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博古葉子》001
《新鎸節義鴛鴦塚嬌紅記》插圖 051
《張深之正北西廂記》插圖 057
《水滸葉子》071
《陳老蓮離騷圖像》 113
陳老蓮 木刻版畫 博古葉子 水滸葉子 精細版本
陳洪綬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傢、詩人。字章侯,幼名蓮子,名胥岸,號老蓮,彆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又號悔僧、雲門僧。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人。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與順天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人謂其人物畫成就“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當代國際學者推尊他為“代錶十七世紀齣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傢之中的人”。陳洪綬去世後,其畫藝畫技為後學所師承,堪稱代宗師,名作《九歌圖》(含《屈子行吟圖》)、《西廂記》插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版刻傳世。
內容編排上,這本書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水準和獨到的策劃眼光。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陳洪綬的版畫作品匯集一冊,更是在作品的選取和版式的布局上做瞭精心的考量。每一幅畫作的呈現都經過瞭精心的處理,清晰度極高,即便是細微的綫條和筆觸變化,也能被讀者清晰捕捉。更難得的是,書中穿插瞭適度的背景介紹和藝術史分析,這些文字內容既專業又不失可讀性,為理解陳洪綬獨特的藝術語言提供瞭絕佳的鑰匙。我特彆欣賞它在展示《離騷圖》等經典係列時的那種剋製與尊重,沒有過度的解讀,而是讓作品自身的力量說話。對於想深入瞭解明末清初版畫藝術風格的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部極具參考價值的工具書和欣賞指南,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條連接古代大師與當代讀者的堅實橋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雅緻的深藍色調,配以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信息,在光綫下摺射齣低調的奢華感。紙張的質地也相當考究,內頁觸感溫潤,色彩還原度很高,即便是印刷品,也能感受到原作木刻的細膩肌理和墨韻變化。尤其是對於那些追求收藏價值和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樣的用心是值得稱道的。翻開書頁,那種沉甸甸的厚實感和油墨的淡淡清香,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藝術的黃金時代。無論是作為案頭常備的欣賞讀物,還是作為書架上的珍藏品,它都展現齣極高的品質。裝幀細節處理得乾淨利落,沒有一絲多餘的裝飾,完全突顯瞭內容本身的藝術價值。這種對細節的堅持,讓這本書在眾多藝術類書籍中脫穎而齣,成為瞭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遠超我的預期,尤其是在學習和臨摹方麵。作為一位業餘的繪畫愛好者,我一直試圖從古代大師的作品中汲取靈感,但市麵上很多畫譜的清晰度和細節保留得並不理想。然而,這本畫譜的版刻細節處理得非常精妙,無論是人物的衣紋、神態的刻畫,還是景物的點綴,都達到瞭近乎完美的復刻效果。這使得我在嘗試進行模仿性練習時,能夠更真切地體會到陳老蓮綫條的力度和節奏感,這對於提升個人筆墨功底大有裨益。那些被譽為“傳世”的精細版本,其綫條的抑揚頓挫清晰可見,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用綫條講故事的教科書。我甚至會花上大塊時間,隻是對著其中某幾幅小品反復揣摩,體會其構圖的精妙所在,收獲頗豐。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書時,那種撲麵而來的古典氣息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讓人立刻沉浸其中,難以自拔。陳洪綬的藝術風格本就兼具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他的作品既有文人畫的清雅,又不失民間藝術的生動與誇張。這本畫譜完美地捕捉並呈現瞭這種復雜性。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水滸葉子》的收錄,那些富有戲劇張力的人物造型和充滿張力的情節瞬間,通過精確的木刻語言被凝固下來,極具故事性。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我仿佛能聽到雕版師在刻刀下發齣的“吱呀”聲,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審美情趣和人文關懷。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普通圖錄難以比擬的,它激活瞭我們對傳統藝術的熱情和好奇心。
評分從價格和內容厚度來衡量,這本書的性價比簡直高得驚人。市麵上一些單本精品畫冊動輒價格不菲,而這本集閤瞭多部傳世名作的畫譜,在提供瞭如此高品質的印刷和詳盡內容的條件下,所定的價格卻顯得異常親民。這使得更多對中國古典版畫藝術有興趣的普通讀者和學生群體,能夠毫無負擔地接觸到這些珍貴的藝術財富。這種“低摺扣”的定位,無疑是在推動傳統藝術的普及和傳承,功德無量。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齣版社能夠采取這種策略,讓藝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品。能夠用如此閤理的價格,擁有這樣一部集大成之作,讓人感到由衷的滿足和慶幸,絕對是近期購書清單中最物超所值的一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