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精 |
| 作者 | 张大辉 |
| 定价 | 19.50元 |
| 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513897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79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主要采自我国五大流派传统太极拳之一的孙式太极拳。心意方面参照蒙古密法及武、杨、吴、陈四大流派传统太极拳的综合性特点。十五个拳式,四十二个要素,卧牛之地,用时仅三五分钟,动作简约而不简单,内涵而不彰显,深受广大办公室人员的喜爱,是现代职场人群调节身心健康、缓解焦虑的极好强身健体运动。 张大辉著的《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精要》可以作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在职员工强身健体的参考读本,也可以作为大型企业推广职工健身活动的教材。 |
| 作者简介 | |
| 张大辉先生,1964年生。孙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孙剑云的弟子。蒙古密法专家,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现居北京。1988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武术五段。曾任中航工业制造所所长助理,现任中国航空制造技求研究院特级业务经理、中国航空体协太极文化顾问。 张大辉先生是孙式太极拳和蒙古密法的主要传承人和代表人物,是太极文化七步九点论的提出者。1982年,他随外祖父白相瑞先生(蒙古族,1908年生,卒于1991丰,蒙古密法专家,蒙古学学者,蒙医专家)修习蒙古密法。1992手,师从中国武求十大名师——孙剑云先生(1914车生,卒于2003年,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生之女)学习孙式太极、形意、八卦拳剑等,是孙剑云先生的入室弟子,是孙禄堂先生晚年武学的主要传承人,是北京市朝阳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孙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入选“中华太极人物”(100人)和“中华太极推广人”(23人)。曾配合孙剑云先生拍摄孙式太极拳推手录像、拳照等。撰写有《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蒙古密法简介》《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太极拳修习学案教学法》《孙式太极拳道功研究初步》等多篇太极文化研究文章。出版和编著《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等专著。 |
| 目录 | |
| 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概述 节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拳式及要素名称 第二节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行拳要领总说 一 头面部 二 上肢部 三 躯干部 四 下肢部 第二章 拳式图文解析 式 无极式 要素1 沙中立杆 第二式 太极式 要素2 意在形先 第三式 懒扎衣 要素3 回顾来径 要素4 临海观潮 要素5 太公探海 要素6 踽踽独行 第四式 开合手 要素7 谛听良久 要素8 西伯思贤 要素9 开门观远 要素10掩门待贤 第五式 单鞭 要素11 携鞭初探 要素12定形开鞭 第六式 云手 要素13右式周旋 要素14周旋转关 要素15左式周旋 要素16周旋转关 要素17右式周旋 第七式 三体式 要素18二度谛听 要素19临崖观瀑 要素20 三体万物(左式) 要素21 腹里乾坤 要素22 三体万物(右式) 第八式 八卦式 要素23 腹里乾坤 要素24 推窗望月(左式) 要素25 腹里乾坤 要素26 推窗望月(右式) 第九式 手挥琵琶 要素27 持平惧满 第十式 抱虎推山 要素28 蓄势待机 要素29 临渊履冰 要素30 势定乾坤 第十一式 搂膝拗步 要素31 本相庄严 要素32 拔草寻蛇 要素33 特立独行 第十二式 退步跨虎 要素34 三思退步 要素35 虑定思沉 第十三式 双撞捶 要素36 潜龙勿用 要素37 见龙在田 要素38 飞龙在天 第十四式 阴阳混一 要素39 左出右伏 要素40 齐头并进 要素41 双龙入海 第十五式 无极还原 要素42 本具淡然 第三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连续图谱 第四章 太极拳文化学者言论摘要 节 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 第二节 孙剑云先生说太极拳练法 一主旨举要 二孙式太极拳的功效及医疗保健作用 三孙式太极拳的练法 四练法要诀 第三节 张大辉说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 第四节 张大辉说太极拳学习要点 第五章 作者文章选编 节 蒙古密法简介 一 修习蒙古密法的经历 二 蒙古密法的起源 三 蒙古密法的练习方法 四 功法理论概要 第二节 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 一孙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二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 第四节 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 一 太极文化创意实践引言 二 太极文化源流和内涵简述 三 七步九点论的基本内涵 四 七步说简述(剖析) 五 九点论简述(剖析) 附录 七 老图山人太极书院——孙式太极拳道功物化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概述 节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拳式及要素名称 第二节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行拳要领总说 一 头面部 二 上肢部 三 躯干部 四 下肢部 第二章 拳式图文解析 式 无极式 要素1 沙中立杆 第二式 太极式 要素2 意在形先 第三式 懒扎衣 要素3 回顾来径 要素4 临海观潮 要素5 太公探海 要素6 踽踽独行 第四式 开合手 要素7 谛听良久 要素8 西伯思贤 要素9 开门观远 要素10掩门待贤 第五式 单鞭 要素11 携鞭初探 要素12定形开鞭 第六式 云手 要素13右式周旋 要素14周旋转关 要素15左式周旋 要素16周旋转关 要素17右式周旋 第七式 三体式 要素18二度谛听 要素19临崖观瀑 要素20 三体万物(左式) 要素21 腹里乾坤 要素22 三体万物(右式) 第八式 八卦式 要素23 腹里乾坤 要素24 推窗望月(左式) 要素25 腹里乾坤 要素26 推窗望月(右式) 第九式 手挥琵琶 要素27 持平惧满 第十式 抱虎推山 要素28 蓄势待机 要素29 临渊履冰 要素30 势定乾坤 第十一式 搂膝拗步 要素31 本相庄严 要素32 拔草寻蛇 要素33 特立独行 第十二式 退步跨虎 要素34 三思退步 要素35 虑定思沉 第十三式 双撞捶 要素36 潜龙勿用 要素37 见龙在田 要素38 飞龙在天 第十四式 阴阳混一 要素39 左出右伏 要素40 齐头并进 要素41 双龙入海 第十五式 无极还原 要素42 本具淡然 第三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连续图谱 第四章 太极拳文化学者言论摘要 节 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 第二节 孙剑云先生说太极拳练法 一主旨举要 二孙式太极拳的功效及医疗保健作用 三孙式太极拳的练法 四练法要诀 第三节 张大辉说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 第四节 张大辉说太极拳学习要点 第五章 作者文章选编 节 蒙古密法简介 一 修习蒙古密法的经历 二 蒙古密法的起源 三 蒙古密法的练习方法 四 功法理论概要 第二节 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 一孙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二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 第四节 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 一 太极文化创意实践引言 二 太极文化源流和内涵简述 三 七步九点论的基本内涵 四 七步说简述(剖析) 五 九点论简述(剖析) 附录 七 老图山人太极书院——孙式太极拳道功物化 |
这本书的文字表达力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并非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语言,而是融入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体养生的深刻洞察。作者在描述动作意境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古典哲学的思想,使得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比如,在描述某个特定动作时,会结合“松静自然”或“以意领形”的理念进行阐述,这种形神兼修的指导思想,让练习者能够更深层次地进入状态。我个人特别喜欢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描述,它们能帮助我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想象和体会动作的内在要求,避免了机械模仿的误区。这种文笔上的张力和思想上的深度,使得这本书超越了普通健身指南的范畴,具备了更持久的阅读价值和研究空间。它让人体会到,真正的功法,是身体与心智的和谐统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一个对书籍外观有一定要求的人,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觉到出版社在细节上下的功夫。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翻阅起来手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轻飘感。更别提内页的排版了,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作为一本介绍传统功法的书籍,清晰的图文配合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每一张插图都裁剪得非常精细,动作的分解步骤讲解得一丝不苟,让人感觉作者和编辑团队对内容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把控。初次翻阅,我就被这种专业级的制作水准所折服,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那种油墨和纸张混合的淡淡香气,都让人心神宁静,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无疑为本书增添了极高的附加值。
评分从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来看,这本书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系统性思维。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要领,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且递进的学习路径。开篇部分对功法历史和核心理念的阐述,为后续的练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人明白“为什么要练”以及“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些动作的内在含义”。随后,章节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从站桩的基础姿势到各个单式的分解教学,再到整体的连贯性练习,每一步都设计得环环相扣。这种结构化的安排,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感觉作者在编排时,是站在读者的角度,预设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惑点,并提前给出了解决方案。阅读过程中,我几乎不需要跳跃式地去寻找前后知识点的关联,因为它们已经被作者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知识网络。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养生功法书籍,其价值核心在于是否能真正指导实践,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贴近普通人,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亲和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边耐心指导。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将复杂的动作拆解成了易于掌握的小模块,并且反复强调了每一个细节的关键点,比如呼吸的配合、重心的转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在作者的笔下被提升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了一些基础练习,发现即便是像我这样初次接触这类功法的人,也能很快找到感觉,没有那种“抓不住重点”的迷茫感。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学习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动力。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去感知身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死记硬背一套动作。
评分坦率地说,市面上关于养生功法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人感到“物超所值”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价值感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完美平衡上。它不仅教授了基础的招式,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长期坚持下去的方法论,包括如何根据自身状态调整练习强度,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这些养生理念。我留意到,作者在不同章节中多次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科学的激励机制,这对于容易半途而废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它不是那种“练一次就有奇效”的浮夸承诺,而是扎根于长期健康管理的务实态度。因此,我认为这本书是为那些真正想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实践的读者准备的,它提供的是一个系统、可靠的健康投资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