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
定价:36.00元
作者:叶敏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6350676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前4章主要介绍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设备;第5、6章介绍软件系统并重点介绍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第7章为交换技术基础,对一些理论性问题,如话务量、呼叫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设计等进行一些探讨;在本书第8、9两章着重介绍和程控交换机有关的通信网与信令方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信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通信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发展
1.2 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分类
1.3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1.4 程控交换机的优越性
1.5 程控交换机的服务性能
1.6 程控交换机技术的发展
1.7 当前世界通信的发展
第2章 话音信号的数字化基础
2.1 时间分割多路复用原理
2.2 模拟信号的抽样和抽样定理
2.3 抽样信号的量化和编译码
2.4 传输吗型
2.5 几个基本概念
2.6 32PCM的帧结构
2.7 PCM的高次群
复习题
练习题
第3章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3.1 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3.2 用户模块的组成
3.3 中继器
3.4 音频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
3.5 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
复习题
练习题
第4章 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
4.1 对控制部件的要求
4.2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4.3 多处理机结构
4.4 备用方式
4.5 故障的处理方式和表现
4.6 处理机间通信方式
复习题
练习题
第5章 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
5.1 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
5.2 程序文件的组成
5.3 软件支援系统
5.4 软件设计语言
5.5 操作系统
5.6 数据结构
复习题
练习题
第6章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6.1 一个呼叫处理过程
6.2 用SDL图来描述呼叫处理过程
6.3 呼叫处理有关的数据和表格
6.4 输入处理
6.5 分析处理
6.6 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
复习题
练习题
第7章 交换技术基础
7.1 话务基本概念
7.2 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7.3 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
7.4 可靠性设计
复习题
练习题
第8章 电话通信网
8.1 概述
8.2 我国五级电话网的一般结构
8.3 长途电话网
8.4 本地电话网
8.5 国际电话
8.6 编号计划
8.7 各种接口
8.8 计费方式
8.9 数字同步网和网同步
复习题
练习题
第9章 信令方式
9.1 概述
9.2 用户信令
9.3 局间线路信令
9.4 多频记发器信令方式
9.5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
9.6 No.7信令系统的结构
9.7 信令网
9.8 信令数据链路(级)
9.9 信令链路功能(第二级)
9.10 信令网功能(第三级)
9.11 电话用户部分
9.12 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
9.13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9.14 事务处理能力
复习题
练习题
第10章 部分有关通信网简介
10.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0.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0.3 智能网(IN)
10.4 接入网(AN)
复习题
附录
速写字母英汉对照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全面”和“前瞻”。我是一名刚入职的年轻工程师,对通信网络领域的知识体系还处于搭建阶段,急需一本能够快速建立整体认知框架的书籍。《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完全符合我的期待。它从宏观的交换网结构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子系统的技术细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交换机(如TDM交换机、IP交换机)的对比介绍,这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在架构、功能和应用上的区别与联系。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介绍现有技术,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比如对云计算、大数据在通信网络中的影响,以及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兴技术的前景进行了探讨。这让我意识到,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作为一名从业者,必须保持学习和进化的状态。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行业前沿的窗户,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通信工程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为一名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系统梳理从早期程控交换到现代IP网络核心技术的书籍,而《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浓缩的通信发展史。从最基础的时分/频分多路复用技术讲起,到各种交换方式的演进,再到信令系统、网络协议的详细解析,作者以一种非常严谨的逻辑将这些复杂的技术串联起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交换原理的深入剖析,比如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帧中继、ATM等,每一个概念都解释得清晰透彻,配合图示,让人能够直观地理解其工作机制。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比如对NGN(下一代网络)的展望,以及IP技术在核心网中的应用,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当前和未来的通信网络架构至关重要。即使是已经工作多年的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常常会有“原来如此”的顿悟,它帮助我填补了一些知识的空白,也加深了对现有技术的理解。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是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评分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遗留系统的维护和改造问题,而《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这本书,在我看来,为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特别是书中关于话务工程和网络规划的部分,对我非常有启发。我经常需要评估现有网络的容量,预测未来的话务增长,并据此进行扩容和优化。这本书详细讲解了话务量的计算模型,比如Erlang公式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话务模型来评估交换机的接入能力和线路的利用率。这些内容帮助我摆脱了以往凭经验进行估算的局面,让我能够基于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来做出决策。此外,书中关于网络可靠性和冗余设计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了解不同故障模式以及相应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对于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一个健壮的网络不仅仅是技术先进,更在于其内在的韧性和可恢复性。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分享他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知识,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毕竟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我是一名在校的通信专业研究生,正值写毕业论文的关键时期,急需查找一些关于早期通信网络演进历史和技术背景的资料。《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在这方面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它非常系统地介绍了从早期人工交换到半自动交换,再到全自动程控交换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地展示了技术进步的脉络。书中的历史回顾部分,让我对通信网络发展的驱动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技术的突破以及标准化的推动。而且,它还涉及了一些关键的技术人物和事件,这让枯燥的技术史变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通信技术发展上的差异性介绍,这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并非单一路径。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教材,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通信技术发展史读物,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必须说,《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做得相当出色,这对于我们这类需要深入研究底层原理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最近正在忙一个关于网络融合的项目,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特别是关于不同交换技术在处理实时性业务(如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时的性能差异,书中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QoS(服务质量)保障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各种流量控制和拥塞避免机制,例如TCP的拥塞控制算法,以及在ATM和MPLS等网络中实现QoS的各种技术手段。这些内容对于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网络至关重要。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一些相对陈旧但依然基础的技术,比如PCM(脉冲编码调制)的原理,以及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历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技术是如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我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份详细的网络设计蓝图,它不仅教会了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书中的公式推导和案例分析也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反而能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