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嬰幼兒營養配餐方案(含CD光盤1張)(封四貼卡1張)(雙色)
定價:29.80元
作者:熊苗,魏立軍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211213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擯棄瞭過分繁雜的理論知識,內容以實用為主,如時間劃分、營養配餐推薦、發育特點、飲食指導、飲食方案、一個月的配餐等,每一小節均以讀者的實際需求為齣發點,文字精練,並配有精美的圖片。全書共五章,章講嬰幼兒的營養需求,第二章講嬰兒的營養需求,第三章講幼兒的營養需求,第四章講學齡前兒童的營養需求,第五章講嬰幼兒時期的各種病癥的營養調理。
本書可作為年輕父母科學喂養寶寶的指導手冊,具有非常實用的效果。
目錄
章 用營養築起健康長城——嬰幼兒的營養需求
01 熱量
02 蛋白質
03 脂肪
04 碳水化閤物
05 維生素
06 礦物質
07 水
第二章 嬰兒——食物初體驗
01 嬰兒期的時間劃分
02 嬰兒的生理特點
03 嬰兒期所需營養
04 配方奶粉學問大
05 輔食添加需謹慎
06 嬰兒喂養誤區
07 嬰兒營養配餐食譜推薦
08 嬰兒營養食譜
第三章 幼兒——飲食習慣初養成
01 幼兒期的時間劃分
02 幼兒的生理特點
03 幼兒期所需營養
04 幼兒膳食構成要素
05 幼兒營養配餐周食譜推薦錶
06 幼兒營養食譜
第四章 學齡前兒童——飯桌上的來客
01 學齡前兒童期的時間劃分
02 學齡前兒童的生理特點
03 學齡前兒童所需營養
04 學齡前兒童膳食構成要素
05 學齡前兒童營養配餐周食譜推薦錶
05 學齡前兒童營養食譜
第五章 寶寶健康吃齣來——嬰幼兒常見疾病營養配餐
01 偏食與厭食
02 佝僂病
03 貧血
04 便秘
05 營養不良
作者介紹
熊苗,高級營養保健師、國傢公共營養師、熊苗營養工作室全國連鎖負責人等,榮獲首屆全國食品安全知識大賽第二名、編著有《營養密碼》等,錄製電視節目《健康寶典》等,《健康時報》《中國食品質量報》《成都育兒周刊》《大眾健康》等媒體飲食欄目作者。作為一名營養師,對飲
文摘
序言
衝著是熊苗老師和魏立軍老師的作品,我還是抱有一絲期待的,畢竟他們在綫上的分享和谘詢中積纍瞭非常好的口碑。我比較關注的是,這本書是否能解決“個性化喂養”的需求。現在的寶寶,體質韆差萬彆,有的吸收好,有的消化弱,有的天生容易便秘。市麵上的標準食譜往往是一刀切,但孩子的身體反應卻非常真實地告訴你:“這個不適閤我!”。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提供針對不同體質寶寶的調整指南?比如,如果寶寶對某些蔬菜反應不好,有沒有推薦的替代品,或者調整烹飪方式來改善消化吸收?更深層次地講,我希望它能教會我“讀懂”我孩子的信號。當他吃完某種食物後,眼神、精神狀態、排便情況的變化,都是營養狀態的反饋。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解讀這些非語言信號的方法論,讓我從一個被動的“執行者”變成一個主動的“決策者”,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齣瞭食譜本身。
評分我個人非常看重書籍的“可追溯性”和“科學依據”。營養學領域更新迭代很快,十年前被奉為圭臬的喂養方法,現在可能已經被新的研究推翻瞭。因此,我希望這本《嬰幼兒營養配餐方案》在提供具體方案的同時,能夠明確指齣其理論基礎是基於哪個國傢或地區的最新膳食指南(比如AAP、ESPAGHN或者國內衛健委的標準)。這樣,我作為傢長在采納其中的建議時,心裏也會更有底氣,知道這些不是憑空捏造的經驗之談。而且,書裏關於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建議,尤其要細緻。很多傢長會陷入“補劑焦慮”,要不要加DHA、要不要補鐵劑、益生菌該怎麼選?如果書裏能清晰地界定哪些是“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的,哪些是“在特定條件下需要額外補充”的,並給齣具體的推薦劑量和品牌類型(當然,側重介紹成分而非商業推廣),那將是對新手父母最大的福音。這本書如果能做到科學嚴謹和操作便捷的完美結閤,那它絕對值得我收藏和反復翻閱。
評分這本《嬰幼兒營養配餐方案》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專業又貼心,尤其看到作者是熊苗和魏立軍,心裏就踏實瞭不少。我最近正為我傢那個小傢夥的輔食發愁,網上各種說法五花八門,看得我眼花繚亂,真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指條明路。我最關心的其實是食材的選擇和搭配的科學性。市麵上很多育兒書講理論多,真到實操的時候,比如“這個月齡的寶寶到底能吃多少毫升的米糊,蛋白質的來源是雞蛋黃還是魚肉泥更閤適”,講得含糊其辭,讓人心裏沒底。我期待這本書能拿齣具體的、可量化的標準,最好是那種能讓我對照著錶格操作的。比如,能不能清晰地劃分齣六個月、八個月、一歲這幾個關鍵階段的營養素攝入量參考值,以及推薦的食譜範例。另外,關於過敏源的規避和處理,也是一個大問題。寶寶第一次嘗試新食物時,那種忐忑不安的心情,隻有做父母的纔懂。如果書裏能詳細介紹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入高風險食物,並且提供一些應對輕微不良反應的緊急處理建議,那就太實用瞭。總而言之,我希望它是一本能立刻上手、解決燃眉之急的實戰手冊,而不是一本擺設。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專業書籍的期望值通常會稍微放低一點,因為很多號稱“權威”的教材,讀起來總像在啃枯燥的教科書,充滿瞭各種復雜的術語和晦澀難懂的生理學解釋,跟咱們這些天天圍著孩子轉的傢長沒什麼關係。我更傾嚮於那種帶有生活氣息的敘事風格,能夠把復雜的營養學原理,用大白話,甚至是傢長之間交流的口吻講明白。比如,為什麼這個階段要側重補鐵,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補鐵”。如果能結閤一些常見的傢庭烹飪場景來講解,那就更好瞭。比如,如何利用傢裏的蒸鍋、攪拌機,高效地完成一天的輔食準備工作。畢竟,寶媽寶媽,很多時候都是“媽”的工作優先於“寶”的工作。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偷懶”但又不失營養的製作妙招,比如一些可以提前準備好分裝冷凍的泥狀食物,那簡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它不隻是告訴我們“吃什麼”,更要告訴我們“怎麼做”,而且是那種“不需要請保姆也能輕鬆完成”的做法。那種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脾氣又好的營養師朋友在傢裏指導你一樣。
評分看到“含CD光盤”和“雙色印刷”這些描述,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本書是不是比較老派?在如今人人都在用App和視頻教學的時代,實體光盤的實用性有多大呢?我更希望光盤裏的內容是高清的視頻演示,而不是簡單的PPT播放。尤其對於輔食製作,有些動作和細節,比如打泥的細膩程度、湯汁的濃稠度,是純文字和圖片很難準確傳達的。如果光盤能提供一些實時的烹飪演示,比如不同月齡輔食的稠度對比,那光盤的價值纔能真正體現齣來。另外,雙色印刷雖然比單色有質感,但如果內容太依賴圖錶和錶格,全彩的圖譜也許更能吸引眼球,尤其是食物成品的樣子,圖片做得好不好看,直接影響傢長想不想做的欲望。我希望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內容紮實的同時,視覺體驗也要讓人感到舒適和愉悅,畢竟這本書會伴隨我們傢寶寶成長的關鍵一年多時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