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京杭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
原價:216.00元
作者:荀德麟 等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21246623
字數:793000
頁碼:49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物質文化遺産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文化的知識性、價值性、道德理念和行為準則等基本特性,也有其自身錶現形式、傳播方式和受眾群體的特殊性;它能充分體現一個國傢、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特質和與眾不同之處,也更容易得到世界的尊重和喜愛。本書所介紹的物質文化遺産衍生、發展、傳承和流行於京杭大運河沿綫,是中國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許多項目代錶瞭中國物質文化遺産的水平。本書內容括:有“世界物質文化遺産”之稱的中國昆麯,世界戲劇之秀國粹京劇,蘇州園林,蘇州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揚州的漆器和剪紙,傳統的蘇州、揚州、北京玉雕,越窯青瓷,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武術、雜技、相聲、評彈,以及中國名茶龍井、碧螺春,中國傳統烤鴨、狗不理子……展示瞭京杭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的豐富多彩和至臻至美,其多姿多彩的錶現形式、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攝人心魄的動人美感,是運河文化的生動代錶,也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錶和集中體現。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荀德麟,男,漢族,1950年3月齣生,江蘇漣水人。大學學曆,民盟盟員,著名詩人,辭賦傢。代錶作品:《淮陰要覽》;詩集《槿花集》,中州古籍齣版社,1994年版。辭賦代錶作:《美好江蘇賦》、《運河之都賦》、《淮安賦》等。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工藝有一定瞭解的讀者,我一直很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參考。我驚訝於作者對各個非遺項目的深入挖掘和細緻梳理,無論是那些耳熟能詳的,還是鮮為人知的,都得到瞭充分的展現。書中對技藝細節的描述,讓我得以窺見其中蘊含的精妙和匠心。例如,在介紹某項傳統樂器時,作者詳細闡述瞭其製作工藝和演奏技巧,讓我對這項樂器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書中也關注瞭非遺傳承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和睏境,這讓我認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普及,更是一次對文化的緻敬,它讓我看到瞭文化生命力的頑強,也看到瞭傳承者的堅韌。
評分我是一位對曆史和民俗文化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這本書完全滿足瞭我對京杭大運河的憧憬。它不僅僅是關於一條河的流水賬,更是關於生活在運河兩岸的人們的故事。我喜歡作者對那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民間技藝的細緻描繪,比如那些精美的刺綉、生動的剪紙、悠揚的評彈。每一個項目都被賦予瞭生命,讓我看到瞭它們背後蘊含的智慧和情感。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地域特色的文化習俗的介紹,那些婚嫁的儀式、節日的慶典,都展現瞭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閱讀的時候,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的傢鄉,那些小時候的記憶,那些曾經熟悉的場景,仿佛都被重新喚醒。這本書像一位引路人,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運河沿岸人民的生活百態,去體驗那些鮮活而生動的文化傳承。它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詞匯的含義,不再僅僅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真正融入瞭血脈的文化基因。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太多的驚喜,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沒想到讀起來如此生動有趣。作者的筆觸細膩,仿佛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我仿佛能看到那些運河畔的古鎮,石闆路上行人匆匆,水麵上搖曳的烏篷船,還有那空氣中彌漫著的曆史的醇厚氣息。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比如某處橋梁的建造故事,某段運河河畔流傳的民謠,甚至是某個手藝人傳承百年的技藝。書中對非遺項目的介紹,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我看到瞭匠人們眼中對技藝的熱愛,看到瞭他們為瞭保護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所付齣的心血和汗水。那種傳承的力量,那種對傳統的堅守,深深地打動瞭我。閱讀的過程,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被遺忘在時光角落裏的珍貴財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與更多人分享這份閱讀的喜悅,讓更多人瞭解和珍視我們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是多方麵的。首先,它讓我看到瞭京杭大運河的另一麵,不是冰冷的工程奇跡,而是承載著無數生命故事的文化長廊。作者用一種充滿情感的筆觸,描繪瞭運河沿岸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遺産就像璀璨的明珠,點綴在運河的波光之中。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地方戲麯和傳統麯藝的介紹,它們是如此的鮮活,如此的接地氣,讓我感受到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故事而感動,因為某個技藝而驚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並非遙不可及,它們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是構成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讓我反思,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讓它們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評分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京杭大運河。我之前對大運河的認知僅停留在工程學的宏偉和曆史的意義上,而這本書則將我帶入瞭一個更加柔軟、更加富有生命力的層麵——那些流淌在運河兩岸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沒有枯燥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詩意的錶達,將那些看似零散的文化元素串聯成一幅幅生動的畫捲。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傳統節日的描繪,那份熱鬧、那份喜慶,仿佛就在眼前。還有那些與運河緊密相關的民間傳說和故事,更是充滿瞭奇幻色彩,讓我沉醉其中。這本書讓我明白,非物質文化遺産並不僅僅是過去的遺留,它們至今仍然鮮活地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它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我更加渴望去瞭解和傳承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