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
定价:43.00元
作者:焦瑞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1113592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讲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8章(不含绪论部分),分别为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复频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结构、无限长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有限长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和有限字长效应。
本书强调知识体系与学科基础,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同时本书恰当地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基本理论与方法,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图解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各章核心内容使用MATLAB对复杂理论加以图形化展现及释疑,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掌握MATLAB软件工具。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各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的科技人员的基础性参考书。
为了便于教与学,与本书配套的学习指导和实验及课程设计指导将相继成书。学习指导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知识要点、典型习题解答、自测题及提高题。实验及课程设计指导包括MATLAB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及课程设计指导等内容。
目录
前言
绪论
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1.1 离散时间信号
1.1.1 典型离散时间信号
1.1.2 离散时间信号的运算
1.2 离散时间系统
1.2.1 离散时间系统的定义和描述方法
1.2.2 离散时间系统的特性
1.2.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习题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复频域分析
2.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2.1.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2.1.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1.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2.2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
2.2.1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
2.2.2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2.2.3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3 z变换
2.3.1 z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
2.3.2 z反变换
2.3.3 z变换的性质
2.3.4 z变换与其他变换的关系
2.4 z变换的应用
2.4.1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2.4.2 系统函数
2.4.3 利用z变换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2.4.4 系统的各种描述方法及相互转换
2.4.5 几种特殊系统*
习题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3.1 傅里叶变换的四种形式
3.1.1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3.1.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1.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3.1.4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级数
3.1.5 四种形式的傅里叶变换的关系与比较
3.2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2.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2.2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的关系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1 线性性质
3.3.2 移位性质
3.3.3 Parseval定理
3.3.4 对称性质
3.3.5 卷积性质
3.4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3.4.1 计算线性卷积
3.4.2 信号的谱分析
3.4.3 信号的时频分析*
3.4.4 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
习题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4.1 引言
4.2 基-2 FFT算法
4.2.1 时间抽取基-2 FFT算法
4.2.2 时间抽取基-2 FFT算法的运算规律及编程思想**
4.2.3 频率抽取基-2 FFT算法
4.2.4 离散傅里叶反变换的高效算法
4.3 其他快速算法
4.3.1 混合基算法*
4.3.2 分裂基算法**
4.4 线性调频z变换*
4.4.1 线性调频z变换的定义
4.4.2 线性调频z变换的计算
习题
第5章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5.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5.2 数字滤波器的信号流图描述方法
5.3 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5.3.1 直接型结构
5.3.2 级联型结构
5.3.3 并联型结构
5.3.4 转置型结构
5.4 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5.4.1 横截型(卷积型、直接型)结构
5.4.2 级联型结构
5.4.3 频率抽样型结构
5.4.4 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结构
5.5 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5.5.1 全零点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5.5.2 全极点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5.5.3 零极点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习题
第6章 无限长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6.1 引言
6.1.1 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6.1.2 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6.1.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6.1.4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6.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6.2.1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6.2.2 巴特沃兹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6.2.3 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6.2.4 椭圆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6.3 模拟滤波器的数字化方法
6.3.1 脉冲响应不变法
6.3.2 双线性变换法
6.4 滤波器的频带变换
6.4.1 模拟频带变换
6.4.2 数字频带变换
6.5 其他设计方法简介**
6.5.1 IIR数字滤波器的直接设计法
6.5.2 I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法
习题
第7章 有限长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7.1 引言
7.2 线性相位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
7.2.1 FIR数字滤波器的线性相位条件
7.2.2 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函数
7.3 窗函数设计法
7.3.1 设计原理
7.3.2 各种窗函数介绍
7.3.3 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法设计步骤
7.3.4 设计举例
7.4 频率抽样设计法
7.4.1 设计原理
7.4.2 线性相位的约束
7.4.3 频率抽样的两种方法
7.4.4 阻带及过渡带的优化设计
7.4.5 F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抽样法设计步骤
7.5 IIR和FIR滤波器的比较
习题
第8章 有限字长效应
8.1 引言
8.1.1 数的表示方法
8.1.2 尾数的处理方法
8.2 A-D转换的有限字长效应
8.2.1 量化误差的统计分析
8.2.2 量化噪声通过线性系统
8.3 数字滤波器系数的有限字长效应
8.3.1 系数量化误差对滤波器稳定性的影响
8.3.2 系数量化误差对滤波器零极点位置的影响
8.4 数字滤波器运算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8.4.1 定点运算IIR滤波器的有限字长效应
8.4.2 定点运算FIR滤波器的有限字长效应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附录A 巴特沃兹模拟低通滤波器参数表格
附录B 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参数表格
附录C 常用术语的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我是一个视觉学习者,如果书中的图表不够清晰,我很容易就感到疲惫和困惑。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无论是时域和频域的对比图,还是滤波器幅度响应的波形展示,都采用了高质量的矢量图形,线条清晰,标注明确。特别是那些关于傅里叶变换和卷积操作的动态演示图(虽然是静态的图,但视觉上具有动态感),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变换的难度。而且,作者在章节的布局上也花了不少心思,逻辑层次分明,配色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可以说,这本书在“易读性”上做到了极致,这对于一本内容密集的专业书籍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它成功地将晦涩的数学内容“包装”成了一场视觉享受,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而高效。
评分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软件工程师,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本能连接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书籍。坦白说,很多DSP的书籍往往理论知识堆砌过多,让人觉得脱离实际场景。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非常注重“工程实现”的视角。每讲解完一个关键算法,作者都会紧接着讨论在有限精度环境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数值稳定的设计。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硬件实现的讨论,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定点数表示,以及在FPGA或DSP芯片上实现特定算法时的注意事项。这对我后续负责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信号处理模块开发帮助极大。它让我明白,书本上的完美数学模型,在真实硬件中需要做多少妥协和优化。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教材,它更像是一本资深工程师的实践手册,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在项目落地时会遇到的痛点。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数字信号处理”这个领域完全是摸不着头脑,感觉像是在看一本天书。但是,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采样理论讲起,一步步深入到滤波器的设计,整个过程简直是行云流水。作者似乎很清楚初学者会卡在哪里,总能在关键点给出非常直观的解释和图示。比如,在讲到Z变换的时候,那种通过类比和可视化来帮助理解复杂数学概念的方法,真的让我茅塞顿开。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个公式琢磨了好久都没明白,翻到书里的那个章节,作者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把那个抽象的变换过程描述得淋漓尽致,当时就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而且,书后面的习题设计得也十分巧妙,不是那种纯粹的死记硬背,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本书绝对是我学习DSP道路上的一块坚实基石,让我对这个领域从最初的畏惧转变成了现在的浓厚兴趣。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踏入数字信号处理大门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绝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表面介绍,而是真正深入到了算法的内核。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高级主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论证过程。比如,在涉及到自适应滤波器的部分,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最小均方(LMS)算法的推导,还对比了不同收敛速度和计算复杂度的各种变体。这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想要向工程实践进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发现自己以前在看其他资料时,很多细节都是一笔带过,但这本书却把每一步的数学推导都给“扒开来看”,让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个公式是这样形成的,背后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滤波器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优化策略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期望的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想真正理解数字信号处理背后的“硬核”技术,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胃口,它让你从“会用”升级到“精通”。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了一种体系化的冲击感,它不像我之前零散学习的各种资料那样东拼西凑。作者非常擅长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你清晰地看到数字信号处理各个分支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从最初的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基础,到后面引申出的谱分析、随机信号处理,再到现代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每一步都像是被精心安排好的拼图,完美地嵌入到整体的结构中。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Z变换,它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是什么?这本书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优雅地解答了这些疑问。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信号处理的流程有了一种鸟瞰全局的能力,再去看任何新的研究论文或者工程规范,都能迅速定位到其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这种能力的提升是无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