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
定价:20.00元
作者:曾晓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1112256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和变换、数模和模数转换技术、存储器等。每章均附有实验技能训练和知识能力训练的内容,并在附录中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一些小型数字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的实践指导。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电子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是抱着极大的怀疑的。市面上关于这方面技术的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不是过于陈旧,就是晦涩难懂到让人想砸书。但这本书,它以一种近乎“叛逆”的方式,颠覆了我对技术书籍应有的严肃性的认知。它的结构组织非常新颖,没有严格按照传统的“逻辑门——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线性逻辑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模块化、主题化的编排方式。比如,它会先用一个章节深入探讨一个特定应用场景(比如一个简单的数字钟或一个移位寄存器应用),然后才回溯去讲解支撑这个应用所需的基本逻辑元件。这种“结果导向”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探索欲,让我总想知道“下一个模块”会如何搭建出更复杂的系统。而且,作者在行文中偶尔会流露出一种幽默感,比如在讨论竞争冒险(Race Condition)时,他用了“电子世界的‘口吃’现象”来描述,一下子就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使得我能够长时间保持专注,很少有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它更像是一本高手写给同好的“交流笔记”,而非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宣言。
评分从技术深度和广度上评估,这本书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平衡性。对于那些希望扎实打好基础的工程师来说,它对布尔代数、卡诺图化简以及基本逻辑系列的详尽阐述,无疑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然而,它并未止步于此。作者非常前瞻性地引入了现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延时传播、功耗优化在逻辑门层面的初步考量。我特别欣赏它对“时序逻辑”的讲解方式,它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触发器的状态转移图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时钟树设计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同步性,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往往是一笔带过,但在本书中却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讨论。此外,书中对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介绍也十分到位,它清晰地划分了CPLD和FPGA的架构差异,并配有图示,让读者能快速理解它们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Verilog的底层映射)上的不同侧重点。总而言之,它既能满足基础考证的需求,也为进阶的硬件设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是一本兼顾“面子”和“里子”的力作。
评分这部作品的文笔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枯燥的理论也描绘得如诗如画。我常常在阅读时忘记了自己是在面对一本教材,而更像是在听一位技艺精湛的说书人,娓娓道来那些电子元器件的“前世今生”。书中对模拟电路部分的处理尤为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比如将晶体管比作精密的“电子水闸”,将运算放大器的反馈机制形容为微妙的“情感调节器”,让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其核心工作原理。更让我赞叹的是,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困惑点,总能在关键时刻插入一些详尽的案例分析,这些分析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过程展示,更像是带着你一起走过一次完整的“设计心路历程”,让你理解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出那样的权衡和选择。这本书的插图设计也堪称一绝,那些精细的电路图和波形示意图,色彩搭配和谐且重点突出,几乎不需要文字的过多解释,就能让你一目了然。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技术书籍的刻板印象。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整体设计,体现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尊重。现在的技术书籍常常陷入“内容为王,形式为奴”的误区,内容或许扎实,但阅读体验却是一场灾难——字体拥挤、段落冗长、公式挤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但这部作品完全不同。它的留白处理得非常讲究,每一段文字之间都有恰到好处的呼吸空间,让人在阅读长篇论述时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页边距宽敞,使得读者在需要进行笔记或标注时,有足够的空间施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术语和符号的规范化处理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所有新引入的关键术语都采用了加粗或斜体,并且在首次出现时配有简洁的定义,这对于快速查阅和复习极为友好。更细微之处在于,它对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也十分考究,清晰地标明了理论来源,展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整本书读起来赏心悦目,每一个章节的切换都像是在翻阅一本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愿意反复翻阅和珍藏。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的背景偏向于软件编程,对硬件底层接触较少。因此,我最初非常担心这本书对我来说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高墙”。然而,这本书的叙事逻辑,仿佛是为像我这样的“跨界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它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切入,比如从信息是如何被编码和传输的角度来引入数字化的概念,而非直接抛出“非门”是什么。这种由“为什么”到“是什么”的递进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心理门槛。书中对数制转换的讲解,更是别出心裁,它没有采用枯燥的乘幂求和,而是引入了类似“倒卖货物”的比喻,将进制转换过程模拟成资源调配,生动得让人拍案叫绝。每当我觉得自己快要跟不上时,作者总会及时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联系”,比如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计算机内存地址必须是二进制的,以及这些看似简单的逻辑操作如何最终驱动了复杂的图形渲染或数据加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晦涩的底层技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具有应用场景的故事,让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知识养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