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DSP开发技术实例与技巧
定价:28.00元
作者:任建国,张家祥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1180490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TI公司的16位定点处理器TMS320C54x系列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DSP的内部结构、外设、指令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可视化开发环境CCS的使用。全书共分为7章,内容包括:DSP CPU的构成、串口的使用、外设扩展应用、汇编指令系统及CCS软件的使用说明。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能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DSP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技能。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工具书,也可供从事DSP芯片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空泛的“菜谱”。它似乎假设读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电子基础,所以它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基础知识,通过DSP的独特指令集和架构,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功能。在讲述高级主题时,比如定点数的运算和量化误差分析,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务实。他们没有停留在讨论误差的数学公式,而是直接告诉你,当你的输入信号动态范围是某个特定值时,你需要选择多少位的系数才能保证信噪比满足要求,以及在溢出发生时,DSP的硬件处理机制是什么样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工程思维贯穿始终。我记得在涉及到FFT算法的应用时,它不仅讲了如何快速计算,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在实际采集系统(比如ADC)和输出环节(比如DAC)之间,如何合理地安排FFT的窗口函数和对齐处理,以避免频谱泄漏和时间上的不连续性。这种对整个信号链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系统集成的高度重视。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工程师,我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更能体会到它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特定型号DSP芯片的指南,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DSP思维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手册。它涵盖了从底层的汇编优化到高层的系统架构设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我特别欣赏它在最后几章对一些前沿应用场景的探讨,虽然篇幅不长,但点出了后续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比如在特定领域(比如音频处理或电机控制)中,如何结合DSP的特性进行定制化的算法加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次高强度的工程训练,它强迫我去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能不能跑起来”。它真正教会我的,是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环境中,如何用最巧妙的方式,发挥出硬件的最大潜力,这对于任何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朴实,那种带着点年代感的理工科书籍的风格,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专注钻研技术的年代。我记得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实例与技巧”这几个字的分量很重,意味着它不能是那种纯理论堆砌的教科书,而应该能解决实际问题。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开篇对基础概念的梳理,没有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算法,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数字信号处理(DSP)那种抽象的数学变换,描绘得清晰可见。比如,讲到傅里叶变换时,它似乎没有用复杂的积分符号,而是通过模拟声波的分解过程,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大致捕捉到信号在频域中的“模样”。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极大地降低了我对DSP这门学科的畏惧感。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类型DSP芯片的架构差异也做了细致的对比,这一点对于我后续选择和配置硬件平台至关重要,因为它让你明白,同一个算法在不同的“引擎”上跑起来,效率和实现路径是截然不同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耐心地坐在你旁边,一步步拆解你遇到的难题,而不是冷冰冰地扔给你一堆技术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技巧”部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经验,这一点是纯粹的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实时性(Real-time)处理的章节。在理论上,我们知道延迟要小,抖动(Jitter)要控制,但在实际项目中,如何量化这些指标,以及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取舍,才是真功夫。书中没有避开这些“脏活累活”,而是直接展示了如何通过高效的内存访问模式,比如预取数据和优化循环展开,来挤出每一丝性能。举个例子,它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滤波器实现方式,一种是代码简洁但执行效率低的,另一种虽然代码略显臃肿但能充分利用DSP的并行处理单元,并且给出了两者在特定采样率下的性能差异数据。这种量化的对比,让我对“优化”这个词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不再是空泛的口号。此外,书中对调试方法也做了专门的讨论,比如如何使用仿真器捕捉特定时刻的寄存器状态,如何利用硬件断点来定位时序问题,这些都是教科书里很少提及的“江湖经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说实话,在那个年代的出版物中算是相当不错的了。那些流程图和硬件框图,线条清晰,逻辑明确,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系统级联,也能一眼看出信号的流向和处理的各个阶段。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具体编程技巧时,提供的那些代码片段。这些代码不是那种为了凑篇幅而堆砌的“伪代码”,而是可以直接在开发环境中编译运行的“干货”。更妙的是,作者在关键的代码行旁边,总会附上一两句精炼的注释,解释这个参数为何如此设置,这个函数调用背后隐藏的硬件寄存器操作是什么。这对于我们进行底层驱动开发时,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时候,DSP的难点不在于算法本身,而在于如何让算法高效地在特定硬件上跑起来,如何跟中断、DMA这些硬件资源打交道。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的指导,非常具有实操性,它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容易让人掉进“陷阱”的细节,比如缓存一致性问题,或者看门狗定时器的正确配置时机,都提到了关键点。读完一个章节,我总能立刻动手实现一个小的功能模块,成就感十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