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
定价:78.00元
作者:(西) Juan Ramiro, (美) Khalid Hamied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11403470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99kg
编辑推荐
点击查看:
内容提要
  《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针对多无线接入网共存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详细介绍了网络自组织(SON)的计算原理、协议结构、功能流程、关键技术、算法设计、性能结果和组网应用等。主要包括:多无线接入网的SON、异构无线网络自配置、自优化、自愈合等。
  《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可供从事无线通信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从事SON标准化和先进关键技术研究、无线网络设计、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研究的人员,以及学习无线通信系统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章 运营移动宽带网络
1.1 移动业务增长的挑战
1.1.1 智能手机之间的差异
1.1.2 推动数据业务——流媒体和其他服务
1.2 容量和覆盖的短缺
1.3 迎接挑战——网络运营商的工具包
1.3.1 资费结构
1.3.2 高级无线接入技术
1.3.3 家庭基站
1.3.4 新频谱的和激活
1.3.5 同伴网络、负载转移和业务管理
1.3.6 高级的信源编码
1.4 网络自组织
1.5 小结和本书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SON协议规范
2.1 NGMN驱动和目标
2.2 SON用例
2.2.1 用例分类
2.2.2 自动处理与自主处理
2.2.3 自规划用例
2.2.4 自部署用例
2.2.5 自优化用例
2.2.6 自愈合用例
2.2.7 SON使能器
2.3 SON与无线资源管理
2.4 3GPP中的SON
2.4.1 3GPP组织
2.4.2 3GPP中的SON现状(更新到R9版本)
2.4.3 3GPPR10版本的SON目标
2.5 研究社群中的SON
2.5.1 SOCRATES:无线网络的自优化和自配置
2.5.2 CelticGandalf:多系统网络中RRM参数的监视和自我调节
2.5.3 CelticOPERANet:移动无线网络中的能效优化
2.5.4 E3:端到端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章 多无线制式的SON技术
3.1 多无线制式SON的驱动力
3.2 多无线制式SON的架构
3.2.1 网络自组织的部署架构
3.2.2 SON架构的比较
3.2.3 SON功能的协调
3.2.4 集中式多无线制式SON的分层架构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无线制式的网络自规划
4.1 2G、3G和LTE自规划的条件
4.2 自规划的多无线制式约束
4.3 自规划的完整过程
4.4 规划与优化
4.5 自规划的信息来源
4.5.1 传播路径损耗预测
4.5.2 路测
4.6 自动容量规划
4.6.1 自动容量规划的主要输入数据
4.6.2 业务和网络负荷预测
4.6.3 自动容量规划过程
4.6.4 网络容量升级的实现和此过程的输出
4.7 自动传输规划
4.7.1 自组织协议
4.7.2 自动传输规划的其他要求
4.7.3 自动传输规划过程
4.7.4 自动传输规划算法
4.7.5 实际范例
4.8 自动选址与射频规划
4.8.1 解空间
4.8.2 射频规划评估模型
4.8.3 射频规划优化引擎
4.8.4 射频规划的特定技术
4.9 自动邻区规划
4.9.1 邻区列表的技术细节
4.9.2 自动邻区列表规划的原理
4.10 GSM/GPRS/EDGE自动频谱规划
4.10.1 频谱规划的目标
4.10.2 频谱规划的输入
4.10.3 自动频率规划
4.10.4 GSM/GPRS/EDGE的频谱自规划
4.10.5 折中和频谱规划评估
4.11 3G扰码的自动规划
4.11.1 UMTSFDD中的扰码
4.11.2 主扰码规划
4.11.3 自组织网络中的PSC规划和优化
4.12 LTE物理小区标识自规划
4.12.1 LTE物理小区标识
4.12.2 LTE物理小区标识规划
4.12.3 网络自组织中的PCI自动规划
参考文献
第5章 多无线制式的网络自优化
5.1 2G、3G和LTE系统的自优化需求
5.2 自优化在不同无线制式下的限制
5.3 优化技术
5.3.1 优化控制工程技术
5.3.2 优化蜂窝通信系统的技术讨论
5.4 蜂窝网络自优化的起源
5.4.1 传播预测
5.4.2 路测
5.4.3 OSS的测量工具——性能统计信息
5.4.4 呼叫追踪
5.5 自规划与开环自优化
5.5.1 在开环自优化系统中使人为干预小
5.6 自动自主优化架构
5.6.1 集中式开环自动自优化
5.6.2 集中式闭环自主自优化
5.6.3 分布式自主自优化
5.7 蜂窝网络的开环自动自优化
5.7.1 天线配置
5.7.2 邻区列表
5.7.3 频率规划
5.8 2络闭环式自主自优化
5.8.1 多层2络的移动负载均衡
5.8.2 多层2络中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5.9 3络闭环式自主自优化
5.9.1 UMTS优化因素
5.9.2 UMTS优化的关键参数
5.9.3 UMTSRRM自优化的外场测试结果
5.10 LTE网络闭环式自主优化
5.10.1 自动邻区关系
5.10.2 移动负载均衡
5.10.3 移动鲁棒性优化
5.10.4 容量与覆盖优化
5.10.5 RACH优化
5.10.6 小区间干扰协调
5.10.7 接入控制优化
5.11 多无线制式网络的自主负载均衡
5.11.1 基于容量的负载均衡
5.11.2 基于覆盖的负载均衡
5.11.3 基于质量的负载均衡
5.11.4 路测结果
5.12 绿色IT的多技术节能
5.12.1 从不同角度实现节能
5.12.2 静态节能
5.12.3 动态节能
5.12.4 运营挑战
5.12.5 路测结果
5.13 与网络管理系统共存
5.13.1 网络管理系统概念和功能
5.13.2 其他管理系统
5.13.3 SON优化功能和NMS间的相互配合
5.14 多设备商自优化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无线制式的网络自愈合
6.1 2G、3G以及LTE系统中的自愈合需求
6.2 自愈合步骤
6.2.1 检测
6.2.2 诊断
6.2.3 愈合
6.3 自愈合的输入
6.4 多层2络的自愈合
6.4.1 检测问题
6.4.2 诊断
6.4.3 愈合
6.5 多层3络的自愈合
6.5.1 检测问题
6.5.2 诊断
6.5.3 愈合
6.6 多层LTE网络的自愈合
6.6.1 小区中断补偿概念
6.6.2 小区中断补偿算法
6.6.3 调整P0的结果
6.6.4 天线倾角优化的性能
6.7 多厂商自愈合
参考文献
第7章 多无线制式网络自组织的投资回报率
7.1 网络自组织技术的效益综述
7.2 计算投资回报率的通用模型
7.3 案例研究:自规划的ROI
7.3.1 自规划范围和ROI成分
7.3.2 自动容量规划
7.3.3 自动容量规划的SON模型化
7.3.4 业务特点简介
7.3.5 对容量扩充需求的建模
7.3.6 CAPEX计算
7.3.7 OPEX计算
7.3.8 示例场景和ROI
7.4 案例研究:自优化的ROI
7.4.1 自优化和ROI的组成
7.4.2 自优化的SON建模
7.4.3 描述业务特性
7.4.4 扩容建设的需求建模
7.4.5 质量、用户退出和收益
7.4.6 CAPEX的计算
7.4.7 OPEX计算
7.4.8 示例场景和ROI
7.5 案例分析:自愈合的ROI
7.5.1 自动化带来的OPEX降低
7.5.2 提高质量和减少客户退出带来的额外效益
7.5.3 示例场景和ROI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UMTS的地理定位技术
A.1 简介
A.2 OTD
A.3 算法描述
A.3.1 地理定位
A.3.2 同步恢复
A.3.3 事件滤除
A.4 场景和可行的假设
A.5 结果
A.5.1 每个事件上报的站点
A.5.2 事件状态报告
A.5.3 地理定位精度
A.5.4 使用PD测量的影响
A.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BLTE的Xmap估计
B.1 简介
B.2 Xmap的估测方法
B.3 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这个名字,初看之下就充满了技术前沿的气息。作为一个对新一代通信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我 immediately就被“自组织”这三个字吸引了。在过去,网络的规划、优化和故障处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和繁琐的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思路,它将网络的这些关键职能“自动化”了。 “自规划”,这听起来就像是让网络自己去理解用户需求,然后找到最合适的部署方案,避免了大量的勘测和计算工作。而“自优化”,我猜测它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性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参数,让网络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自愈合”部分,这是否意味着网络能够像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自行修复,大大减少了停机时间和对用户的影响?GSM、UMTS和LTE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能够在这几个技术体系下深入探讨自组织网络,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有深度,并且紧密联系实际。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未来智能网络世界的大门,让我了解这些先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评分《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这个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名在通信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当前网络运维面临的巨大挑战:网络规模日益庞大,技术日新月异,用户需求不断攀升,而运维成本却在持续增加。传统的“人海战术”和“经验主义”已经难以应对这些复杂的局面。 因此,当看到“自组织网络”这个概念时,我立刻联想到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智能化、自动化。这本书的书名明确提出了“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这三个核心能力,这恰恰是我最希望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中看到的特性。 “自规划”意味着网络能够自主地进行部署和扩展,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效率。“自优化”则暗示了网络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实时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自愈合”更是解决网络稳定性的关键,它意味着网络能够主动检测并修复故障,保障业务连续性。 GSM、UMTS和LTE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能够将这些技术作为背景来探讨自组织网络,说明这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历史纵深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实现这些“自”功能的具体技术细节,以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最近有幸接触到了一本名为《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的书。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其内容,但单从书名本身,便能勾勒出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在现今这个数据爆炸、连接无处不在的时代,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早已捉襟见肘,面对日新月异的用户需求和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智能、更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痛点,并提出了“自组织网络”这一核心概念。它承诺涵盖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三大关键方面,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想象一下,一个能够自己规划网络部署,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分布智能分配资源,甚至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的网络,这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前景!这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运营商的运维成本,提高网络效率,更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稳定和优质的通信体验。书中提到的GSM、UMTS和LTE,这三个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恰恰是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缩影。能够在这几个关键技术框架下探讨自组织网络,意味着这本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都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十分好奇作者将如何阐述这些复杂的概念,以及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能够触类旁通,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借鉴。
评分在我看来,《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这个书名,就像是一张藏宝图,指引着我们探索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核心奥秘。我是一名对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非常关注的爱好者,而“自组织网络”正是当前最热门、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之一。它所承诺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几乎涵盖了网络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关键环节。 想象一下,一个能够“思考”的网络,它能主动发现并解决自身的问题,无需人工的反复干预。这对于庞大且复杂的现代通信网络来说,简直是革命性的进步。例如,在网络部署阶段,“自规划”能够帮助运营商更有效地选择基站位置,优化覆盖范围,从而节省大量的建设成本和时间。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自优化”能够根据实时流量和用户行为,智能地调整网络参数,提升通信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而“自愈合”则更是解决了困扰运营商多年的网络故障问题,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稳定、更可靠的服务。 书中提及的GSM、UMTS和LTE,这三个不同时代的通信技术,恰好构成了我们理解移动通信演进的完整脉络。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将自组织网络的理念,巧妙地融合到这三种技术的框架下进行阐述,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算法模型或者实际应用案例。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未来,我非常期待能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读到《自组织网络:GSM、UMTS和LTE的自规划、自优化和自愈合》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了一幅未来通信网络的蓝图。这本书所描绘的“自组织”特性,让我联想到了生物界中那些能够自我适应、自我进化的有机体。在通信领域,这种能力无疑是提升网络弹性和效率的关键。想象一下,当网络面临突发流量高峰时,它能够主动调整资源配置,确保通信的畅通;当某个基站出现故障时,它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节点,将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在网络建设初期,它就能根据地理环境和用户预测,自主完成最优的站点选址和参数配置,这一切都无需人工干预。 这种“智能化”的转变,对于当前面临海量设备接入、多样化业务支撑的移动通信网络来说,简直是福音。GSM、UMTS和LTE这几个世代的技术,代表了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能够将自组织网络的理念贯穿于这几个技术背景下进行探讨,无疑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视角。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自规划”的部分,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网络规划的自动化程度将大幅提高?而“自优化”和“自愈合”则直接关系到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的稳定。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以及是否有相关的算法或模型可以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