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常態下的中國體育工程學術前沿及設計創新
定價:98.00元
售價:73.5元,便宜24.5元,摺扣75
作者:陳騏
齣版社:華東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628529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常態下的中國體育工程學術前沿及設計創新》係第七屆中國體育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及首屆全國體育儀器器材科技創新設計展設計作品集。
內容提要
體育工程學是體育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早期的體育儀器器材研究開始,經過30年發展,已形成一門獨立學科,並不斷有新的技術融入到這門學科中。《新常態下的中國體育工程學術前沿及設計創新》以體育工程學為學科支撐的體育裝備器材研發、健身物聯網、運動可穿戴設備等研究領域取得瞭顯著成果,為促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的發展提供瞭重要的科技支撐和科技保障。在提供專業體育工程知識的同時,引發全民對公眾健康的關注。
目錄
上篇 論文
章 體育裝備和器材、軟件和算法的研發
基於人體工效學理論的個性化自行車平颱係統設計
劉 宇 傅維傑 王東海 梁雷超 王 勇(3 )
運動技術數據采集與分析係統的研製 肖書明 陳 騏 宣 華 王建明 王學峰(8 )
“橄欖球撞抗訓練設備”的加工製造與應用 鄭 剛羽毛球專項步法敏捷訓練係統的研發 柏長財 魏振鋼 鬍誌明 劉煥斌(21 )
近時期籃球器材中幾種不同類型標準籃球架的探析 何傳勝 楊 明 何衛東(26 )
靈敏素質測試係統的研製與應用 鬍 璞 張 劍 劉斌魁 鄭偉濤(34 )
基於雙目視覺的跳躍滑水測距係統設計與開發 彭 川 鄭偉濤 彭李明(44 )
《運動員競技心理能力和狀態診斷軟件 4.0 》的開發及應用郭 鬆 王 智 黃希發 肖書明(49 )
基於 UWB 技術的體育運動數據采集方法設計與實現 王磊磊(65 )
基於人體樹形結構的個性化人體建模方法 熊新炎 付 斌 韓 梅(68 )
基於 Opensim 仿真與驗證詠春拳圈手中生物力學特徵
劉堅斌 李樹偉 陳美薇 劉慕玲 李 濤(74 )
運動堅持計算技術初步研究 劉 洋 甄慶凱 劉泳慶 李祥臣(76 )
健身器材阻力源的分類研究 劉易夢琪 鄭偉濤 濛延榮 蔣成濤(82 )
中國功夫測力擺錘係統的研製 李恒飛 硃 東(87 )
靈敏素質訓練與測試係統的應用研究 韋俏麗 鄭偉濤 濛延榮(92 )
三維乒乓球運動仿真動畫的設計與實現 馮 卿(98 )
基於 Vicon 的水阻劃船器運動學特徵研究 蔣成濤 鄭偉濤 濛延榮 李 鐸 劉易夢琪(103 )
Saflight 學校體育課輔助教學器材的創新研究範延鬆 張曉迎 吳秀偉 徐相明 於 琛(109 )
第二章 大眾健身與公共體育服務
馬拉鬆愛好者運動習慣、傢族病史與心電信號特徵的關係研究
郭伯凱 夏 靈 溫 煦 龔瑩嵐 劉佳琦(115 )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對女性步態、下肢關節與肌肉錶麵肌電疲勞的影響 於亞光 於岱峰(120 )
……
作者介紹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儀器器材分會 華東理工大學 編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成功地架設起瞭一座連接基礎理論與前沿實踐的橋梁。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可持續性”和“智能化”這兩個熱點議題時的處理方式,沒有流於錶麵的概念炒作,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理念如何在體育工程的實際設計流程中落地生根。比如,它詳細論述瞭如何通過BIM技術集成環境模擬數據,從而在設計初期就實現能源效率的最優化,而不是等到後期再進行彌補性的調整。這種前瞻性的視角,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對現有技術的總結,更像是一份對未來十年體育工程發展趨勢的預判報告。對於任何希望站在行業製高點,規劃未來項目的人來說,書中提供的分析框架和技術路綫圖無疑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就像是進行瞭一次高強度的思維體操訓練。它絕非那種可以輕鬆瀏覽的入門讀物,裏麵的邏輯推導和理論框架構建得極其縝密,作者顯然是從非常宏觀的視角切入,再層層遞進到具體的工程實現細節。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新材料應用與結構優化那一章節,作者引用的那些跨學科的知識背景,比如結閤瞭仿生學原理來設計新型運動場地的緩衝係統,這種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讓人耳目一新。更難得的是,書中大量采用瞭案例分析來支撐理論,這些案例的選取非常具有代錶性,既有國內標誌性的體育設施,也有國際上最新的發展趨勢,使得抽象的理論立刻落地生根,變得鮮活起來。讀完某一節後,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在筆記本上勾勒齣知識脈絡圖,纔能真正將這些復雜的概念內化吸收,這無疑對提升個人的研究深度非常有裨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立刻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學術氣息。初翻開來,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時沒有廉價的摩擦聲,這對於一本注重細節的專業著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作者對於版式的排布也看得齣是下瞭功夫的,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留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那些密集的公式和圖錶,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的疲勞。特彆是書中穿插的那些示意圖和剖麵圖,綫條清晰、層次分明,很多復雜的結構原理僅僅通過圖示就能獲得直觀的理解,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高效得多。由此可見,齣版社在整體的工藝製作上是相當用心,充分考慮瞭專業讀者群體的閱讀體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放在書架上細細品味的實體書。
評分從一個側重於設計美學和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提供瞭很多啓發性的見解。它並沒有將體育工程僅僅視為鋼筋混凝土的堆砌,而是深入探討瞭空間形態如何影響運動員的錶現和觀眾的情感體驗。書中對光照設計、聲學環境控製以及人流疏導效率的研究,展現瞭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特彆是對特定運動項目場地微氣候控製的討論,細緻入微,仿佛作者親自參與瞭每一個場館的細節打磨。這種對“感受”的關注,使得這本書跳脫齣瞭傳統工程學的技術範疇,進入到瞭更具人文關懷的領域。我從中學習到,優秀的設計不僅僅是功能上的滿足,更是情感上的共鳴,這對於我未來在設計方案中融入更多“溫度”非常有幫助。
評分這本書的章節安排和內容組織邏輯清晰得像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結構圖,過渡自然流暢,沒有那種為瞭湊字數而硬生生堆砌內容的痕跡。每一個章節都像是服務於一個更大的整體目標,彼此之間既相對獨立,又互相印證。對於非全職研究人員,或者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汲取新知的人來說,這種結構簡直是福音。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碎片,挑選任何一個感興趣的子主題深入挖掘,而不用擔心會錯過關鍵的背景信息,因為必要的鋪墊在前文都已經嚴謹地完成瞭。這種高度的結構化,體現瞭作者極強的知識管理能力,也使得這本書成為瞭一個非常高效的專業知識檢索工具,而不是僅僅作為一本需要從頭讀到尾的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