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定价:30.00元
作者:和月英,许肖辉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639250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本书既具备理论性又兼顾实践性。它为孩子的光明前程提供了行动指南,也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带来了*直观、*有效的经验指导。本书用事实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既有能力又懂事的孩子。
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
看过此书之后,我控制不住要训孩子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改变一种方式,先表扬,后提出意见,这样孩子往往容易接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教育方法不同,培养出的孩子就不一样。
希望更多的妈妈读到这本书,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日常生活细节中不露痕迹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强势地命令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幸福地长大。
目录
关键1 把握教育孩子的关键期
关键2 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关键3 家庭教育要以品德教育为重
关键4 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
关键5 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关键6 尽可能多地赞赏孩子
关键7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关键8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关键9 培养孩子谦虚的美德
关键10 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关键11 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关键12 培养孩子爱的情感
关键13 重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关键14 让孩子拥有宽容博大的心胸
关键15 教孩子养成关心别人的好习惯
关键16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关键17 让孩子自己认识自己
关键18 培养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
关键19 用有效方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关键20 教育孩子要勇于探索
关键21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关键22 注重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23 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
关键24 教孩子懂得珍惜物品
关键25 教孩子学会储蓄
关键26 要让孩子多吃苦
关键27 从细节上感知孩子的需要
关键28 让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关键29 用书本增长孩子的知识
关键30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31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关键32 用艺术手段提升孩子的智能
关键33 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34 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关键35 要鼓励孩子多提问
关键36 适度开发孩子的潜能
关键37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
关键38 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
关键39 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关键40 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关键41 让孩子自己决定发展的方向
关键42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关键43 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
关键44 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品行
关键45 要善于对孩子进行疏导
关键46 加强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
关键47 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过程中,我被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那几个章节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总教育孩子要控制情绪,但自己呢?这本书非常诚实地指出了家长自身的情绪黑洞——我们自己的焦虑、挫败感,是如何通过无意识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传递给孩子的。我记得有一段描述,说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泄自我控制失败的怒火”。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打在了我的心上。我开始回顾自己过去一年中对孩子发脾气的场景,很多时候,我发火并不是因为孩子犯的错有多大,而是因为那件事触动了我内心某个未愈合的伤口,或者仅仅是我工作太累了。这本书没有指责我们,而是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暂停键”练习。它教导我们在情绪上头时,如何给自己三秒钟的缓冲时间,用深呼吸和自我对话来重新接管自己的神经系统。这种内观和自我觉察的引导,远远超出了传统育儿书籍的范畴,它几乎是一本关于“如何做一个更平静的成年人”的指南。这本书对“榜样教育”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笔触中流淌着一种罕见的“平衡感”。它既有对现代亲职压力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又丝毫不放弃对高标准成长的期许。很多育儿书要么过于“溺爱化”,一味强调无条件的接纳,反而让孩子缺乏边界感;要么又过于“严苛化”,把孩子塑造成完美的机器。而这本书则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条金线——那就是“有爱、有界限、有尊严”的教育哲学。它非常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设立规则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详细说明了如何以尊重孩子自尊心的方式去执行这些规则。例如,在处理冲突时,它建议使用“我声明”而非“你指责”,这不仅维护了孩子的自我价值,也有效地降低了防御心理。读完这本厚厚的书,我并没有感到筋疲力尽,反而有一种充盈的力量感,它没有给我带来新的焦虑,而是给了我一套可以持续操作、并且能看到积极反馈的系统。这是一种非常成熟和智慧的育儿理念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刚翻开它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说教读物,毕竟书名听起来就挺“官方”的。然而,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似乎真的深入了解了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遇到的那些真实的、令人抓狂的困境。比如,书中提到关于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那一章,简直就是我家的真实写照。我试过没收、威胁、利诱,所有招数都用尽了,效果都不理想。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给我一个“禁止”的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孩子到底在这些虚拟世界里寻找什么?是陪伴,是成就感,还是逃避现实的压力?这种深入挖掘根本问题的态度,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而且,书里提供的那些“微调”策略,比如不是直接对抗,而是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家庭活动来替代,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比任何强硬的规定都有效。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套更精密的“亲子沟通工具箱”,而不是一堆死板的教条。这对于一个在教育迷宫里摸索的家长来说,无疑是拨开迷雾的一束光。
评分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部分,提供了一种完全颠覆性的思路。传统的观点往往聚焦于如何让孩子坐得更久、背诵更多。但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了“环境的叙事性”上。作者强调,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环境,比任何强制性的学习计划都更有效。我记得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作者建议家长不要把书本放在一个固定的角落,而是要让它们以一种“不期而遇”的方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餐桌旁、沙发上,甚至是浴室里。这创造了一种“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一项任务”的文化氛围。我尝试了书中的建议,把一些科普绘本随手放在了我儿子常去的游戏区附近,不出两周,我发现他居然主动翻阅起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必须等到“阅读时间”才勉强开始。这种从“外部控制”到“内部环境塑造”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启发之一。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忘记”自己正在被教育。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线性叙述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急救手册”。我尤其欣赏它将那些复杂的教育理论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拆解开来。比如,当谈到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时,作者没有堆砌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用“园丁和盆栽”的比喻来解释。家长不是雕塑家,不能强行塑造孩子,而应该像园丁一样,提供合适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然后耐心等待种子自然发芽和成长。这种视角转换,极大地缓解了我那种“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心态。我意识到,我过去可能过于关注“结果”和“标准化”,而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命力”和“自然节奏”。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的案例分析极其丰富,每一个场景都设计得非常真实,让我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提炼出适用于自己家庭的解决方案。这种实践性和指导性兼备的特质,让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