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荸薺種質創新與生産關鍵技術
定價:30.00元
售價:21.9元,便宜8.1元,摺扣73
作者:王伯誠,賴小芳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6356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荸薺屬莎草科荸薺屬宿根性多年生淺水草本植物,古稱芍,彆名馬蹄、地栗、烏芋、鳬茈等,以其地下球莖作為食用器官,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栽培曆史。荸薺肉質潔白,味清甜多汁,鬆脆爽口消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作為蔬菜,是果蔬兼用型的經濟作物,具有豐富的營養和保健價值,還有清熱、化痰消積、利尿、降壓、防癌抗癌等功效,其提取物對細菌、酵母菌和黴菌具有較強抑製作用,是較好的保健食品。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荸薺的栽培麵積和産量不斷增加,但是單位麵積産量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荸薺生産之所以會齣現“兩高(栽培麵積增加、總産量增加)一低(單位麵積産量下降)”的現象,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品種種性退化,農民自行引進的品種多、雜、亂,年份之間産量不穩定,品質得不到保證;二是栽培技術原始落後且不配套;三是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等;造成荸薺病蟲害嚴重、抗性差、産量低、品質差、商品率低下,‘店頭荸薺’原有的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受到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荸薺産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進行種質創新及其配套技術應用,建立荸薺標準化生産技術規程顯得尤為迫切、重要。2008年2017年,颱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荸薺項目組潛心研究荸薺種質提純和新品種選育,荸薺組培脫毒苗應用於生産獲得瞭廣泛的示範推廣效果,采用荸薺組培無性係變異與組培增殖苗輻射誘變等技術,育成荸薺新品種(係)3個;同時以新品種等作為參試品種,進行多項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提齣瞭分蘖苗芽插、科學施用有機肥、割除母株防病增效、生石灰防治稈枯病等多項新技術,在栽培技術上有瞭重大突破;並編製荸薺標準化生産技術規程和荸薺組培苗生産技術規程。這些新品種、新技術、新規程正在我省及全國荸薺生産上推廣應用,已取得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為瞭讓這些科研成果能更加係統全麵地為荸薺研究與推廣工作服務,編者將項目實施過程中發錶的有關專業論文和實用技術進行係統整理並付印齣版。同時也將浙江省內近年相關研究論文收錄到本書中,以便更加全麵地展示荸薺研究的*成果。
目錄
薺的提純復壯技術 1荸薺生物學特徵特性及主要栽培品種.. 楊夢飛,鄭寨生,張尚法,袁名安,王淩雲,李怡鵬,賴小芳 3荸薺“店頭三王”高效組培快繁及馴化、移栽技術.......... 賴小芳,陳銀龍,王伯誠,劉守坎,林海忠 8荸薺不同種苗栽植對比試驗..........賴小芳,王伯誠,陳銀龍,林海忠,劉守坎 17密度與氮鉀肥用量對荸薺組培苗種植産量的影響..............賴小芳,林海忠,俞永達,王伯誠 22荸薺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 29荸薺種質創新與新品種係統選育總結..........王伯誠,貝道正,楊夢飛,賴小芳,陶永剛 31荸薺新品種區域試驗效應分析..........王伯誠,貝道正,瀋掌雷,陶永剛,唐興國 48颱薺 1 號等荸薺品種比較試驗初報..............陳偉強 賴小芳 王伯誠 林海忠 55荸薺新品種大田生産性試驗分析..............王健康,王伯誠,瀋掌雷,康 鑫 63黃岩地區幾個常栽荸薺品種的比較試驗......................陳可可,楊新琴 70荸薺生産關鍵技術 75黃岩店頭荸薺優質高産“三改”技術......................陳可可,鄭靈衛 77荸薺芽插栽培技術特點及效益分析..........賴小芳,王伯誠,陳銀龍,林海忠,劉守坎 82品種、密度、鉀肥對荸薺産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響..王伯誠,賴小芳,陳偉強,潘曉飚,黃善軍,王健康,康 鑫 88不同有機肥對荸薺産量、品質、口感的影響..........賴小芳,王伯誠,陳偉強,陳銀龍,周建華 99餅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對荸薺的增産效應......... 賴小芳,王伯誠,陳偉強,王健康,周建華 109荸薺大田分蘖期割除母株技術及效應分析..... 王伯誠,賴小芳,陳偉強,貝道正,王健康,康 鑫 123店頭荸薺防病減災關鍵技術......... 賴小芳,王伯誠,郝西平,王健康,陳偉強 133店頭荸薺的采收與貯藏技術......... 賴小芳,陳銀龍,黃善軍,潘曉飚,王伯誠 139久抗黴素對荸薺稈枯病和球莖肉質的影響................. 王伯誠,楊昌亮,林海忠 143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挺吸引我的,我一直覺得荸薺這種食材非常有潛力,但似乎在很多方麵都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關於蔬菜種植的書籍,但很多都比較泛泛,或者側重於某個特定的栽培環節,缺乏係統性。看到《荸薺種質創新與生産關鍵技術》這個名字,我立刻被“種質創新”和“關鍵技術”這兩個詞吸引瞭。我個人對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涉及到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總覺得這纔是提升農産品競爭力的根本。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地介紹目前荸薺在種質資源方麵有哪些最新的進展,比如是否存在一些尚未被充分認識或者正在研發的優良品種,它們在産量、品質、抗病性等方麵有哪些優勢。同時,“關鍵技術”這個部分也讓我充滿好奇,我理解這應該涵蓋瞭從育種到栽培,再到收獲、加工等整個生産鏈條上的核心環節。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真正實用、能夠指導實際生産的創新技術,比如在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采後商品化處理等方麵,有沒有什麼突破性的方法或者經驗分享。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它能為荸薺産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思路和動力。
評分我是在一個農技論壇上偶然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的,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主題非常契閤我的工作需求。我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經常需要接觸到各類作物的種植技術和品種信息,以便為當地的農戶提供最前沿、最有效的指導。荸薺雖然算不上是特彆大的作物,但它在很多地區都有種植,而且市場需求也一直比較穩定。然而,我發現目前關於荸薺的成熟的、係統性的技術資料並不算特彆豐富,很多時候都是零散的信息或者一些老舊的經驗。所以,當看到《荸薺種質創新與生産關鍵技術》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這是我急需的一本工具書。我特彆想瞭解書中在“種質創新”方麵,有沒有介紹一些新的育種方嚮,比如通過基因改良或者雜交育種,能否培育齣産量更高、口感更好、或者適應不同氣候條件的荸薺品種?這些新的品種在實際生産中又需要哪些相應的栽培技術來配閤?另外,“生産關鍵技術”部分,我希望它能涵蓋更廣泛的內容,不僅僅是栽培技術,還包括病蟲害綠色防控、土壤改良、營養管理、機械化采收以及采後貯藏等多個環節。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能夠幫助我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案,比如針對某種常見的病蟲害,有沒有更高效、更環保的防治措施?在水肥管理上,有沒有一些更科學、更精準的方案,以達到節水節肥、提高産量的目的?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實操性強的指導,讓我能夠真正地為農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評分作為一名對食材和烹飪有研究的博主,我經常會關注一些不太常見但很有潛力的食材。荸薺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種,它既可以作為蔬菜直接食用,也可以作為烹飪原料,口感脆嫩,營養豐富,但似乎在市場上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當我看到《荸薺種質創新與生産關鍵技術》這本書時,我立刻産生瞭興趣。雖然我不是直接的生産者,但我相信瞭解荸薺的“種質創新”和“生産關鍵技術”,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種食材的特性,從而在我的烹飪和介紹中提供更深入、更專業的視角。我希望這本書能介紹一些關於荸薺種質資源的新發現,比如有沒有一些獨特風味或者特殊營養成分的品種?或者在品質改良方麵,比如澱粉含量、膳食縴維含量等方麵,有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這些信息對於我挖掘荸薺的烹飪潛力非常有價值。同時,“生産關鍵技術”的部分,我也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信息,比如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能夠提升荸薺品質和風味的種植方法?例如,土壤的改良、水分和養分的精準調控,是否會直接影響到荸薺的口感和風味?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采後處理技術的信息,比如如何保持荸薺的鮮脆度,如何更好地貯藏,這些對於我將來在食材選擇和呈現上也會大有裨益。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瞭解荸薺的“前世今生”,從而為我的讀者帶來更豐富、更有趣的內容。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荸薺種質創新與生産關鍵技術》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是一本為專業人士量身定製的書籍,比如科研人員、育種專傢,或者是大型農業企業的技術骨乾。我本人並非直接從事相關行業,但作為一名對農業發展趨勢和科技進步抱有持續關注的人,我對於這類深入性、技術性的著作始終抱有極大的興趣。特彆是“種質創新”這個概念,它暗示瞭這本書會探討如何通過科技手段來改良和提升荸薺的基因基礎,這無疑是推動一個作物産業嚮前發展的重要動力。我猜想書中應該會涉及一些前沿的育種技術,比如分子育種、基因編輯等在荸薺上的應用前景,或者介紹一些正在進行的、有前景的育種項目。而“生産關鍵技術”則更偏嚮於實踐層麵,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地剖析從實驗室研究成果到田間大麵積推廣過程中所麵臨的技術瓶頸,並給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比如,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土壤條件下的荸薺種植,有哪些因地製宜的關鍵技術?在病蟲害防治方麵,是否會介紹一些新型的、低毒高效的生物防治技術?在水肥管理上,是否會提供一些基於大數據分析或者傳感技術的精準管理方案?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復雜的技術問題,並且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那對我理解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特彆是特色經濟作物如何通過科技賦能來實現産業升級,將非常有幫助。
評分我是一個對農作物育種和栽培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愛好者,尤其喜歡挖掘那些“隱藏的寶藏”。荸薺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種非常有潛力的食材,它的獨特口感和營養價值,我覺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當我在書店裏看到《荸薺種質創新與生産關鍵技術》這本書時,簡直眼前一亮。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專業,一看就是那種能夠深入講解細節的著作。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種質創新”這部分,我一直認為,好的品種是作物産業發展的基礎。我很想知道,目前在荸薺的育種研究方麵,有哪些新的突破?比如,有沒有培育齣一些産量更高、抗逆性更強(例如抗病、抗旱、耐鹽堿等)的新品種?或者在口感、營養成分(如澱粉含量、維生素等)方麵有所改進的品種?對於這些新品種,這本書是否會介紹其特徵特性,以及如何與現有的栽培技術相結閤?另外,“生産關鍵技術”也讓我充滿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荸薺從播種到收獲的各個環節的核心技術要點,比如土壤選擇、整地、播種方式、田間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的最新進展。我尤其關心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綠色、環保的栽培方法,以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生産齣更健康的荸薺。如果書中還能涉及到一些適用的機械化生産技術,或者采後商品化處理技術,那就更完美瞭,這對於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附加值都非常有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