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第2版) 廖洪涛著 9787121124365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第2版) 廖洪涛著 978712112436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洪涛著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视
  • 业务支撑系统
  • 电视技术
  • 通信工程
  • 网络技术
  • 廖洪涛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124365
  • 技术标准
  • 行业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24365
商品编码:2951827336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第2版)

定价:49.00元

作者:廖洪涛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1211243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条件接收与drm系统,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视频点播与多媒体互动业务系统,数据广播业务与中间件平台,播出监控与客服系统,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及其运营。第2版增加的内容有:ngoss架构、etom等下一代运营管理和支撑系统,双向网络改造与建设,ip多媒体业务系统,支持数字视讯融合业务的中间件平台,广播与宽带融合平台,googletv平台等。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第2版)》读者对象:数字电视运营商,广播电视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目录


章 绪论
1.1 数字电视的优越性
1.2 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
1.2 数字电视产业的现状
1.2.1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建设
1.2.2 “三网融合”的推进
1.3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第2章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概述
2.1 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要求与作用
2.1.1 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要求
2.1.2 业务支撑系统的作用
2.1.3 数字电视业务的分析
2.2 数字电视基础术语和主要系统标准
2.2.1 数字电视基本概念和术语
2.2.2 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体系介绍
2.3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的架构与功能
2.3.1 数字电视产业链的构成
2.3.2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的架构
2.3.3 前端信源和复用加扰设备
2.4 数字电视终端(机顶盒)的运行模式
2.4.1 机顶盒如何寻找广播电视节目
2.4.2 机顶盒epg应用的数据表现和节目播放流程
第3章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与drm系统
3.1 数字电视信号加扰技术概述
3.1.1 引言
3.1.2 dvb通用加扰算法
3.2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技术体系
3.2.1 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信息的安全传送
3.2.2 同密技术与多密技术
3.2.3 条件接收前端系统
3.2.4 智能卡的结构与授权的实施
3.2.5 条件接收无卡方案
3.2.6 条件接收系统智能卡个性化的安全性管理
3.3 数字电视业务的付费方式
3.4 基于ip内容的数据广播加密技术
3.5 用于条件接收系统的加密算法
3.6 条件接收前端系统工作流程
3.6.1 前端系统总体架构
3.6.2 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特征
3.6.3 密钥分配与授权带宽
3.6.4 用户分组的技术
3.7 条件接收模块在机顶盒中的工作过程
3.8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机卡分离技术
3.8.1 机卡分离技术标准
3.8.2 机卡分离技术的使用情况
3.8.3 基于dvb标准的机卡分离技术
3.8.4 ci plus(ci )技术
3.8.5 机卡分离技术的优势
3.9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高级安全方案
3.9.1 针对安全芯片的需求
3.9.2 针对整机的安全的需求
3.10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rm)
3.10.1 drm的作用
3.10.2 drm系统在娱乐与软件行业的使用
3.10.3 drm的工作原理
3.10.4 drm技术与相关设备
3.10.5 drm的争议
3.11 条件接收技术的破解与防范对策
3.11.1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的破解分析
3.11.2 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4章 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
4.1 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概述
4.1.1 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的概念
4.1.2 数字电视对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的要求
4.2 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的总体架构
4.2.1 用户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4.2.2 用户管理系统的运行结构
4.3 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
4.3.1 业务信息管理模块
4.3.2 用户管理模块
4.3.3 计费账务管理模块
4.3.4 经营分析模块
4.3.5 系统管理模块
4.3.6 网络监控模块
4.3.7 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
4.4 用户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4.5 基于ngoss模型来架构运营支撑系统
4.5.1 ngoss的体系结构
4.5.2 ngoss的原则与特征
4.5.3 etom业务流程框架模型
4.5.4 ngoss共享信息模型(sid)
4.5.5 应用ngoss和etom建立运营管理支撑系统
第5章 视频点播与多媒体互动业务系统
5.1 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双向ip接入改造技术
5.1.1 基于docsis技术的有线电视双向ip接入网络
5.1.2 基于pon eoc技术的有线电视双向ip接入网络
5.1.3 ip数据在hfc网络上的传输
5.2 流媒体技术
5.2.1 流媒体概述
5.2.2 流媒体的传输方式
5.2.3 流媒体的主要传输协议
5.2.4 流媒体的常用编码格式
5.2.5 互联网主要流媒体服务器解决方案
5.3 视频点播系统
5.3.1 视频点播的概念
5.3.2 视频点播系统的架构
5.3.3 视频点播系统的组成与特征技术
5.3.4 视频点播系统的工作流程
5.3.5 视频点播系统的冗余备份
5.3.6 视讯交互业务平台架构的发展:从私有系统到开放性架构
5.4 视频节目的存储管理与硬盘播出系统
5.4.1 存储解决方案
5.4.2 视频节目的存储管理
5.4.3 硬盘播出系统
5.5 基于ip网络的融合多媒体业务解决方案
5.5.1 ims的必要性和支撑的业务
5.5.2 ims的体系架构
5.5.3 ims的改进:a-ims系统
5.5.4 ims标准的架构演进与业务发展
5.5.5 业务交付平台sdp
第6章 数据广播业务与中间件平台
6.1 数字电视数据业务概述
6.2 数字电视数据广播传输标准
6.2.1 数据管道(data pipeline)
6.2.2 数据流
6.2.3 多协议封装
6.2.4 dsm-cc数据广播协议
6.3 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平台
6.3.1 数字电视中间件平台总体架构
6.3.2 融合业务的数字电视中间件平台
6.3.3 数字电视系统软件更新与升级
6.4 googletv及其技术架构
6.4.1 googletv的设计目的
6.4.2 android架构概述
6.4.3 googletv的发展前景
6.5 数字电视数据广播业务系统
6.5.1 数据广播业务系统架构
6.5.2 epg业务信息系统
6.5.3 股票业务系统
6.6 数据业务与应用开发平台
6.6.1 java应用开发平台
6.6.2 html应用开发流程
6.6.3 数字电视业务开发编程语言的选择
6.6.4 几种典型的数据广播业务
6.7 数字电视中间件平台的发展
6.7.1 基于mhp中间件的数字电视业务特征
6.7.2 融合业务的中间件平台成为必需
第7章 数字电视播出监控与客服系统
7.1 数字电视监控系统概述
7.2 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7.2.1 监控系统的发展
7.2.2 监控系统的特点
7.3 监控系统方案
7.3.1 监控系统组成及其模块功能
7.3.2 数字电视信号监控的实施
7.3.3 中心控制系统
7.3.4 卫星数字节目对非法入侵的防范
7.4 dvb标准tr101 的三级监测
7.5 客户服务支撑系统
7.5.1 客户服务支撑系统的主要类型
7.5.2 客户服务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
7.5.3 广电运营商对客户服务支撑系统的需求
第8章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及其运营
8.1 运营商的定义和特征
8.1.1 运营商的定义
8.1.2 运营商的特征
8.2 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结构分析
8.3 增值业务的阶段性使命和发展策略
8.4 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新的静态接入业务
8.5 互动电视增值业务的规划和设计
8.5.1 发展互动电视增值业务的目的
8.5.2 规划和设计互动电视增值业务的注意事项
8.5.3 互动电视增值业务的分类
8.6 业务部门如何向技术部门提需求
8.7 如何包装建设互动电视基本业务
8.8 互动电视潜在用户的分类和诉求分析
8.9 互动电视市场推广策略
8.10 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需要提速
8.10.1 为什么要“三网融合”?
8.10.2 如何进行“三网融合”
第9章 结束语:数字电视业务的前景
9.1 数字电视业务的新环境
9.2 数字电视业务展望
附录a 数字电视标准业务信息—— psi/si信息与传输
附录b epg标准中定义的epg扩展信息
附录c dvb mhp关于应用信令的技术规范
附录d dvb数字电视标准体系一览表
d.1 概述
d.2 dvb数字电视标准一览表
d.3 资料发布说明
附录e 蓬勃兴起的应用商店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第2版)》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BSS)的构建、运行与优化,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全书共计十五章,围绕数字电视业务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详细阐述了支撑系统在技术、管理、业务等方面的关键要素。 第一篇: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基础 第一章: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与支撑系统概述 本章首先回顾了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历程,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演进,强调了数字电视在高清化、互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详细介绍了数字电视业务的类型,包括直播、点播、回看、增值业务(如游戏、教育、购物)等,分析了这些业务对支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 明确了业务支撑系统(BSS)的核心概念和定位,阐述了BSS在数字电视运营中的关键作用,是连接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终端用户的桥梁。 重点解析了BSS与网络支撑系统(OSS)的区别与联系,强调了BSS关注业务流程、客户管理、计费与结算,而OSS侧重网络资源的配置、监控与维护。 分析了数字电视BSS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技术多样性、业务快速变化、用户个性化需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为后续章节内容奠定基础。 第二章: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技术架构 本章深入剖析了数字电视BSS的典型技术架构,包括分层模型、模块化设计理念。 详细阐述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在BSS设计中的应用,说明如何通过服务组合和重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介绍了BSS中各关键技术模块的功能与职责,例如用户管理模块、产品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计费模块、支付模块、营销管理模块、客户服务模块、报表分析模块等。 探讨了数据集成与互通问题,分析了不同系统间数据交互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如数据仓库、数据总线等。 强调了开放性与标准化在BSS架构中的重要性,介绍了一些行业标准和接口规范,以促进不同厂商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第二篇:核心业务支撑模块详解 第三章:用户管理与认证 本章聚焦数字电视BSS的用户管理核心功能。 详细阐述了用户账户的管理机制,包括账户创建、信息维护、状态管理(如正常、暂停、销户)、以及多级账户体系的设计(如主账户、子账户)。 深入分析了用户认证与授权机制,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生物特征认证等,以及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认证流程。 探讨了用户身份识别与区分,尤其是在家庭用户、多终端用户等场景下,如何准确识别不同用户及其权限。 介绍了用户画像的构建与应用,如何通过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建立用户画像,为个性化推荐和服务提供支撑。 强调了用户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用户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第四章:产品与服务管理 本章详细讲解了数字电视BSS中的产品与服务设计与管理。 定义了“产品”在BSS中的概念,包括基本套餐、增值服务包、内容产品(如电影、电视剧、体育赛事)、应用产品(如游戏、教育软件)等。 阐述了产品定价策略与管理,包括一次性购买、订阅制、按时计费、按量计费等多种模式,以及如何进行灵活的定价配置。 介绍了服务包的定义与组合,如何将不同产品和服务打包,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套餐。 重点分析了内容版权管理与内容计费的集成,说明BSS如何与内容版权管理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合法合规的内容分发和计费。 探讨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产品发布、更新、下线等流程,以及如何进行产品线的规划与优化。 第五章:订单管理与流程自动化 本章聚焦数字电视BSS的订单处理与流程自动化。 详细阐述了订单的生成、处理、跟踪与关闭全流程。 介绍了订单状态的管理,如待处理、处理中、已完成、已取消等,以及订单状态迁移的规则。 分析了订单管理在业务办理、产品订购、服务开通等场景下的应用。 重点探讨了流程自动化在BSS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工作流引擎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编排和执行,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介绍了与第三方系统(如CRM、ERP)的订单信息对接与同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第六章:计费与账单管理 本章是BSS的核心功能之一,详细阐述了计费与账单管理。 介绍了数字电视业务的多种计费模式,包括按时、按量、按次、包月、包年、套餐内免费、套餐外收费等。 详细阐述了计费规则的定义与配置,如何根据不同的业务、产品、用户群体设置灵活的计费规则。 分析了费用计算的逻辑,包括主业务费用、增值业务费用、流量费用、内容费用等。 重点讲解了账单的生成、发送与查询功能,包括账单周期、账单明细、账单样式定制等。 探讨了账单的校对与核对机制,确保计费的准确性。 介绍了与支付系统的集成,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转账等)。 第七章:支付与结算 本章承接计费与账单管理,深入探讨支付与结算。 详细阐述了支付渠道的集成与管理,包括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对接。 介绍了支付流程的设计,如用户支付、支付确认、支付失败处理等。 重点分析了结算流程,包括与内容提供商、渠道商的收入结算,以及内部成本结算。 探讨了对账管理,包括与银行、支付平台的账单对账,以及与内部账务系统的对账。 介绍了支付安全保障措施,如数据加密、风险控制等。 第三篇:支撑系统高级功能与管理 第八章:营销管理与促销活动 本章聚焦BSS在营销与促销方面的支持能力。 介绍了营销活动的设计与管理,如优惠券发放、折扣活动、满减活动、积分兑换等。 阐述了促销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如何根据用户画像和市场需求,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重点分析了客户忠诚度计划的设计,如会员等级、积分奖励、会员专属活动等。 介绍了营销活动的效果评估,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衡量营销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第九章:客户服务与支持 本章探讨了BSS在客户服务方面的作用。 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集成与应用,如何通过CRM系统整合客户信息,提供统一的服务视图。 详细阐述了服务请求管理,包括故障报修、业务咨询、投诉处理等。 介绍了自助服务渠道的建设,如FAQ、在线帮助、智能客服机器人等。 探讨了服务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如何收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服务水平。 第十章:报表分析与决策支持 本章重点关注BSS的数据分析与应用。 介绍了报表系统的数据源、数据处理与展示。 详细阐述了各类报表的类型,如运营报表(用户增长、业务量、收入)、财务报表(收支、利润)、营销报表(活动效果)、服务报表(投诉量、解决率)等。 重点分析了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在BSS中的应用,如用户行为分析、消费习惯分析、流失预警等。 介绍了如何利用报表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优化业务策略。 第十一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 本章深入探讨BSS与其他系统的集成问题。 介绍了BSS与其他核心系统(如内容管理系统CMS、数字版权管理DRM、内容分发网络CDN、电视终端管理系统DTMS、网络运营支撑系统OSS)的集成方式。 详细阐述了接口设计原则,如标准化、统一性、安全性、可扩展性。 介绍了常用的接口技术,如RESTful API、SOAP、消息队列等。 重点分析了数据集成与同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一致性。 第四篇:系统建设与发展 第十二章: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建设流程 本章为读者提供了BSS建设的实践指南。 详细阐述了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实施、测试验收、上线运维等各个阶段的关键任务。 介绍了项目管理方法论在BSS建设中的应用,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 探讨了技术选型、供应商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 强调了需求沟通与用户参与的重要性。 第十三章:系统安全与风险管理 本章聚焦BSS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详细阐述了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分析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探讨了业务连续性规划(BCP)与灾难恢复(DR)策略。 介绍了系统性能监控与容量规划。 分析了潜在的业务风险,如欺诈、欠费、内容侵权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第十四章:系统性能优化与扩展 本章关注BSS的持续优化与发展。 介绍了系统性能优化的常用方法,如数据库优化、缓存技术、负载均衡、代码优化等。 探讨了系统可扩展性的设计原则,如何应对业务量的增长和新业务的引入。 介绍了技术升级与架构演进的考虑,如从单体应用向微服务架构迁移。 强调了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CI/CD)在系统运维中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发展趋势 本章展望了数字电视BSS的未来发展方向。 分析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对BSS的影响。 探讨了超高清(UHD)、VR/AR、物联网(IoT)等新兴业务对BSS提出的新要求。 介绍了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化等发展趋势。 展望了BSS在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领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书通过以上十五个章节的系统阐述,力求为读者勾勒出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全景图,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核心功能,再到高级管理与未来趋势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数字电视业务的运营逻辑,掌握BSS的设计、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很多技术书籍读起来干巴巴的,像是官方文档的二次加工,缺乏与读者的“对话感”。然而,这本书在某些关键技术难点处,特别设置了“经验之谈”或“常见陷阱”的小栏目,极大地改善了阅读体验。这些部分通常用略微不同的字体或边框突出显示,作者在这里用更口语化的方式,指出了行业内新人常犯的错误,比如在系统高并发场景下对数据库锁粒度的误判,或者在异构系统集成时对数据一致性保障的轻视。这种“避坑指南”式的提示,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有价值,因为它直接关联到了实际项目上线后的痛点。它让我意识到,作者不仅精通技术本身,更深刻理解了技术在真实商业压力下的运行轨迹和脆弱性所在,这种同理心使得内容更具温度和实战指导意义。

评分

从学习路径的安排来看,本书的编排逻辑极具层次感,完全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优秀教材原则。它首先确保读者对数字电视业务的业务流有一个宏观认知(比如用户如何订购、如何观看、系统如何响应),随后才逐步解构支撑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从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到内容管理、服务编排。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即便是对电信或广电系统接触不多的IT背景读者,也能平稳过渡。我发现,每完成一个技术模块的学习后,作者都会安排一个“集成与展望”的小结,将本章节学到的知识点回收到整体架构中进行审视。这种不断回顾与内化的过程,有效地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知识网络,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极大地巩固了学习成果。

评分

初读这本书的绪论部分,我立刻被作者那种深入骨髓的行业洞察力所折服。他并非仅仅罗列技术规范,而是将冰冷的技术置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中进行剖析。比如,开篇对传统有线电视到IPTV、OTT等多种业务形态演进的梳理,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兵在娓娓道来他亲历的变革史。他对“支撑系统”这一概念的界定,超越了单纯的软件模块划分,而是上升到了业务生命周期管理的战略高度,强调了从客户接入、计费、服务开通到故障诊断的全链路打通。这种宏观视野的构建,为后续章节中对具体模块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人在学习具体技术细节之前,先对整个“棋局”有了通盘的理解,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出色,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以简洁的白色和少许亮眼的橙色作为点缀,整体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纸张的选择也颇为考究,触感细腻,翻页时没有廉价书籍常有的那种刺耳的摩擦声,阅读体验因此提升了不少。书脊的字体清晰有力,即便在书架上众多书籍中也能一眼识别出它的名字。更值得称赞的是内页的排版布局,章节标题和正文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密度的同时,又极大地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图表的绘制清晰度极高,那些复杂的系统架构图和流程图,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通过其清晰的线条和合理的标识快速把握其核心逻辑,这一点对于技术类书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显示出编者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独运。

评分

这本书在描述具体技术实现时,那种务实到近乎苛刻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计费和结算模块的章节,这部分往往是支撑系统中最复杂、最容易出错的环节。作者没有止步于高层设计,而是深入到了数据模型的设计原则、接口协议的选择标准,甚至提到了在不同业务场景下(例如包月、点播、增值服务)如何设计柔性的规则引擎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他引用的案例和伪代码片段,虽然是抽象的,但其背后的设计思想——如高内聚低耦合、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合理应用——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实践积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跟随一位资深架构师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既稳定又具备良好扩展性的平台,有了更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空谈概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