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以為你抑鬱,就真的是抑鬱嗎?
定價:29.80元
作者:埃裏剋?梅塞爾 ,張冉
齣版社:湖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43898141
字數:144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美國心理學傢梅塞爾揭開全球數十億抑鬱癥患者的心理睏惑!
◆讓韆萬美國人迴歸寜靜的安心之作!
◆揭開抑鬱的真相:你以為的抑鬱不過是正常的悲傷
這本書幫助我們瞭解悲傷痛苦等消極情緒被變成一種叫做“抑鬱”的心理障礙的過程和原因,以及為何這一轉變使我們變得“更病態更脆弱”。
世界在縮小,美國式的精神疾病被推銷到世界各地。很快,全世界就會有數十億的“抑鬱癥患者”服用抗抑鬱藥以驅逐他們的不快樂。你要做的就是對抑鬱這個概念說不,從這一刻起重新創造生活意義。
內容提要
揭開 全球數十億 抑鬱癥患者的心理睏惑!你以為的抑鬱,不過是正常的悲傷!
抑鬱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現代社會壓力大、節奏快,情緒持續低落極有可能導緻抑鬱癥,嚴重者可産生自殺行為。在這本書中,作者埃裏剋通過畢生的研究,對抑鬱癥産生的原因,及癥狀,治療等提齣瞭新觀點。找齣抑鬱情緒與其他悲傷情緒的區彆,揭開抑鬱的真相並重新定義抑鬱癥,引導讀者從新的角度看待人生中的各種睏難,使人們從傳統的自救模式中走齣來,激發內心積極的情緒,活齣自己,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目錄
序言 不快樂的真相
部分 重談抑鬱
章精神障礙如何被創造
第2章所謂治療究竟有何療效
第3章人們相信“抑鬱”存在的十五個理由
第二部分 你的存在主義計劃
第4章存在主義理念之一——及其真相
第5章正視生活
第6章探究意義
第7章決定重要性
第8章接受創造意義的義務
第9章決定如何判定重要性
0章尊重自己的欲望、需求和價值觀
1章創造以生活為目的的理想
2章運用你的存在智能
3章專注於意義而非情緒
4章跳齣昏迷狀態
5章正視存在的現實
6章創造自己的意義詞匯
7章意義咒語
8章保持一項清晨意義練習
9章協調每一天
第20章把握意義機遇
第21章應對意義危機
第22章存在主義自理
第23章認知性自理
第24章行為性自理
結語 解密抑鬱
關於作者 埃裏剋梅塞爾的其他作品
各界贊譽
注釋
作者介紹
埃裏剋·梅塞爾(Eric Maisel):
美國心理學傢,擅長研究心理與人生幸福的主題,具有非凡的影響力。通過“今日心理”及其他網絡平颱和在綫課程,與韆萬讀者交流他們的心理問題。著有暢銷書《禪意十秒》,以及《生命的創造力》、《駕馭創造性焦慮》、《睡眠思考》、《梵高的憂傷》等四十多部作品,被譽為全美纔華全麵的心理學傢。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觸及瞭一個當下非常普遍但又常常被誤解的議題。“你以為你抑鬱,就真的是抑鬱嗎?”這句話,仿佛在輕輕地提醒我:彆輕易下結論。我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一些暫時的情緒低落、疲憊不堪,就輕易地給自己貼上“抑鬱”的標簽。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嚴謹的學者,或者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谘詢師,用科學、客觀的態度,來剖析“抑鬱”這個概念。它是否會帶我們走進真正的抑鬱癥世界,瞭解它的深層原因、復雜的錶現形式,以及與普通情緒波動的區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清晰的心理健康認知體係,讓我們能夠理性地看待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一些流行詞匯所裹挾,或者被不必要的擔憂所睏擾。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為我們在理解自身和他人心理健康方麵,提供一股清流,帶來更深遠的啓發。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書名,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關於心理健康和情緒認知的疑問。我周圍的朋友、同事,甚至我自己,都曾有過“感覺自己好像抑鬱瞭”的時刻。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睏惑:我們對抑鬱的理解,是不是過於簡單化瞭?是不是把一些暫時的情緒波動,過度解讀成瞭嚴重的心理疾病?這本書似乎就是要挑戰我們這種淺嘗輒止的認知。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用嚴謹的科學態度,為我們揭開抑鬱的真實麵紗,區分它與普通的情緒低落、壓力過載、甚至僅僅是疲憊之間的界限。它是否會深入探討抑鬱癥的成因、癥狀,以及診斷標準?更重要的是,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識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睏擾,並提供相應的應對策略?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們在麵對情緒問題時,能夠更加理性、科學地分析,而不是被恐慌和誤解所淹沒。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為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心理健康議題中,點亮一盞明燈。
評分“你以為你抑鬱,就真的是抑鬱嗎?”這個題目,簡直像一道閃電,瞬間擊中瞭我的好奇心。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於“抑鬱”的討論似乎無處不在,但很多時候,這種討論顯得過於泛化,甚至有些“標簽化”。我常常會思考,我們對抑鬱的理解,是不是過於簡單瞭?是不是把一些暫時的情緒低榖、或者僅僅是壓力過大,就輕易地歸結為“抑鬱”?這本書,我非常期待它能像一位專業的領航員,帶領我們穿越心理健康的迷霧。它是否會深入淺齣地解釋抑鬱癥的醫學定義、臨床錶現,以及與普通情緒波動的關鍵區彆?它是否會幫助我們辨彆,什麼時候是需要專業幫助的信號,什麼時候僅僅是人生中的一個普通低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更係統、更科學的認知工具,讓我們能夠理性地看待和處理自己的情緒睏擾,避免過度解讀,也避免輕視真正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最期待閱讀的一本書籍。
評分“你以為你抑鬱,就真的是抑鬱嗎?”這句話,就像是一記警鍾,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對自身情緒的感知是否過於粗糙和隨意。我常常看到社交媒體上充斥著關於“抑鬱”的討論,但很多時候,這種討論顯得有些泛化,缺乏深度和準確性。這本書的題目,直接戳中瞭我的痛點,也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真正的抑鬱癥究竟是什麼,它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經曆的悲傷、焦慮、失落等情緒,有哪些本質的區彆。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臨床上的案例分析,讓我們更直觀地認識抑鬱癥的復雜性?它是否會引導我們去反思,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纔能不被網絡上的碎片化信息所誤導,形成對心理健康的科學認知?我渴望從中獲得一套更加精準的工具,去辨彆和區分不同程度的情緒睏擾,從而更好地關照自己和身邊的人。這本書,有望成為我們認識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啓濛讀物。
評分這本書,光看名字就足夠吸引人瞭。“你以為你抑鬱,就真的是抑鬱嗎?”這句話直擊人心,也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我們生活中,常常會將一些負麵情緒、低落的狀態簡單地歸結為“抑鬱”,似乎成瞭一種流行的標簽。但真正的抑鬱,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又該如何辨彆?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打破迷思的視角?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抑鬱的本質,引導讀者理性看待和區分不同程度的情緒睏擾,而非盲目地對號入座,或者將一些暫時的不快輕易標簽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智慧的朋友,用溫和但堅定的語氣,幫助我們理清思緒,認識到心理健康並非非黑即白,而是存在一個光譜。同時,我也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現代社會中“抑鬱”一詞被過度使用的現象,以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被不必要的焦慮所裹挾。總而言之,這本書的題目已經成功勾起瞭我的興趣,我渴望從中獲得更深刻的洞見,以及更實用的思考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