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並茂教授正確的舌象拍照方法
★ 詳解8個舌診小公式,簡單實用,現學現懂
★ 20個臨床舌診和脈診的對比分析,快速入門
★ 舌診ABCD找茬法,日常的小秘訣
所謂“一日學舌診”,並不是說舌診技術是一日可得的,而是指本書內容輕鬆。書中主要講瞭舌診基礎、診斷技巧、舌診全息論和整體分析
舌像是中醫望診的一個重要內容。舌診因為容易客觀化和方便記錄入檔,而成為學習中醫診治一個簡單切入口。同時,舌診有一套“定位”——舌是人體的全息,舌頭可以視為軀乾部位的微縮圖,舌頭的不同部位可以代錶身體不同部位的情況。本書通過簡單明瞭的知識架構,深入淺齣地介紹瞭舌診及其應用,還穿插瞭人體運行機理、疾病産生機理和判斷方法。經由這種精準的舌診技術和動態分析的訓練,你可以通過舌判斷身體哪個部位齣瞭問題,甚至可以知道這些問題從何而來。
熊旻利,女,1984 年齣生於湖南常德。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閤臨床碩士,同期輔修針灸推拿學。畢業後先後師從多位脈診、針灸、傷科大傢,在臨床上形成舌脈相參、外治為重、針藥並用的綜閤思路。臨床之餘從事中醫及自然醫學文化傳播工作。從2016 年1 月開始,熊醫生在金華佗微信課堂邀請下進行瞭一係列舌診講座,用一種“輕盈歡快”的方式傳授瞭“八大舌診要素”“全息規律集閤”以及“舌診辨證思路”等知識,受到歡迎。
本書作者熊旻利醫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對舌診長期、細緻地觀察與學習,博采眾長,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
——《兒童健康講解》作者李辛老師
章 舌診概論及入門
節 舌診教育現狀和方嚮
第二節 正確的舌象拍照“姿勢”
第三節 怎麼劃分舌麵部位?
第二章 舌診小公式
節 舌診小公式總論
第二節 舌診小公式之一:舌頭大小
第三節 舌診小公式之二:舌質色
第四節 舌診小公式之三:沒有齒痕≠脾不虛 / 039
第五節 舌診小公式之四:凸起、凹陷的“地形” /
第六節 舌診小公式之五:舌苔薄厚
第七節 舌診小公式之六:裂紋有兩種
第八節 舌診小公式之七:乾濕度
第九節 舌診小公式之八:氣滯點、紅點及斑
第三章 舌診氣機運行分析法
節 “天人閤一”的水液循環模型
第二節 “內—中—外”立體三焦模型
第三節 郭辛二模型相結閤:舌診辨證水平抬升的杠杆
第四章 全息舌診總論:臨床選擇全息的要點
第五章 ABCD 四步辨舌法(找茬兒法)
第六章 舌診和治療的百搭
節 郭誌辰老師空間醫學舌診用藥法簡介
第二節 薛振聲老師全息湯解析(舌麵拆析)
第三節 基於舌診的針灸及外治法選方思路
第七章 臨床舌脈對照案例
書目
結束語
序 言
舌象是中醫望診的一個重要內容。
舌居於口腔之中,錶麵沒有皮膚與毛發的覆蓋,可以視為身體內部組織的延續,所以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體而言,舌部望診的重點,與麵部和整體望診是一樣的,即神、色、形、態。神,意指患者張嘴、舌頭伸齣的那一刻(包括動態過程)所呈現的形象與體態,以及在醫者心裏顯現齣的感受。一般可以分為“有力與虛弱”“清潔與渾濁”“穩定或顫抖”等,藉此可以瞭知病人身心狀態的定與散、清與濁、正與邪。
舌診的主要內容,可以通過舌苔與舌體兩部分來學習。
舌體可以視為人體深部的狀態,從其“大小、軟硬、潤枯、豐癟”, 可以瞭知人體體質的虛實、厚薄、寒熱;從其顔色的變化(常色、紅赤、青紫、暗色、蒼白、無華),可以推斷齣人體氣血是否充盈,以及在邪正相爭過程中人體反應力的強弱、發病層次的深淺和病勢的進退齣入情況。
舌苔與舌體,在望診意義指嚮上的區彆,可視為“標與本”的差異。舌苔猶如地錶的草坪或青苔,有其正常的形態、顔色、厚薄度和分布均勻度,舌體就是承載這些草坪或青苔的土地。
於是我們就容易理解瞭,舌體提示的信息,更多是關於機體本來的狀態,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體的基本狀態;而舌苔更能反映近階段人體氣機運行和邪正反應的變化。這是“標與本”的不同, 也代錶著“錶與裏”的差彆。
也就是說,臨床診治中,舌苔的厚與薄、潔與膩、緻密與剝脫, 以及種種顔色的變化,比起舌體的變化,在層次上可以視為“功能態水平”的變化,在發病時間上可視為更錶麵和“標”的變化。
以上,為望診的基本格局。
在臨床中,更要時時堅持“整體觀念”,切勿拘泥於一個或者少數幾個舌象的變化,而輕易給齣診斷,這樣的診斷往往是不夠完整、不夠細緻的。所以必須“四診閤參”,把局部的病癥、反應和患者的敘述,納入患者本人“形-氣-神”的整體格局中來綜閤判斷,方能形成有關人體的“神機與氣機”、本氣的“虛實與開闔”,以及邪正鬥爭的“強與弱”、病勢走嚮的“進與退”的總體認識。這個時候, 清晰的舌象就能夠起到再次“澄清”並強化診斷證據鏈的作用。
本書作者熊旻利醫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對舌診長期、細緻地觀察與學習,博采眾長,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與熊醫生相識於黃山太平湖畔的平源堂整閤醫學中心,創辦人薛史地夫教授和熊醫生邀我為之作序,乃成上文。
祝願同學同好深入學習,繼承經典與前賢所得。
是為序。
李 辛
2017 年3 月
序 言
舌象是中醫望診的一個重要內容。
舌居於口腔之中,錶麵沒有皮膚與毛發的覆蓋,可以視為身體內部組織的延續,所以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體而言,舌部望診的重點,與麵部和整體望診是一樣的,即神、色、形、態。神,意指患者張嘴、舌頭伸齣的那一刻(包括動態過程)所呈現的形象與體態,以及在醫者心裏顯現齣的感受。一般可以分為“有力與虛弱”“清潔與渾濁”“穩定或顫抖”等,藉此可以瞭知病人身心狀態的定與散、清與濁、正與邪。
舌診的主要內容,可以通過舌苔與舌體兩部分來學習。
舌體可以視為人體深部的狀態,從其“大小、軟硬、潤枯、豐癟”, 可以瞭知人體體質的虛實、厚薄、寒熱;從其顔色的變化(常色、紅赤、青紫、暗色、蒼白、無華),可以推斷齣人體氣血是否充盈,以及在邪正相爭過程中人體反應力的強弱、發病層次的深淺和病勢的進退齣入情況。
舌苔與舌體,在望診意義指嚮上的區彆,可視為“標與本”的差異。舌苔猶如地錶的草坪或青苔,有其正常的形態、顔色、厚薄度和分布均勻度,舌體就是承載這些草坪或青苔的土地。
於是我們就容易理解瞭,舌體提示的信息,更多是關於機體本來的狀態,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體的基本狀態;而舌苔更能反映近階段人體氣機運行和邪正反應的變化。這是“標與本”的不同, 也代錶著“錶與裏”的差彆。
也就是說,臨床診治中,舌苔的厚與薄、潔與膩、緻密與剝脫, 以及種種顔色的變化,比起舌體的變化,在層次上可以視為“功能態水平”的變化,在發病時間上可視為更錶麵和“標”的變化。
以上,為望診的基本格局。
在臨床中,更要時時堅持“整體觀念”,切勿拘泥於一個或者少數幾個舌象的變化,而輕易給齣診斷,這樣的診斷往往是不夠完整、不夠細緻的。所以必須“四診閤參”,把局部的病癥、反應和患者的敘述,納入患者本人“形-氣-神”的整體格局中來綜閤判斷,方能形成有關人體的“神機與氣機”、本氣的“虛實與開闔”,以及邪正鬥爭的“強與弱”、病勢走嚮的“進與退”的總體認識。這個時候, 清晰的舌象就能夠起到再次“澄清”並強化診斷證據鏈的作用。
本書作者熊旻利醫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對舌診長期、細緻地觀察與學習,博采眾長,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與熊醫生相識於黃山太平湖畔的平源堂整閤醫學中心,創辦人薛史地夫教授和熊醫生邀我為之作序,乃成上文。
祝願同學同好深入學習,繼承經典與前賢所得。
是為序。
李 辛
2017 年3 月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中醫的科班齣身者,但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其中蘊含的健康智慧抱有濃厚的興趣。平日裏,我接觸到的一些養生理念,很多都離不開中醫的理論基礎。最近,我特彆想深入瞭解一下那些最基礎、最實用,而且又能快速掌握的診斷方法。在眾多醫學書籍中,“一日學舌診”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傳遞齣一種“高效學習”的信號,讓我覺得即便是工作繁忙的普通人,也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收獲。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一直相信,中醫的很多診斷方法,其實都是基於對人體細微變化的觀察,而舌頭作為人體的“鏡子”,其變化往往能反映齣很多內部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而又簡潔的學習方法,讓我能夠快速辨彆舌象的正常與異常,並從中解讀齣一些有用的健康信息,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
評分我是一個熱衷於探索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通大眾,平時會閱讀一些關於養生和醫學的書籍,但大部分都偏嚮於理論介紹,或者需要較長的學習周期。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書名“一日學舌診”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舌診是中醫裏一個非常直觀且具有代錶性的診斷方法,但同時也覺得它比較難掌握,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纍。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種“捷徑”,能夠以一種更為輕鬆、快捷的方式,讓普通人也能接觸並掌握舌診的技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突破傳統醫學書籍的刻闆印象,用更生動、更形象的方式來講解,比如提供清晰的舌象圖片,並附帶詳細的文字解釋,讓我能夠快速理解舌頭的不同顔色、形態、舌苔等變化所代錶的意義。我購買這本書的期望是,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醫的窗戶,讓我能夠初步學會運用舌診來關注自己和傢人的健康狀況。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充滿瞭好奇,尤其是在保健養生方麵,覺得中醫有著西方醫學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最近,我開始關注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健康知識,希望能找到一些簡單易學、操作性強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健康管理能力。在網上瀏覽的時候,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的推薦,書名“一日學舌診”立刻吸引瞭我,因為它聽起來非常直觀,似乎能夠幫助我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一項實用的技能。我理解“舌診”在中醫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診斷手段,但一直以來都覺得它比較高深,不容易掌握。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突破口,感覺它可能提供瞭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甚至是針對完全沒有中醫基礎的人群。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速成”的心理,希望能通過它的指引,快速入門,並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起來。我對書中是否會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圖解尤為期待,因為隻有通過具體的例子,我纔能更好地理解舌象的變化與身體狀況之間的聯係。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簡約而不失專業感,色彩搭配也比較沉穩,給人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封麵上“熊旻利”這個名字,雖然我之前沒有特彆熟悉,但加上“四川科學技術齣版社”的字樣,讓我對內容的權威性有瞭初步的期待。我一直對中醫的各種診斷方法很感興趣,特彆是那些看似玄妙實則蘊含著古老智慧的技藝。讀中醫經典,總覺得門檻有點高,而“一日學舌診”這個書名,則顯得非常接地氣,暗示著學習過程可能並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或許是對初學者非常友好的入門讀物。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快速掌握一項實用的中醫診斷技能,以便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和傢人提供一些基本的健康參考。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印刷的質量和紙張的觸感所打動,這一點也為後續閱讀增添瞭不少好感。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舌象圖文並茂的講解,因為我一直認為,直觀的視覺呈現對於理解復雜的醫學概念至關重要。
評分我一直對中醫的智慧充滿敬畏,尤其是一些能夠直接從外在錶現觀察到內在健康的診斷方法。在眾多的中醫診斷方式中,舌診一直讓我覺得既神秘又實用。然而,作為一個對中醫知識瞭解不多的人來說,要真正掌握舌診的技巧,總覺得睏難重重。當我看到“一日學舌診”這個書名的時候,我立刻被它所吸引。“一日”這個詞,給我一種非常親切且高效的感覺,仿佛它能夠幫助我在極短的時間內,解鎖這項古老而又神奇的診斷技能。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抱有期待,是因為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套易於理解、操作簡便的學習流程,讓像我一樣的初學者,能夠快速掌握舌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非常渴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學會如何觀察舌頭的細微變化,並從中解讀齣與健康相關的信號,從而為自己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