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画说中国茶故事 |
| 作者 | 中国茶叶博物馆 |
| 定价 | 12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236318 |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画说中国茶故事》书中汇集了中茶博为您精选的近百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展现的是与众不同的水墨中国茶。以水墨渲染为插画,如仙如幻,意境悠远。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大胆的设色铺陈,一段段小故事连缀着中国茶饮文化的起承转合,让茶的历史充满色彩,无比生动。为了中国茶文化更快地传播,方便来馆参观的国际友人阅读,编者将故事浓缩精炼后译成英文,为中国茶故事插上英文的翅膀!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来中茶博,听我们讲茶的故事 神奇的水晶肚 “茶”的别名、雅号 从煮着吃茶到煮着饮茶 人工种茶人 《僮约》中早的茶事约定 诸葛亮西南兴茶 以茶代酒,君臣问的小默契 王濛的“水厄”戏称 陆纳以茶待客显风骨 以茶祭祖始自南齐武帝 《萧翼赚兰亭图》背后的传说 文成公主带茶入藏 “茶道”一词的创始人,茶僧皎然 陆羽煎茶的传说 卢仝的“七碗茶歌” 法门寺地宫里的宫廷茶具 盖碗的由来——天地人三才聚首 大唐顾渚紫笋贡茶院 一千多年前的茶酒争胜 蔡襄与小龙凤团茶 王安石辨水考东坡 茶墨俱香——司马光发难苏东坡 苏东坡的茶缘 茶书皇帝——宋徽宗赵佶 宋人的高雅游戏——斗茶 朱元璋斩婿禁私茶 朱权寄情写《茶谱》 唐伯虎的茶谜 供春壶的故事 徐文长画扇求佳茗 瓦壶天水菊花茶 茶,上茶,上好茶 袁枚细品武夷茶 “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 叩手茶礼的由来 中国茶馆小社会 战争,亦是茶叶战争 茶,不能改国籍 鲁迅“喝茶”论人生 梁实秋买茶记 聪明的一休与茶 把中国红茶带到英国的王后 哥德堡口丐沉船上的三百七十吨中国茶 巴尔扎克的茶故事 享誉世界的“国茶”——西湖龙井 小鸟送来的礼物——径山云雾茶 天庭遗珠——安吉白茶 罗汉送茶——惠明茶 山清水秀出“妙露” “吓煞人茶”——碧螺春 灵猴摘草——阳羡茶 不悔约的局打铁茶 茶杯中冒出小笋尖——君山银针 报恩的老猴——太平猴魁 仙鸟衔茶籽——庐山云雾茶 仙女的救命茶——六安瓜片 善良的松哥、萝妹——安徽松萝茶 来自黄山的“白莲花”——黄山毛峰茶 勇敢的绿雪姑娘——敬亭绿雪茶 寻找仙草白毫银针 新娘子带来黄金桂茶 身披红袍的茶树——大红袍 不做神仙只做茶——水金龟茶 魏饮的宝贝——铁观音 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 宝岛上的珍品——冻顶乌龙茶 有一仙与吴理真——四川蒙顶茶 细细毛尖挂金钩——贵州都匀毛尖茶 桃花源里的茶香——六堡茶 “茶姐画眉”衔来茶籽——信阳毛尖 仙山圣水孕育的灵丹妙药——崂山茶 笑眯眯的午子姑娘——午子仙毫茶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茉莉花茶 巨虎搬来南岳水 卖茶水的神仙婆婆 神奇的盘肠壶 有趣的回文茶联 茶也有父母 白族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 凉拌茶——基诺族的吃茶习俗 酥油飘香——酥油茶 “大碗茶,来一碗” 西北地区罐罐茶 绿茶冲泡 红茶冲泡 白茶冲泡 普洱茶冲泡 功夫茶——乌龙茶的冲泡 功夫茶的茶具 花茶冲泡 日本人怎么喝茶 韩国饮茶风俗 北欧风情——俄罗斯红茶 鼻翼中的茶香——土耳其茶 沙龙里的主角——英国下午茶 绿茶也香甜——摩洛哥茶饮习俗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一直相信,好的书籍能够点燃读者的思考,《画说中国茶故事》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我过去对茶的认识,仅停留在“解渴”、“提神”的层面,但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社交的媒介,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一种连接人与自然、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书中关于茶与禅宗、茶与道家的联系,让我对“茶禅一味”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些关于茶人在山野间,与茶为伴,静心修行的故事,读来让人心生向往。它让我意识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或许我们也应该放慢脚步,学着去品味生活,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书中的一些小故事,比如某位大文豪是如何从一个不爱喝茶的人,最终变成一个嗜茶如命的茶客,这些转变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智慧,让我觉得茶的魅力是如此的无穷。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对生活、对文化、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颇有研究的爱好者,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化读物,应该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画说中国茶故事》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画面语言极其考究,无论是人物的服饰、场景的布置,还是茶具的造型,都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感和艺术的美感。每一幅插画都像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蕴含着作者深厚的功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不同时期茶具演变的描绘,从粗犷的陶器到精致的瓷器,从简单的煮茶到复杂的点茶,每一个细节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审美趣味的发展。书中的叙事也十分精巧,它没有生硬地堆砌史料,而是将历史知识融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我仿佛看到宋代的文人墨客,在月光下,点茶斗茶,挥洒诗意;又仿佛听到明清时期,茶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同样出色,纸张的质感、色彩的搭配,都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一种内敛而典雅的中国美学风格,捧在手中,就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评分翻开这本《画说中国茶故事》,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被茶香氤氲的古老国度。最初吸引我的是封面那精美的插画,色彩淡雅,人物神态生动,瞬间勾起了我对中国茶深厚文化的好奇心。虽然我并非茶道专家,对各种茶叶的辨识也仅是初窥门径,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亲切和富有画面感的方式,将中国茶的千年传承娓娓道来。那些关于茶的起源、茶马古道的传说、文人雅士品茶论道的场景,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展开。我尤其喜欢其中描绘不同朝代饮茶习俗变化的章节,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的全民饮品,再到宫廷御用、市井生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书中的插画不仅仅是配角,更是故事的灵魂,它们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文字的意境,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有趣。我仿佛能听到茶炉中水声的咕嘟,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茶香,感受到古人围炉而坐,谈笑风生的那份闲适与雅致。这本书不愧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茶叶博物馆联袂出品,专业性与艺术性兼具,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中国茶的博大精深。
评分对于一个热爱旅行、却又常常被各种攻略信息淹没的读者来说,《画说中国茶故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我一直对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兴趣,而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早已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之中。这本书将中国茶的地域分布、不同区域独特的茶种和冲泡方式,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画呈现出来。我仿佛跟随书中描绘的足迹,走过了杭州的龙井茶园,品尝了福建武夷山的岩茶,体验了云南普洱茶的醇厚。书中关于茶园劳作的场景,那些辛勤的茶农,他们的双手在阳光下采摘着嫩绿的茶叶,每一片都凝聚着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汗水,让我对杯中之物多了一份敬意。而关于茶与节气的关联,更是让我惊叹于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顺应。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的书,更是一幅展现中国各地风貌、民俗和生活智慧的画卷。它让我明白,每一杯茶背后,都蕴含着一方水土的精华,一段历史的沉淀,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评分作为一名从事文化传播行业的工作者,我一直关注那些能够真正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画说中国茶故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一种创新而又贴近大众的方式,将中国茶这一承载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画面,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考量,既有学术上的严谨,又不失艺术上的感染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中国茶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它清晰地展现了茶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的饮品,再到其在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的优秀范本。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这些中国人,重新审视和发现我们自己的文化宝藏。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书,也是一本能够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优秀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