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水气候图集 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 等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 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 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 等 著
图书标签:
  • 降水气候
  • 中国气候
  • 气候图集
  • 气象学
  • 叶殿秀
  • 张存杰
  • 周自江
  • 气候变化
  • 水文气象
  • 气候资源
  • 地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读天下出版物专营店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ISBN:9787502959241
商品编码:2924424260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降水气候图集

定价:188.00元

售价:88.4元,便宜99.6元,折扣47

作者: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 等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2959241

字数:

页码:1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是在全国2420个气象站1961—2011年逐日和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基础上,经过科学计算整编而成,它以图集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客观揭示了中国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其内容包括降水基本状态、极大降水量、年大降水量均值及年际变差系数、多年一遇降水量、流域降水量历年变化五部分图组,共计243幅图。通过本图集可以系统了解我国年、季降水的基本空间分布特征,也可以获知1961—2011年十大流域的年、季降水量的历年变化;既可获取1961—2011年我国年和5—10月逐月的六种历时降水量极大值、年大降水量多年平均、多年一遇降水量,也可获知十大流域六种历时的大降水量历年变化。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可为我国气象、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的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为全国各地暴雨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治、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标准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地域分布、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 引言 降水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了解一个区域的降水气候特征,包括其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际波动以及长期变化趋势,是进行气候监测、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城市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其降水气候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和复杂性。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旨在全面、系统地呈现中国不同区域的降水气候状况。本图集基于长期、海量的观测数据,并结合先进的气候统计和分析方法,绘制了一系列精美的图件,直观地展示了中国降水的空间格局、时间演变以及关键气候要素。通过这些图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降水的地域差异性,掌握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分布规律以及旱涝灾害的潜在风险。 图集的构成与内容 本图集的核心内容围绕中国降水的各个重要方面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 空间分布特征 多年平均降水量图: 这是图集的基础性内容,展示了中国不同区域长期的平均降水量。通过这张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降水的总体分布规律:东部沿海地区普遍降水充沛,向西逐渐减少,形成“东多西少”的总趋势。同时,揭示了秦岭-淮河一线作为重要的湿润与半湿润分界线,以及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等低降水区域。图集将更细致地展示年降水量、季节(春、夏、秋、冬)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从而区分出不同季节降水量的主要分布区域和变化规律。例如,夏季降水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占据全年降水量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在东部季风区;而冬季降水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降水变率图: 降水变率是指年降水量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变异程度,通常用变异系数来表示。这张图反映了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年际稳定性。高变率区域意味着降水量的年际波动较大,更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低变率区域则相对稳定。图集将展示年降水变率的空间分布,并可能进一步细化到季节降水变率,以更全面地揭示降水的不稳定性。 降水极端性指标图: 除了平均值和变率,图集还将包含反映降水极端事件的指标。这可能包括: 年最大/最小降水量图: 展示了单一年份中出现的最大和最小降水量,有助于识别历史上的极端干旱和洪涝年份。 连续干旱/多雨日数图: 统计连续无雨日数或连续降雨日数,这对于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干旱和洪涝的持续性。 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图: 如日最大降水量大于特定阈值的次数,或短时强降水事件的频率,这对于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的评估至关重要。 二、 时间演变趋势 长期降水变化趋势图: 通过对过去几十甚至上百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图集将展示中国不同地区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是增加还是减少。这有助于判断气候变化对中国降水模式的影响,并为预测未来降水趋势提供依据。 年代际降水变化图: 展示不同年代的平均降水量,揭示降水可能存在的年代际波动特征,这对于理解更长尺度的气候振荡和周期性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突变点分析图: 某些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可能并非连续线性,而是存在突变的转折点。图集可能会展示识别出的降水突变点,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及对区域水文气候的影响。 三、 影响因素分析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对降水形成和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图集中的降水分布图会直观反映出迎风坡降水充沛、背风坡降水稀少的现象,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对青藏高原南侧的阻挡作用,以及横断山脉对区域降水分布的影响。 季风系统对降水的影响: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冬季风则相对干燥。图集将通过季节降水分布图,清晰地展示季风强度和进退对中国降水量的控制作用,尤其是在华北、东北等地区,降水的季节性差异非常显著。 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距离海洋的远近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沿海地区受海洋水汽输送影响,降水普遍较多,而内陆地区则随着距离海洋的增加,降水逐渐减少。图集中的降水空间分布图会体现出这一规律。 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虽然图集中主要呈现的是降水数据本身,但为了更深入理解降水变化的原因,图集可能会通过附带的简要分析,提及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如副热带高压、西风环流、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气候指数对降水的影响,以及冷空气活动、锋面系统等对局地降水事件的贡献。 四、 区域性降水气候特征 为了更具体地展现区域差异,图集还将对中国的主要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分别阐述其降水气候特征: 华北地区: 降水季节性强,年际变化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 华东地区: 降水充沛,受台风影响显著,尤其是在夏季。 华中地区: 降水总量较高,但季节分配不均。 华南地区: 降水最为充沛,受季风和台风的双重影响。 西南地区: 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丰沛。 西北地区: 降水稀少,干旱是主要特征,但局部地区如天山山地有较高的降水。 东北地区: 降水季节性明显,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有降雪。 应用价值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的编撰,不仅是对中国降水气候科学认知的一次系统梳理,更蕴含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气象科学研究: 为气候模型研究、气候变化预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直观证据。 水资源管理: 帮助水利部门更准确地评估区域水资源总量、分配状况以及未来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调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生产: 指导农民根据当地的降水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农时、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提高抗旱防涝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防灾减灾: 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提供科学的预警和决策支持,识别高风险区域,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生态环境保护: 了解区域降水变化对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规划与建设: 考虑降水特点,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雨洪管理设施,提高城市的韧性。 交通运输: 评估降水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如洪水对道路、桥梁的影响,冰雪天气对航空、铁路的影响。 结语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以其丰富的图件和详实的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中国降水气候的窗口。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降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将其知识应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想要全面理解中国的气候,特别是降水分布的复杂性,一直是个挑战。以往阅读的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笼统,很难找到一个既严谨又易于理解的参考。而这本《中国降水气候图集》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以不同的维度展示降水信息,比如按地理区域划分,又按不同的时间段(日、月、年)展示。我惊喜地发现,书中有很多详细的图例和注释,即使是对气象学不太了解的人,也能通过这些解释,慢慢理解地图上所传达的信息。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降水差异的图示,以及山区和盆地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些信息对于我理解我们国家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都非常有帮助。我打算将这本书放在案头,时不时翻阅一下,相信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它让我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气候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引发了我对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影响的思考。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降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这本书《中国降水气候图集》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地理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降水模式感到好奇,比如为什么南方多雨,北方相对干旱,以及青藏高原的降水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将这些问题一一解答。我特别喜欢它用地图的形式来展示降水量,这样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容易理解得多。而且,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降水变化趋势的图表,这让我能够看到在不同时间段内,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我个人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极端降水事件的分析,比如近年来频发的洪涝和干旱,这本书应该能提供一些关于其发生频率和分布规律的参考。我打算将这本书作为我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参考工具,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知识。

评分

作为一名对地理和环境变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深入地展现中国降水特征的权威资料。当我看到《中国降水气候图集》这本书时,我的眼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等学者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这部著作的学术严谨性和深度。我一直对中国季风降水的年际变率、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气候带的降水特征非常好奇。这本图集以其精美的地图制作和详实的数据呈现,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降水信息的清晰展示,从全国范围内的降水分布概况,到特定区域内的降水变化趋势,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书中关于降水极端事件(如洪涝和干旱)的成因分析,以及不同气候带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模式。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对中国降水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将极大地丰富我的地理知识储备。

评分

我一直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特别是关于降水分布的细节。这本《中国降水气候图集》真是太棒了!它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将中国复杂的降水气候信息呈现在我面前。我非常喜欢它大量的精美地图,这些地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降水量分布情况。从沿海的湿润地带到内陆的干旱地区,再到高原的高山地带,每一种降水特征都被细致地展现出来。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降水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的分析,这对于我理解气候的长期演变规律非常有帮助。我还对书中关于极端降水事件的讨论很感兴趣,比如台风带来的降水,以及梅雨季节的降水特征。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里面蕴含着关于中国降水气候的丰富信息,我相信我将会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对我国的气候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拿到这本《中国降水气候图集》时,我简直像发现了一个宝藏。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等专家的名字,本身就意味着质量和权威。我一直对中国不同地区的水文特征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季节分布以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规律。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直观地展现这些信息的大型图集,而这本图集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罗列,而是通过精美的地图、图表和清晰的说明,将复杂的降水气候信息变得生动易懂。从南方的湿润多雨,到北方的干旱少雨,再到青藏高原的特殊降水格局,图集都进行了详尽的展示。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化的可视化,无论是月平均降水量,还是年际波动,都能够一目了然。这对于我理解区域气候差异,以及思考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问题,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基础信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其中关于季风区降水变率的内容,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水汽来源分析,相信这本书能带给我许多新的认知和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