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第2版)(附光盘)
定价:39.00元
作者:科林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2105264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目前市场上拥有量大的三星、LG、飞利浦、长城新型显示器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新型大屏幕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检修资料、电路板关键点测试数据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为方便读者维修新型FC总线控制显示器,书后附加光盘收录了多种在维修工作中的显示器存储器数据。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资料翔实,浅显易懂,适合显示器设计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家电维修人员及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
目录
章 三星显示器
1.1 三星753DF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2 三星750S/DP15HS/DP17LS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3 三星765MB/763MB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3.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3.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3.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4 三星700p Plus(CSH7839L)/900p(CSH9839L)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4.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4.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4.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5 三星550S/ 450B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5.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5.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5.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6 三星788DF/794MB Plus/798MB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6.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6.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6.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第2章 LG显示器
2.1 LG F700P/F720P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2.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2.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2.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2.2 LG 775FT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2.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2.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2.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第3章 飞利浦显示器
3.1 飞利浦107E2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3.2 飞利浦107P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3.3 飞利浦109F5/109B5/109E5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3.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3.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3.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3.4 飞利浦109S2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4.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4.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4.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第4章 长城显示器
4.1 长城C—1524彩色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4.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4.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4.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4.2 长城1772ED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4.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4.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4.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附录 显示器常用英文术语释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严谨,但又透露出一种对电子技术深沉的热爱。它没有使用花哨的修辞或不必要的术语堆砌来炫耀深度,而是用最精准的词汇去描绘物理现象。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公式推导,而是一种对物理世界精确建模的敬畏感。作者在阐述如高频特性、噪声抑制等高级主题时,总能保持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链条。我尤其欣赏他对“系统思维”的强调。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单个元器件的功能固然重要,但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可靠的系统才是关键。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析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与隔离,讲解了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如何通过划分边界、逐级测试来定位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在海量元件中搜寻“罪魁祸首”。这种系统化、模块化的检修思路,是真正区分一个合格工程师和一个优秀工程师的分水岭,而这本书恰恰是教授后者思维方式的绝佳教材。
评分我不得不提到这本书在面对“新型显示技术”这个前沿话题时的处理方式。在这个领域,技术更新的速度快得令人咋舌,很多教材刚出版可能某些技术就已过时。然而,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没有仅仅关注于某一个具体品牌或某一代产品的特定实现,而是深入挖掘了支撑这些新型显示技术背后的通用电路原理和共性挑战,比如驱动背光的高效电源管理、高速数据传输的信道均衡技术、以及如何处理高分辨率带来的散热与功耗平衡问题。它提供的是一种“元知识”——那些不会轻易过时的基础能力。因此,即便是几年后,书中关于信号完整性、开关电源拓扑或EMI/EMC抑制的章节,依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快速学习和掌握下一代新技术的能力,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剖析任何一种新型显示系统背后的核心电路逻辑。这本书的生命力,正源于它对基础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工程实践的精准把握。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圣经”!我刚开始接触电路分析的时候,感觉就像在迷宫里打转,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让我头疼不已。然而,自从翻开这本书,我的世界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注重实践性,他不是那种只会堆砌理论的学院派,而是真正懂得如何把深奥的知识转化为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的实用工具。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书中对基本概念的阐述细致入微,举例也贴近实际项目,让人在理解原理的同时,就能立刻联想到它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场景。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一个复杂的电源模块调试犯愁,卡在一个参数上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偶然翻到书中的某一章,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瞬间就打通了我的思路。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系统性地排查故障。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惊叹,即便是对资深工程师来说,其中关于新型器件的分析部分也提供了很多新的视角和启发。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附带光盘”的这种配置持保留态度,总觉得那可能只是凑数的演示文件或者一些过时的资料。但事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光盘里的资源简直是锦上添花,对于一本侧重于“分析与检修”的书籍来说,实物演示和仿真模型是无可替代的。我利用光盘里的仿真文件,在软件中复现了书中描述的几个经典故障场景,亲眼看到了故障点如何影响整个系统的表现,这比单纯看文字描述要有冲击力得多。那种动态的、可交互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而且,光盘里还附带了一些常见的诊断工具的使用手册和参数配置示例,这些都是现场检修时急需的“速查卡”。这套书的作者显然是把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桥梁搭建得非常扎实,他明白,光靠纸面描述无法完全教会一个人如何维修和优化复杂的电子系统。这种软硬件资源结合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实在是太巧妙了,简直是教科书设计中的典范。它没有采取那种瀑布式的知识灌输,而是采用了一种螺旋上升的教学法。开始时,它会用最基础的模块带你入门,建立起稳固的理论基础,然后随着章节的推进,难度逐步增加,不断引入新的元件和更复杂的系统级分析。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你不会因为前期的概念没掌握牢固就对后续内容感到畏惧。每到关键节点,作者都会穿插一些“工程师笔记”或者“陷阱提示”,这些小小的侧边栏信息往往价值千金,它们指出了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或者是一些书本上不常提但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的经验之谈。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分析方法的对比论述,比如在处理特定信号完整性问题时,作者会详细对比时域和频域分析的优劣和适用场景,而不是简单地推荐某一种方法。这培养了我一种批判性思维,让我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分析工具。这套书读下来,感觉我的“电路直觉”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能够预判电路行为的走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