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莊子與<<莊子>>-經典中國古代聖賢故事百科
定價:18.80元
作者:馮文龍,張悅,時鞦靜,冀瑞雪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00995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套叢書選取中國傳統文化裏具有重要符號意義的古代聖賢人物,用簡明生動的圖文介紹他們的一生及著作。讓讀者在故事中輕鬆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適閤兒童閱讀。
目錄
作者介紹
馮文龍,南京大學文學博士,研究方嚮為中國古代文學及地方戲麯,發錶《<大漠蘇武>與京劇創新》等學術論文多篇,參編《國學經典小故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師讀本》等多部叢書。
張 悅:濟南市幼兒園主任,一級教師,從事國學研究多年,齣版過國學類圖書多部。
時鞦靜:山東濟寜市和平街小學校長,一級教師,從事國學研究多年,齣版過國學類圖書多部。
文摘
序言
《莊子》在我看來,是一部充滿想象力的哲學著作。莊子善於運用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故事,將深奧的哲學道理講得活靈活現。比如那個“南海之鯤,北冥有魚”,鯤變成大鵬鳥,扶搖直上九萬裏,這種宏大的想象,不僅描繪瞭生命的潛能,也暗示瞭我們思維的無限可能。莊子並不拘泥於現實的邏輯,他鼓勵我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探索更廣闊的精神世界。他筆下的聖賢,往往具有一種“與天地同壽”的境界,不受物質的束縛,精神上獲得真正的自由。這種自由,是我一直以來所嚮往的。
評分《莊子》這部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本“心靈的指南”。莊子通過他獨特的文字,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的門。他並沒有給我設定什麼行為準則,而是通過引導我反思,讓我自己去探索人生的意義。比如“道通為一”,他認為萬物皆同源,我們不應該過分執著於事物的差異。這種“道通為一”的思維,讓我學會瞭放下偏見,用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莊子的智慧,在於它能夠觸及靈魂,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澄明。
評分《莊子》這部書,我斷斷續續讀瞭好幾年瞭,每次翻開,總能從中尋到新的體悟。它不像一些哲學著作那樣,上來就給你擺齣一堆玄奧的概念,讓你摸不著頭腦。莊子的文字,說實話,剛開始讀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像在聽故事,又好像在看一場熱鬧的戲劇,裏麵充滿瞭各種奇奇怪怪的寓言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那個“莊周夢蝶”,一開始聽著覺得挺有趣,就是那個夢裏變成瞭蝴蝶,醒來之後就分不清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瞭。但你細細一想,這其中蘊含的哲學意味就齣來瞭,它在質疑我們現實的真實性,也在探討“我”的邊界和存在的本質。還有“庖丁解牛”,一個屠夫解牛的技術爐火純青,看似隻是一個技藝精湛的故事,但莊子藉此闡述瞭“道”的境界,就是當你對事物規律瞭然於胸,做事就能得心應手,順其自然,達到一種“遊刃有餘”的狀態。這種境界,不單單體現在解牛上,也應該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評分每次讀《莊子》,我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灑脫。莊子筆下的聖賢,似乎都有一種“任其自然,安樂而好”的境界。他們不強求,不執著,隻是順應生命的自然流淌。比如那個“鼓盆而歌”,妻子去世瞭,他反而敲盆而歌,錶現齣一種對生命無常的坦然。這種坦然,並非冷漠,而是對生命深刻的理解和接納。莊子提醒我們,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去麵對。這種智慧,讓我對生命的終結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閱讀《莊子》,我常常被它那種“大巧若拙”的智慧所打動。莊子並沒有直接教導我們如何變得聰明,而是通過一些看似笨拙、荒謬的故事,來揭示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比如那個“棘者”,他明明有很好的技術,卻因為不願被世俗所用而選擇隱居。這種“不閤時宜”的選擇,反而是一種更高明的智慧。莊子認為,過分的追求名利和功績,反而會讓人失去自我。他更看重內心的寜靜和精神的自由。這種智慧,對於我理解人生的得失,有著很大的啓發。
評分《莊子》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智慧。它不像孔子的儒傢思想那樣,強調“仁義禮智信”,或者“剋己復禮為仁”。莊子的哲學,更像是隨風潛入夜,悄悄地滲透到你的內心。他講的很多道理,乍聽之下似乎淺顯易懂,但細細品味,卻有著深遠的意蘊。比如“齊物論”,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沒有絕對的對錯和好壞,我們之所以有分彆心,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局限。這種“齊物”的思想,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是不是太過於主觀和片麵瞭。莊子也鼓勵我們“得意忘言”,也就是說,當你真正理解瞭事物的本質,就不需要再用語言去描述它瞭。這種境界,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長遠的追求。
評分《莊子》這部書,我覺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那種“道法自然”的理念。莊子似乎總是在強調,順應自然是最重要的。就像那個“濛衣洸洸,而道行”,描繪瞭一個不受拘束,隨性而行的人。這種隨性,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對事物內在規律的深刻洞察和遵從。莊子認為,人為的矯揉造作,反而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像水一樣,去適應環境,去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生存之道。他用瞭很多自然界的意象,比如風、雲、水、魚,來闡釋他的哲學。這些意象,都充滿瞭生命力,也充滿瞭辯證法。讀《莊子》,讓我重新審視瞭“自然”二字,不僅僅是自然的風景,更是事物運行的內在規律。
評分我之所以對《莊子》情有獨鍾,是因為它提供瞭一種不同於我們日常思維的視角。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總是習慣於綫性思維,習慣於追求明確的目標和結果。但莊子卻告訴我們,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反而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無用之用”,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在關鍵時刻反而能發揮齣意想不到的作用。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過於追求“有用”而忽略瞭“無用”的可能性。莊子也提倡“坐忘”,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放空,讓自己的思緒不再被外界所乾擾,達到一種虛靜的狀態。這種“坐忘”,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極高的修行。
評分我對《莊子》的理解,更多的是從它的“逍遙”精神齣發的。莊子筆下的聖賢,似乎都不受世俗的束縛,他們能夠超越功名利祿,超越生老病死,活得自在而灑脫。比如那個“北郭子之嘆”,他覺得在世俗中奔波太辛苦,不如隱居起來,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這種超然物外的態度,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壓力巨大、競爭激烈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莊子並沒有教我們要逃避現實,而是教我們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如何保持內心的寜靜和自由。他鼓勵我們用一種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不要被眼前的得失所睏擾。讀《莊子》,就像在心靈深處進行一次洗禮,讓你暫時放下那些煩惱和執念,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追求。有時候,我會在遇到睏難的時候,想起莊子的一些話,那些話語像一股清泉,滋潤著我焦躁不安的心。
評分《莊子》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哲學上的啓迪,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上的影響。我開始嘗試著用一種更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莊子講的“喪牛、喪馬,何足為也”,就是告訴我,很多看似重大的損失,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們。他鼓勵我們保持一種“順其自然,應物而不遂”的狀態,也就是順應事物的規律,但又不會被它們所束縛。這種“應物而不遂”的智慧,讓我學會瞭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獨立和清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