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集》一书以我社1983年出版的《文集》为基础,加以扩充、编辑整理而成。全书以时间为序,汇编了1912-1933年这段时间内的文稿,包括诗歌、杂文、传记、信函、工作文稿等,及年谱、曾用名、居住地等相关附录,力求让读者全面认识为我国革命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其思想理论贡献。该书编者李致宁搜集了很多未公布的照片、文稿,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现在将其公布,必将为我国党史的研究做出贡献。 著 (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原名隆渤,湖南宜章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学习,五四运动时是北京学联的领导人之一。1920年参加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和进步刊物《劳动者》。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参加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发动劳动立法运动,起草《劳动法大纲》。1923年参与创办上海大学。1925年领导上海日商纱厂工人二月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曾任总工会秘书长、宣传部长,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和广东省委代书记。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非常清晰,逻辑链条紧密得让人惊叹。无论是时间线的推进,还是主题的划分,都做到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枯燥的学术著作困扰的人,但在这套书中,我完全被作者的思路牵引着前进。每当我想停下来休息一下时,总会被下一章节的精彩内容所吸引,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叙事能力,绝对是大家手笔。它不仅仅是资料的堆砌,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最终汇集成宏大的篇章。阅读体验极其流畅,即便面对浩瀚的史料,也从未感到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力量感和感染力,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又常常陷入沉思。作者的文字如同刀锋般犀利,直指问题的核心,毫不拖泥带水。但同时,在描述那些充满人性光辉的片段时,文字又变得极其细腻和富含情感,读来令人动容。这种在刚与柔之间的自如切换,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张力。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因为某一段精彩的论述而停下来,反复诵读几遍,感受那种文字带来的震撼。它不像一些严肃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让人感觉作者就像一位坐在你对面的智者,用最真诚的语言与你探讨那些深刻的议题。
评分书中的论述角度非常独特,我以前看过的很多历史资料都比较侧重于宏观叙事,但这套书却深入到了微观层面,对一些具体的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入木三分。作者似乎有着一种旁观者清的冷静,但笔触里又饱含着对历史深沉的理解和思考。我尤其欣赏他对于复杂矛盾的呈现方式,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立体地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挣扎与抉择。读完几篇之后,我发现自己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变得更加细致和全面了。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和启发。很多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作者的梳理下,都变得清晰起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评分坦白说,刚开始接触这套书时,我还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涉及的年代和事件都相当复杂。但实际阅读下来,我的顾虑完全被打消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场景来阐释抽象的理论,使得那些深奥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很多我之前认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背景资料才能理解的部分,在书中直接就得到了清晰的解释。这种易读性与思想深度的完美结合,在学术著作中是极为难得的。它既满足了专业研究者的需求,也为普通历史爱好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深度理解的大门,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那个时代有求知欲的人。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庄重感。我特别喜欢那种老式印刷的字体,阅读起来非常舒服,让人感觉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去亲身体验历史的脉搏。每一册的排版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光是翻阅这些书页,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的用心良苦。装帧的设计不仅仅是保护内容,更像是一种仪式感,让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享受。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所有的书都仔细端详了一遍,那种对细节的追求,真的让我这个读者感到非常满足。这套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让人每次看到都会心生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