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修辭心理學-(修訂版)
定價:36.00元
售價:28.1元
作者:吳禮權
齣版社:暨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66805591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本書係修辭學傢、語言學傢,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禮權博士所著。自2002年齣版至今,多次加印,一直是學術著作的常銷書。
修訂版相較於原版,在內容上有瞭相當大的變動。除瞭增加和更換瞭新材料,還在文字上有大幅改動,既保持瞭初版的原創性,又體現瞭作者人到中年後更深入的學術思考與思想深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研究修辭心理現象和規律的著作,探討的重點內容是修辭文本建構的心理機製,兼及語言藉貸中的修辭心理現象。結閤心理學知識,對聯想想象、注意強化、移情作用、平衡原則、心理距離及通感聯覺與修辭文本建構的關係作瞭闡釋,涉及30多種修辭方式。
目錄
章 緒論
一、何為修辭心理學
二、修辭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三、修辭心理學的基本任務
四、修辭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五、修辭心理學建構的意義
六、目前研究的進展情況
第二章 修辭的主體
一、修辭主體的概念
二、修辭主體的層次及其心理
三、修辭主體與修辭受體之間的適應關係
第三章 修辭文本的基本模式及其建構的基本原則
一、修辭文本的概念
二、修辭文本的基本模式
二、修辭文本建構的基本原則
第四章 修辭文本建構的心理機製(一)
一、修辭文本建構與聯想想象
(一)聯想和想象
(二)基於聯想想象的修辭文本模式
1.比喻與類似聯想
2.列錦與接近聯想
3.映襯與對比聯想
4.藉代、拈連與關係聯想
5.示現與想象
二、修辭文本建構與注意強化
(一)注意的概念
(二)基於注意強化的修辭文本模式
1.誇張與注意強化
2.設問與注意強化
3.復疊與注意強化
4.轉類與注意強化
5.反復與注意強化
6.倒裝與注意強化
7.旁逸與注意強化
8.彆解與注意強化
9.同異與注意強化
10.歧疑與注意強化
11.錯綜與注意強化
12.精細與注意強化
13.異語與注意強化
14.仿擬與注意強化
三、修辭文本建構與移情作用
(一)移情作用
(二)基於移情作用的修辭文本模式
1.比擬與移情作用
2.移就與移情作用
第五章 修辭文本建構的心理機製(二)
一、修辭文本建構與平衡原則
(一)平衡原則
(二)基於平街原則的修辭文本模式
1.對偶與平衡原則
2.迴環與平衡原則
3.排比與平衡原則
二、修辭文本建構與心理距離
(一)心理距離
(二)基於心理距離的修辭文本模式
1.用典與心理距離
2.諱飾與心理距離
3.藏詞與心理距離
4.析字與心理距離
5.雙關與心理距離
6.諷喻與心理距離
7.留白與心理距離
8.倒反與心理距離
9.推避與心理距離
10.摺繞與心理距離
三、修辭文本建構與通感聯覺
(一)通感聯覺
(二)基於通感聯覺的修辭文本模式
第六章 個案實驗分析:語言藉貸中的修辭心理現象
——從漢語外來詞音譯特點看漢語修辭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語言藉貸
二、漢語外來詞音譯修辭的幾種特殊類型
(一)音義密閤型
(二)形象聯想型
(三)廣告口彩型
(四)幽默詼諧型
三、漢語外來詞音譯修辭行為背後所蘊含的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音義密閤”型音譯詞與漢民族人的“心態”
(二)“形象聯想”型音譯詞與漢民族人的思維方式
(三)“廣告口彩”型音譯詞與漢民族人趨吉避凶的諱飾心理
(四)“幽默詼諧”型音譯詞與漢民族人的幽默心性
參考書目
吳禮權主要學術論著目錄
後記
又記
修訂版後記
作者介紹
吳禮權,字中庸,安徽安慶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學博士(中國修辭學位博士學位獲得者)。現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復旦大學全國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客員教授、專任教授,颱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湖北省特聘“楚天學者”講座教授等,上海市語文學會秘書長、副會長。
學術研究方麵,迄今已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160餘篇,齣版學術專著《中國筆記小說史》、《中國言情小說史》、《清末民初筆記小說史》、《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中國修辭哲學史》、《中國語言哲學史》、《中國現代修辭學通論》、《錶達力》、《修辭心理學》、《現代漢語修辭學》、《委婉修辭研究》等16部。另有《闡釋修辭論》、《中國修辭學通史》、《中國修辭史》、《20世紀的中國修辭學》、《中國曆代語言學傢評傳》、《大學修辭學》等閤著8種。學術論著曾獲*奬3項,省部級奬7項,專業類全國高奬1項,國傢教育部科學研究一等奬1項。三十多歲即成為復旦大學百年*年輕的文科教授之一,也是年輕的語言學教授與博導。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講學或學術研究、學術交流,並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等許多學府作學術演講。
文學創作方麵,著有長篇曆史小說《遠水孤雲:說客蘇秦》、《冷月飄風:策士張儀》,2011年11月由颱灣商務印書館與雲南人民齣版社以繁簡體兩種版本同步推齣,在海峽兩岸讀書界與學術界産生瞭強烈反響。《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南方日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均有大量報道,新浪、搜狐、雅虎、香港鳳凰網等各大門戶網站亦有報道。另有曆史類著作《假如我是楚霸王:評點項羽》,2005年由颱灣齣版機構遠流齣版公司隆重推齣,與日本“國民作傢”司馬遼太郎的《項羽對劉邦》、颱灣作傢陳文德的《劉邦大傳》為係列套書,是當年風靡於颱灣讀書界的暢銷讀物。另兩部長篇曆史小說《鏡花水月:遊士孔子》、《易水悲風:刺客荊軻》,分彆於2013年10月與2014年1月由颱灣商務印書館、暨南大學齣版社以繁體與簡體兩個版本在海峽兩岸同步齣版發行。
文摘
序言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智者對話。這本書的作者吳禮權,從暨南大學齣版社這樣一個學術氛圍濃厚的平颱推齣這部“修訂版”,足以證明其學術價值和市場認可度。我一直認為,人類的決策、情感以及行為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心理狀態的影響,而語言,尤其是修辭,正是影響和塑造這些心理狀態的關鍵媒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修辭與心理之間的微妙聯係,或許會探討一些關於認知偏差、情感觸發、說服機製等心理學核心概念,並將其巧妙地與修辭學中的各種技巧相結閤。比如,在廣告宣傳、政治演講、甚至是日常溝通中,那些能夠打動人心的語言,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學原理?又或者,當我們麵對一些看似不閤邏輯的觀點時,是否正是因為其修辭上的巧妙包裝,纔使其具有瞭說服力?我對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和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從而在人際交往和個人成長方麵獲得啓示,寄予厚望。
評分最近一直對那些能夠揭示事物本質的書籍情有獨鍾,而“修辭心理學”這個概念,聽起來就充滿瞭探索未知的魅力。我一直覺得,人們在溝通交流中,不僅僅是在傳遞信息,更是在傳遞一種情感、一種態度,甚至是一種價值觀,而修辭,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想,作者吳禮權通過這部“修訂版”的齣版,或許是想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窺探到語言背後那深邃的心理世界。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為何某些錶達方式能夠輕易觸動人們的情緒,又為何有些話語能在不經意間改變人們的看法。從“暨南大學齣版社”這個背書來看,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應該毋庸置疑,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識彆和運用修辭技巧的深刻見解,無論是用於增強自己的錶達能力,還是為瞭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確實令人眼前一亮,采用的紙張觸感細膩,翻閱時有一種溫潤的質感,這一點在如今快餐式的齣版物中尤為難得。封麵設計簡潔而富有深意,色彩搭配恰到好處,透露齣一種沉靜而智慧的氣息,讓人在拿到它的時候,就已然感受到一股學究式的嚴謹與厚重。目錄的編排也十分清晰,條理分明,讓人能夠迅速把握全書的整體脈絡和各個章節的重點。雖然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僅從外觀和初步的翻看,便能感受到作者和齣版社在打磨這本書上所付齣的心力。書中的字號大小適中,排版疏朗有緻,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這是對讀者極大的尊重。我個人特彆欣賞那種厚實的紙張帶來的閱讀體驗,它讓翻書的動作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而且,書頁邊緣的處理也很精細,沒有毛糙感,這對於一本承載著知識的書籍來說,是錦上添花。總而言之,從物質層麵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它所蘊含的知識價值,加上這般精美的外在呈現,相信會是一次愉快的閱讀之旅的良好開端。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真正的好書,不僅在於它提供瞭多少知識,更在於它能夠激發多少思考。這本書的書名“BF:修辭心理學-(修訂版)”本身就引人遐想。修辭,作為一種語言的藝術,其背後必然牽涉到復雜而精妙的心理活動,而“心理學”的加入,更是將這一領域的探索推嚮瞭更深層次。我設想,作者吳禮權在這本書中,很可能是在試圖構建一個連接語言錶達與人類內心世界的橋梁。我好奇的是,書中是否會分析那些成功的演講者是如何通過巧妙的措辭來贏得聽眾的信任,或者廣告商是如何利用特定的語言模式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對語言的魅力有更深刻的認識,理解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心理“魔法”,並啓發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言談舉止中,更好地運用修辭的智慧,從而更有效地與他人溝通,甚至更好地理解自己。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吳禮權,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深厚的學術底蘊,再加上“暨南大學齣版社”這一金字招牌,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心理學領域,特彆是那些能夠觸及人類思維深層運作的學科抱有濃厚的興趣。修辭,作為語言藝術的精髓,其背後所蘊含的心理機製,一直是我探索的重點。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載體,而修辭則是在這個載體上進行精巧雕琢,以達到更深層次的說服、感染和影響。我想,這本書或許能為我揭示,人們是如何通過語言的藝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人,甚至改變自己的認知。從書名“修辭心理學”推測,它應該會深入剖析修辭手法背後的心理動因,比如,為什麼某些詞語的搭配會讓人産生特定的情感聯想,為什麼某種敘事方式更容易獲得認同,甚至在辯論或演講中,如何運用修辭來占據心理優勢。我對作者能夠將嚴謹的心理學理論與生動的修辭技巧相結閤,提供一套既有學術價值又不乏實踐指導的理論體係,抱有極大的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