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速成圍棋:基礎篇(下 2017版)
定價:25.00元
作者:黃焰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5253617
字數:
頁碼:1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速成圍棋:基礎篇(下 2017版)》主要講述瞭,很多小朋友在學圍棋,這對圍棋界來講是令人振奮的。有兒童教育是百年大計的說法,所以圍棋從兒童抓起對於圍棋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此教材適當降低瞭已有教材的難度,為改變以往把圍棋看成是吃子遊戲的錯誤想法,收錄瞭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問題,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訓練問題也是提高圍棋興趣的內容。
《速成圍棋:基礎篇(下 2017版)》簡單易懂,是學習圍棋的好幫手,非常適閤作為兒童圍棋教育的教材。
目錄
1.兩次叫吃
1-1.兩次叫吃後——吃棋
1-2.兩次叫吃後——逃
1-3.兩次叫吃後——徵
1-4.兩次叫吃後——枷
圍棋小常識
2.先手以後
2-1.找齣先手的地方
2-2.先手交換後——吃棋
2-3.先手交換後——連接
3.滾包
3-1.連續叫吃和滾包
3-2.徵、罩和滾包
4.緩徵
5.對殺
5-1.氣的計算
5-2.撲的收氣法
5-3.長氣
6.連
7.斷
8.行棋
8-1.基本行棋
8-2.尖
9.死活
9-1.眼形的死活練習
9-2.五目死活,六目死活
9-3.雙活
9-4.地的界限
9-5.假眼和界限
圍棋小常識
10.控製點和盤麵的大小
11.大小
12.劫
12-1.劫勝
1 2-2.劫與死活
13.布局、
13-1.棋盤上的術語
13-2.二綫滲透
13-3.夾攻
13-4.中央一間跳
13-5.下互相一間跳的地方
14.收官
實力測驗
迴
第2迴
第3迴
作者介紹
黃焰,1965年生。
9歲學棋,11歲進入山西省體工隊。
1986年升為五段。
1989年首屆“中國女子名人戰”冠軍。
文摘
序言
1.兩次叫吃
1-1.兩次叫吃後——吃棋
1-2.兩次叫吃後——逃
1-3.兩次叫吃後——徵
1-4.兩次叫吃後——枷
圍棋小常識
2.先手以後
2-1.找齣先手的地方
2-2.先手交換後——吃棋
2-3.先手交換後——連接
3.滾包
3-1.連續叫吃和滾包
3-2.徵、罩和滾包
4.緩徵
5.對殺
5-1.氣的計算
5-2.撲的收氣法
5-3.長氣
6.連
7.斷
8.行棋
8-1.基本行棋
8-2.尖
9.死活
9-1.眼形的死活練習
9-2.五目死活,六目死活
9-3.雙活
9-4.地的界限
9-5.假眼和界限
圍棋小常識
10.控製點和盤麵的大小
11.大小
12.劫
12-1.劫勝
1 2-2.劫與死活
13.布局、
13-1.棋盤上的術語
13-2.二綫滲透
13-3.夾攻
13-4.中央一間跳
13-5.下互相一間跳的地方
14.收官
實力測驗
迴
第2迴
第3迴
坦白說,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內頁的紙張質量,確實是“老派”的典範,如果不是衝著內容,我可能會在書店裏匆匆略過。但正是這種對形式的剋製,反而凸顯瞭內容本身的重量。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我認為在於它對“序盤”階段的處理上。很多入門教材往往在開局階段一帶而過,或者隻教幾套固定的布局,但這本書則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探討“布局思想”而非“具體招法”。作者反復強調,圍棋的本質是空間的爭奪,而序盤就是為中盤的戰鬥劃定戰場。我花瞭兩周時間,反復鑽研書中關於“星位”和“三三”的開局思路的對比分析。作者用極其細緻的筆觸分析瞭在不同局勢下,選擇高掛和低掛的深層意圖,以及對後續行棋節奏的影響。這些見解,遠超齣瞭我過去接觸到的任何一本同級彆教材。當我嘗試將書中的理念應用到和AI對弈時,我發現我開始能更早地預判到對方接下來的戰略方嚮,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瞎子摸象”。這本書更像是一部“棋理哲學”的入門讀本,它教你如何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該怎麼走。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相當的樸實,甚至可以說是略顯陳舊,但這恰恰在某種程度上暗示瞭內容本身的紮實和經久不衰。我是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購入的,他是一位資深的棋友,對我強調這本書的“內功心法”遠勝於花哨的招式。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翻開扉頁,排版上確實能看齣是早期的齣版風格,字體和行距都偏嚮傳統,不過清晰度尚可,對於需要仔細研讀的棋譜和圖解來說,不成問題。我尤其欣賞它對基礎概念的闡述,沒有像一些現代棋譜那樣上來就拋齣復雜的定式,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甚至夾雜著一些老一輩棋手纔有的幽默感,來解釋“氣”、“眼位”這些最核心的知識點。讀起來並不覺得枯燥,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坐在你身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邁齣正確的第一步。特彆是關於“形”的構建,作者用大量的對比圖例說明瞭“好形”與“壞形”之間的微妙差異,這對於我這種總是在對局中迷失方嚮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已經開始嘗試將書中學到的“緊湊”原則應用到實戰中,雖然短期內勝率變化不大,但下棋的心態明顯沉穩瞭許多,不再是鬍亂爭奪,而是開始有意識地經營自己的根據地瞭。這本書的價值,我想正在於這種由內而外的打磨,它強迫你把地基夯實,而不是急於蓋起華而不實的樓層。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反潮流”——它不追求花哨的視覺效果,也不試圖用廉價的捷徑來吸引讀者。它提供的是一條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正路”。這本書最令我佩服的是它對“官子”的重視程度,這一點在很多速成教材中是被嚴重弱化的。作者認為,優秀的棋手往往在官子階段拉開差距,因為那時所有的布局和中盤的優劣都已經固化,剩下的就是精確的計算和對價值的判斷。書中關於“先手”、“後手”的價值量化分析,讓我有瞭一種全新的認識。以前我總覺得官子就是收束,現在我明白,官子是驗證和實現中盤戰略的關鍵終點。作者用瞭大量的棋例來展示如何通過細微的官子價值判斷,將原本均勢的對局轉化為微弱的優勢。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對圍棋的敬畏之心。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慢工齣細活”的感覺,它要求讀者具備足夠的耐心和反思能力,但一旦你跟上瞭它的節奏,你會發現自己對圍棋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記住招法”的層麵,而是真正開始觸及到“計算深度”和“全局觀”的門檻。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對作者在業餘棋壇的聲譽有所耳聞,據說他對於入門者的誤區有著一套獨到的解剖方法。事實證明,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貼閤我這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棋手。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死活題”的引入不是生硬地羅列題目,而是將死活的判斷融入到瞭具體的布局和中盤戰鬥的場景中去講解。比如,在講解如何處理被侵入的角落時,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設計瞭一個個帶有迷惑性的陷阱,引導讀者去犯錯,然後再循循善誘地指齣錯誤背後的棋理所在。這種“誘導式教學”的效果遠超死記硬背。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如何利用“雙活”來牽製對方的厚勢,那段論述極其精妙,它不是教你如何做活一塊棋,而是教你如何通過“做活”來達到限製對手擴張的目的。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凝練,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圖例都像是一個精確切割的零件,組裝起來便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對於我這種習慣於結構化學習的人來說,這種嚴謹性簡直是福音,它讓學習圍棋從一種隨性的摸索,變成瞭一門有章可循的學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說實話,並不是我期待的“速成”係列應有的那種亮眼和新潮。我更偏嚮於那些色彩鮮艷、圖文並茂、帶有大量高分辨率棋局演示的現代圍棋教材。然而,當我真正深入到內容本身後,便立刻明白瞭為什麼有人會推崇這種“土味”的經典。它摒棄瞭所有花哨的裝飾,將筆墨完全集中在瞭邏輯推演的嚴密性上。作者似乎對每一手的選擇都進行瞭近乎苛刻的自我審視,確保沒有留下任何模棱兩可的解釋空間。我花瞭好幾個下午的時間,專門對比瞭書中關於“打入”與“靠”的幾種經典應對方案。不同於網絡上那些碎片化的教學視頻,這裏的講解是結構化的,它不僅告訴你“應該怎麼走”,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不能那樣走”。這種深入骨髓的原理剖析,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棋局復雜性的理解。比如,書中對“勢”與“地”的權衡,用瞭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對於我這種追求效率的學習者來說,雖然初看信息密度有點大,需要反復閱讀纔能消化,但一旦理解透徹,那種知識帶來的充實感是其他快餐式學習材料無法比擬的。它不是那種能讓你在兩周內就戰勝朋友的書,而是能讓你在未來兩年內,持續不斷地從對局中汲取養分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