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不如任性过生活》的作者蔡澜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开讲啦》的邀演讲嘉宾,《新周刊》评选的年度生活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可以算是一个会吃,会玩,会生活,真正把人生玩透了的人。他是电影人,监制过成龙的电影,也是主持人,与倪匡、黄霑主持过节目,还是美食家、作家、旅游家、收藏家……他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经历,并把这无穷无尽的精力都用在了玩上,关键是还玩出了境界。他说,人生苦短,不玩对不起自己。
人生想要达到某种境界,先要确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永远有一分任性,这样对待的生活会永远有趣,而有趣的生活,才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地活下去。蔡澜是一个能用各种方式把生活过得有趣的人,并且,这样的生活并非*须大量的金钱才能得到。他说种花,养鱼,养鸟,看书,都不是费钱的爱好,但是都能陶冶情操,培养心性。我们普通人,总是被生活的重担所压,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似乎总是抱怨生活疲惫而无趣,其实只要放开一点,任性一点,把生活中每个小细节的快乐都细细享受,那么,生活一定会回报给你更多的快乐。
跟随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让生活更快乐一些吧。
阅读公众号十点读书、饮食点评网站大众点评网郑重,随书附赠大众点评网10元优惠券。
媒体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就更不容易了。
——金庸
他以“真”为生命真谛,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都出自真,都不计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喜欢。
世人看他,不论青眼白眼,他也浑不计较,只是我行我素:“岂能尽如他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样的做人态度,这样的人,赢得了社会上各色人等对他的尊重敬佩,是*然的结果。
——倪匡
其实,人生很简单,是人心太复杂。好想像蔡澜先生这样,潇洒而闲适的活着!
——《开讲啦》
下午听了旅行达人李桑和美食家蔡澜的【出走?走出】旅游美学讲座,很喜欢这句“旅行会看世界,但是旅途会让你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人生要做减法才会收获旅途真正的快乐”。
——*书作家阿Sam
作者简介
蔡澜——
“年轻态”的生活家。
其他身份为电影人、美食家、作家、主持人等。
爱好吃吃喝喝,到处旅行,与人闲谈,写书写字……
向来活得潇洒,过得任性,金庸说他是真正潇洒的人,是世间一等风流人物。
目录
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
002/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
008/人生不该在小节上浪费工夫
011/每天都比昨天活得更快乐一点
015/我们不会变得更老,只会变得更好
019/没有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
021/我只想做一个人
025/心若年轻,永远不老
027/老了,快乐才刚刚开始
029/生来好吃,命中注定
031/坦然面对自己的胖
033/所有相遇,都是有缘
035/把握发出香味的那一刻
037/名与利,可以努力,别让它控制你
039/要整容,不如先整心
041/度过不平凡的青春,做回普通人
043/相信好运,好运才会眷顾你
045/不如开心过生活
047/听多了,你会变成一个多姿多彩的人
049/对自己好,才有爱心对别人好
051/只相信保持一份真
053/享受讲真话的乐趣
055/吃好喝好,就是功德圆满
057/愿做小丑,娱人娱己
059/在无常人生,与寂寞缠绵
061/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063/自己也要快乐地活下去
065/看开一点就没事
067/人生苦短,别对不起自己
想得通,悟得透,才是潇洒
070/总有一些东西,教我们活得比好
072/抽烟,喝酒,不运动
074/我是一个不懂什么是压力的人
076/默默耕耘,自然名利双收
078/享受生活,才是的成就
080/别把生命浪费在无聊的人身上
082/享下等福,心平气和地活下去
083/我们无法控制生命长短,却能提高生命质量
085/停下来发一阵呆吧
087/替爱人洗碗碟,是种幸福
089/梁实秋和三毛的不亦快哉
091/睡觉这事,顺其自然就好
093/吃,是消除寂寞的办法
095/宁可折腾,也不要沉闷的人生
097/说做就做,不要拖延
099/休而退,退而休的生活
101/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
103/当你微笑时,世界和你一起微笑
105/刹那光辉,好过一辈子平庸
107/苦闷的日子,做些花工夫的事
109/生老病死是人类公平的事
111/助人是开心的事
113/再忙也要停下一切,去办想办的事
115/感动一生的礼物
117/走好死亡这段路
121/但愿自己能像红酒,越老越醇
123/男女不可抗拒的20种魅力
129/老得庄严、干净、清香
131/放纵的哲学
136/不会花钱,挣得再多也没意义
139/自由自在,才是幸福
141/先让儿女玩儿一阵子吧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44/会玩时间的人,能享受非一般的乐趣
149/不玩对不起自己
151/玩物并不丧志,养志还能赚钱
153/潘家园旧货市场
155/诗词和对联越简易越好
157/好茶好酒,应配好诗好词
159/以猫为主人,猫才可爱
161/的满足,莫过于把猫搞睡了
163/那些蜻蜓带给我的快乐
165/树可交友,人可深交
167/参加印展,体味方寸乾坤
169/禅味诗词里的自然之道
171/出去旅游需要注意的事
173/与竹有缘,是人生乐事
175/爽不过台湾麻将
177/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次马尔代夫
179/享受逛书店的乐趣
181/穷开心,总比有钱不开心要好
183/人生的路上总要试试未尝过的东西
185/赏樱,将美梦一次次地重复
187/年纪愈大,愈不喜欢看悲剧
189/不同才好,没*要争个高低上下
191/任时光流转,我依然爱经典
193/别为拖延找借口
195/还我青春火样红
197/冷天偏享热舒服
199/波斯地毯也是一种艺术品
201/SPA虽好,泰式按摩更好
203/伊人何处,只有紫藤依旧
205/书是的旅行伴侣
207/闲时逛花市,永远有快乐
209/在不同的时间爱不一样的花
人生就是吃吃喝喝
212/喜欢吃的人,基本上都有好奇心
215/炒饭的艺术
218/以毕生经验研究零食
220/把食物做熟的方法就是白灼
222/烤鱿鱼适合下酒
224/食遍天下的人才知道香港人会吃鱼
226/喝酒要有豪气,但不要有脾气
228/怎么吃寿司才像经常吃寿司的样子
232/喝酒须尽兴,但别要命
234/关于清酒的二三事
239/简单,就是茶道
242/咸酸甜,日日是好日
246/真正会吃的人,是不胖的
249/各自喜欢各自的口味就好
252/把简单的菜做得不平凡
254/看戏吃零食,乐趣无穷
256/一人食,也很好
260/坚持一点儿任性,过好一点儿的生活
后记
坚持一点儿任性,过好一点儿的生活
总有人在朋友圈抱怨,没有时间,没有钱,没有对象,没有房……
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总会有点儿无奈,脑子里便会响起《理想的下午》的作者舒国志说过的话:“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生活。”
太多的人把挣钱当成了生活的全部,然而非但并没有挣到什么钱,反而更没有懂得什么是生活。那么,我们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生活?
这应该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生活家”那里,找到一些值得参考的答案。
因为经常购买《新周刊》的缘故,所以对他们提出的“生活家”的概念*熟悉,并且也*喜欢他们所评选出的生活家,比如,蔡澜。
很多人知道蔡澜,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然而也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原因,很多人认为蔡澜仅仅是个美食家。这就未免有些狭隘了。蔡澜可以说是*多元的一个人,不仅是美食家,还是电影人、主持人、作家、旅行家……他的多元化的身份,为他提供了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才修炼出一个真正的“生活家”。
什么是生活家?《新周刊》曾做过这样一个定义——
的生活和的家,是属于生活家的。
生活家是谁?是能放松、放空、放慢、放心和放下的人,是把每都当生奖赏的人,是获得了生活多奖赏的人。
我很喜欢《新周刊》的这个定义,很赞同“你对生活有多好,生活就对你有多好”这样的理念。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得到生活的爱。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本不该那么沉重,多一点儿任性,多一点儿自由,往往会把日子过得更好一点。
蔡澜说过一句话:“要享受美食,就要牺牲一点健康。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任性,但“任性并不是任意妄为,而是在社会规范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不受羁绊。也就是在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则就会有很多让自己遗憾的事情”。
蔡澜对于人生有着*清醒和透彻的认识,对于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且又有过那么多各个行业,各国各地的经历之后,对于人生的感悟,自然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在谈到人生的真谛时,蔡澜表示:“那就是要把生活的质素提高,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活得比高兴、快乐。就此而已。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只要有这个信念,大家都会由痛苦和贫困中挣扎出来,一点也不难。”
金庸也对蔡澜的生活态度大加赞赏,他说:“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就更不容易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心态上看得开,放得下,在实际的生活中会花心思,敢于去做,然后才能玩得high,玩得尽兴,才能生活得快乐,甚至把日子过成诗,简单而精致。
蔡澜的生活态度中让人赞叹之处在于他的年轻心态,他在不同的文章中多次表示,自己一直活得很年轻,比如说,“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珍贵,何*妄自菲薄呢?”“我们不会变老,只会变得更好。”“老了,快乐才刚刚开始。”
正是在这种年轻心态的主导下,蔡澜老有所得,老有所乐,老得比多愁善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轻人乐观得多。于是,他的生活也便多姿多彩起来,看得开,放得下,自然玩得爽,玩得尽兴。他爱养花种草,更爱逗猫哄猫,吃点小吃,喝点小酒,与人聊点闲天,出去旅旅游,有感悟就写上几笔,有兴致也可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不拘于形势,不限于流行与否,只在于兴之所至,爱之所在而已。舒国志说:“人要任性,自己要做得了主。自得其乐其实是很难的,能假装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得有造化的。”
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只是需要造化,还是*依赖人本身的修养的。而这种修养,又与生活状态相辅相成。蔡澜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方式,是一种任性、率性的生活方式。得于自然,归于自然,自然能自得其乐。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家所展现的状态,不装饰,不修饰,不伪饰,用真的心态,制造真的快乐,终享受真的快乐。
后以2015年418期《新周刊》中《我所认识的生活家》一文对蔡澜的评价为结束吧——
蔡澜对饮食的态度是“只知好吃不好吃而已”,他讨厌报纸上的健康版,原因是:“如果连这一点自由都没有的话,就太悲惨了。”因此他有一句的养生口号:“健康秘诀七个字,抽烟喝酒不运动。”
文摘
《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
减少压力,简称“减压”。
压力的敌对头,是好玩,什么东西都把它变成好玩,压力自然减少。
说得容易,你说:做起来难。
这话也对,但是如果不做,永远没有改变。我不知道说过多少次:做,机会是五十对五十;不做,等于零。
比方说看到一个漂亮的女人,你和她谈话,她可能不睬你,50%失败;或者她答应了你一句,成功机会也是50%。眼巴巴地看她走过,一句话也不敢讲,那永远只是走过,你咒骂自己三千回,也没用。好,开始做吧。
从何做起呢?
我们一生之中,经过无数的风波,起起伏伏,但现在还不是好好地活着吗?昨日的压力,已是的笑话了。
举例来说,我们担忧暑假家庭作业没有做好,死了,死了,一定给老师骂死。好, 骂了几句,没有死。
我们担忧考试不合格,死了,死了,一定给家长骂死。好,骂了几句,也没死。
初恋时,非对方不娶不嫁,但有多少个人成功呢?爱得要死要活,失败之后,现在又还不是好端端地活着吗?现在想起来不是好笑吗?
出来到社会上做事, 一时疏忽,做错了,死了,死了,一定会被炒鱿鱼。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司根本忘记有这么一回事儿,或者轻轻讲了几句算了,当时的压力,不是多余的吗?
那么多的风浪都经过。目前谈起来,还摇摇头,说一句:“当时真傻。”
好了, 既然知道当时傻, 那为什么不现在学精一点? 目前所受压力,也一定会过的。
“人,只要生存下去,总会过的。”你也开始明白地向自己说:过了就变成好笑。
好,等以后再笑,不如马上笑。
想那么多干什么?忘了它吧。
不过,一般人还没学到家。说忘,哪里那么容易?回头一转,那恐怖的压力又来干扰你。
我们能够用幻想的手把一切烦恼事搓成一团,扔进一个保险箱里面去。锁一锁,再把锁匙丢到海里,看着它沉下去。
但是,但是,又回来了。
今早被人家偷荷包,扒掉3000块,拼命想忘,但一下子那不愉快的感觉又回来了。昨夜被人遗弃,拼命想忘,但那痛苦还是缠绕着你。
过,一定会过,你开始那么想,你开始去做,机会是五十对五十。记得吗?
佛学所说:“境由心生。”
一切,都是你想出来的。你想好,就好;想坏,就坏。不相信吗,多举一个例。
八号风球台风,一个人在街上走,忽然间从天上掉下一块瓦片,打中前额,流血了。
啊!我为什么那么背?为什么这块瓦片不掉在别人头上,偏偏是打中了我?我真是倒霉!这是一种想法。
八号风球台风,另一个人在街上走,忽然间从天上掉下同一块瓦片,同样打中了前额,同样流血了。
啊!我真幸运!要是这块瓦略为偏差,打中了脑中央,我不是死定了吗?啊!我真幸运!这也是一种想法。
要选哪一个,不*我告诉你,你也应该知道。
这是阿Q精神!你说,自己骗自己。
阿Q精神有什么不好?阿Q精神万岁!往好处想,人生观会变豁达,别给鲁迅骗去。鲁迅满肚子牢骚,别听他的,听了之后就会变得和他一样愤世嫉俗,钻牛角尖去了。
生老病死,为*经过程。
既然知道有这么四件事,还不快点去玩?
玩,不需要有什么条件,看蚂蚁搬家也可以看个老半天。养条便宜金鱼、种盆不值钱的花,都可以玩个够。
虽说生命是脆弱的,但一个长者曾经告诉我,他被日本人关在牢里,整整8天,不给饭吃不给水喝,也没死掉。看周围,活到七八十岁的人渐多,要是你是例外,那也就认命吧。自己是少数的分子之一。要有我们这种人,大多数的别人才会活老一点。不如这么去想。
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是年轻人的愚蠢,我们哪会有那么多空闲去记愁?记点开心的吧。
为了避免成为不幸的少数,那么珍惜每一刻应得的享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有了万一,也已够本。
压力来自别人管你。有人管,做错了事,便有压力。所以*须力争上游,尽量减少管你的人。我从小被家长管,被老师管,长大后被上司管,那就要拼命地出人头地,把上司一个个消灭,那么压力自然而然会减少。不过做人也真难,等到没有上司,回到家里还是有个老婆来管。管管管,管是女人的天性,既然知道她们一定要管,就不如多弄几个来管。被管惯了,麻木了,就等于没人来管啰。
.....
说真的,这本书读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不合时宜感”。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快速迭代、即时满足的时代,作者却慢条斯理地教导我们,真正的享受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付出耐心去等待那份“刚刚好”的滋味。我特别欣赏其中那种“不迎合”的态度。他似乎从不在乎主流的审美或者大众的期待,只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兴趣点。这种纯粹性,在如今这个信息过载、观点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它像是一股清流,冲刷掉了我们习惯性戴上的“社会化面具”。它鼓励我们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那些看似“无用”却无比热烈的小火花,并且为之自豪。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保持个体精神独立和旺盛生命力的宣言。
评分这本书的节奏感极佳,读起来一点都不累,反而像是在跟一个有趣的长辈聊天,信息量很大,但吸收起来非常自然。我发现,作者对于“选择”的解读非常到位。他展示了,每一次看似随性的决定背后,其实都蕴含着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排序。与其被动地接受安排,不如主动地去“尝试未知的清单”。这种积极主动性,不是指盲目冒险,而是指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任何可能带来新体验的机会说“是”。我深受启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因为害怕失败或麻烦而放弃的一些小念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强心剂,推着我走出舒适区,去体验那种“豁出去了”的快感。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远比任何外部激励都要强大持久。
评分天呐,这本书简直是给那些被生活框得死死的都市人开了一扇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体内的某种“应该如此”的枷锁瞬间崩塌了。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成功学,也不是空泛的鸡汤,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坐在你对面,呷一口茶,慢悠悠地跟你聊着他那些“任性”却又无比真实的人生片段。里面描述的那些对日常琐事的执着和坚持,那种对新奇体验的无畏探索,让人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把“安稳”二字看得太重,错过了多少值得回味的美好瞬间。比如,作者在某个地方为了吃到一口地道的某种小吃,愿意花上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寻觅,那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不正是对“好好生活”最生动的诠释吗?这种精神内核,远比那些教人如何高效工作、如何快速致富的书籍来得有力量和持久的感染力。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把生活过成一场永不落幕的、充满好奇心的冒险,而不是例行公事。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文风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它没有宏大的叙事结构,没有复杂的理论模型,它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记录了最真实的人生体验。这种“去包装”的叙述方式,反而更容易击中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它让我对“松弛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松弛不是懒散,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是知道如何收放自如,懂得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彻底放手。它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处理那些生活中的“不完美”,甚至欣赏那些不完美带来的独特风味。读完之后,我对自己日常的追求开始变得更宽容,也更有方向感: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对当下的细致品味。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能咂摸出新味道的“生活指南”。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文字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它能将最寻常不过的日常,描摹得如同电影镜头般清晰而充满质感。你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作者的笔触,仿佛置身于某个异国街角的烟火气中,闻到空气里混合着香料和湿润泥土的味道。不同于那些矫揉造作的辞藻堆砌,这里的文字是洒脱的、直接的,却又暗藏着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因为忙于“抵达”而忽略了“过程”本身的美好。作者对于“玩”的认真劲儿,那种把爱好推向极致的专业态度,简直是当代人的一剂良药。我们总说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但这本书给出的答案似乎更进一步:让生活本身成为一种值得全身心投入的、无止境的“项目”。每一次翻阅,都像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微度假”,心灵被彻底放松和滋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