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9787517604228

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978751760422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励 著
图书标签:
  • 工具书
  • 字典
  • 汉语
  • 语言文字
  • 中华大字典
  • 部首查字
  • 权威
  • 经典
  • 汉字
  • 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4228
商品编码:2964132778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99.80元

售价:74.9元,便宜24.9元,折扣75

作者:魏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76042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收录古今中外各类汉字57000多个。天下汉字,尽收其中。仅用一本即可查遍所需汉字,便于携带。

内容提要


《中华大字典》是中国人案头必备的一部工具书。它规模较大:共收通用字、冷僻字、繁体字、异体字、义未详字、音未详字、汉子部件等57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各类汉字皆能查出,是当今世界上收字*多的汉语字典之一。《中华大字典》注音准确:通用字注音符合规范,其他类型汉字注音皆有所本。《中华大字典》释义明晰:按照源流引申关系排列义项,例证精当,对古今字义演变、同义字词的差别以及使用习惯等予以辨析或提示。《中华大字典》检索便捷:正文字头按201部首排列,附有部首表、难检字笔画索引、通用字音序索引、字词辨析条目索引。一言以概之:天下汉字,尽收其中。

目录


序(曹先擢) 1~2凡例 3~ 5部首索引说明 6~7部首表 8~ 11难检字笔画索引 12~31通用字音序索引 32~ 92字词辨析条目索引 93~94正文 1~1410附录新旧字形对照表 1411汉字部首偏旁名称表 1412~1414现代汉语词类表 1415~1416汉语拼音方案 1417~1419计量单位简表 1420~1422数字用法简表 1423~1425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1426~1433历代主要字书收字数量简表 1434中国历史纪年简表 1435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表 1436六十甲子表 1437四象二十八宿表 1437五行相生相克图 1438五更表 1438十二时辰表 1439十二生肖表 1439二十四节气表 1440主要引用书目表 1441~1443后记 1444~1446

作者介绍


主编魏励先生,商务印书馆编审。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字学、辞书学。主要论著:《简化字与繁体字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字头的几点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对异体字的处理》,《谈<现代汉语词典>对简繁体的处理及其他》,《<中华大字典>述评》,《汉字规范字典》(主编),《简体繁体、海峡两岸东方汉字辨析手册》,《新华多功能字典》(副主编),《常用汉字源流字典》。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研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第16包《现代的汉语出版物用字及专门用字、非字符号的搜集与整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商务印书馆课题负责人。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不涉及《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 《诗词格律与鉴赏》 作者: 李茂林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8年 ISBN: 9787020155789 页数: 680页 装帧: 精装 定价: 128.00元 内容简介: 《诗词格律与鉴赏》是一部全面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词格律、创作技巧及经典作品鉴赏的权威著作。本书旨在为广大学者、诗词爱好者乃至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学习框架,使读者不仅能掌握格律的规则,更能体会诗词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本书的结构精心编排,共分为十二章,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第一部分:格律基础与体制解析 前三章聚焦于诗词格律的构建基石。第一章“音韵平仄的奥秘” 详细阐述了中古音的演变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诗词吟诵中的应用,重点解析了平声、仄声的划分标准、四声的声调归属及其在不同韵书中的差异。本章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平仄的和谐是构成诗词音乐性的关键。 第二章“句式与对仗的构建” 系统介绍了近体诗(律诗、绝句)和古体诗的基本句式结构,包括五言、七言的字数限制与句式安排。特别深入探讨了对仗的种类,如工对、宽对、流水对等,并列举了唐宋名家作品中的经典对仗,以展示对仗在增强诗歌意境和气势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韵脚与粘应的规范” 详述了诗歌押韵的规则,包括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不同韵部的划分与使用,以及一韵到底、换韵的技巧。粘、对、承、转等规则在律诗中的运用,被视为衡量一首诗是否合乎规范的重要标准。本章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体裁的格律要求。 第二部分:体裁精讲与技法探微 接下来的章节聚焦于具体诗体和词体的创作精髓。第四章“五言律诗与绝句的精雕细琢” 以杜甫、王维的作品为例,剖析了八句(律诗)的起承转合布局,以及四句(绝句)的“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第五章“七言律诗的阔大境界” 重点分析了七言诗如何通过更长的句式来容纳更复杂的叙事和更宏大的场景描写,尤其关注盛唐边塞诗和中唐山水田园诗中的七律成就。 第六章“古风的自由与气魄” 探讨了古体诗在格律上的相对自由性,如何利用句长变化、押韵灵活来营造古朴、雄浑或飘逸的艺术风格,并回顾了先秦诗歌、汉魏乐府的遗产。 第七章“词牌的格律与音律美” 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其格律(词牌)更为复杂。本章详细解析了词调的句数、平仄、句长、叶韵要求,并区分了小令和慢词的特点。读者将了解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浣溪沙》等常用词牌的严格规范。 第八章“词中转韵与换头之法” 阐明了词在换韵和句式变化上的灵活性,如何通过“转韵”来转换情绪,并通过“换头”(如长调)来承接多重意境。 第三部分:鉴赏精选与文化内涵 最后四章,作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进行作品鉴赏与文化解读。 第九章“意境的营造与意象的选择” 探讨了诗词中核心意象(如月、柳、孤舟、黄昏)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诗人如何通过对特定意象的组合来构建独特的意境,是审美心理学的应用。 第十章“诗人个性与时代精神的投射” 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对诗风的影响,如初唐的雍容华贵、中唐的沉郁顿挫、宋词的婉约豪放,以及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第十一章“诗词中的哲思与禅机” 深入挖掘了道家、佛家思想在诗词中的体现,如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对自然永恒的沉思,以及如何通过诗句表达超越世俗的禅意。 第十二章“当代诗词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结合现代语言环境,讨论了当代人学习和创作诗词时,如何在恪守传统格律的基础上,融入时代主题和新的表达方式。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平易近人的阐释风格。作者在解释复杂格律时,辅以大量的古代典籍引用和现代修订对照,确保了专业性的同时,避免了晦涩难懂。随书附赠的音频光盘(需另购或在线下载)提供了部分经典篇目的标准朗诵示范,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诗词音乐性的体悟。 《诗词格律与鉴赏》不仅是诗词学习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引导读者走进中国古典文学殿堂的艺术指南。它帮助读者跨越古今的鸿沟,真正“听见”诗词中的旋律,感受文字背后的万千气象。 ---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哲学:主权、人权与治理的重构》 作者: [美] 罗伯特·博格斯 (Robert D. Baltes) 著 译者: 王立新 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1年 ISBN: 9787301328590 页数: 550页 装帧: 平装 定价: 98.00元 内容简介: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哲学:主权、人权与治理的重构》是当代国际政治哲学领域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者博格斯教授深刻剖析了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浪潮对传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 System)所构成的根本性挑战,并系统地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国家主权、普世人权、国际治理责任这三大核心概念如何被重新定义和张力重塑。 本书超越了纯粹的国际关系理论范畴,聚焦于政治哲学的伦理基础和规范性主张,尤其关注“合法性”在跨国界背景下的转移和稀释问题。全书结构清晰,分为“理论诊断”、“核心冲突”和“未来重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诊断——全球化对现代性的冲击 作者首先回顾了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奠基性政治哲学思想中对国家主权的界定,指出其建立在清晰的领土边界和排他性权力之上。接着,本书详细论证了全球化如何通过经济一体化、信息流动和跨国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侵蚀了主权国家的“绝对性”。 第二部分:核心冲突——主权、人权与干预的悖论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和论证的焦点。 第四章“人权的普遍性与文化相对论的交锋” 探讨了普世人权标准在面对文化多样性时的伦理困境。作者并未简单地采纳任何一方的立场,而是提出了一个“最低限度共享伦理框架”的概念,旨在探寻能够超越文化差异、为所有政治共同体所接受的最低人权底线。 第五章“从不干涉到保护责任(R2P)的合法性危机” 集中分析了“保护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原则的哲学基础及其在实践中遭遇的挑战。博格斯深入追问:当国家未能保护其公民时,国际社会进行干预的道德权力源自何处?这种干预是否必然是对国家主权的非法侵犯?本书引入了大量关于利比亚、叙利亚等案例的哲学思辨,强调干预行为的意图纯洁性与后果合法性之间的张力。 第六章“后主权时代的公民身份与政治义务” 讨论了公民身份的流动性。在全球治理体系下,个体不再仅仅对一个国家负责,也可能对气候变化、金融稳定等跨国议题负有“全球公民义务”。作者探讨了这种义务如何与传统的地方性政治效忠相协调,并分析了“公民社群”的地理界限如何被“实践社群”所取代的现象。 第三部分:未来重构——新型全球治理框架的构建 最后一部分致力于提出建设性的哲学蓝图。 第七章“多层级治理结构的伦理基础” 倡导一种“分层主权模型”,认为主权不再是单一、不可分割的实体,而是可以被划分为安全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等不同层次,并允许在特定领域内进行自愿的、有条件的让渡。 第八章“全球公共领域的正义原则” 借鉴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讨论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有效的、包容的、且能抵御虚假信息侵害的公共讨论空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作者强调,有效的全球治理必须建立在程序正义和信息透明的基础之上。 第九章“非国家行为体的政治角色与问责制” 聚焦于跨国公司、国际非政府组织(NGOs)以及科技巨头在制定全球规则中的隐性权力。本书提出,必须发展一套新的问责机制,确保这些实体在影响人类福祉时,能够承担起与其权力相匹配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哲学》以其跨学科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辨,为理解当代世界秩序的复杂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工具。它对主权边界的重新审视,对人权实践的伦理反思,以及对未来治理模式的构建性思考,使其成为政治学、法学、伦理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本书语言精炼,论证严密,对推动全球治理理论的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网络速查的年轻人来说,一开始接触这本大部头确实需要一个适应期。它不像手机APP那样,输入拼音“Duang”一下就能跳出结果,你需要先确定部首,数好笔画,再在成千上万的字形中定位,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耐心的考验。但是,一旦你适应了这种传统检索方式,你会发现它带来的学习体验是数字化工具无法比拟的。每一次成功的查找,都像是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考古发掘,你不仅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更是在脑海中构建了一张关于这个字的历史脉络图。我特别欣赏它在释义上的严谨性,很多当代字典为了追求篇幅精简而省略的古义和引申义,在这本字典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并且配有清晰的例句出处。这对于进行古籍整理或者撰写严肃学术论文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参考。它迫使你慢下来,思考每一个汉字的重量,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符号。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远比碎片化的信息输入更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异体字和繁体字的收录态度,简直是百科全书级别的细致。在处理一些历史悠久的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写法繁多、意义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字形。很多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往往会舍弃那些不常用的异体字,以保持简洁性。然而,这本《中华大字典》却展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它不仅将这些异体字悉数罗列,还清晰地标注了它们的出处、使用频率以及与正体的细微差别。这对于研究早期书法碑帖或者地方文献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曾遇到一个字,在宋代的刻本上出现了两种写法,一开始我以为是印刷错误,但对照这本字典,才发现那是当时存在的一种规范差异。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和忠实记录,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工具书范畴,上升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它不是在告诉你“什么是标准”,而是在展示“它曾经是什么样子的”。

评分

对我而言,使用这本字典更像是一种仪式。我不会轻易地在查找生僻字时就直接拿起它,而是将它留给那些最值得我全神贯注去对待的难题。当我在阅读古籍,遇到一个语义晦涩、无法通过上下文推断的词语时,我才会郑重其事地走到书架前,将这本厚重的字典请出来。打开它,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沉淀下来的历史气息。我喜欢它那种大开本的排版,每一个字的结构都舒展大气,给人以极大的阅读舒适度。它要求读者付出时间,回报的却是远超付出的知识深度和文化体验。它不是那种可以放在手提包里随时翻阅的小物件,它是需要一个专属的位置,需要你专门为它腾出心神和空间。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让每一次的检索都充满了庄重感,也让最终获得的知识点变得格外珍贵和难忘。

评分

这本《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钻研传统文化和汉字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扑面而来的墨香,就让人心生敬畏。它不像现代的一些工具书,追求速度和简洁,而是真正沉下心来,把每个字的源流、笔画、乃至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法都梳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它的“部首序本”这个特点,初看起来可能不如按拼音排序来得直观,但对于真正想了解汉字演变规律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部首这个最基础的造字逻辑去检索,你能清晰地看到同根的字是如何围绕着一个核心意义不断衍生和发展的。我曾经为了考证一个古代文献中出现的生僻词,跑了好多图书馆,对比了几种不同的字典,最终还是在这本字典里找到了最详尽的解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其他任何工具书都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查字工具,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汉字史书,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深厚的底蕴和编纂者的匠心独运。

评分

从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字典的处理堪称典范,完全对得起它“大字典”的名头。纸张的选取非常考究,厚实却又不失韧性,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油墨的印制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小的篆书、隶书的字形,也能够辨认无碍。我个人认为,字典的收藏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物理形态上,这本字典显然是按照工具书的最高标准来打造的。我家的那本,经常被我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它不光是工具,更像是一件具有文化气息的摆设。对比那些追求轻薄化的现代字典,这本字典的厚重感带来的是一种踏实感,让人觉得它包含的内容是扎实、可靠的,不是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速成读物。每次看到它,都会想起那些为编纂此书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前辈们,他们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完全凝聚在了这本厚厚的书页之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