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 名:《好妈妈正面教育孩子的60个细节》
作 者:邹玲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 号:9787549620074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字 数:170千字
定 价:35.00元
开 本:16开,15印张
页 数:240
作者简介
邹玲霞,高*教师,1995年-1998年,从教于威海市di六中学。自1998年调入威海市长征小学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22年来,一个“爱”字,始终是自己工作的主旋律。
取得的德育工作荣誉:2007年9月荣获“区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9月获“区师德标兵”称号;2014年9月荣获“区班主任”荣誉称号;2015年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2016年9月荣获“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内容简介
好的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关系底线是:孩子遇到麻烦、危险时,敢于、乐于对父母说,表现为“理解、信任、尊重、学习、帮助”这十个字。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家长要善于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个性,用真正的爱去教化孩子,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他们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目录
di一章 孩子不是你的梦想继承者
◎ 协助孩子找到他自己想要走的路
◎ 会哭的孩子,一定有糖吃吗
◎ 家长要懂“挫折效应”
◎ 如何让孩子了解看书的趣味
◎ 纸上谈兵的知识,不是真实的知识
◎ 谁偷走了孩子学习的乐趣
◎ 孩子不是你的梦想继承者
di二章 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
◎ 感恩是一种品质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 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 自信的秘密
◎ 大方地说出你的名字
di三章 别过度关心和保护孩子
◎ 天赋未必等于兴趣
◎ 跟孩子沟通,千万别有“沟”没有“通”
◎ 当孩子耍赖不做家务时
◎ “爱的教育”不是“滥爱教育”
◎ 给孩子挖几条“沟”
di四章 当好父母是家长一生的事业
◎ 不用物质诱惑学习
◎ 不要求孩子每次都考100分
◎ 拒绝“暴力作业”
◎ “语言暴力”不等于激将法
◎ 学会与孩子商量
◎ 别让孩子患上“情感饥饿症”
di五章“小人物”,大梦想
◎ 父母是孩子di一个学习的对象
◎ 给孩子找到自己梦想的时间
◎ 学得多,就“保证”有前途吗
◎ “你好棒”给孩子注入信心
◎ 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
di六章“尊重效应”——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 不要窥探孩子不能说的秘密
◎ 孩子需要一分钟
◎ 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种享受
◎ 给孩子一个呼吸的空间
◎ 让孩子“天然”成长
◎ 自尊是孩子成长的氧气
◎ 尊重孩子的兴趣
di七章 惩罚不等于棍棒
◎ 该不该让孩子玩电玩
◎ 做父母先做好玩伴
◎ 陪孩子看有用的电视节目
◎ 体罚是“暴力教育”,更是“事故教育”
◎ 别为了面子,挑战孩子的心理极限
◎ 不要让责备错过zui佳时机
◎ 别让称赞chao过有效期
di八章 皮格马利翁效应
◎ 良性暗示成就一个孩子
◎ 孩子需要被肯定
◎ 重视孩子的提问
◎ “早恋恐惧”比早恋更可怕
◎ 小孩不坏
◎ 信任是家长给孩子的一张信心卡
di九章 非常父母的个性教育
◎ 不耻于向孩子请教
◎ 孩子都是理财达人
◎ 孩子的面子动不得
◎ 家有“坏老爸”
◎ 宝贝,这件事你得自己做
◎ 不要干涉孩子的交友权
di十章 不要以“声”作则,要以身作则
◎ 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
◎ 你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 谁动了孩子的想象力
◎ 教育孩子,不能有大小之分
◎ 孩子是在模仿中成长的
精彩书摘
①对于艺术家来说,成功就是塑造出一部让众人青睐的作品;对于卖菜的小贩来说,成功就是把所有的菜都卖出去;对于一个家长来说,成功就是培养出一个思想人格健全的孩子;对于老师而言,成功就是教育出一个各方面合格的孩子……
②对孩子的惩罚要看他的初衷,即使他的初衷是错误的,而导致他错误的行为,也不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因为他毕竟是孩子。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希望就永远不会落空。
③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④你开始用“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要求孩子照着你说的去做的时候,请停下来问问自己:“我要孩子去达成的,究竟是我的梦想还是孩子自己的梦想?孩子是否真的快乐?”0123456789
说实话,市面上很多育儿书读起来都像在听一堂高深的心理学讲座,理论性强但实践性差。我买这本书的动机非常纯粹,就是想解决日常育儿中的“堵点”。我特别看重“家庭教”这个概念,因为教育的根基永远在家里。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家庭氛围变得更加积极、更具激励性,孩子自然会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关于“不娇不宠”,我深知这有多难。我们爱孩子,本能上就想为他们扫清一切障碍,但过度保护恰恰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出具体的“放手”时机和方法,告诉家长如何优雅地退出干预,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并从中学习。这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对家长自身控制欲的一种深度反思和重塑。如果这本书能真正帮助我从“管教”转向“引导”,那么它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读起来就有一种强烈的行动导向性,仿佛它不是在给你描绘一个理想的育儿蓝图,而是在提供一套可以立刻上手的工具箱。我喜欢它直接了当的表述——“不打不骂”,这本身就是对当下很多无效教育方式的挑战。我想知道,在避免体罚和言语暴力的大前提下,如何有效设立规则和界限。这是很多家长面临的终极难题:如何在保持爱的同时,又不至于让孩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心?这种“沟通”的艺术,一定是这本书的核心卖点。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对话脚本,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而不是被动接受父母的评判,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育儿自信。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把“教育”这件事,从一件充满压力和内疚感的任务,转变为一段充满发现和乐趣的亲密旅程。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光是看书名就觉得内容涵盖得够广,让人不禁想翻开来一探究竟。我最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提供具体、可操作建议的育儿书籍,而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市面上很多书都喜欢强调“爱”和“理解”,这些当然重要,但关键是如何在日常的鸡毛蒜皮中落实这些高尚的词汇。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细节”的——比如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应对,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自主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地吼叫或溺爱。如果能像描述的那样,做到“不打不骂不娇不宠”,那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育儿圣经了。我更关注它在“沟通”和“儿童心理”方面的切入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只是用成人的逻辑去套孩子的世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正站在孩子角度出发的视角,帮助我们建立起一种既有原则又充满尊重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实现真正的励志。
评分我关注到书名中提到了“励志成长”和“儿童心理”,这两点结合起来,让我对本书的深度抱有很高的期望。现在的孩子压力不小,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一个真正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内心强大、拥有韧性的人格。我特别想了解作者是如何处理“冲突解决”这一块的。当亲子之间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冲突来促进理解,而不是让它成为隔阂的开始?那些“60个细节”如果能囊括情绪管理、挫折教育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那就太完美了。我需要的不是一本告诉我“该做什么”的书,而是一本能帮我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有效”的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支撑这些教育细节,那阅读体验会更加扎实和令人信服。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种强调“正面教育”的姿态。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家长们似乎都太习惯于用负面反馈来修正孩子的行为,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创新的、真正能改变现有互动模式的方法。比如,它会怎么指导我们处理“男孩女孩”不同的成长特点?男孩可能更倾向于探索和冒险,女孩可能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教育方式必然不能一概而论。我非常好奇那些“60个细节”具体是什么?是关于餐桌礼仪、学习习惯,还是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训练?如果这些细节能够被拆解得非常细致,配上实际案例分析,那就太棒了。我一直在寻找能帮我打破传统“权威式”教育的壁垒的工具,这本书看起来似乎是想搭建一座连接成人世界与儿童心灵的桥梁,而不是一堵高墙。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情商”培养手册,让爱而不溺,严而不苛成为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