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 羅建標,陳嶽武

全新正版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 羅建標,陳嶽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建標,陳嶽武 著
圖書標籤:
  • 通信工程
  • 綫路工程
  • 設計
  • 施工
  • 維護
  • 羅建標
  • 陳嶽武
  • 通信綫路
  • 工程技術
  • 專業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久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76155
商品編碼:2952263680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全新正版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

定價:59.00元

作者:羅建標,陳嶽武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115276155

字數:

頁碼:3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以介紹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為主,將近年來不太引人注意的通信綫路基礎知識和傳統的通信綫路工程技術重新展示齣來,同時對近年來在通信綫路工程建設中齣現的新技術、新知識作瞭詳盡的介紹。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適閤從事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和維護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章 通信綫路基礎知識
1.1 通信綫路技術的發展曆程簡述
1.2 通信綫路的分類及其特點
1.2.1 通信綫路的分類
1.2.2 通信綫路技術的特點
1.3 主要材料及設備的介紹
1.3.1 市話電纜綫路工程材料
1.3.2 光纜綫路工程材料
1.3.3 通信管道工程材料
1.4 相關規範、標準及規定的介紹
1.5 關於國際標準單位

第2章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要點
2.1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2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的主要任務
2.3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程序劃分
2.3.1 設計程序的劃分
2.3.2 通信工程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
2.4 設計內容
2.4.1 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內容
2.4.2 設計說明
2.4.3 工程概、預算
2.4.4 圖紙
2.5 工程概、預算編製
2.5.1 通信建設工程項目總費用
2.5.2 通信建設單項工程總費用的構成
2.5.3 通信建設工程概、預算錶格編製

第3章 通信綫路工程勘測
3.1 查勘測量
3.1.1 準備工作
3.1.2 查勘
3.2 測量
3.2.1 測量前準備
3.2.2 綫路測量分工和工作內容
3.2.3 整理圖紙

第4章 光纜綫路工程設計
4.1 通信綫路網的構成
4.2 本地網組網方式
4.3 長途光纜綫路的基本特點
4.4 通信綫路路由的選擇
4.4.1 路由選擇的一般原則
4.4.2 本地網光纜路由的選擇原則
4.4.3 長途光纜路由的選擇原則
4.4.4 高原嚴寒地區通信綫路設計的注意事項
4.5 局站的設置
4.5.1 站址選擇的原則
4.5.2 局站建築方式選擇原則
4.5.3 本地網光纜局站的設置
4.5.4 長途光纜局站的設置
4.6 敷設方式的確定
4.6.1 綫路敷設方式的分類
4.6.2 敷設方式的選擇
4.7 光纜的選型及傳輸指標設計
4.7.1 光纜的結構與類型
4.7.2 光纜型號命名方式
4.7.3 光纜的選擇
4.7.4 光纜容量的確定
4.7.5 光縴的選型
4.7.6 光纜係統傳輸指標設計
4.7.7 光(電)纜配盤
4.8 寬帶接入網光縴到戶(FTTH)建設
4.8.1 FTTH的基本原理
4.8.2 FTTH的建設範圍
4.8.3 FTTH工程建設原則
4.8.4 FTTH工程設計
4.8.5 光纜分縴箱的規格、型號與技術要求

第5章 通信管道工程設計
5.1 管道路由及位置的選擇
5.1.1 市話管道路由選擇
5.1.2 長途管道路由選擇
5.1.3 管道路由選擇的安全性考慮
5.1.4 管道埋設位置的確定
5.2 管道容量的確定
5.2.1 原有規範對管道容量的確定方法
5.2.2 新的通信管道容量確定方法
5.3 管道材料的選擇
5.4 管道敷設技術要求
5.4.1 市話管道的鋪設要求
5.4.2 矽芯管道的敷設要求
5.5 光(電)纜通道
5.5.1 需要建築光(電)纜通道的條件
5.5.2 光(電)纜通道的規格
5.6 光(電)纜進綫室設計
5.6.1 光(電)纜進綫室設計原則
5.6.2 進綫室的建築要求
5.6.3 進綫室的其他要求
5.7 各種標號混凝土參考配比、人孔體積及開挖土方量
5.7.1 各種材料說明
5.7.2 各種標號混凝土參考配比
5.7.3 人(手)孔體積及開挖土方量

第6章 通信綫路工程施工
6.1 通信綫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和內容
6.1.1 工程施工準備
6.1.2 工程組織施工和管理
6.1.3 竣工驗收
6.2 器材檢驗
6.2.1 一般規定
6.2.2 市話通信電纜單盤檢驗
6.2.3 光纜單盤檢驗
6.3 光(電)纜路由復測
6.4 架空綫路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6.4.1 架空杆路路由選擇
6.4.2 架空杆路施工技術要求
6.4.3 拉綫的種類與安裝技術要求
6.4.4 吊綫裝置
6.4.5 架空光(電)纜綫路吊綫原始安裝垂度
6.4.6 光纜敷設安裝的一般要求
6.4.7 架空光纜敷設安裝要求
6.4.8 牆壁光(電)纜敷設安裝要求
6.5 管道光纜及局內光纜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6.5.1 管道光纜敷設安裝要求
6.5.2 引上光纜的敷設安裝要求
6.5.3 光纜交接箱安裝要求
6.5.4 局內光纜的敷設安裝要求
6.5.5 光縴與光纜的接續要求
6.5.6 光纜的預留處理
6.6 直埋光纜敷設技術要求
6.6.1 直埋光纜路由選擇
6.6.2 光纜埋深要求
6.6.3 直埋光纜與其他建築設施間的小淨距
6.6.4 直埋光纜的敷設要求
6.6.5 直埋光纜路由施工後的維護標準
6.6.6 凍土層直埋光纜的敷設
6.6.7 水底光(電)纜敷設要求
6.7 本地網電纜綫路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6.7.1 電纜綫路傳輸指標設計
6.7.2 電纜的選擇
6.7.3 電纜路由的選擇
6.7.4 架空電纜敷設技術要求
6.7.5 管道電纜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6.7.6 埋式電纜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6.7.7 交接箱安裝及室內成端電纜
6.7.8 配綫區和分綫設備安裝與防雷接地裝置
6.7.9 電纜接續與割接技術要求
6.7.10 電纜綫路施工安全措施

第7章 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7.1 防強電
7.1.1 危險影響的容許標準
7.1.2 強電危險影響的防護措施
7.1.3 通信綫路與其他電氣設備間的小垂直距離
7.2 防雷
7.2.1 雷電的基本概念及活動規律
7.2.2 室外光(電)電纜綫路防雷
7.2.3 進局光(電)纜綫路防雷措施
7.3 防腐蝕、防潮
7.3.1 光纜腐蝕的分類
7.3.2 地下光纜的腐蝕程度
7.3.3 地下光纜電化學防護指標
7.3.4 地下通信光纜防腐蝕措施
7.3.5 直埋電纜防蝕
7.3.6 防潮、充氣維護係統
7.4 特殊地質條件下的光纜防護
7.4.1 對山體滑坡災害的防護措施
7.4.2 對泥石流災害的防護措施
7.4.3 對膨脹土壤危害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7.4.4 對凍土層光纜的防護措施
7.4.5 對溫差懸殊影響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7.4.6 對鹽堿地腐蝕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7.4.7 對風沙暴影響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7.4.8 對地層沉陷段落的防護措施
7.5 防鼠害、啄木鳥和白蟻
7.5.1 防鼠害
7.5.2 防啄木鳥
7.5.3 防白蟻
7.6 架空光纜防護
7.6.1 杆路保護措施
7.6.2 拉綫、吊綫及架空光(電)纜保護
7.6.3 杆根加固措施
7.7 管道光纜防護
7.7.1 管道光纜路由防護
7.7.2 人井內光纜設施防護要求
7.7.3 管道光纜路由防護及警示
7.8 直埋光纜防護
7.8.1 直埋光纜防護措施
7.8.2 標石埋設
7.8.3 標石製作與編號方法
7.9 水綫防護與水綫牌製作安裝
7.9.1 水綫防護措施
7.9.2 水綫標誌牌的形式、製作與安裝
7.10 長途乾綫光纜的維護
7.10.1 光纜綫路維護的基本任務
7.10.2 維護方法與周期
7.10.3 光纜綫路維護要求
7.10.4 光纜綫路維護機構
7.10.5 光纜綫路維護器材

第8章 關於通信建設工程安全風險及評估
8.1 通信建設工程安全風險識彆
8.1.1 通信建設工程安全風險類彆
8.1.2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的預評估
8.2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評估
8.2.1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評估的依據
8.2.2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的量化評估方法
8.2.3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量化計算的原則
8.2.4 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估的具體步驟
8.3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處置
8.3.1 風險處置的基本原則
8.3.2 製定風險處置計劃的步驟
8.3.3 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處置策略
8.3.4 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處置遵循的原則
8.3.5 明確職責
8.4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監控
8.4.1 安全風險監控的程序與內容
8.4.2 安全風險監控具體措施

第9章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相關的強製性條文
9.1 YD 5102-2010《通信綫路工程設計規範》
9.2 YD 5121-2010《通信綫路工程驗收規範》
9.3 YD 5018-2005《海底光纜數字傳輸係統工程設計規範》
9.4 GB 50373-2006《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範》
9.5 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9.6 YD 5148-2007《架空光(電)纜通信杆路工程設計規範》
9.7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技術暫行規定》
9.8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
9.9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修訂內容)
9.10 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範》
9.10.1 電信設備安裝的抗震設計目標
9.10.2 架式電信設備安裝抗震措施
9.10.3 自立式電信設備安裝抗震措施
9.11 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規範》
9.12 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
9.13 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範》
9.14 YD/T 5003-2010《通信建築工程設計規範》

0章 設備安裝工程設計相關的強製性標準條文
10.1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
10.2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修訂內容)
10.3 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範》
10.3.1 電信設備安裝的抗震設計目標
10.3.2 自立式電信設備安裝抗震措施
10.4 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規範》
10.5 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
10.6 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範》
10.7 YD/T 5003-2010《通信建築工程設計規範》
10.8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技術暫行規定》
10.9 YD/T 5040-2005《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範》
10.10 YD 5079-2005《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驗收規範》
10.11 YD 5191-2009《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技術暫行規定》
10.12 YD 5054-2010《通信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1章 附錄
11.1 各種工程材料的規格、型號與單位重量
11.1.1 方鋼與圓鋼材單位重量
11.1.2 扁鋼每米重量錶
11.1.3 工字鋼、槽鋼每米重量
11.1.4 等邊角鋼每米重量錶
11.1.5 不等邊角鋼每米重量錶
11.1.6 熱軋每米重量錶
11.1.7 電焊薄壁鋼管每米重量錶
11.1.8 鍍鋅鋼絞綫、鍍鋅鐵綫和銅包鋼綫單位重量錶
11.1.9 絕緣子的規格、型號與尺寸
11.2 工程設計組織計劃實例(工程設計項目管理)
11.2.1 設計進度和計劃安排
11.2.2 勘察設計重點、難點分析及注意事項
11.2.3 安全與文明措施
11.3 工程施工組織計劃實例(工程施工項目管理)
11.3.1 工程概況
11.3.2 施工隊伍組成
11.3.3 組織管理
11.3.4 施工進度計劃及實施保證措施
11.3.5 技術方案
11.3.6 客戶投訴處理及工程迴訪計劃
11.4 考試試題
11.4.1 通信管道、光纜設計培訓考試試捲
11.4.2 通信工程概、預算考試試捲
11.4.3 通信工程設計及驗收規範強製性條文考試試捲
11.4.4 設備專業強製性規範考試試題
11.5 參考文獻和資料AX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 一、 綜述 通信綫路工程作為現代通信網絡的基礎骨乾,其設計、施工與維護的質量直接關係到通信係統的穩定運行和信息傳輸的效率。本書係統地闡述瞭通信綫路工程的各個環節,從理論基礎到實踐操作,旨在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一本全麵、實用的技術參考。本書內容涵蓋瞭通信綫路工程的設計原理、施工工藝、維護管理等核心要素,並結閤瞭最新的技術發展和行業標準,力求做到科學性、前瞻性和實用性並重。 二、 設計篇 通信綫路的設計是整個工程的起點,其科學性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運行效率和維護成本。本篇將深入探討通信綫路設計的各個方麵。 1. 設計基礎與規範: 通信傳輸基礎: 講解通信綫路工程所涉及的光縴通信、電纜通信等基礎傳輸原理,包括信號傳輸特性、衰減、損耗、乾擾等關鍵概念。 國傢與行業標準: 詳細介紹與通信綫路工程相關的國傢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規範,如《通信綫路工程設計規範》、《通信電纜工程驗收規範》等,強調標準在工程設計中的指導作用。 設計依據與前期工作: 明確設計工作的基本依據,包括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批復、用戶需求以及現場勘察結果等。強調現場勘察的重要性,包括地形地貌、地下管綫、現有設施、環境影響等因素的詳細調查。 2. 綫路類型與選擇: 光縴通信綫路設計: 光纜選型: 介紹不同類型光纜(如單模光纜、多模光纜、架空光纜、直埋光纜、管道光纜等)的特性、適用範圍及選擇原則。 光纜路由設計: 講解光纜路由的規劃原則,包括經濟性、安全性、可維護性、環境適應性等。重點介紹架空、管道、直埋、水底等不同敷設方式的路由選擇要點。 接頭盒設計: 闡述光纜接頭盒的種類、結構、選型原則以及接頭盒的安裝要求,確保接頭處的可靠性。 光配綫架與終端設計: 介紹光配綫架(ODF)的設計參數、安裝方式及光纜終端的處理方式。 電纜通信綫路設計: 電纜選型: 介紹不同類型電纜(如用戶電纜、接入網電纜、傳輸電纜等)的特性、導綫結構、絕緣材料、屏蔽方式等,以及根據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選擇閤適電纜的原則。 電纜路由設計: 闡述電纜路由設計中的安全距離、防腐蝕、防鼠咬、防水淹等技術要求。 接頭與終端設計: 介紹電纜接頭(如分接、續接、終端)的設計要點,包括接頭盒的選用、防水密封、絕緣恢復等。 3. 結構與設備選型: 杆路與支撐結構設計: 架空綫路設計: 講解杆路(如電杆、拉綫、抱杆、塔架等)的選型、布局、間距計算、基礎設計原則。重點介紹風載、冰載、導綫受力計算等。 管道與槽道設計: 介紹通信管道(如聚乙烯管、PVC管、水泥管等)的敷設方式、規格選擇、檢查井設置、防堵塞措施。 直埋設計: 闡述直埋光纜/電纜的溝槽開挖、基礎處理、迴填要求、標記設置。 綫路保護與安全設計: 防雷擊與接地設計: 講解通信綫路的防雷擊原理、防雷器件的選擇與安裝、接地係統的設計與要求。 防腐蝕設計: 介紹針對不同環境(如土壤、水體、大氣)的防腐蝕措施,如防腐塗層、防腐材料的應用。 電磁兼容性(EMC)設計: 闡述綫路設計中應考慮的電磁乾擾源,以及如何通過屏蔽、接地等措施降低乾擾。 輔助設備設計: 通信井與人手井設計: 介紹井的結構、尺寸、材質、蓋闆要求、防水密封。 標誌與標識設計: 規劃綫路走嚮、接頭位置、危險警示等標誌的設計與設置。 4. 工程量計算與概預算: 工程量計算方法: 詳細介紹各類通信綫路工程(如架空、管道、直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包括綫路長度、杆路數量、接頭數量、設備數量等的精確計算。 概預算編製: 講解通信綫路工程概預算的編製依據、定額應用、費用構成(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管理費等),以及如何進行成本控製。 三、 施工篇 施工是實現設計方案的關鍵環節,本篇將聚焦於通信綫路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 1. 施工準備與組織: 施工方案編製: 闡述詳細施工方案的編製要點,包括施工工藝流程、技術措施、安全措施、質量控製措施、進度計劃等。 人員與設備組織: 明確施工隊伍的資質要求、人員分工、技能培訓,以及施工設備(如挖掘機、吊裝設備、熔接機、測試儀等)的選型、檢查與維護。 材料進場與管理: 規範材料的采購、檢驗、儲存、發放流程,確保材料質量符閤設計要求。 現場管理: 強調施工現場的規劃、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安全生産等管理要求。 2. 綫路敷設施工工藝: 架空綫路施工: 杆路施工: 詳細介紹電杆的埋設、拉綫的固定、導綫(或光纜)的架設、張力調整、跳綫製作等工藝。 交叉跨越施工: 講解跨越道路、河流、電力綫路等特殊地形的施工安全技術要求。 管道綫路施工: 開挖與鋪管: 介紹溝槽開挖、管道鋪設、接口連接、迴填密實等工藝。 穿管牽引: 講解使用牽引設備將光纜或電纜引入管道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直埋綫路施工: 溝槽開挖與迴填: 闡述直埋溝槽的深度、寬度、保護層設置、迴填土的夯實要求。 保護管與標石設置: 介紹直埋光纜/電纜的保護管敷設、警告帶鋪設、標石埋設。 水底綫路施工: 介紹水底光纜/電纜的敷設方法、固定方式、保護措施。 3. 接續與終端施工: 光纜接續: 詳細講解光纜接續機的操作、熔接參數的設置、接頭盒的封裝、防水處理、接頭保護。 電纜接續: 介紹電纜接頭的製作方法、絕緣恢復、防水密封、終端頭的製作。 4. 綫路測試與驗收: 施工過程中的測試: 介紹施工過程中進行的各類測試,如光纜的OTDR測試、電纜的絕緣電阻測試、直流電阻測試等,用於及時發現問題。 竣工驗收測試: 詳細闡述竣工驗收階段的各項測試內容與要求,包括光纜衰減、迴波損耗、帶寬測試;電纜的傳輸性能測試、絕緣耐壓測試等。 驗收標準與流程: 講解通信綫路工程的驗收標準、驗收流程、驗收記錄的填寫要求。 5. 安全技術與環保: 施工安全管理: 強調施工現場的用電安全、高處作業安全、機械作業安全、交通安全等,以及應急預案的製定與演練。 環境保護措施: 介紹施工過程中産生的廢棄物處理、降噪、防塵等環保措施。 四、 維護篇 通信綫路的穩定運行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維護管理,本篇將重點闡述綫路的日常維護、故障處理與技術升級。 1. 維護體係與策略: 維護組織架構: 介紹通信綫路維護的組織形式、崗位職責、人員配置。 維護製度與流程: 建立健全巡檢製度、搶修製度、維護記錄製度、檔案管理製度等。 維護策略: 講解預防性維護、預測性維護、事後性維護等不同維護策略的應用。 2. 日常巡檢與監控: 巡檢內容與方法: 詳細介紹對架空綫路、管道綫路、直埋綫路、接頭盒、機房設備等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檢內容,包括外觀檢查、參數測量、設備狀態監測等。 監控係統的應用: 介紹利用光纜監測係統、局域網監控係統等對綫路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3. 故障診斷與搶修: 常見故障分析: 總結通信綫路常見的故障類型,如光纜斷裂、接頭損耗增大、電纜短路、接地不良、設備老化等,分析其産生原因。 故障診斷工具與方法: 介紹各種故障診斷儀器(如OTDR、時域反射儀、電纜故障定位儀等)的使用方法,以及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故障定位的技巧。 搶修流程與管理: 製定詳細的搶修預案,明確搶修人員的響應機製、物資準備、作業流程,力爭縮短故障恢復時間。 4. 綫路的保養與修復: 綫路的除銹、防腐與除草: 介紹對杆路、支架、井蓋等進行防腐處理,以及對綫路周圍的植被進行清理。 接頭與終端的維護: 定期檢查接頭盒的密封性,如有損壞及時修復。 綫路的加固與改造: 對老化、損壞的綫路結構進行加固,對不適應發展的綫路進行技術改造。 5. 技術更新與升級: 新技術應用: 介紹新型光纜、新型敷設工藝、智能監測技術等在通信綫路維護中的應用。 綫路容量擴容: 講解如何通過增加光縴芯數、更換更大容量電纜等方式實現綫路容量的升級。 綫路網絡優化: 結閤業務發展需求,對綫路網絡進行規劃和優化,提升網絡性能。 6. 檔案管理與信息係統: 綫路檔案的建立與維護: 規範綫路設計圖紙、施工記錄、驗收報告、維護記錄等檔案的整理、歸檔與更新。 信息化管理: 介紹利用GIS(地理信息係統)、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製係統)等信息化手段對通信綫路進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五、 結語 通信綫路工程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係統工程,其設計、施工與維護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本書力求從理論到實踐,全麵、係統地梳理瞭通信綫路工程的關鍵技術與管理要點。希望本書能為廣大通信工程從業人員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幫助,共同推動通信事業的蓬勃發展。

用戶評價

評分

維護工作,在我看來,是通信綫路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一旦通信綫路齣現故障,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我希望書中能詳細闡述通信綫路的日常維護和故障排除方法。例如,如何通過各種儀器進行綫路的檢測和診斷?當發生斷裂、衰減超標等問題時,有哪些快速有效的修復技術?我尤其對預防性維護很感興趣,瞭解如何通過定期的檢查和保養,將潛在的故障扼殺在萌芽狀態。 此外,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也是維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大自然的力量麵前,通信綫路難免會遭受破壞,比如地震、洪水、颱風等。我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應對自然災害的防護措施,以及在災後如何迅速恢復通信。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能包含一些實際案例分析,讓我從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

評分

關於施工部分,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個繁忙而有序的作業場景。我很好奇,在現實中,通信綫路的鋪設是如何進行的?是大型機械的轟鳴,還是精細的手工操作?書中是否會深入講解各種施工工藝,例如開挖溝槽、管道敷設、光纜接續、設備安裝等?我特彆想知道,在復雜的地形或者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施工人員是如何剋服睏難,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安全問題也是我非常關注的。我希望書中能體現齣對施工安全的高度重視,並介紹一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另外,施工過程中材料的選擇和質量控製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通信綫路上會用到的關鍵材料,比如光縴、光纜、接頭盒、光分路器等,並探討如何進行質量檢驗。畢竟,一點點材料上的瑕疵,都可能導緻整個通信係統的癱瘓。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在施工現場可以應用的實用技巧,幫助現場工程師做齣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這是我非常期待的。

評分

雖然我目前對通信綫路工程的理解還停留在非常基礎的層麵,但我相信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紮實的入門基礎。我希望書中能夠解釋一些基礎性的概念,比如通信帶寬、信號衰減、信噪比等等,並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逐漸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術語和原理,為我將來深入學習或瞭解相關領域打下基礎。 同時,我希望這本書在介紹技術的同時,也能體現齣工程設計的嚴謹性和科學性。瞭解通信綫路工程的實際應用,有助於我更好地理解現代通信技術的重要性,以及支撐這些技術背後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這個領域的更多興趣,讓我願意去探索更多相關的知識。

評分

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通信綫路類型本身充滿瞭好奇。在我的認知中,通信綫路似乎不僅僅是指光纜,還可能包括瞭同軸電纜、雙絞綫,甚至是無綫通信中的基站和傳輸綫路。我希望這本書能係統地介紹不同類型通信綫路的特點、工作原理、適用場景以及各自的優缺點。例如,光纜是如何通過光信號進行信息傳輸的?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為什麼仍然會選擇使用電纜? 我更想瞭解的是,這些不同的通信綫路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形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通信網絡。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網絡拓撲、節點互聯、信號傳輸等方麵的知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通信網絡圖景,理解我們每天使用的互聯網服務,究竟是如何通過這些物理綫路來實現的。

評分

一本名為《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的書,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從它堅實的裝幀和排版上看,就足以感受到其內容的專業性。我之所以對這類書籍産生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現代通信技術的好奇心。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高速、穩定的網絡,而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那些鋪設在地下的光纜、架設在空中的通信塔,以及無數精密的連接設備。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這個隱秘而龐大工程世界的大門。 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通信綫路的設計理念。在現代社會,設計的優劣直接關係到通信的效率、穩定性和可擴展性。書中是否會從宏觀角度齣發,比如如何根據地理環境、用戶密度、未來發展趨勢來規劃綫路的走嚮和容量?微觀層麵,比如如何選擇最適閤的光纜類型、如何進行節點布局、如何考慮電磁乾擾和物理防護等等,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瞭解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技術手冊,更能包含一些設計哲學,讓我理解那些看似簡單的綫路背後蘊含的深邃智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