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柏鉴藏 | ||
| 定价 | 198.00 |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林彩娟 | |
| 页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518419760 | |
" 第*节 一个收藏模型
这个世界的方法千万种,如果我们不清楚原理和法则,而一味去学习方法,会又累又没效果。要掌握崖柏收藏的原理,需要知道学习下面这个崖柏收藏模型。
第*步:定预算
如果把崖柏收藏比喻成一个好玩的游戏,那么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去买装备,做好预算是玩好这个游戏的第*步。有了预算的规划,我们就可以在购买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能承受什么样价格的装备,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预算,会避免我们陷入财务危机,也不会让我们陷入别人做的“局”。在购买的时候要能做到:“不买贵的,只买对的”“适度原则”。
在做预算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可以承受风险的强度。低风险承受者,建议*多拿出年度可以支配金额的20% 进行投资;中风险承受者,建议*多拿出年度可以支配金额的40% 进行投资;高风险承受者,可以*多拿出年度可以支配金额的60% 进行投资。但不管什么类型,有一条红线,比如*多拿出可支配金额的70% 用于投资,不管当年崖柏如何疯涨,都要给自己画一条红线。
在有限的预算内,找到有潜在价值而未被挖掘的崖柏原材料或者作品,照样可以把游戏玩好。资金实力雄厚不差钱的老板,可能预算很足,尽管如此,我建议还是循序渐进,因为你还不懂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可能买回一堆烂装备,让你从此无心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玩游戏买装备,钱要花在刀刃上。
第*步:找卖家
*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找到靠谱的卖家?其实找卖家*靠谱的方法就是通过熟人圈子介绍,如果没有这个圈子,可以考虑加入高质量的收费社群或者平台来认识业内的顶*大咖,跟着大咖们一起玩。
靠谱的高端社群通常有一些指标,如是否经常会举行线下聚会、是否有定期主题研讨、是否有实用资料、是否有高端人脉、是否有公众号等。
如 “鉴柏私享会”就是由崖柏资深玩家共同发起的一个崖柏平台,里面就涵盖了崖柏一线的料商、商家、玩家等大牛,社群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崖柏生态圈。社群每周有四期的主题讨论,有定期的线下聚会,有获得业界一致好评的公众号“崖柏君”,有海量关于崖柏的资料……
此外还可以多参加崖柏展会,在展会上结识人脉,直接找卖家。
因为找不到靠谱的卖家而上当受骗的例子不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例如,很多朋友自己通过网络搜索找到陌生卖家进行交易,结果遇到的是骗子,钱打过去,货没收到,这种例子在业内不少见。
具体的防骗十招,可以搜索“崖柏君”公众号,里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步:鉴真伪
找到了卖家,也清楚了自己要买什么样的装备,还得要会鉴别装备的真假。辨真伪这项技能是能不能把游戏玩下去的关键点,不然买了一堆的烂装备回来,预算用完了,游戏也Game Over 了。
大道至简,不想后面动太多脑筋,前面就要动脑筋。动什么脑筋呢?找到靠谱的卖家,这就减少了买烂装备的机率。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万一卖家也因为不懂买了烂货
回来再卖给你呢?还是得自己懂。
我时常觉得人类特别聪明,因为他们可以模仿任何想模仿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能做到以假乱真。我们经常说玩文玩水深,玩艺术品水深,玩收藏水更深,就是因为这里面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但崖柏目前来说还是很容易辨认的,因为崖柏的内外特征都特别明显,但即使这样不代表没造假。崖柏从毛料造假到成品造假技术日渐成熟,例如把有断口的毛料扔到地里晒一两个月,经过日晒雨淋,灰尘泥土堆积,断口就被盖住了,好像是天然从悬崖采摘下来的样子。其实,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因为一个造型料特别追求的是完整度。
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不管什么料子都不敢打磨,彷佛打磨了就没价值了,这也就给造假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你不打磨就永远没办法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关于毛料是否该打磨,我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有些皮质风化得特别干净,代表着千年沧桑感的崖柏,可以选择不打磨;有些一堆腐皮,一堆的泥土,就该打磨,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造假行为,还包括了把土柏、坡柏及其他各种杂木上色、泡油冒充崖柏雕刻成品和珠串成品等,有些冒充的特别像,光看图片还看不出来。不过,这些造假雕件或者珠串一上手,有经验的玩家马上就能辨别。关于崖柏珠串造假的话题,在崖柏珠串鉴赏一章会详细介绍。
既然现在造假术这么厉害,那么如何鉴真伪呢?我总结出一个“四多原则”:
1. 多参加展会,展会上海量的实物会迅速提升你的眼力。
2. 多问高手,高手点拨你的一句话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3. 多看资料,例如多关注“崖柏君”这类专业的公众号。
4. 多玩料子,实践才是真道理,没实践过的都是纸上谈兵。从料子表面的纹理、皮质, 到内在的肌理、纹理、香味,都亲自体验实践过,自然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辨真伪其实非常简单:你知道了什么是真的,自然就知道了什么是假的。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是真的就行,怎么知道真?就根据上面说的那四条去做就行了。
收藏领域有一条金科玉律:存疑之物不要买。意思是你不知道真假,就不要买。
第四步:评价值
辨别了真伪,还得知道这个装备的价值。例如我们买一颗钻石,我们已经确定了它是一颗真正的钻石,问题是这颗钻石是价值1 万还是价值100 万呢?按照100 万的预算我们是计划买5 颗价值20 万的钻石,还是1 颗100 万的钻石呢?还是误把价值1 万的钻石当成100 万买了回来呢?
准确估值是赢得游戏的核心点。那么如何快速给崖柏估价呢?有三个办法。
1. 历史交易估值
根据目前市场同类型的崖柏是一个什么价格,由此做出判断。例如造型一般的老茬头陈化料,市场交易价一般是200 元一斤,那么如果我们手上有一个5 斤重的陈化程度和造型都类似的,我们就大概知道这个崖柏的估值是1000 元左右。再举个例子,在展会上有一件象形骨料,卖出了几十万的价格,如果我们手上有一件同样造型非常好的骨料,我们就可以参照展会上售出的价格来定价。
这需要我们时刻对市场的交易情况保持一个敏感度。
2. 参照物估值
由于崖柏的多样性,而且每个卖家的心理预期都不一样,有时候很难准确判断一个崖柏作品或者原材料的价值。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找同类作品来做参考,由此来估算出手上崖柏的价格。例如,如果我们想卖出手上某个雕刻师的一件作品,我们可以看看市场上其他相同名气和专业水准的雕刻师的作品是在什么样价位。
3. 心理预期估值
收藏类投资,对投资人的“眼力”“判断力”“财力”都有要求,根据自己的判断预期和持有时间来给所有购进的崖柏进行估价。例如,你可能遇到一个你觉得很惊艳的崖柏作品,既没有历史交易参考,也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来比对,这个价值可以是1000 万,也可以是1 个亿,主要由你的心理预期和市场环境来决定的。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急着要卖出一幅名家的画,市场价值是500 万,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买家,一直卖不掉,没想到过了一年,这个画家突然在艺术品市场火起来,后来这幅画卖了1000 万。发生在崖柏身上的故事也一样,有一个朋友一年前想1 万卖掉手上的一个崖柏料子,因为各种原因没卖掉,结果第*年卖了5 万。
第*章 什么是崖柏 27
第*节 崖柏的定义 29
第*节 崖柏与土柏、坡柏的区别 33
第三节 崖柏的种类 39
第四节 崖柏的产地 53
第五节 崖柏的发展历程 61
第*章 崖柏为什么值得收藏 69
第*节 收藏成为一种理财方式 71
第*节 崖柏的六大特点 73
第三节 收藏崖柏的群体分类 83
第三章 崖柏的收藏模型和原则 87
第*节 一个收藏模型 89
第*节 三个收藏原则 101
第三节 四个收藏误区 111
第四章 崖柏摆件鉴赏 119
第*节 如何收藏崖柏摆件 120
第*节 崖柏摆件鉴赏 128
第五章 崖柏雕刻作品鉴赏 181
第*节 如何收藏崖柏雕件 182
第*节 知名雕刻家作品鉴赏 190
第六章 崖柏珠串鉴赏 279
第*节 如何收藏崖柏珠串 280
第*节 崖柏珠串鉴赏 292
第七章 崖柏手玩件鉴赏 301
第*节 如何收藏崖柏手玩件 302
第*节 崖柏手玩件鉴赏 308
第八章 崖柏衍生产品 317
附录 324
附录1:崖柏的养生价值 324
附录2:鉴柏私享会成员精彩文章分享 340
附录3:崖柏的保养指南 344
附录4:鉴柏会介绍 346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在“崖柏岩柏手串文玩”这方面,让我感受到了“生活气息”和“烟火气”。很多关于文玩的书籍,都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仿佛只有少数的“行家”才能懂得。但这本书,林彩娟老师用非常亲切的语言,拉近了我和崖柏手串的距离。 她不仅仅展示了那些价值连城、油性爆满的极品手串,也展示了那些虽然平凡,但同样充满故事的普通手串。她分享了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手串,以及如何通过盘玩,让手串逐渐产生温润的光泽和独特的包浆。她甚至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崖柏手串的“盘玩技巧”,比如用什么材质的布料来盘玩,以及盘玩的频率和手法等等,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这本书让我觉得,收藏和玩赏崖柏手串,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充满个人色彩的事情,它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宁静和雅致。
评分这本书的“岩柏”和“崖柏”分类展示,让我对这两种相似却又不同的木材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以前总是把它们混为一谈,觉得都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柏树。但林彩娟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仅仅是名字上的细微差别,更体现在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香气以及油性上。 她详细地描述了“岩柏”的典型特征,比如它那种更加苍劲、嶙峋的形态,仿佛历经风霜雨雪的洗礼,充满了野性的力量。而“崖柏”则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加精致一些,但同样不失其独特的韵味。书中配以大量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拍摄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对比出它们在外形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老师还分析了岩柏和崖柏在香气上的微妙不同,有的更加浓郁醇厚,有的则更加清雅飘逸,这让我对未来的选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不再是盲目地追求“崖柏”,而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种“山林之魂”。
评分从“种类展示”这一点来看,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全面的。我之前对崖柏的了解非常有限,以为就那么几种,但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崖柏的家族是多么的庞大和丰富。林彩娟老师的分类非常细致,不仅仅是按照产地来区分,还结合了它们的形态、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种类崖柏之间的差异。 我尤其喜欢她对一些稀有品种的介绍,比如那些生长在特定地域、形态极其独特的崖柏。这些介绍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描述,还配有非常珍贵的实物照片,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些大自然的瑰宝。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了解不同种类的崖柏,对于收藏者来说,不仅仅是为了“集齐”,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崖柏的价值,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最合适的品种。这本书让我觉得,崖柏的世界充满了惊喜,每一次的深入了解,都能发现新的美妙之处。
评分林彩娟老师的这本《正版 崖柏鉴藏》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崖柏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崖柏那种沉静、内敛的香气和它那充满岁月痕迹的独特纹理着迷,但市面上关于崖柏的资料实在太杂太乱,很多信息都似是而非。自从我翻开这本书,就像进入了一个宝藏的殿堂。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崖柏特点和种类的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崖柏的世界。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崖柏“特点”的解读部分,林彩娟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大量精美的图片,将崖柏的精髓娓娓道来。她不仅仅描述了崖柏那独特的香气,更深入地剖析了这种香气背后蕴含的化学成分和养生功效,让我对崖柏的喜爱又多了一层科学的认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崖柏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时间的崖柏在形态、油性、香气上的差异做了细致的对比。我以前总觉得崖柏都差不多,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不同地方的崖柏,就像不同地域的人一样,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比如,有些崖柏的纹理如行云流水,有些则如山峦叠嶂,还有些如同龙飞凤舞,这些都被老师一一拆解,让我看懂了那些在行家眼中“一眼便知”的门道。
评分这本《正版 崖柏鉴藏》在“崖柏的特点”这一块,给我的感觉是信息量巨大,但又梳理得井井有条。林彩娟老师没有那种堆砌文献的学究气,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同时又饱含专业知识的方式,向我们普及关于崖柏的一切。 她不仅仅停留在描述崖柏的外在形态,而是深入到崖柏的“灵魂”层面。比如,她提到了崖柏的“生命之韧”,描述了崖柏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体现在了它的木质纹理和香气之中。同时,老师还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解崖柏的“油性”,这对于收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她用生动的比喻,比如“如脂如蜜”来形容极品的油性,并详细阐述了油性对崖柏的颜色、光泽、香气以及盘玩效果的影响。让我对“油性”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清晰的认识。书中大量的图片,也成为了最好的佐证,每一张图片都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和编排,配合文字,让我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部分,在于它对崖柏“艺术价值”的深度挖掘。我一直以为崖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稀有和香气上,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林彩娟老师从美学、文化、历史等多个维度,为我们展现了崖柏作为一种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她不仅仅展示了精美的崖柏根雕、摆件,更重要的是,她解读了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和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我记得书中有一节详细介绍了如何欣赏崖柏的“神韵”。这个“神韵”可不是那些冰冷的数字或参数能衡量的,它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一种从木材的纹理、形态中散发出来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哲学思考。林彩娟老师用她敏锐的艺术触觉,引导读者去感受崖柏的“筋骨”、“皮毛”、“气韵”,仿佛在与一块活着的生命对话。她甚至还提到了崖柏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比如它与长寿、吉祥的关联,这让我在把玩崖柏手串时,又多了一层精神上的寄托。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看”崖柏,更是教你“懂”崖柏,让你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体味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评分这本书在“崖柏的艺术价值”方面的论述,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触类旁通”。林彩娟老师不仅仅是在介绍崖柏本身,更是借由崖柏,延伸到了更广阔的艺术和文化领域。 她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崖柏在文人雅士心中的地位,以及它在传统艺术品鉴中的重要性。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她将崖柏的纹理比作山川河流,将崖柏的香气比作高山流云,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眼前一亮。她还举例了很多历代文人墨客对崖柏的赞美之词,让我感受到了崖柏穿越时空的魅力。这本书让我明白,收藏崖柏,不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件物品,更是为了连接一段历史,感受一种精神。它让我从一个纯粹的“玩物者”的心态,升华到了一个“鉴赏者”的境界,开始去思考崖柏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哲学内涵。
评分对于我这样想进入崖柏收藏领域但又有些无从下手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的“掌握收藏要点”章节简直就是及时雨。林彩娟老师的讲解非常系统且实用,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术语,而是直击核心,让我受益匪浅。她从选购、养护、鉴别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操作指南。 我特别记住了关于“辨别真伪”的部分,书中列举了许多常见的仿冒品,并教我们如何通过观察纹理、木质、气味等细节来区分。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似逼真的仿制品,在真正懂行的人眼里,是有很多破绽的。而且,老师还分享了如何根据崖柏的“品相”来评估其价值,比如油性是否饱满、是否带有自然的“鬼脸”纹理、有没有开裂或虫蛀等,这些都是影响崖柏价值的关键因素。她还强调了“缘分”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收藏过程中,除了理性分析,也要随心而动,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崖柏。这番话让我觉得收藏不再是冷冰冰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情感的交流。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崖柏手串”的展示和鉴赏部分。作为一个文玩爱好者,我对各种材质的手串都有涉猎,但崖柏手串带给我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林彩娟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串小小的崖柏手串,能够承载如此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她不仅仅展示了不同品相、不同油性、不同纹理的手串,更重要的是,她解读了每一串手串背后的故事和“生命力”。有些手串,可能取材于一棵千年古树,上面保留着自然的“瘤疤”或“虎皮纹”,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印记,是其他任何人工雕琢都无法比拟的。老师还分享了如何通过观察手串的“包浆”来判断其年份和盘玩程度,以及如何通过气味来辨别其是否纯正。让我觉得,手中的一串崖柏手串,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段历史的凝结,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阅读这部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藏品,也激发了我继续探索更多精美崖柏手串的兴趣。
评分《正版 崖柏鉴藏》中的“掌握收藏要点”这一部分,对于我来说,是具有实操性的指导意义。很多收藏类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让人难以抓住重点。但这本书,林彩娟老师将收藏崖柏的整个流程,分解成了几个关键的步骤,并且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养护”的章节。我一直担心自己买回来的崖柏会因为养护不当而损坏,这本书就提供了非常科学的方法。比如,如何给崖柏“喝水”(当然不是真的用水浇),如何避免阳光直射,如何保持适宜的湿度等等。这些细节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安心。同时,老师还强调了“慢”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崖柏自然的变化。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时间耐心的尊重,也正是我在收藏过程中所需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