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 党员手册 |
| | 定价 | 18.00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版次 | B1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开本 | 64 |
| 作者 | |
| 装帧 | 01 |
| 页数 | 0 |
| 字数 | 0 |
| ISBN编码 | 9787509383933 |
内容介绍
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宪法基础内容,了解党的 重大理论成果是全体党员的一项政治任务,为了方便广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党的相关知识,掌握 要的宪法知识,我们特编写了这本《党员手册》,本书包含三个部分, 部分是党章党规,收录了党员队伍建设中 学的党章和常用的党内法规,方便党员同志常翻常了解;第二部分是宪法基础知识,包含一些比较基础、比较实用的宪法常识,有利于党员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从而起到提升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党的理论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要点,还包含一些 以来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方便党员对照学习。此外,本书还带有宪法宣誓誓词、入党誓词,非常具有实用性。
作者介绍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 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书。
目录
一、党章党规
1�敝泄�共产党章程
2�惫赜谛滦问葡碌衬谡�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敝泄�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4�敝泄�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5�敝泄�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6�敝泄�共产党问责条例
7�敝泄�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8�敝泄�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9�敝泄�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二、宪法基础知识
1�毕芊ǖ奶卣�
2�毕芊ǖ闹傅妓枷�
3�毕芊ㄐ薷�
4�毕芊ㄐ拚�案
5�蔽夜�的国家性质
6�蔽夜�的根本政治制度
7�惫�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8�惫�家宪法日
三、党的理论基础知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钡车闹傅妓枷�
3�钡车男灾屎妥谥�
4�毙率贝�党的历史使命
5�毙率贝�党的建设总要求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毙率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8�钡吃谏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幕�本路线
9�毙路⒄估砟�
10�泵览鲋泄�
11�薄耙淮�一路”
12�薄八母鑫按蟆�
13�薄八母鲎孕拧�
14�毙率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布局
15�薄八母龆喾矫妗闭铰圆季�
1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7�闭�治纪律
18�鄙缁嶂饕搴诵募壑倒�
19�薄安煌�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0�薄叭�严三实”
21�薄傲窖б蛔觥�
22�钡吃钡幕�本条件
23�钡吃� 须履行的义务
24�钡吃毕碛械娜ɡ�
25�钡车拿裰骷�中制的基本原则
26�钡吃惫芾淼脑�则
27�钡吃惫芾淼闹饕�制度
28�钡臣�
29�钡撤�
30�钡车暮酶刹勘曜�
31�钡车母骷读斓几刹� 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2�薄肮丶�少数”
33�薄八慕菜挠小�
34�钡车幕�层组织的组织形式
35�钡车幕�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36�钡车淖橹�生活
37�薄叭�会一课”制度
38�碧感奶富爸贫�
39�泵裰魃�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
40�泵裰髌酪榈吃被�本内容
41�泵裰髌酪榈吃钡牟街�
42�敝醒搿鞍讼罟娑ā�
43�钡车摹傲�大纪律”
44�钡车募吐纱Ψ值脑�则与种类
45�奔喽街醇汀八闹中翁�”
46�钡郴盏称�
在线试读
三、党的理论基础知识
7.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9.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 发展的 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 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0.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十八大报告 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 被纳入五年规划。 在 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11.“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 同志在2013年提出的伟大构想,也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推进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是针对国际合作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提出的“中国方案”,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12.“四个伟大”
党的 报告指出,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 须进行伟大斗争, 须建设伟大工程, 须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将“四个伟大”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阐述,是党的 报告一个重大亮点,也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四个伟大”明确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局工作的总框架、谋划事业的总坐标、推进工作的总抓手。
《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辅导读本 一、 编写说明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深入学习党章,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也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本书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最新文本,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党章的每一章、每一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阐释。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章的精髓要义,准确把握党章的深刻内涵,切实将党章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 1. 权威性与准确性: 严格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最新版本,参照中央权威解读和相关理论成果,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2. 系统性与完整性: 全面涵盖党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从总纲到附则,逐条梳理,系统阐述,力求做到内容无遗漏。 3. 深刻性与启发性: 不仅解释“是什么”,更注重分析“为什么”,挖掘党章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引导党员进行深入思考。 4. 实践性与指导性: 将党章的学习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党员的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党员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 5. 可读性与易懂性: 语言力求简洁明了,避免生僻术语,采用案例分析、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本书适用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党章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广大党员自学、备考、提升政治素养。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 目录 总纲解读 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 一、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一) 党的阶级属性 (二) 党的先进性 (三) 党的代表性 二、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 “为人民服务” 三、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 毛泽东思想 (三) 邓小平理论 (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 科学发展观 (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部分: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二、 当前阶段的奋斗目标 三、 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 四、 党的优良作风 五、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六、 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第三部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 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 三、 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第一章 党员 第一条 党员的条件 (一) 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先进性 (二) 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纪律 (三) 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第二条 党员的权利 (一) 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 参加党的会议,发表意见和建议 (三) 参加党的决策和管理 (四) 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上选举权,被选举权 (五) 批评、检举、揭发党的缺点和错误 (六) 出现错误、受到侵害时,请求保护和处理 第三条 党员的义务 (一)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 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纪律 (三) 密切联系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团结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完成党的任务 (四) 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 (五) 批评和自我批评 (六) 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团结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完成党的任务 (七)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八)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九)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十) 保卫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十一) 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十二) 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监督 (十三)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 (十四) 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 (十五) 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团结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十六) 积极工作,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 (十七) 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党、损害人民、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十八) 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十九) 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条 预备党员 (一) 预备期的规定 (二) 预备期内的教育和考察 (三) 预备期满的审查和转正 第五条 党员的教育 (一) 政治理论学习 (二) 党性锻炼 (三) 思想道德修养 第六条 党员的表彰和奖励 (一) 评选先进党员 (二) 奖励的原则和标准 第七条 党员的纪律处分 (一) 违反党章的党员应受纪律处分 (二) 处分的种类 (三) 处分的决定程序 第八条 党的纪律 (一) 政治纪律 (二) 组织纪律 (三) 廉洁纪律 (四) 群众纪律 (五) 工作纪律 (六) 生活纪律 第九条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一)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二) 纪检干部的职责 第二章 党的组织制度 第十条 党的组织原则 (一) 民主集中制 (1)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2) 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3)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 个人服从组织 (三) 少数服从多数 (四) 下级服从上级 (五) 全党服从中央 第十一条 党的基层组织 (一) 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 (二) 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1) 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 团结和组织党员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任务 (3) 开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4) 经常对党员进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教育 (5) 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 (6) 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情况 (7) 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1) 党支部 (2) 党委 第十二条 党的中央组织 (一)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1) 代表的产生 (2) 职权 (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 委员的产生 (2) 职权 (三)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1) 委员的产生 (2) 职权 (四)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 委员的产生 (2) 职权 (五)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 产生 (2) 职责 (六)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 (1) 组成 (2) 职权 (七)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1) 组成 (2) 职权 (八)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 产生 (2) 职责 第十三条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 (一)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三) 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考察 (四) 坚持组织考察、政治审查 (五) 坚持任期制和换届制度 第十四条 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机构设置 (一) 中央一级机构 (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 (三) 设区的市、自治州组织 (四) 县(旗)、自治县组织 (五) 乡、民族乡、镇组织 (六) 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基层组织 第三章 党的中央组织 (详见第二章第十二条) 第四章 党的地方组织 (详见第二章第十四条) 第五章 党的基层组织 (详见第二章第十一条) 第六章 党的干部 第十五条 党的干部 (一) 干部的条件 (1) 政治坚定,对党忠诚 (2) 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3) 德才兼备,能力突出 (4) 廉洁奉公,作风优良 (二) 选拔任用 (1)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2)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3) 坚持任人唯贤、五湖四海 (4) 坚持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严格考核 (三) 培养和教育 (1) 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锻炼 (3) 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本领 (四) 监督和考核 (1) 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 (2) 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3) 严惩腐败,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第十六条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一) 设立 (二) 产生 (三) 职责 (1) 维护党章党规 (2) 监督党员干部执行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 (3) 查处党组织和党员的违纪违法行为 (4)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5)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七章 党的纪律 (详见第一章第八条) 第八章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详见第二章第十二条(八)和第十六条) 第九章 党徽、党旗 第十七条 党徽、党旗 (一) 党徽的含义 (1) 镰刀斧头:代表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2) 红色背景:代表革命 (二) 党旗的含义 (1) 红色旗面:代表革命 (2) 金黄色的党徽:代表中国共产党 (三) 制作和使用规范 (1) 制作标准 (2) 使用场合和要求 第十八条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附则 第十九条 凡在本章程生效之日起,遵守本章程。 第二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三、 学习要点提示 深刻理解党章的精髓要义: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准确把握党章的内涵: 熟悉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积极履行党员职责。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将学习党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 学习体会(示例)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章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是指导我们前进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在思想上,我将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行动上,我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纪律上,我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党章不仅是党员的行动准则,更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党章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与案例分析 一、 编写说明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维护党的纪律的“高压线”,是规范党员行为、纯洁党的队伍的重要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实施,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纪律建设的战略举措,对于保障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旨在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核心要义、基本规定和重点条文,通过深入解读,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掌握《条例》的各项规定,自觉将《条例》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本书的编写特点: 1. 紧扣条文,层层深入: 逐条对照《条例》原文,深入剖析每一条款的含义、适用范围和处罚依据。 2.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阐释《条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3. 案例生动,警示教育: 精选典型违纪违法案例,通过“案中说纪、以案说纪”,增强警示教育效果,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吸取教训。 4. 条理清晰,便于理解: 结构设计合理,语言通俗易懂,力求让广大党员干部轻松掌握《条例》精髓。 5. 突出重点,强化意识: 重点解读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类纪律,强调纪律的严肃性和不可逾越性。 本书适用于各级党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党员干部进行自我学习、对照检查,以及从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同志参考使用。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底线,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 二、 目录 总论:坚持依规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一、 把握《条例》修订的重大意义 二、 《条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 《条例》的鲜明特点和核心要义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违反党纪的处分 第一条 把握党纪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条 明确纪律处分的种类 (一) 警告 (二) 严重警告 (三) 撤销党内职务 (四) 严重撤销党内职务 (五) 留党察看 (六) 开除党籍 第三条 明确纪律处分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 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二)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三)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 (四) 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 第四条 把握从重、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 第五条 明确党员犯罪或者其他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理 第二章 纪律处分的适用 第六条 党委(党组)的领导责任 第七条 纪律的运用 第八条 党员的违纪行为 第九条 给予党员纪律处分权限 第三章 涉嫌违纪的审查和处理 第十条 审查的程序和要求 第十一条 给予处分决定 第十二条 党员的申诉权 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十三条 坚持和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十四条 严守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 第十五条 严禁妄议中央 第十六条 严禁搞团团伙伙 第十七条 严禁对抗组织审查 第十八条 严禁参加迷信活动 第十九条 严禁拉票贿选 第二十条 严禁妄图推翻党的领导 案例分析: 某党员妄议中央,对抗组织审查被开除党籍。 第五章 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二十一条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十二条 违反个人决定服从组织 第二十三条 违反组织请示报告制度 第二十四条 违反组织纪律的用人问题 第二十五条 违反组织纪律的组织人事工作 案例分析: 某领导干部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被诫勉谈话。 第六章 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二十六条 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七条 严禁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 第二十八条 严禁接受宴请或者旅游、娱乐等活动安排 第二十九条 严禁违规持有、使用非上市公司股票、债券等 第三十条 严禁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 第三十一条 严禁利用婚丧喜庆、乔迁、工作调动等机会敛财 第三十二条 严禁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娱乐 第三十三条 严禁违规配备、使用、赠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 第三十四条 严禁违规接受或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 第三十五条 严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 第三十六条 严禁在公务活动中组织或者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娱乐等活动安排 第三十七条 严禁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在公务活动之外,为亲友、同事或者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第三十八条 严禁在公务活动中,为亲友、同事或者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第三十九条 严禁违反规定从事投资经营活动 第四十条 严禁违规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 第四十一条 严禁违规接受或者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 第四十二条 严禁违规配备、使用、赠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 第四十三条 严禁违规报销、支付差旅费、会议费、车辆使用费等 第四十四条 严禁以任何名义或者形式占有、挥霍公款公物 第四十五条 严禁违反规定从事营利性活动 第四十六条 严禁违规为亲友、同事或者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案例分析: 某基层干部违规收受礼金,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七章 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四十七条 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第四十八条 严禁优亲厚友、厚此薄彼 第四十九条 严禁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第五十条 严禁截留、侵吞、挪用、私分或者以其他手段侵吞、骗取财物 第五十一条 严禁在工作中有意刁难、推诿扯皮 第五十二条 严禁利用贫困、残疾、老年、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和患病人员的特殊困难,索取、收受财物 第五十三条 严禁在办理群众事务时,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索取、收受财物 案例分析: 某村支部书记截留扶贫款,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第八章 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五十四条 严禁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决策 第五十五条 严禁违反工作程序 第五十六条 严禁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 第五十七条 严禁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 第五十八条 严禁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在审批、检查、监督、管理等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五十九条 严禁在执行公务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造成不良后果 第六十条 严禁工作失职、渎职 案例分析: 某部门负责人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被给予记大过处分。 第九章 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六十一条 严禁生活奢靡、贪图享乐 第六十二条 严禁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 第六十三条 严禁赌博、吸毒等行为 第六十四条 严禁参与有损党员形象的活动 案例分析: 某党员因参与赌博,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第三编 附则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体党员。 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七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三、 学习要点提示 增强政治意识: 深刻理解和把握党规党纪的政治属性,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 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 知晓红线底线: 清楚了解各类违纪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常怀敬畏之心: 敬畏党纪国法,敬畏人民群众,敬畏历史和未来。 敢于担当作为: 忠诚履行职责,担当作为,在推动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 加强自我监督: 经常对照党规党纪,检视自身言行,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四、 学习体会(示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存在的不足,更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条例》,我深刻认识到,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依据。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条例》对政治纪律的强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政治上的明白人”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政治原则坚守、政治道路不偏离。 在廉洁纪律方面,《条例》条文清晰,规定明确,让我对“底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更不能伸手向组织、向群众要回报。那种“不拿白不拿”、“吃点喝点没事”的想法是极其危险的,是对党纪的漠视,是对人民利益的侵蚀。 《条例》对群众纪律的要求,更是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绝不能出现优亲厚友、官僚主义等现象,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工作中,严守工作纪律,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不仅影响自身形象,更会损害党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职责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生活纪律看似“小节”,实则关系到党员的作风和形象。《条例》的规定,要求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不良诱惑,做到生活正派、情趣高尚。 总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我将把《条例》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对照《条例》检视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做一名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合格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导读 一、 编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它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深入学习宪法,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石。 本书旨在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条文内容进行导读和解读,帮助广大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深入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核心要义和重要意义,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信仰,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运用宪法、维护宪法。 本书的编写特点: 1. 突出重点,抓住精髓: 重点解读宪法关于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核心内容。 2. 条文对照,解读清晰: 结合宪法原文,对重要条文进行阐释,力求准确、到位。 3. 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具体可感。 4. 强化意识,指导实践: 强调学习宪法的目的在于用,引导公民将宪法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本书适用于公民的宪法教育、党员干部的宪法学习、各类培训活动以及青少年宪法知识普及等。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有力提升全社会的宪法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目录 前言:宪法——国家生活的基石 总纲:奠定国家根本制度 第一章 序言 一、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二、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 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四、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和任期 第二节 国家主席 (一) 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二) 国家主席的职权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一) 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二) 国务院的组成和职权 第四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设置和职权 (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设置和职权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意义 (二)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六节 经济制度 (一) 公有制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七节 财产所有权 (一) 国家所有权 (二) 集体所有权 (三)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第八节 矿产、水、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第九节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一)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 (二)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范围 第十节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一) 民主集中制 (二) 权力分立与制衡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 平等权 (二) 人身自由权 (三) 劳动权 (四) 休息权 (五) 物质帮助权 (六) 受教育权 (七) 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八) 宗教信仰自由权 (九)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十) 婚姻、家庭、母亲、儿童的受保护权 (十一)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十二) 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 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 依法纳税 (五) 依法服兵役 (六)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七)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八) 依法参加劳动 (九)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十) 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十一)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十二)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一、 国家结构的基本原则 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设置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 第五章 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一、 国旗的意义和使用规范 二、 国徽的意义和使用规范 三、 国歌的意义和使用规范 四、 首都的确定 三、 学习要点提示 认识宪法的至高地位: 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把握宪法的核心内容: 熟知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树立宪法意识: 将宪法精神融入日常,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强化公民权利意识: 了解和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维护宪法权威: 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宪法的行为,自觉捍卫宪法尊严。 四、 学习体会(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是一次对国家根本大法最真挚的敬畏和最深刻的理解。宪法不仅是一部法律条文的汇编,更是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是保障我们每一个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依据。 作为一名公民,我深切感受到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劳动和休息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等等,这些权利是国家存在的基石,也是我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同时,宪法也明确了公民的义务,例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纳税、服兵役等,这些义务是我们作为国家一员应尽的责任。 宪法中关于国家机构的规定,清晰地描绘了国家权力运行的框架,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一个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运作方式,这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和有序性。特别是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权益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在学习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部分,我认识到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宪法也保障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使我们能够安心工作,合法致富。 最重要的,学习宪法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国家。这清晰地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我将把学习宪法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深化对宪法的理解,并将宪法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尊崇宪法、信仰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