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蚕丝、蜘蛛丝及其丝蛋白 |
| 作者 | 邵正中 |
| 定价 | 138.00元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30164 |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为《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丛书之一,从蚕和蜘蛛等产丝动物的生活习性出发,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动物的吐丝过程及其内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从高分子科学的角度对多种动物丝蛋白的各等级结构特别是聚集态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本书不仅涉及由蚕和蜘蛛等合成的天然丝蛋白,而且还包含了通过转基因工程得到的重组丝蛋白,其内容涵盖了各类动物丝和丝蛋白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丝蛋白等级结构的表征、动物丝的仿生制备和动物丝的理化特征等,并着重总结了丝蛋白这一非生理活性的天然蛋白质在制备非纤维状材料如薄膜、凝胶和微球等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同时展望了其在多元化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和优势。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蛋白质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教师和学生阅读,而且可以作为相应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并且,在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对自然及其产物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的科普读物。 |
| 作者简介 | |
| 邵正中,复旦大学,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1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96年至1998 年在丹麦Aarhus大学工作),1999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在科研方面,着重从高分子科学的角度对蚕丝和蜘蛛丝及相应丝蛋白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已完成或正在负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在内的任务近 30项,取得突出成果。迄今在Nature,Nature Mater,Adv. Mater,Smal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 论文150余篇,相关工作被他引1200余次;获国家发明6项,公开7项;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4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人);2006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11 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人)。 |
| 目录 | |
| 章 绪论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本从理论到实践详细描述蚕丝和蜘蛛丝及其丝蛋白的专著。作者为研究蚕丝、蜘蛛丝等动物丝蛋白领域的首位外专家,其研究成果曾在国际**杂志Nature,Nature Mater,Adv. Mater等上发表,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在动物丝蛋白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蚕丝和蜘蛛丝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仿生制备和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后还介绍了目前在动物丝和丝蛋白材料研究与应用中的瓶颈及其研究前景和可能性。本书图文并茂,理论与应用并重,深度与广度结合相结合,内容经典,值得相关领域广大读者学习。《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丛书由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领域院士、长江学者核心专家团队撰写。丛书共包括如下10个分册,建议您一并关注:《聚乳酸》 《木质素化学及改性材料》《多糖及其改性材料》 《大豆蛋白质科学与材料》《微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天然橡胶及生物基弹性体》《纤维素科学与材料》 《蚕丝、蜘蛛丝及其丝蛋白》《淀粉基新材料》 《甲壳素/壳聚糖材料及应用》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最近对生物材料的仿生学研究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模拟自然界中高性能材料的领域。蚕丝和蜘蛛丝,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佼佼者。蜘蛛丝以其超乎寻常的强度和弹性而闻名,而蚕丝则在纺织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我一直很好奇,这两种看似相似却又各有特色的纤维,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生成机制究竟有何异同?书中提到的“丝蛋白”更是核心所在,这涉及到蛋白质的折叠、聚集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我想这本书很可能会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丝蛋白(比如家蚕丝蛋白和不同种蜘蛛的丝蛋白),分析它们的氨基酸组成、结构域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特定的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此外,我对丝蛋白的表达、分泌和成丝过程也很感兴趣,这其中涉及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如果书中能包含这方面的细节,比如丝腺的细胞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基因工程或生物合成来获得这些蛋白质,那就太棒了。毕竟,理解了这些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人工合成或改性,创造出更优越的仿生材料。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看起来非常专业,一看就是那种需要深入钻研的学术著作。我一直对天然材料的奇妙之处非常着迷,尤其是那些能够模仿自然界中精密结构的科学研究,总能让我惊叹不已。蚕丝和蜘蛛丝,作为自然界中最古老、最坚韧的材料之一,它们的结构和性能一直是我好奇的焦点。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小小的蚕和蜘蛛能吐出如此精细又结实的纤维,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物化学奥秘?从书名来看,《蚕丝、蜘蛛丝及其丝蛋白》应该会详细地剖析这些天然纤维的分子结构,也许会介绍它们是如何在生物体内合成的,以及构成这些纤维的关键蛋白质——丝蛋白的组成和特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讲解丝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物理化学过程组装成宏观的丝线。这不仅是理解生物学奇迹,更是为未来的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化学工业出版社和邵正中这个作者的名字,也让我对其严谨性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感觉这会是一本内容扎实、信息量丰富的读物,能满足我对这类材料的求知欲。
评分我一直被大自然中那些精密而高效的结构所吸引,而蜘蛛丝和蚕丝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在微观层面的精巧构造,造就了宏观层面的非凡性能,这种“微观决定宏观”的原理,总让我觉得无比神奇。这本书的名字《蚕丝、蜘蛛丝及其丝蛋白》直击了这一核心。我期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例如,从氨基酸序列到蛋白质三维结构,再到纤维的微观形貌,最后是如何形成我们看到的坚韧的丝线。尤其对蜘蛛丝,我一直很好奇它为何能同时具备如此高的强度和弹性,这背后肯定有精密的分子设计。书中是否会提及不同的蜘蛛丝蛋白的种类,以及它们在不同种类蜘蛛体内是如何表达和组装的?我对丝蛋白的化学修饰和物理加工过程也很感兴趣,比如如何通过退火、湿纺等技术来优化丝的性能,甚至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模仿和再现这些过程。如果这本书能详细阐述这些内容,那么它将是一本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读物。
评分我对仿生材料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蚕丝和蜘蛛丝,作为自然界赋予的宝贵资源,其在材料科学上的潜力不容小觑。这本书的题目《蚕丝、蜘蛛丝及其丝蛋白》非常直接地指出了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两种天然纤维的详细解构,包括它们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以及在生物体内是如何形成的。特别是丝蛋白,作为构成这些纤维的基础单元,其氨基酸序列、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复杂的自组装过程形成宏观的纤维,是我非常想了解的部分。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种类蜘蛛丝蛋白(如MaSp、Spidroin等)的特性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决定了蜘蛛丝的多样化性能?同时,我也关注丝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以及如何将其开发成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支架或高性能缝合线。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前沿的研发信息。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物科技和新材料领域有持续关注的读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连接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书籍。蚕丝和蜘蛛丝,作为天然的超级材料,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不言而喻,从高性能的纺织品、生物医用材料,到工程领域的轻质高强结构件,都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本书的题目《蚕丝、蜘蛛丝及其丝蛋白》恰恰触及了这些材料的核心。我预想书中会详细介绍这两种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韧性、可降解性等等,并尝试与人造材料进行对比,凸显其优越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讨丝蛋白的生物合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来生产和改性这些蛋白质,以期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仿生材料。例如,如何控制丝蛋白的组装过程,以获得不同形貌和性能的纤维,甚至将其用于3D打印或组织工程支架。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背书,以及作者的专业背景,让我对这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和信息前沿性抱有很高的期待,相信它能为我提供宝贵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