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第二辑)》是《*用典(*辑)》的延续。《*用典(*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用典(第二辑)》是对*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本书收入*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6-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5……略
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8-123……略
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4-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8-209……略
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治理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习总书记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人民日报对此引用的解读
■ 解读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光是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庄重的气息。封面那种深沉的色调和简洁的排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感,让人立刻联想到其中收录的那些经典语录的分量。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很讲究,摸起来光滑细腻,字迹印刷得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它的版式设计,那种合理的留白处理,使得每一段引文和其后的解读都有足够的空间呼吸,读起来节奏感非常好,不会让人感觉拥挤或者信息过载。而且,书脊的装订处理得十分坚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出现松散的情况。整体来说,这本书在实体制作层面,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于内容严肃性的尊重和重视,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对即将进入的精神世界充满了敬畏。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远超我阅读许多同类读物的体验,让人感到物有所值。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设计得极为巧妙,它采用了“典故——出处——释义——当代启示”这种四段式的结构来展开每一个主题。这种固定的模式形成了一种阅读的仪式感,每次翻开新的一页,都知道将要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当代启示”这一环,作者总能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将几百年前的古人言论,精准地锚定到当前我们社会面临的某个具体挑战上。比如,在讨论“法治精神”的章节里,引用了某个古代治理河流的案例,竟然能完美地对应到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困境,这种跨越时空的关联性,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点串联,更像是一种高明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古代治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无限延展性和生命力,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全新的敬畏感和实用价值的认知。
评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中关于“经世致用”主题的章节,感受最深的是那种跨越时空的智慧连接。作者在梳理那些古老的典故时,并非简单地罗列和注释,而是巧妙地将其与当下的治理难题进行平行对比和深刻阐释。比如,某一章对“民惟邦本”的探讨,从古代的农业经济背景,层层递进地分析到现代社会治理中如何保障民生福祉,逻辑链条非常清晰有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古代文献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和渊博,引用的出处标注得非常详尽,这对于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让我可以随时去查阅原始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细致考据的写作风格,让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理论学习过程,变得像一场穿越历史的对话,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思想的碰撞,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和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但又蕴含着一种内在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似乎能听到一种久远的、充满哲理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说教,而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用最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那些蕴含在中华文明深处的生存智慧。在阐述“修身”这一概念时,作者没有使用复杂的哲学词汇,而是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比喻,将内心的修炼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被这种叙事节奏所吸引,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那种对自我完善的追求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是许多矫揉造作的书籍所不具备的。它成功地将高深的政治哲学,转化成了每个人都能理解和实践的生活准则,让人读完后,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有一种精神上的被洗涤和激励。
评分从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慢思考”空间。在这个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对着一个典故深挖下去,去探究它背后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脉络,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这本书的篇幅适中,主题划分清晰,非常适合每天睡前读上一小段。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放慢阅读速度,不仅仅是看懂字面意思,更要揣摩作者的意图和引文的原意。这种沉浸式的、需要反复咀嚼的阅读过程,有效地帮助我对抗了外界的浮躁。书中的引文和注释的密度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学术上的严谨性,又不会因为过于冗杂的旁征博引而打断读者的思路,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对经典文本的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