防御策略。实操性强的内容是我最看重的。至于《逆向分析实战》、《逆向工程实战》和《逆向工程核心原理》这三本,我猜想它们会是进阶的宝典,从汇编语言的解读,到动态调试的技巧,再到运行时机制的深入剖析,都将会有详细的讲解。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书籍,学会如何深入理解 App 的代码逻辑,如何识别和利用潜在的漏洞,甚至是如何对 App 进行一些深度的修改和定制。特别是《逆向工程核心原理》,我把它看作是打通我认知任督二脉的关键,期待它能为我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理解所有逆向操作背后的原理。这套书的组合,感觉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一步步地引导我,从初步的了解,到精通的掌握,成为一个真正的 iOS 安全工程师。

评分

评价一 这次一口气收了这四本关于 iOS 应用逆向与安全的书,实在是太激动了!我之前在学习 iOS 开发的过程中,对底层原理一直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看起来“神秘”的dylib、framework 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这套书的内容,从标题上看就直击要害,相信能够带我深入理解 iOS 应用的内部运作机制。特别是《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这本书,听名字就感觉非常实用,希望能学到如何分析 App 的逻辑、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甚至是如何进行一些自动化检测。我一直觉得,了解了攻击者的手段,才能更好地构建安全的防护体系,这对我日后的开发工作肯定会有巨大的帮助。至于《逆向分析实战》、《逆向工程实战》和《逆向工程核心原理》这三本,从它们的书名就能感受到厚重感,我猜想它们会更侧重于方法论和深度技术,可能会涉及更复杂的工具使用、汇编语言的解读,甚至是一些底层的内存分析技术。我特别期待能够通过这些实战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地对一个 iOS 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总而言之,这次的购书经历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在这四本书的引导下,真正掌握 iOS 应用逆向与安全的核心技术。

评分

评价三 这次购书,我主要看中了这四本书在 iOS 逆向工程领域的全面性。作为一个对技术细节有着极度追求的人,我希望能够从最基础的原理到最前沿的应用都一网打尽。《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像一个“通关秘籍”,告诉我如何快速有效地分析 iOS 应用,了解它的架构,识别它的安全风险,甚至是如何进行一些基础的漏洞挖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工具介绍和操作演示,让我能够立刻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的 App 上。而《逆向分析实战》和《逆向工程实战》,我猜想它们会是深入的技术宝典,可能会涉及诸如 Hopper、IDA Pro 等专业工具的精细化使用,以及 ARM 汇编语言的深入解读,甚至是如何利用 Objective-C 的运行时特性来进行动态分析。我希望能学到如何精准地定位代码逻辑,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如何进行代码的修改与重构。至于《逆向工程核心原理》,我把它视为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地基”,我期待它能为我梳理清楚逆向工程的底层逻辑,包括二进制的解析、内存的访问、指令的执行等,让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四本书的搭配,感觉非常理想,既有落地性的指导,又有深度的理论挖掘,相信能极大地提升我的技术认知和实操能力。

评分

评价四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带我深入了解 iOS 应用“内心世界”的书籍,这次偶然发现了这四本,感觉像是找到了宝藏。《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听起来就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手册,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快速搭建起一个 iOS 应用的分析环境,了解常用的逆向工具,并且能够对一些典型的 App 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功能实现和数据交互。我特别注重实践性,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的案例和代码示例,让我能够边学边练。而《逆向分析实战》和《逆向工程实战》这两本书,我预感它们会是更深入的探索,可能会涉及一些比较晦涩的汇编代码、运行时机制,甚至是关于越狱和安全加固的知识。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些实战案例,学会如何破解一些App的限制,理解App是如何保护自身数据的,以及如何发现和利用一些隐藏的漏洞。至于《逆向工程核心原理》,我把它看作是整个逆向工程的“百科全书”,我希望它能为我讲解清楚二进制文件的结构、Mach-O 格式、Objective-C 和 Swift 的运行时机制,以及内存管理等基础概念,让我对 iOS 应用的底层原理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这四本书的组合,简直就是我想要的那种“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路径,希望能让我彻底告别“黑盒”思维。

评分

评价二 拿到手这四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对软件的“黑盒子”运作方式感到着迷,尤其是 iOS 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它的逆向工程技术更是充满了挑战和吸引力。这次买的这四本,感觉覆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整个过程。《现货iOS应用逆向与安全》听起来就是一本可以立刻上手实践的指南,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使用现有的工具,快速地对 iOS 应用进行分析,了解它的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甚至是一些简单的逻辑篡改。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实战性的内容是我的首选。而《逆向分析实战》和《逆向工程实战》这两本,我预感会是硬核技术书籍,可能会深入讲解汇编、ARM 指令集,以及如何绕过一些反调试、反反编译的保护措施。我最期待的是能够学到一些“黑科技”,比如如何 hook 关键函数,如何 dump 出加密的类信息。至于《逆向工程核心原理》,听名字就感觉是理论基础的基石,我相信它会为我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让我明白为什么这些逆向技术能够奏效,背后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原理是什么。这套书的组合,感觉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既有实践的指导,又有理论的深度,希望能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 iOS 逆向高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