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成围棋 初级篇 上
定价:25.00元
售价:18.0元,便宜7.0元,折扣72
作者:(韩)黄焰,金成来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4363706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笔者编写速成围棋系列书从入门篇到初级系列,前后已经过l年6个月的时间。其间,出版的围棋技术类书籍从入门到高级,从基础理论到高级理论形成体系的书较少见。甚至,针对一般学生的教育教材也没有整理出规律性的理论。其结果,由于从基础理论开始没有系统性教材,越是进入中级、高级,基本概念越是模糊难解,自然对于较难的问题就难于找出正确的答案了。
这些现象可从为了进一步提高围棋水平而来到围棋道场学习的学生当中找到。他们大部分已在围棋教室学习了2~4年,他们来到道场后有一个共同点,相对于学棋的时间来看,死活题和对杀的计算能力较差,更重要的是找不出从何处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另外,虽有摆棋谱的耐心,却对布局和行棋的基本理论理解不足。这些问题,应该说要从没有好的教材找原因。
在围棋教室学习满一年的学生应学会的基本知识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掌握布局和行棋的基本概念等,但是,现有的教材很少满足这一要求。死活与对杀的难易程度不说,解这些题的基础概念和要领也未成体系。尤其,对于行棋和布局的理解较之对死活和对杀更为贫乏。这些概念勉强由老师来补充,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笔者在经营围棋教室时深有体会,由于基础概念的不明确很多具体问题莫衰一是,形成不少混乱,从教育者角度来看实为可叹。任何领域都一样,基础的不足终将导致将来的后劲不足。
在初级篇编排了加强计算力的近战和死活内容,同时将行棋和布局的基本概念编成了问题。另外,将中级阶段学习的大场和小场的概念和区分方法给予了说明。各个项目都是围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要领进行整理的,所以学习后将易于应付较难的问题。
*后,我非常感谢积极出版本教材、推广本教材和使用本系列教材的所有朋友,同时,为使更多的人学围棋我们将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目录
作者介绍
黄焰,1956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文摘
序言
我对这类强调基础功的教材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真正的“速成”往往不是指一蹴而就,而是指用最高效的方法打下最坚实的地基。这本书在介绍基本手筋和常见死活问题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讲解方式,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变化,而是非常耐心地从最基础的“提子”和“眼位”概念入手,用最直观的图例来阐释“为什么这里是死棋”或者“为什么这个手筋有效”。我发现,很多我过去理解模糊的地方,在看了这本书的特定章节后,突然间豁然开朗。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清晰可见的局部战斗逻辑。尤其是在讲到“征子”和“枷”的配合时,那种循序渐进的推导过程,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耳边细细讲解,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编排的匠心独运。
评分这本书在引入高级概念之前的铺垫工作做得极其扎实,这在很多同类入门书中是经常被忽略的“短板”。比如,它在正式讨论“打入与挂角”之前,花了相当篇幅去讲解“厚薄”对后续作战的影响,并且巧妙地将“厚”的概念具象化为对周围棋子的“支持力”,而非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术语。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主要段落后面设置的“自我检验”小节,这些小测验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们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而是要求读者将刚刚学到的某个新技巧应用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棋形中去,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新知识很快就能被整合进原有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孤立的记忆层面,这对于真正掌握围棋的实战应用来说,是无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棋谱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棋类书籍中的一股清流,它的纸张质感摸上去就让人感觉非常舒适,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的纸张,而是带着一点点亚光质感的米白色纸张,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累。装帧方面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书脊的处理得很平整,即便是新书打开也不会有那种生怕把书弄坏的顾虑。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些棋谱的图例部分,黑白棋子的对比度做得恰到好处,线条清晰锐利,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一眼分辨出每一颗棋子的位置和走向,这一点对于需要反复研究棋局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同类型的入门书籍,图例经常模糊不清,或者棋子周围的虚线干扰视线,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专业和细致,看得出制作者对围棋学习者的体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关怀。翻阅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种沉稳而专业的态度,这让我对书的内容也充满了期待。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我非常欣赏的类型——简洁、有力,且充满教学的智慧。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故作高深,堆砌晦涩的术语,反而大量使用了平实的口语化表达来引导读者的思维。例如,在讲解如何构建“根据地”时,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布局图,而是先描述了棋子在空旷棋盘上“寻找归属感”的过程,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心理门槛。再者,书中的章节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从最简单的对杀练习,到中盘的攻防思路,每一步的衔接都像精心编排的武术套路,层层递进,毫无跳跃感。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枯燥的教材,而是在进行一场有计划的、结构严谨的思维训练,这对于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评分从作者的布局思路来看,这本书的编纂者明显是站在一个全局性的角度来规划初学者的学习路径的。他们深知围棋的魅力在于其庞大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并未将重点放在“记住多少定式”,而是着力于培养读者对“局部价值判断”的敏感性。我尤其赞赏它在讲解收官阶段时所展现的宏观视野——它没有将收官视为一套死板的计算题,而是将其融入到中盘战斗的延续中去,提醒读者在下每一手时就要为最终的目数做打算。这种将局部战斗与整体战略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使得读者在学习初期就能建立起一种大局观,避免了许多初学者在学完基础技巧后,依然无法将这些技巧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效棋局的困境。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框架,而非简单的招法手册,这一点弥足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