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极简心理学 |
| 作 者: | 安妮·鲁尼 |
| 定价: | 55.00 |
| ISBN号: | 9787300255941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3-1 |
| 印刷日期: | 2018-3-1 |
| 编辑推荐 |
| ?流行心理学的一个谎言是,我们仅使用了10%的大脑。 ?漂亮的人在一生中竟然比相貌平平的人多赚10%~15%的钱! ?在CEO中,精神病人的比例高于平均值,估计有4%的CEO具有精神病人的特征。 ?利他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无聊其实比你想象的更有趣、更多样。 ?旁观者越多,每个人越会认为那不是“我的事”,让其他人处理吧。 ?人类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会进行合理化的动物。 ………… 面对与你息息相关但又让你不解甚至“吐血”的事实,你一定很纳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心理学大众读物要么通过分享心灵鸡汤标榜自己是心理学,要么毫无科学依据地把各种常识、人情世故作为心理学来兜售,与这些书不同的是,《极简心理学》是一本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心理学知识普及读物,作者安妮·鲁尼将心理学专业词汇用浅显生动的话语讲述出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里了解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提升你对生活的观察力,使你从生活中收获乐趣。 |
| 内容介绍 |
|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困扰着我们,大脑中也会时不时地蹦出来一些想法让我们感到迷惑不解,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本书作者安妮·鲁尼汇聚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众多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发现,以有趣而不失严谨的叙述方式来帮你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玄机,让那些你熟悉而又陌生的心理学问题逐渐变得清 |
| 作者介绍 |
| 安妮·鲁尼(AnneRooney)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自由作家。 ?她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约克大学教授中世纪英国和法国文学。她是英国皇家文学基金会研究员,同时也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作家协会的会员。她著述颇丰,且涉猎题材广泛。她的书很受读者欢迎,曾入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 ?她讨厌冬季和阴霾,喜欢温暖的阳光,喜欢到处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目前,她与女儿和几只小宠物一起生活。 |
| 目录 |
| 第1章?从大脑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1 第2章?是什么驱使着你13 第3章?你没有自己的思想吗23 第4章?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31 第5章?谁在乎名人们在想什么36 第6章?纵容会惯坏孩子吗42 第7章?道德是天生的吗52 第8章?做白日梦是浪费时间吗57 第9章?你会再做一次吗65 第10章?你为什么不愿起床71 第11章?你会无聊死吗78 第12章?你有多残忍86 第13章?你为什么要浪费我的时间93 第14章?为什么没有人帮忙100 第15章?你是否成为了的自己105 第16章?胡萝卜还是棍棒114 第17章?你能分辨出精神病人吗119 第18章?你看到了什么125 第19章?暴力画面会让你变得狂暴吗135 第20章?你来这儿干什么143 第21章?介意回答几个问题吗152 第22章?权力会让人堕落吗158 第23章?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168 第24章?谁会介意你在易趣上出高价174 第25章?微笑会让你快乐吗182 第26章?那真的“只是一个阶段”吗190 第27章?中彩票,值得吗198 译者后记205 |
··········
《极简心理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豁然开朗”。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一直以来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模式的困惑之门。很多我曾经觉得难以理解的个人行为,或者社会现象,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例如,书里关于“锚定效应”的阐述,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第一次接触到的信息,往往会对我们后续的判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不仅解释了商家是如何通过定价策略来影响消费者的,也让我警惕自己在做决定时,是否被初次的“锚”所左右。另外,书中对“群体极化”的分析,让我对网络上的争论以及社会事件的舆论走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轻易被情绪化的言论所裹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卖弄技巧,而是用非常朴素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娓娓道来。它让我觉得,心理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就在我们身边,是解释我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金钥匙。我开始用更宽容的心态去理解那些“不同寻常”的行为,因为我知道,背后往往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益,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曾经习惯于从单一的角度去解读事情,而《极简心理学》教会我,很多现象都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学正是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分析框架。比如,书里提到的“可用性启发式”,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容易被那些容易想到的、生动具体的例子所影响,而忽略了那些概率上更可能发生的、但却不那么鲜活的事件。这让我对接收到的信息有了更强的辨别力。我还深刻认识到了“非理性”在人类决策中的普遍性,这让我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接受和包容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选择。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套“速成秘籍”,而是提供了一个“工具箱”,让我能够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去理解那些难以捉摸的人心。我发现,当我开始运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和分析时,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我不再是那个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困惑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够深入理解和积极参与其中的“玩家”。
评分读完《极简心理学》,我感觉自己好像突然拥有了一双“透视眼”,能够看到别人(以及自己)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和心理机制。以前,我总觉得有些人莫名其妙,或者某些事情的发生缺乏逻辑,但这本书就像侦探小说一样,把那些碎片化的线索串联起来,揭示了背后的真相。比如,书里提到的“确认偏误”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悖的。这让我对很多社会现象,包括新闻报道、网络评论,都有了更批判性的认识。我还发现,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烦恼”,比如拖延症、沟通障碍、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都可以在心理学理论中找到根源。这本书并没有卖弄深奥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概念化繁为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归因错误”的例子,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能力,而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却对他人恰恰相反。这种自我和对他人的不同评价方式,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非常常见。现在,当我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会下意识地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又一个心理学现象在作祟?这种变化让我感到自己变得更理性、更客观,也更能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评分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有点“后知后觉”,总是在事情过去很久之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极简心理学》就像一位温柔的向导,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把我从迷雾中拉了出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突然“啊哈!”一声,原来是这样!之前那些模糊的、难以言喻的感觉,现在都有了清晰的解释。比如,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有时候明明知道某件事不对,却还是忍不住去做,书里讲到的“认知失调”让我茅塞顿开。还有,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书里关于“情绪传染”的解释,让我明白了这是多么普遍的现象,也给了我一些应对的思路。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它充满了生活化的例子,我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听朋友聊天,但朋友聊天的内容却是我从未深入思考过的、却又如此贴近我的心理。它并没有给我一套“标准答案”,而是教会了我一套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让我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那些微妙之处。我开始注意到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反应,思考为什么会说出某些话,为什么会有某些行为。这种自我觉察的过程,虽然有时候会让我感到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喜悦。我真的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学,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活得更明白、更从容。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贴近性”和“实用性”。它并没有让我去背诵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直接将心理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对自己进行一次“心理体检”,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思维盲点,或者有哪些行为模式是可以通过调整来改善的。比如,书里讲到的“破窗效应”,让我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也促使我去审视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有,关于“损失规避”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对失去比获得更敏感,这在投资决策、甚至是个人选择上都有深刻的体现。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让我开始主动去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人和事。以前我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在我开始好奇“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尝试用书中提到的心理学概念去解释。这种主动的观察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也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的洞察。我不再仅仅是被动地经历生活,而是成为了一个更主动的“生活体验者”和“心理观察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