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罗建标,陈岳武

全新正版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罗建标,陈岳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建标,陈岳武 著
图书标签:
  • 通信工程
  • 线路工程
  • 设计
  • 施工
  • 维护
  • 罗建标
  • 陈岳武
  • 通信线路
  • 工程技术
  • 专业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久点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76155
商品编码:2952263680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定价:59.00元

作者:罗建标,陈岳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115276155

字数:

页码:3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以介绍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将近年来不太引人注意的通信线路基础知识和传统的通信线路工程技术重新展示出来,同时对近年来在通信线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作了详尽的介绍。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适合从事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章 通信线路基础知识
1.1 通信线路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1.2 通信线路的分类及其特点
1.2.1 通信线路的分类
1.2.2 通信线路技术的特点
1.3 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介绍
1.3.1 市话电缆线路工程材料
1.3.2 光缆线路工程材料
1.3.3 通信管道工程材料
1.4 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的介绍
1.5 关于国际标准单位

第2章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要点
2.1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2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2.3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程序划分
2.3.1 设计程序的划分
2.3.2 通信工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4 设计内容
2.4.1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2.4.2 设计说明
2.4.3 工程概、预算
2.4.4 图纸
2.5 工程概、预算编制
2.5.1 通信建设工程项目总费用
2.5.2 通信建设单项工程总费用的构成
2.5.3 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表格编制

第3章 通信线路工程勘测
3.1 查勘测量
3.1.1 准备工作
3.1.2 查勘
3.2 测量
3.2.1 测量前准备
3.2.2 线路测量分工和工作内容
3.2.3 整理图纸

第4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4.1 通信线路网的构成
4.2 本地网组网方式
4.3 长途光缆线路的基本特点
4.4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
4.4.1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
4.4.2 本地网光缆路由的选择原则
4.4.3 长途光缆路由的选择原则
4.4.4 高原严寒地区通信线路设计的注意事项
4.5 局站的设置
4.5.1 站址选择的原则
4.5.2 局站建筑方式选择原则
4.5.3 本地网光缆局站的设置
4.5.4 长途光缆局站的设置
4.6 敷设方式的确定
4.6.1 线路敷设方式的分类
4.6.2 敷设方式的选择
4.7 光缆的选型及传输指标设计
4.7.1 光缆的结构与类型
4.7.2 光缆型号命名方式
4.7.3 光缆的选择
4.7.4 光缆容量的确定
4.7.5 光纤的选型
4.7.6 光缆系统传输指标设计
4.7.7 光(电)缆配盘
4.8 宽带接入网光纤到户(FTTH)建设
4.8.1 FTTH的基本原理
4.8.2 FTTH的建设范围
4.8.3 FTTH工程建设原则
4.8.4 FTTH工程设计
4.8.5 光缆分纤箱的规格、型号与技术要求

第5章 通信管道工程设计
5.1 管道路由及位置的选择
5.1.1 市话管道路由选择
5.1.2 长途管道路由选择
5.1.3 管道路由选择的安全性考虑
5.1.4 管道埋设位置的确定
5.2 管道容量的确定
5.2.1 原有规范对管道容量的确定方法
5.2.2 新的通信管道容量确定方法
5.3 管道材料的选择
5.4 管道敷设技术要求
5.4.1 市话管道的铺设要求
5.4.2 硅芯管道的敷设要求
5.5 光(电)缆通道
5.5.1 需要建筑光(电)缆通道的条件
5.5.2 光(电)缆通道的规格
5.6 光(电)缆进线室设计
5.6.1 光(电)缆进线室设计原则
5.6.2 进线室的建筑要求
5.6.3 进线室的其他要求
5.7 各种标号混凝土参考配比、人孔体积及开挖土方量
5.7.1 各种材料说明
5.7.2 各种标号混凝土参考配比
5.7.3 人(手)孔体积及开挖土方量

第6章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
6.1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6.1.1 工程施工准备
6.1.2 工程组织施工和管理
6.1.3 竣工验收
6.2 器材检验
6.2.1 一般规定
6.2.2 市话通信电缆单盘检验
6.2.3 光缆单盘检验
6.3 光(电)缆路由复测
6.4 架空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6.4.1 架空杆路路由选择
6.4.2 架空杆路施工技术要求
6.4.3 拉线的种类与安装技术要求
6.4.4 吊线装置
6.4.5 架空光(电)缆线路吊线原始安装垂度
6.4.6 光缆敷设安装的一般要求
6.4.7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6.4.8 墙壁光(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6.5 管道光缆及局内光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6.5.1 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6.5.2 引上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6.5.3 光缆交接箱安装要求
6.5.4 局内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6.5.5 光纤与光缆的接续要求
6.5.6 光缆的预留处理
6.6 直埋光缆敷设技术要求
6.6.1 直埋光缆路由选择
6.6.2 光缆埋深要求
6.6.3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小净距
6.6.4 直埋光缆的敷设要求
6.6.5 直埋光缆路由施工后的维护标准
6.6.6 冻土层直埋光缆的敷设
6.6.7 水底光(电)缆敷设要求
6.7 本地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6.7.1 电缆线路传输指标设计
6.7.2 电缆的选择
6.7.3 电缆路由的选择
6.7.4 架空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6.7.5 管道电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6.7.6 埋式电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6.7.7 交接箱安装及室内成端电缆
6.7.8 配线区和分线设备安装与防雷接地装置
6.7.9 电缆接续与割接技术要求
6.7.10 电缆线路施工安全措施

第7章 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7.1 防强电
7.1.1 危险影响的容许标准
7.1.2 强电危险影响的防护措施
7.1.3 通信线路与其他电气设备间的小垂直距离
7.2 防雷
7.2.1 雷电的基本概念及活动规律
7.2.2 室外光(电)电缆线路防雷
7.2.3 进局光(电)缆线路防雷措施
7.3 防腐蚀、防潮
7.3.1 光缆腐蚀的分类
7.3.2 地下光缆的腐蚀程度
7.3.3 地下光缆电化学防护指标
7.3.4 地下通信光缆防腐蚀措施
7.3.5 直埋电缆防蚀
7.3.6 防潮、充气维护系统
7.4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光缆防护
7.4.1 对山体滑坡灾害的防护措施
7.4.2 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护措施
7.4.3 对膨胀土壤危害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7.4.4 对冻土层光缆的防护措施
7.4.5 对温差悬殊影响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7.4.6 对盐碱地腐蚀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7.4.7 对风沙暴影响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7.4.8 对地层沉陷段落的防护措施
7.5 防鼠害、啄木鸟和白蚁
7.5.1 防鼠害
7.5.2 防啄木鸟
7.5.3 防白蚁
7.6 架空光缆防护
7.6.1 杆路保护措施
7.6.2 拉线、吊线及架空光(电)缆保护
7.6.3 杆根加固措施
7.7 管道光缆防护
7.7.1 管道光缆路由防护
7.7.2 人井内光缆设施防护要求
7.7.3 管道光缆路由防护及警示
7.8 直埋光缆防护
7.8.1 直埋光缆防护措施
7.8.2 标石埋设
7.8.3 标石制作与编号方法
7.9 水线防护与水线牌制作安装
7.9.1 水线防护措施
7.9.2 水线标志牌的形式、制作与安装
7.10 长途干线光缆的维护
7.10.1 光缆线路维护的基本任务
7.10.2 维护方法与周期
7.10.3 光缆线路维护要求
7.10.4 光缆线路维护机构
7.10.5 光缆线路维护器材

第8章 关于通信建设工程安全风险及评估
8.1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识别
8.1.1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类别
8.1.2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的预评估
8.2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8.2.1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
8.2.2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的量化评估方法
8.2.3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量化计算的原则
8.2.4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
8.3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处置
8.3.1 风险处置的基本原则
8.3.2 制定风险处置计划的步骤
8.3.3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处置策略
8.3.4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处置遵循的原则
8.3.5 明确职责
8.4 通信工程安全风险监控
8.4.1 安全风险监控的程序与内容
8.4.2 安全风险监控具体措施

第9章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9.1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9.2 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9.3 YD 5018-200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9.4 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9.5 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6 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9.7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9.8 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原94版)
9.9 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原94版修订内容)
9.10 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9.10.1 电信设备安装的抗震设计目标
9.10.2 架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
9.10.3 自立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
9.11 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9.12 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9.13 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9.14 YD/T 5003-2010《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0章 设备安装工程设计相关的强制性标准条文
10.1 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原94版)
10.2 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原94版修订内容)
10.3 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10.3.1 电信设备安装的抗震设计目标
10.3.2 自立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
10.4 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10.5 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10.6 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10.7 YD/T 5003-2010《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10.8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10.9 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10.10 YD 5079-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10.11 YD 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暂行规定》
10.12 YD 5054-2010《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1章 附录
11.1 各种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与单位重量
11.1.1 方钢与圆钢材单位重量
11.1.2 扁钢每米重量表
11.1.3 工字钢、槽钢每米重量
11.1.4 等边角钢每米重量表
11.1.5 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表
11.1.6 热轧每米重量表
11.1.7 电焊薄壁钢管每米重量表
11.1.8 镀锌钢绞线、镀锌铁线和铜包钢线单位重量表
11.1.9 绝缘子的规格、型号与尺寸
11.2 工程设计组织计划实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
11.2.1 设计进度和计划安排
11.2.2 勘察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注意事项
11.2.3 安全与文明措施
11.3 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实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11.3.1 工程概况
11.3.2 施工队伍组成
11.3.3 组织管理
11.3.4 施工进度计划及实施保证措施
11.3.5 技术方案
11.3.6 客户投诉处理及工程回访计划
11.4 考试试题
11.4.1 通信管道、光缆设计培训考试试卷
11.4.2 通信工程概、预算考试试卷
11.4.3 通信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考试试卷
11.4.4 设备专业强制性规范考试试题
11.5 参考文献和资料AX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一、 综述 通信线路工程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础骨干,其设计、施工与维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传输的效率。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通信线路工程的各个环节,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旨在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技术参考。本书内容涵盖了通信线路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维护管理等核心要素,并结合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标准,力求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并重。 二、 设计篇 通信线路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起点,其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运行效率和维护成本。本篇将深入探讨通信线路设计的各个方面。 1. 设计基础与规范: 通信传输基础: 讲解通信线路工程所涉及的光纤通信、电缆通信等基础传输原理,包括信号传输特性、衰减、损耗、干扰等关键概念。 国家与行业标准: 详细介绍与通信线路工程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规范,如《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通信电缆工程验收规范》等,强调标准在工程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设计依据与前期工作: 明确设计工作的基本依据,包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用户需求以及现场勘察结果等。强调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包括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现有设施、环境影响等因素的详细调查。 2. 线路类型与选择: 光纤通信线路设计: 光缆选型: 介绍不同类型光缆(如单模光缆、多模光缆、架空光缆、直埋光缆、管道光缆等)的特性、适用范围及选择原则。 光缆路由设计: 讲解光缆路由的规划原则,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环境适应性等。重点介绍架空、管道、直埋、水底等不同敷设方式的路由选择要点。 接头盒设计: 阐述光缆接头盒的种类、结构、选型原则以及接头盒的安装要求,确保接头处的可靠性。 光配线架与终端设计: 介绍光配线架(ODF)的设计参数、安装方式及光缆终端的处理方式。 电缆通信线路设计: 电缆选型: 介绍不同类型电缆(如用户电缆、接入网电缆、传输电缆等)的特性、导线结构、绝缘材料、屏蔽方式等,以及根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电缆的原则。 电缆路由设计: 阐述电缆路由设计中的安全距离、防腐蚀、防鼠咬、防水淹等技术要求。 接头与终端设计: 介绍电缆接头(如分接、续接、终端)的设计要点,包括接头盒的选用、防水密封、绝缘恢复等。 3. 结构与设备选型: 杆路与支撑结构设计: 架空线路设计: 讲解杆路(如电杆、拉线、抱杆、塔架等)的选型、布局、间距计算、基础设计原则。重点介绍风载、冰载、导线受力计算等。 管道与槽道设计: 介绍通信管道(如聚乙烯管、PVC管、水泥管等)的敷设方式、规格选择、检查井设置、防堵塞措施。 直埋设计: 阐述直埋光缆/电缆的沟槽开挖、基础处理、回填要求、标记设置。 线路保护与安全设计: 防雷击与接地设计: 讲解通信线路的防雷击原理、防雷器件的选择与安装、接地系统的设计与要求。 防腐蚀设计: 介绍针对不同环境(如土壤、水体、大气)的防腐蚀措施,如防腐涂层、防腐材料的应用。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阐述线路设计中应考虑的电磁干扰源,以及如何通过屏蔽、接地等措施降低干扰。 辅助设备设计: 通信井与人手井设计: 介绍井的结构、尺寸、材质、盖板要求、防水密封。 标志与标识设计: 规划线路走向、接头位置、危险警示等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4. 工程量计算与概预算: 工程量计算方法: 详细介绍各类通信线路工程(如架空、管道、直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包括线路长度、杆路数量、接头数量、设备数量等的精确计算。 概预算编制: 讲解通信线路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定额应用、费用构成(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等),以及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三、 施工篇 施工是实现设计方案的关键环节,本篇将聚焦于通信线路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 1. 施工准备与组织: 施工方案编制: 阐述详细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点,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质量控制措施、进度计划等。 人员与设备组织: 明确施工队伍的资质要求、人员分工、技能培训,以及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吊装设备、熔接机、测试仪等)的选型、检查与维护。 材料进场与管理: 规范材料的采购、检验、储存、发放流程,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管理: 强调施工现场的规划、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管理要求。 2. 线路敷设施工工艺: 架空线路施工: 杆路施工: 详细介绍电杆的埋设、拉线的固定、导线(或光缆)的架设、张力调整、跳线制作等工艺。 交叉跨越施工: 讲解跨越道路、河流、电力线路等特殊地形的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管道线路施工: 开挖与铺管: 介绍沟槽开挖、管道铺设、接口连接、回填密实等工艺。 穿管牵引: 讲解使用牵引设备将光缆或电缆引入管道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直埋线路施工: 沟槽开挖与回填: 阐述直埋沟槽的深度、宽度、保护层设置、回填土的夯实要求。 保护管与标石设置: 介绍直埋光缆/电缆的保护管敷设、警告带铺设、标石埋设。 水底线路施工: 介绍水底光缆/电缆的敷设方法、固定方式、保护措施。 3. 接续与终端施工: 光缆接续: 详细讲解光缆接续机的操作、熔接参数的设置、接头盒的封装、防水处理、接头保护。 电缆接续: 介绍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绝缘恢复、防水密封、终端头的制作。 4. 线路测试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的测试: 介绍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各类测试,如光缆的OTDR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直流电阻测试等,用于及时发现问题。 竣工验收测试: 详细阐述竣工验收阶段的各项测试内容与要求,包括光缆衰减、回波损耗、带宽测试;电缆的传输性能测试、绝缘耐压测试等。 验收标准与流程: 讲解通信线路工程的验收标准、验收流程、验收记录的填写要求。 5. 安全技术与环保: 施工安全管理: 强调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高处作业安全、机械作业安全、交通安全等,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环境保护措施: 介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降噪、防尘等环保措施。 四、 维护篇 通信线路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本篇将重点阐述线路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与技术升级。 1. 维护体系与策略: 维护组织架构: 介绍通信线路维护的组织形式、岗位职责、人员配置。 维护制度与流程: 建立健全巡检制度、抢修制度、维护记录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维护策略: 讲解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事后性维护等不同维护策略的应用。 2. 日常巡检与监控: 巡检内容与方法: 详细介绍对架空线路、管道线路、直埋线路、接头盒、机房设备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检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参数测量、设备状态监测等。 监控系统的应用: 介绍利用光缆监测系统、局域网监控系统等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3. 故障诊断与抢修: 常见故障分析: 总结通信线路常见的故障类型,如光缆断裂、接头损耗增大、电缆短路、接地不良、设备老化等,分析其产生原因。 故障诊断工具与方法: 介绍各种故障诊断仪器(如OTDR、时域反射仪、电缆故障定位仪等)的使用方法,以及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故障定位的技巧。 抢修流程与管理: 制定详细的抢修预案,明确抢修人员的响应机制、物资准备、作业流程,力争缩短故障恢复时间。 4. 线路的保养与修复: 线路的除锈、防腐与除草: 介绍对杆路、支架、井盖等进行防腐处理,以及对线路周围的植被进行清理。 接头与终端的维护: 定期检查接头盒的密封性,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线路的加固与改造: 对老化、损坏的线路结构进行加固,对不适应发展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 5. 技术更新与升级: 新技术应用: 介绍新型光缆、新型敷设工艺、智能监测技术等在通信线路维护中的应用。 线路容量扩容: 讲解如何通过增加光纤芯数、更换更大容量电缆等方式实现线路容量的升级。 线路网络优化: 结合业务发展需求,对线路网络进行规划和优化,提升网络性能。 6. 档案管理与信息系统: 线路档案的建立与维护: 规范线路设计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维护记录等档案的整理、归档与更新。 信息化管理: 介绍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对通信线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五、 结语 通信线路工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其设计、施工与维护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本书力求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通信线路工程的关键技术与管理要点。希望本书能为广大通信工程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名为《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的书,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从它坚实的装帧和排版上看,就足以感受到其内容的专业性。我之所以对这类书籍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好奇心。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高速、稳定的网络,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些铺设在地下的光缆、架设在空中的通信塔,以及无数精密的连接设备。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隐秘而庞大工程世界的大门。 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通信线路的设计理念。在现代社会,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通信的效率、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书中是否会从宏观角度出发,比如如何根据地理环境、用户密度、未来发展趋势来规划线路的走向和容量?微观层面,比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光缆类型、如何进行节点布局、如何考虑电磁干扰和物理防护等等,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能包含一些设计哲学,让我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线路背后蕴含的深邃智慧。

评分

关于施工部分,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作业场景。我很好奇,在现实中,通信线路的铺设是如何进行的?是大型机械的轰鸣,还是精细的手工操作?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各种施工工艺,例如开挖沟槽、管道敷设、光缆接续、设备安装等?我特别想知道,在复杂的地形或者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施工人员是如何克服困难,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是我非常关注的。我希望书中能体现出对施工安全的高度重视,并介绍一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另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通信线路上会用到的关键材料,比如光纤、光缆、接头盒、光分路器等,并探讨如何进行质量检验。毕竟,一点点材料上的瑕疵,都可能导致整个通信系统的瘫痪。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在施工现场可以应用的实用技巧,帮助现场工程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维护工作,在我看来,是通信线路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通信线路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通信线路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例如,如何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线路的检测和诊断?当发生断裂、衰减超标等问题时,有哪些快速有效的修复技术?我尤其对预防性维护很感兴趣,了解如何通过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将潜在的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 此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也是维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通信线路难免会遭受破坏,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以及在灾后如何迅速恢复通信。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让我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

评分

虽然我目前对通信线路工程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但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扎实的入门基础。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一些基础性的概念,比如通信带宽、信号衰减、信噪比等等,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术语和原理,为我将来深入学习或了解相关领域打下基础。 同时,我希望这本书在介绍技术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工程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了解通信线路工程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支撑这些技术背后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对这个领域的更多兴趣,让我愿意去探索更多相关的知识。

评分

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通信线路类型本身充满了好奇。在我的认知中,通信线路似乎不仅仅是指光缆,还可能包括了同轴电缆、双绞线,甚至是无线通信中的基站和传输线路。我希望这本书能系统地介绍不同类型通信线路的特点、工作原理、适用场景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例如,光缆是如何通过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为什么仍然会选择使用电缆? 我更想了解的是,这些不同的通信线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通信网络。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网络拓扑、节点互联、信号传输等方面的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图景,理解我们每天使用的互联网服务,究竟是如何通过这些物理线路来实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