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
定价:41.00元
作者:肖弦弈,杨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51696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提供了关于手机电视的知识,包括产业、技术、用户等层面,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次对手机电视内容的期待和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后探讨了手机电视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从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的分析,作者得出了关于手机电视合作的、符合产业规律的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和建议有利于产业链的各方共赢和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书不仅适合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的从业者,而且还适合高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和对此课题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目录
图表索引
章 绪论
1.1 手机电视的发展和形势
1.2 手机电视的概念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和二手资料分析
1.4.2 专家深度访谈
1.4.3 问卷调查
1.5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融合:电信业与媒介业的发展趋势
2.1 电信业与媒介业的发展背景
2.1.1 通信与媒介
2.1.2 电信产业和媒介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2.2 电信产业的媒介化趋势
2.2.1 电信产业媒介化的动因
2.2.2 电信产业媒介化的表现
2.2.3 新媒体的产生
第3章 “移动”的媒介与内容
3.1 手机的媒体化:移动通信与媒体的融合
3.1.1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条件
3.1.2 媒介内容的移动化
3.1.3 手机媒体化的内涵及特点
3.1.4 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3.1.5 手机媒体发展的方向
3.2 手机短信
3.2.1 手机短信的概念
3.2.2 手机短信实现的技术机制
3.2.3 手机短信的发展
3.2.4 手机短信的媒介特点与功能
3.3 手机报纸
3.3.1 手机报纸的概念及应用类型
3.3.2 手机报纸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3.4 手机音乐
3.4.1 手机音乐的概念和业务形态
3.4.2 手机音乐实现的技术机制
3.4.3 手机音乐的市场发展
3.5 手机广告
3.5.1 手机广告的概念和特点
3.5.2 手机广告的发布方式与运营模式
3.5.3 手机广告的发展
3.6 手机
3.6.1 Web2.0与
3.6.2 及其发展历程
3.6.3 手机及其实现方式
3.6.4 对传统媒体的革命性挑战
3.7 手机电视:移动通信与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
第4章 手机电视技术
4.1 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
4.1.1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
4.1.2 数字广播
4.2 移动通信
4.2.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4.2.2 移动带宽的发展
4.2.3 手机终端的发展及其对业务的支撑
4.3 手机电视技术及标准
4.3.1 手机电视业务
4.3.2 手机电视主要技术问题
4.3.3 手机电视的主要实现技术
4.3.4 中国手机电视标准之争
第5章 手机电视的市场发展
5.1 国外手机电视的市场状况
5.1.1 概述
5.1.2 韩日
5.1.3 欧洲
5.1.4 美国
5.2 中国手机电视的试验和市场引入
5.2.1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电视的发展
5.2.2 基于广电网络的手机电视的试验
5.2.3 手机电视运营的主导权之争
第6章 手机电视用户分析
6.1 传播理论研究
6.1.1 使用满足理论
6.1.2 创新扩散理论
6.1.3 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
6.2 中国手机电视用户发展分析
6.2.1 手机电视的需求
6.2.2 中国手机电视扩散之研究
6.3 中国手机电视用户使用的实证研究
6.3.1 手机电视的使用意愿
6.3.2 手机电视的媒体使用特征
6.4 德国手机电视的使用研究
6.4.1 手机的使用和购买意愿
6.4.2 手机:不仅仅是通信
6.4.3 手机电视:认知和兴趣之间的差异
6.4.4 拒绝手机电视的理由
6.4.5 对看电视时间的影响
第7章 手机电视的内容
7.1 数字内容的机遇
7.1.1 传统价值链被瓦解
7.1.2 数字内容和终端接收的多样化
7.1.3 大规模的定制成为可能
7.2 影响手机电视内容提供的主要因素
7.2.1 商业模式
7.2.2 用户
7.2.3 手机电视的媒介特性
7.3 手机电视内容提供的特征
7.3.1 微视频
7.3.2 内容区分:从窗口化到版本化
7.3.3 内容的个性化和一对一的营销
7.4 手机电视的内容重点
7.4.1 资讯和娱乐的界定
7.4.2 资讯还是娱乐?
7.5 手机电视内容制作
7.5.1 微视频与UGC
7.5.2 电视媒体制作和社会制作
7.5.3 一个新的问题:移动运营商要不要介入手机电视的内容制作?
7.6 手机电视的特需内容
第8章 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1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的界定
8.1.1 产业链的概念
8.1.2 商业模式的概念
8.2 电视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2.1 电视产业链分析
8.2.2 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
8.2.3 数字电视时代的电视商业模式
8.3 移动通信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3.1 移动通信产业链
8.3.2 移动通信产业的主要商业模式
8.4 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4.1 广播方式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4.2 移动方式手机电视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5 广播与移动方式手机电视的产业发展趋势
8.5.1 两种产业的经济规律
8.5.2 广播与移动方式手机电视的本质差异
8.5.3 注意力经济向网络经济靠拢
第9章 手机电视的管制
9.1 管制及发展趋势
9.2 中国广电业和电信业管制政策的走向
9.2.1 中国广电业的发展与管制
9.2.2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管制
9.2.3 三网融合与管制
9.3 国外手机电视的管制
9.3.1 英国手机电视的管制
9.3.2 韩国手机电视的管制
9.4 中国手机电视的管制
9.4.1 中国手机电视的管制现状
9.4.2 融合监管:中国手机电视管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9.4.3 好的选择:广电与电信联袂驰骋手机电视市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本讲述手机电视融合的著作,光是书名《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就足以勾起我对这个话题的好奇心。在我看来,手机电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从最早的流媒体直播,到如今各种APP提供的海量点播内容,它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本书似乎不满足于仅仅描述现状,而是着眼于“产业融合”和“移动革命”这两个宏大的命题。这不禁让我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商业模式和用户行为的叠加,才催生了这场革命?是智能手机性能的飞跃,还是移动网络带宽的爆炸式增长?是内容生产端的创新,还是分发渠道的颠覆?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剖析这些驱动力,揭示手机电视从一个娱乐工具,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一种全新的产业生态的内在逻辑。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手机电视发展道路上的差异?例如,国内在移动支付和短视频领域的成熟,是否为手机电视的爆发提供了独特的土壤?而西方国家在付费内容和IP版权方面的优势,又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手机电视生态?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梳理这些复杂的联动关系,以及如何看待未来手机电视可能的演进方向。是会更加场景化、个性化,还是会与VR/AR等新技术深度结合,开启下一轮的“移动革命”?
评分《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这个书名,在我看来,浓缩了近二十年来数字媒体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趋势:移动化和泛娱乐化。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方式,而电视,这个曾经的家庭娱乐中心,也在这股浪潮中被重新定义。这本书,我相信它不会仅仅停留在描述“我们在手机上看什么”,而是会去追溯这场“移动革命”的起源和演进。它可能会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讲起,分析3G、4G、5G网络如何为高质量视频内容在手机上的流畅播放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会深入探讨智能手机硬件的不断升级,以及由此催生的多样化应用生态,是如何为手机电视的崛起奠定基础的。而“产业融合”更是这本书的核心看点,这暗示着作者会将手机电视的发展置于一个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进行考察。这可能意味着书中会分析内容制作方、分发平台、通信运营商、广告商等不同主体之间如何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在这个新兴的产业格局中,哪些力量在扮演主导角色,又有哪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涌现,以及这些变化最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
评分《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一定是一次对当下传媒格局的深刻审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真正能抓住人们眼球、黏住用户的,往往是那些能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体验的内容。手机,作为最贴近我们个人的终端,无疑是承载这种体验的最佳载体。这本书的题目让我联想到,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手机屏幕上的电视节目,更是一种关于内容生产、传播、消费模式的全方位变革。我猜想,书中可能会详细分析传统电视媒体是如何在这种“移动革命”中寻求转型,是将优质内容迁移到移动端,还是通过技术手段赋能,创造全新的互动形式?同时,新兴的互联网视频平台,在内容版权、用户大数据分析、以及商业变现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和挑战?“产业融合”这个词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手机电视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行业现象,而是与电信运营商、智能硬件制造商、广告营销公司,甚至其他泛娱乐产业(如游戏、社交)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复杂生态。我期待书中能描绘出这个产业融合的立体图景,分析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博弈与合作,以及这种融合对整个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评分读到《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场景:通勤路上刷短视频,午休时间看直播带货,睡前窝在沙发里追剧。手机,这个曾经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如今已经变成了集娱乐、社交、信息获取于一体的“万能盒子”,而其中“看电视”的功能,更是被无限放大和重塑。这本书,我预感它会带领我们深入探究,手机是如何一步步夺取电视的“客厅霸主”地位的?它不仅仅是屏幕尺寸的缩小,更是观看习惯、内容消费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碎片化时间”的价值,以及手机电视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将零散的观看行为汇聚成强大的用户粘性?“产业融合”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会比一般关于科技或媒体的书籍更有深度。它可能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会去解析内容生产者、平台运营商、内容消费者之间形成的新的利益链条和价值分配机制。例如,从版权购买到原创内容投入,从广告收益到会员订阅,这些商业模式的演进,是如何支撑起整个手机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的?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揭示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看电视”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商业帝国。
评分“手机电视”这个词,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些,一边拿着手机观看直播,一边和朋友语音交流的夜晚。我一直觉得,手机电视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而《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这个书名,显然抓住了这种改变的核心。《产业融合》这四个字,让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倍增,因为它预示着作者不会孤立地看待手机电视这个领域,而是会将其置于一个更宏观的产业生态中进行剖析。我猜想,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究竟是哪些产业的融合,才催生了手机电视的繁荣?是内容产业与互联网技术?是通信行业与娱乐产业?还是传统的广电媒体与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些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相互渗透的过程。而“移动革命”则更是点睛之笔,它说明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手机上能看电视”,而是探讨手机如何通过电视内容,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和用户观看习惯。书中是否会分析,这种移动革命对内容生产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例如,更短、更精悍的内容形式,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或者,是否会探讨,这种革命对用户行为,比如社交分享、二次创作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场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革命”,其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深刻的产业逻辑和用户驱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