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成围棋 入门篇 中
定价:25.00元
作者:(韩)黄焰,金成来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43637016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亲爱的读者,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各册附带的光盘现已取消,升级为网络版学习卡。每本图书附带一张学习卡,有海量的习题练习,更有黄焰老师亲自例题讲解。产品升级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如有疑问,可电话咨询,谢谢!电话:。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如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围棋教育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特别是在围棋教育的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的老师的教学法和学生对教材理解程度留有很多有待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虽在韩国棋院或协、围棋学科等进行讨论研究,由于研究人员缺乏等原因还是满足不了围棋教育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出版了这套教材。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目录
1.连接
2.断
3.征
4.罩
5.对杀
5―1.基本对杀
5―2.先收外气
5―3.先收连着的棋子的气
5―4.选择对杀的棋
6.倒扑
7.假眼
8.死活
8―1.4目死活
8―2.提子后的死活
9.活形和死形
10. 送吃(扑)
10―1.送吃后的接不归
10―2.送吃后成假眼
10一3.送吃后成对杀
11.吃重要的棋子(棋筋等)
11―1.先吃能逃的子
11―2.先吃互断的子
12.见合
12―1.连的见合
12―2.死活的见合
13. 厚薄与强弱
14.好形和坏形
围棋小常识
15.先手和后手
16.可救之子和应弃之子
17.地(目)
18.大小
19.收官
20.数空
实力测验
回
第二回
第三回
作者介绍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叙述风格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它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教诲”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位耐心极好的邻家长辈,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语言,为你剖析围棋中那些看似玄奥的原理。作者似乎深知初学者在面对“眼位”、“死活”这类概念时的困惑,他们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先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比如将棋子比作砖瓦,将地盘比作田地,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抽象概念具象化了。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某些基本手筋时的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这么走”,而是会解释“为什么不这么走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因果关系的明确,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正确的判断基础。在介绍了一些基础的收官技巧时,语言更是变得异常精炼,寥寥数语就能点明关键,避免了冗长拖沓,让人读完后豁然开朗。这种既深入浅出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性,而不是在枯燥的理论中迷失方向。
评分如果说围棋是一门需要心性的修持,那么这本书在培养读者的“棋道心境”方面也做出了不小的努力。虽然它主要是一本技术入门书,但在每一章的开头或结尾,总会穿插一些关于围棋精神层面的讨论,这些讨论绝非空洞的说教,而是紧密结合棋局中的决策场景。比如,在讲解如何取舍时,作者会提到“围棋的艺术在于取舍的智慧,就像人生一样,不可能面面俱到”,这种哲学思考被巧妙地融入了技术讲解之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使得学习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对思维方式的重塑。我发现自己不仅棋艺有所精进,在面对日常生活中需要权衡利弊的决策时,思维也变得更加缜密和有条理了。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下棋,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以一种更沉静、更具战略眼光的方式去看待问题,这无疑是超越了棋盘本身的宝贵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吸引人,那种深沉的靛蓝色背景,配上醒目而又典雅的白色宋体字,初看之下就给人一种既专业又易于亲近的感觉。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它的,当时我对围棋的了解仅限于电视上那些高手的对弈,觉得那是一项深不可测的艺术。拿到这本书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厚度适中,不像有些入门书籍那样内容堆砌得让人望而生畏,而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初学者的节奏。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油墨印刷清晰,无论是棋盘的格线还是棋子的黑白对比都处理得非常到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书本的装帧结实,即便是频繁翻阅查找特定布局或定式,书脊也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这对于经常需要对照练习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做的留白处理,使得每一页的棋谱讲解都有足够的空间供读者在旁边演算或做笔记,这种对学习体验的细致考量,体现了编者对围棋学习者群体的深入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精心准备的学习伙伴,让人在翻阅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驱使人立刻拿起棋子,实践书中所授之法。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辅助材料使用体验堪称一流,尽管它本身是纸质书,但内容引导性极强,让人有一种它正在与你进行实时互动的错觉。在讲解一些需要反复推演的复杂对杀局面时,书中会明确标注出“请暂停阅读,进行五步推演”,并用醒目的边框将这一环节突出出来。这种“主动学习”的提示,有效地避免了读者只是被动地用眼睛“看棋谱”而不动脑筋的弊端。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步骤的解释,往往会辅以一个“反例”的对比图。这个反例不是随便画的,而是精心挑选的,通常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类型。通过直观对比“正解”和“误解”带来的结果差异,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选择背后的价值判断。这种“对比教学法”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知识的吸收效率,也让那些原本可能需要多次失败才能领悟的道理,得以一次性被牢固掌握。
评分从内容的组织结构来看,这套书的编排简直是一次精妙的“知识阶梯”构建。它并非简单地将所有入门知识一股脑地塞给你,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首先从最基础的提子规则和基本手筋开始,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确保读者不会因为基础不牢而影响后续的学习。随后,它巧妙地引入了“形”的概念,这一点是很多入门书容易忽略的。书中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如何识别和应对不同的棋形,比如“打吃”、“粘”等基本手法的应用场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华丽的定式,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训练读者的“大局观”——如何判断一块棋的厚薄,如何处理接触战中的优先顺序。这种扎实的底层逻辑训练,远比死记硬背招法来得更重要、更持久。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总有一种“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顿悟感,这种学习反馈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是衡量一本好教材的关键标准,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