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
定价:29.80元
售价:19.4元,便宜10.4元,折扣65
作者:赵希哲,司维,宋昱鹏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115215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基于S60 SDK第5版,介绍**触摸屏开发技术。
实例驱动,学习轻松愉悦,应用快速入门。
代码开源,修改随心所欲,让你触类旁通。
一线开发团队经验之谈,和你一起分享开发乐趣。
内容提要
本书从Symbian C 开发的基础讲起,依次介绍描述符、应用程序框架、Symbian特有的异常处理机制、UI控件、多媒体、活动对象、开发测试工具等内容。结合一个开源的触摸屏游戏代码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配有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习和活泼的漫画,使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易于理解。
本书的读者定位于Symbian初中级学者,即具有C 编程基础而无Symbian操作系统基础的人群,包括从事Symbian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等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以及爱好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的发烧友。
本书可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还可供各大专院校计算机、通信、软件开发、手机开发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参考书阅读。
目录
章 从零开始
1.1 Symbian那些事儿
1.1.1 Symbian的历史
1.1.2 Symbian的现状
1.1.3 Symbian的未来
1.2 本书的Readme
1.2.1 内容的组织方式
1.2.2 怎样使用本书
1.2.3 利用好网上的资源
1.3 一个有趣的触摸屏游戏
1.3.1 游戏的需求说明
1.3.2 小项目的开发过程
1.4 搭建全免费的开发环境
1.4.1 SDK
1.4.2 IDE
1.4.3 帮助文档
1.4.4 代码管理
1.5 更多关于Symbian开发环境的事
1.5.1 SDK简介
1.5.2 IDE功能简介
1.6 小结
第2章 程序架构介绍
2.1 Symbian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2.1.1 程序界面与逻辑分离原则
2.1.2 观察者设计模式的运用
2.1.3 良好的应用程序行为
2.2 简洁的设计方案
2.2.1 程序模块结构
2.2.2 界面模块
2.2.3 逻辑模块
2.2.4 碰撞原理
2.2.5 重要的游戏行为
2.3 编码要规范
2.4 小结
第3章 工程结构和视图切换
3.1 从Helloworld开始搭建应用程序框架
3.1.1 使用Carbide建立和导入工程
3.1.2 程序的基本类
3.1.3 MMP文件
3.1.4 资源文件
3.1.5 本地化
3.1.6 编译和运行程序
3.2 视图切换框架
3.2.1 创建和使用视图
3.2.2 在视图中使用容器
3.2.3 注册和切换视图
3.2.4 视图观察者
3.2.5 打开外部视图
3.2.6 如何选择GUI框架
3.3 小结
第4章 描述符、数组和文件
第5章 异常处理
第6章 事件响应
第7章 控件
第8章 多媒体
第9章 活动对象
0章 测试与打包
附录A 手机按键名称图
附录B Symbian本地化语言代码列表
附录C 常见错误代码列表
附录D Symbian程序调试技巧
附录E 术语表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我第一眼就被它简洁明了的书名吸引了。对于我这样想要接触Symbian应用开发,但又对这个曾经熟悉的平台充满未知感的人来说,“Easy”这个词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预示着这本书将为我打开一扇易于进入的门。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新的编程技术,最难的往往不是编程本身,而是如何跨过最初的门槛,理解其核心概念和开发流程。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发现它的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开发环境搭建,到Symbian操作系统的架构解析,再到具体的编程实现。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一直担心在初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黑盒”式的概念,而这本书似乎能一层层地剥开,让我逐步理解其内在逻辑。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UI设计”和“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的章节,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应用程序不仅要有强大的功能,更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稳定的运行机制。 我还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们(赵希哲,司维,宋昱鹏)很可能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实战指导。我深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有通过亲手编写和运行代码,才能真正理解抽象的编程概念。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代码讲解,并带领我完成一些实际的小项目,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和成就感。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进行代码调试和错误排查”的部分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这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似乎是一本非常完整的Symbian开发入门教程。它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还可能触及到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最佳实践”和“设计模式”。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扎实的Symbian开发基础,并且能够理解其背后的设计哲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将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应用构想,转化为可以在Symbian手机上运行的实际产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总而言之,《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全面”和“实用”。它似乎能够满足我作为一名初学者,对Symbian开发的所有基本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Symbian技术道路上的一个得力助手,让我能够自信地迈出第一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我对书中关于“性能优化”或“与硬件交互”的章节也充满了期待,这些都是能让应用更具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评分拿到《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似乎是对我曾经的迷茫期的一次“救赎”。我曾经也尝试过接触手机开发,但往往因为技术门槛过高,或者学习资料碎片化,而一头雾水。这本书的出现,像是及时雨,让我看到了希望。标题里的“Easy”字眼,对于我这种“技术小白”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预示着它会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来引导读者。 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发现它从最基础的开发环境搭建讲起,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起步阶段就因为环境配置问题而望而却步。如果这本书能在这个环节提供清晰、详细的指导,一步步地告诉我该下载什么、如何安装、如何配置,那将大大降低学习的门槛。接着,它会讲解Symbian的基本架构和核心概念,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怎么做”。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似乎深入到了应用的具体开发层面,比如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逻辑的实现。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应用不仅要有强大的功能,更要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流畅的操作体验。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指导,教会我如何设计出吸引人的UI,以及如何处理用户输入和反馈,那我的学习目标就更加明确了。我对书中关于“多线程编程”或“网络通信”的章节尤为关注,这些都是开发复杂应用绕不开的话题。 从书的厚度和内容丰富程度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指南,更像是对Symbian开发的一次全面的梳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明白在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赵希哲、司维、宋昱鹏这几位作者的名字,虽然我之前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在Symbian开发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写出这样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动力,更是一种信心。它似乎承诺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我知道该从何处着手,以及下一步该学习什么。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掌握Symbian应用开发的技能,并能独立完成一些小项目,从而实现自己的开发梦想。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性能优化技巧”或“错误排查方法”的讲解也充满期待,这些实用的经验对于任何开发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评分刚拿到这本《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虽然还没有完全深入学习,但从它的封面设计到目录浏览,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我一直对手机软件开发充满好奇,尤其是Symbian这个曾经辉煌的平台,总觉得里面蕴含着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这本书的标题“Easy Symbian”真是直击痛点,对于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难”,而这本书似乎承诺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学习曲线,这一点让我非常期待。 翻看目录,可以看到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Symbian操作系统的架构、开发环境的搭建,到具体的编程语言(估计是C++,这也是我之前比较担心的部分,不过看到“Easy”就觉得有希望了),再到UI设计、内存管理、数据库应用等等,几乎覆盖了一个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我尤其关注关于“内存管理”的部分,在有限的手机资源环境下,这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清晰易懂的讲解和实用的技巧,那将是巨大的福音。 我还注意到书中包含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案例分析,这对于理解抽象的编程概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总觉得,光看理论是很难真正掌握一门技术的,只有动手实践,通过模仿和修改代码,才能将知识内化。这本书的作者们,赵希哲、司维、宋昱鹏,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并且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这背后一定付出了不少心血。我对书中关于“如何优化代码性能”的章节尤为期待,希望能够学到一些让程序跑得更流畅、更省电的“秘诀”。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易懂”。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带领我跨入Symbian开发大门的“敲门砖”,而《Easy Symbian》似乎就是这样一本理想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初学者逐步掌握这项技能。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将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开发想法,一步步转化为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实际应用,体验从无到有的创造乐趣。 我也很好奇这本书会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来阐述那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我希望作者们能够避免使用过于生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毕竟,对于入门者来说,理解比记住更重要。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开发过程中的趣闻轶事,或者作者们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那会更加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解决我对Symbian开发所有疑惑的答案。
评分拿到《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把开启Symbian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一直对移动应用开发充满热情,而Symbian作为曾经的智能手机巨头,其背后的技术体系绝对值得深入研究。这本书的标题“Easy Symbian”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这种想要快速上手、对技术细节感到畏惧的开发新手所需要的吗?它传递出的信息是,学习Symbian开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快速浏览了一下目录,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非常有条理。它似乎从最基础的环境搭建入手,这对于避免许多初学者在起步阶段就遇到的“绊脚石”至关重要。紧接着,它会深入到Symbian操作系统的核心架构,这一点非常关键,只有理解了底层的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上层应用的开发。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内存管理”和“进程间通信”的讲解,这两点在Symbian这样的平台环境下,往往是影响应用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我还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们(赵希哲,司维,宋昱鹏)很可能在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开发案例和代码示例。我个人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阅读和模仿他人的代码,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编程的思路和技巧。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设计并实现一个完整、可运行的Symbian应用程序,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的每一个模块是如何工作的。对于书中关于“如何使用Symbian SDK进行调试”的章节,我更是充满好奇。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详细的“作战指南”。它似乎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梳理Symbian开发的知识脉络,并且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不仅学会如何编写代码,更能理解Symbian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开发规范,从而写出符合平台特性的高质量应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利用Symbian平台的特性来开发独特应用”的章节,这或许能为我带来一些创新的灵感。 总而言之,《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启发”和“信心”。它让我觉得,曾经遥不可及的Symbian开发,似乎触手可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Symbian开发道路上的一个坚实起点,让我能够从零开始,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Symbian应用开发者。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性能调优”或“安全防护”方面的经验分享,也抱有很高的期望。
评分初见《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我的第一感受是它仿佛为我量身定做。作为一名对手机应用开发抱有极大兴趣,但又对Symbian平台知之甚少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降低学习门槛,同时又能提供扎实基础的书籍。这本书的“Easy”字眼,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让我感觉即使是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深入翻阅,我发现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开发环境搭建开始,逐步深入到Symbian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这让我感到非常放心,因为我一直认为,理解操作系统的底层机制是掌握任何平台开发的关键。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内存管理”和“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的章节,我深知在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上,高效的内存管理和对应用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是开发出稳定、流畅应用的前提。 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书中似乎包含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实战练习。我一直相信,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深化。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代码解释,并引导我一步步完成实际的应用程序开发,那么我的学习过程将会更加高效和有趣。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如何设计用户界面”和“如何处理用户交互”的讲解,因为一个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从整体风格来看,这本书的作者们(赵希哲,司维,宋昱鹏)似乎致力于用最简洁、最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学会编写Symbian代码,更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想和开发理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Symbian开发之旅的起点,让我能够 confidently 地踏入这个领域,并最终能够独立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应用程序。 总而言之,《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引导”和“赋能”。它似乎为我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并且充满了实用的技巧和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克服对技术细节的恐惧,激发我的创造力,并最终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Symbian应用开发者。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性能优化”或“错误诊断”的解决方案,也抱有极高的期待,这些都是实践中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