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新正版 電子工程師自學速成-設計篇
定價:50.00元
作者:蔡杏山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153316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語言通俗易懂。書中少用專業化的術語,遇到較難理解的內容用形象比喻說明,盡量避免復雜的理論分析和煩瑣的公式推導。 ◆內容解說詳細。考慮到自學時一般無人指導,因此在編寫過程中對書中的知識技能進行詳細解說,讓讀者能輕鬆理解所學內容。 ◆采用圖文並茂的錶現方式。書中大量采用讀者喜歡的直觀形象的圖錶方式錶現內容,使閱讀變得非常輕鬆,不易産生閱讀疲勞。 ◆內容安排符閤認識規律。圖書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來確定各章節內容的先後順序,讀者隻需從前往後閱讀圖書,便會水到渠成。 ◆突齣顯示知識要點。為瞭幫助讀者掌握書中的知識要點,書中用陰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齣顯示知識要點,指示學習重點。 ◆網絡免費輔導。讀者在閱讀時遇到難理解的問題,可登錄易天教學網觀看有關輔導材料或嚮老師提問進行學習。本套叢書共三冊,推薦組閤購買:電子工程師自學速成入門篇、提高篇、設計篇(給未來電子工程師們的自學手冊)
內容提要
“電子工程師自學速成”叢書分為“入門篇”、“提高篇”和“設計篇”共3本。《電子工程師自學速成設計篇》為“設計篇”,包括單片機技術和Protel電路繪圖設計兩大部分,其中單片機技術部分的內容有單片機入門、單片機硬件原理、單片機的開發過程、單片機編程、中斷技術、定時器/計數器、串行通信技術和接口技術,Protel電路繪圖設計部分的內容有Protel軟件入門、設計電路原理圖、製作新元件、手工設計PCB、自動設計PCB和製作新元件封裝。
《電子工程師自學速成設計篇》具有基礎起點低、內容由淺入深、語言通俗易懂、結構安排符閤學習認知規律的特點。《電子工程師自學速成設計篇》適閤作為電子工程師學習電子設計的自學圖書,也適閤作為職業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單片機及Protel電路繪圖設計教材。
目錄
章 單片機入門
1.1 概述
1.1.1 什麼是單片機
1.1.2 單片機應用係統的結構與工作過程
1.1.3 單片機的開發過程
1.1.4 單片機的應用
1.2 單片機基礎知識
1.2.1 單片機基礎電路
1.2.2 數製與數製的轉換
1.2.3 單片機中數的錶示及運算
第2章 單片機硬件原理
2.1 單片機的結構
2.1.1 CPU
2.1.2 時鍾振蕩器
2.1.3 中斷控製器
2.1.4 ROM
2.1.5 RAM
2.1.6 定時器/計數器
2.1.7 串行通信口
2.1.8 I/O接口
2.1.9 總綫控製器
2.2 MCS-51係列單片機的引腳功能
2.2.1 基本工作條件引腳
2.2.2 輸入/輸齣引腳
2.2.3 控製引腳
2.3 單片機的基本工作條件與工作時序
2.3.1 基本工作條件
2.3.2 工作時序
2.4 單片機的I/O接口
2.4.1 P0端口
2.4.2 P1端口
2.4.3 P2端口
2.4.4 P3端口
2.5 單片機的存儲器
2.5.1 存儲器基礎知識
2.5.2 程序存儲器
2.5.3 數據存儲器
第3章 單片機的開發過程
3.1 單片機的硬件開發過程
3.1.1 明確單片機應用係統要實現的功能
3.1.2 選擇單片機型號
3.1.3 設計單片機外圍電路
3.2 單片機的軟件開發過程
3.2.1 編寫程序
3.2.2 編譯或匯編程序
3.2.3 仿真、調試程序
3.2.4 用編程器將程序寫入單片機
第4章 單片機編程
4.1 編程基礎知識
4.1.1 指令和程序
4.1.2 編程語言
4.1.3 匯編語言指令格式
4.1.4 從實例瞭解單片機編程
4.2 尋址方式
4.2.1 立即尋址
4.2.2 直接尋址
4.2.3 寄存器尋址
4.2.4 寄存器間接尋址
4.2.5 變址尋址
4.2.6 相對尋址
4.2.7 位尋址
4.3 指令係統
4.3.1 數據傳送類指令
4.3.2 算術運算類指令
4.3.3 邏輯運算類指令
4.3.4 程序控製類指令
4.3.5 位操作類指令
4.4 僞指令
4.4.1 匯編起始指令(Origin)
4.4.2 定義字節指令(Define Byte)
4.4.3 定義字指令(Define Word)
4.4.4 定義預留存儲單元指令(Define Space)
4.4.5 等值指令(Equate)
4.4.6 數據地址賦值指令
4.4.7 位地址符號賦值指令
4.4.8 匯編結束指令
第5章 中斷技術
5.1 概述
5.1.1 什麼是中斷
5.1.2 中斷的有關概念
5.1.3 中斷的處理過程
5.2 中斷係統的結構
5.2.1 中斷源寄存器
5.2.2 中斷允許寄存器IE
5.2.3 中斷優先級控製寄存器IP
5.3 中斷程序的編寫
5.3.1 從實例瞭解中斷程序的編寫
5.3.2 中斷程序的編寫方法
第6章 定時器/計數器
6.1 概述
6.1.1 定時器
6.1.2 計數器
6.2 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6.2.1 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
6.2.2 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原理
6.3 定時器/計數器的控製
6.3.1 定時器/計數器控製寄存器TCON
6.3.2 工作方式控製寄存器TMOD
6.3.3 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方式
6.4 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
6.4.1 利用定時器/計數器控製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時間
6.4.2 利用定時器/計數器産生脈衝信號
第7章 串行通信技術
7.1 概述
7.1.1 串行通信方式
7.1.2 串行通信的數據傳送方嚮
7.2 串行通信口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7.2.1 串行通信口的結構
7.2.2 串行通信口的工作原理
7.3 串行通信口的控製
7.3.1 串行控製寄存器SCON
7.3.2 電源控製寄存器PCON
7.4 4種工作方式與波特率的設置
7.4.1 方式0
7.4.2 方式1
7.4.3 方式2
7.4.4 方式3
7.4.5 波特率的設置
7.5 串行通信口的應用
7.5.1 單工通信
7.5.2 雙工通信
第8章 接口技術
8.1 輸入接口
8.1.1 開關量輸入接口
8.1.2 鍵盤輸入接口
8.1.3 模擬量輸入接口
8.2 輸齣接口
8.2.1 開關量輸齣接口
8.2.2 數字量輸齣接口
8.2.3 顯示輸齣接口
第9章 Protel軟件入門
9.1 概述
9.2 Protel 99 SE基礎知識
9.2.1 Protel 99 SE的運行環境
9.2.2 Protel 99 SE的組成
9.2.3 Protel 99 SE設計電路的流程
9.3 Protel 99 SE使用入門
9.3.1 設計數據庫文件的建立、關閉與打開
9.3.2 Protel 99 SE設計界麵的介紹
9.3.3 文件管理
9.3.4 係統參數的設置
0章 設計電路原理圖
10.1 電路原理圖編輯器
10.1.1 電路原理圖編輯器界麵介紹
10.1.2 圖紙大小的設置
10.1.3 圖紙的方嚮、標題欄、邊框和顔色的設置
10.1.4 圖紙網格的設置
10.1.5 圖紙文件信息的設置
10.1.6 光標與網格形狀和顔色的設置
10.1.7 係統字體的設置
10.2 電路原理圖的設計
10.2.1 裝載元件庫
10.2.2 查找元件
10.2.3 放置元件
10.2.4 元件的編輯
10.2.5 繪製導綫和節點
10.2.6 電源和接地符號的放置
10.2.7 輸入/輸齣端口的放置
10.2.8 元件標號的查找、替換與重排
10.3 圖形的繪製和文本、圖片的編輯
10.3.1 直綫的繪製
10.3.2 矩形的繪製
10.3.3 多邊形的繪製
10.3.4 橢圓弧綫的繪製
10.3.5 橢圓的繪製
10.3.6 扇形的繪製
10.3.7 麯綫的繪製
10.3.8 文本的插入與設置
10.3.9 圖片的插入與設置
10.4 層次原理圖的設計
10.4.1 主電路與子電路
10.4.2 由上嚮下設計層次原理圖
10.4.3 由下嚮上設計層次原理圖
10.5 原理圖報錶的生成
10.5.1 ERC報錶的生成
10.5.2 網絡錶的生成
10.5.3 元件清單錶的生成
10.5.4 交叉參考元件錶的生成
10.5.5 層次項目組織錶的生成
10.5.6 原理圖的打印輸齣
1章 製作新元件
11.1 元件庫編輯器
11.1.1 元件庫編輯器的啓動
11.1.2 元件庫編輯器介紹
11.2 新元件的製作與使用
11.2.1 繪製新元件
11.2.2 修改已有的元件
11.2.3 繪製復閤元件
11.2.4 新元件的使用
11.3 元件報錶的生成與元件庫的管理
11.3.1 元件報錶的生成
11.3.2 元件庫的管理
2章 手工設計PCB
12.1 PCB設計基礎
12.1.1 PCB的基礎知識
12.1.2 PCB的設計過程
12.1.3 PCB編輯器
12.1.4 PCB設計前的設置
12.1.5 PCB編輯器參數設置
12.2 手工設計PCB的具體方法
12.2.1 放置對象
12.2.2 手工布局
12.2.3 手工布綫
3章 自動設計PCB
13.1 基礎知識
13.1.1 PCB的自動設計流程
13.1.2 利用原理圖生成網絡錶
13.2 自動設計PCB的具體方法
13.2.1 自動規劃PCB
13.2.2 裝載元件封裝和網絡錶
13.2.3 自動布局元件
13.2.4 手工調整布局
13.2.5 自動布綫
13.2.6 手工調整布綫
13.3 PCB的顯示
13.3.1 單層顯示模式
13.3.2 三維顯示模式
13.4 PCB報錶的生成及PCB的打印
13.4.1 引腳報錶的生成
13.4.2 電路闆信息報錶的生成
13.4.3 網絡狀態報錶的生成
13.4.4 設計層次報錶的生成
13.4.5 NC鑽孔報錶的生成
13.4.6 元件報錶的生成
13.4.7 電路特性報錶的生成
13.4.8 元件位置報錶的生成
13.4.9 PCB的打印
4章 製作新元件封裝
14.1 元件封裝庫編輯器
14.1.1 元件封裝庫編輯器的啓動
14.1.2 元件封裝庫編輯器介紹
14.2 製作新元件封裝的方法
14.2.1 手工製作新元件封裝
14.2.2 利用嚮導製作新元件封裝
14.3 元件封裝的管理
14.3.1 查找元件封裝
14.3.2 更改元件封裝名稱
14.3.3 放置元件封裝
14.3.4 刪除元件封裝
14.3.5 編輯元件封裝引腳焊盤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實戰”的意味,讓我感覺它不會是那種純粹的理論堆砌。我一直對模擬電路的設計和調試方麵有些睏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給我一些撥開迷霧的指引。我特彆想瞭解如何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選擇閤適的放大器、濾波器、振蕩器等模擬電路模塊,並且知道如何去計算和選擇元器件的參數。對於一些常見的模擬電路,比如運算放大器的各種應用,差分放大器,共模抑製電路等等,我希望它能給齣清晰的解釋和設計思路。調試模擬電路往往比數字電路更具挑戰性,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一些實用的調試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使用示波器、萬用錶等工具來定位問題。我還對電源設計和射頻電路設計方麵的一些基礎知識很感興趣,如果這本書能在這兩個領域有所涉及,那將是錦上添花瞭。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模擬電路的設計有一個更紮實、更深入的理解,並且能夠剋服在實際動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最終能夠設計齣穩定可靠的模擬電路。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吸引人的,那種科技感十足的插圖,讓人一看就覺得內容會很實用。我一直對電子設計領域很感興趣,總想自己動手做點小玩意兒,但總覺得入門有點難,市麵上很多書都寫得太理論化瞭,看幾頁就頭暈。這本書的名字“自學速成-設計篇”正中下懷,感覺它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我期待它能用一種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帶我瞭解電子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比如電路圖的繪製、元器件的選擇、PCB闆的設計等等。我希望它能給齣一些實際的案例,哪怕是很小的項目,讓我能夠邊學邊做,一步步建立起信心。畢竟,理論知識再多,沒有實踐經驗也是紙上談兵。我特彆希望能學到一些關於如何調試電路、排除故障的方法,因為這往往是初學者最頭疼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那就太棒瞭。我還在想,它會不會涉及到一些常用的設計軟件的介紹和使用方法,比如Altium Designer或者KiCad,這對我來說也會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真正做到“速成”,讓我快速掌握電子設計的核心技能,為將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現代感”,從排版到插圖,都透著一股子專業和前沿的味道。我一直對嵌入式係統和物聯網相關的電子設計很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在這個方嚮上給我一些啓發。我特彆想知道,它是否會介紹一些當前主流的微控製器或者SoC(System on a Chip)平颱,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開發自己的設計。關於硬件接口的設計,比如SPI、I2C、UART等等,我希望它能給齣清晰的講解和實例。當然,軟件和硬件的結閤也是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有所側重,例如如何編寫驅動程序來控製硬件,或者如何利用一些現有的庫來實現特定的功能。我還對一些傳感器和執行器的接口設計很感興趣,比如如何將各種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到微控製器中,或者如何控製電機、LED等執行器。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低功耗設計的技巧,或者一些關於無綫通信模塊(如Wi-Fi、藍牙)的接口和應用示例,那將非常有價值。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産品的指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滿足我的需求,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邁嚮物聯網和嵌入式開發的領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色彩鮮艷,有一種“親民”的感覺,讓我覺得內容不會過於晦澀難懂。我一直對數字電路和邏輯設計方麵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尤其是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ASIC(專用集成電路)的設計。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介紹數字電路的基本原理,比如組閤邏輯和時序邏輯,以及如何用Verilog或VHDL這樣的硬件描述語言來設計數字電路。我特彆想知道,它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FPGA開發闆的使用教程,例如如何進行綜閤、布局布綫以及下載比特流。如果它能給齣一些經典的數字邏輯設計實例,比如狀態機、移位寄存器或者簡單的微處理器核的設計,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我還對一些常用的數字信號處理算法,比如FFT(快速傅立יה變換)或者濾波器在數字領域的實現很感興趣,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相關的介紹。最後,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整個數字集成電路的設計流程有一個大緻的瞭解,從需求分析到最終的芯片製造,哪怕隻是淺嘗輒止,也能讓我對這個領域有一個更宏觀的認識。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但又不是那種讓人望而生畏的學術磚頭。翻開目錄,看到裏麵涉及的內容,感覺挺全麵的,從最基礎的信號處理到一些稍微復雜一些的應用電路,似乎都囊括其中。我特彆關注的是它是否會講解一些經典的設計案例,比如一些常用的濾波器、放大器或者電源模塊的設計思路。我希望它能詳細地剖析這些設計的邏輯,不僅僅是給齣公式和電路圖,更重要的是解釋“為什麼這麼設計”,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我很想瞭解如何根據不同的需求來選擇閤適的元器件,以及如何考慮元器件的參數對整個電路性能的影響。這本書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的設計考量?這些都是在實際工程中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細節。如果它能在這方麵有所涉及,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還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設計規範和標準的內容,比如一些通用的PCB布局和布綫規則,這對於設計齣可靠、高性能的電路至關重要。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對電子設計的整個流程有一個更係統、更深入的認識,不僅僅是學會“怎麼做”,更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